25中文网 > 贞观俗人 > 第494章 趁人之危

第494章 趁人之危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25中文网 www.25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天气渐热。

    灾民虽然在陆续返乡,但家家户户男女脸上都写满了担忧。靠着官府拔下来的那点救灾粮,搭配着野菜等勉强能够活下来而已。

    救灾粮也不可能一直吃。

    因为灾情,百姓家都已经停了婚姻嫁娶了,更没有人去做寿纳妾这些,饭都吃不起了,哪还有余粮请客做席呢?

    这饥情,都已经让老百姓晚上关了灯后折腾的心思都没了,各村各庄,大肚的婆娘都几乎没有了。

    谁也不愿意在这种灾荒之时播种怀孕。

    虽说孕妇可以在官府那里领到额外的一份补贴粮,可大家不是不想这个时候添乱。

    渭水北岸。

    秦琅看着曾经热闹的秦家度假庄园,如今一片寂静。

    几位庄头把式许久不见,都添了许多白发。

    度假小屋全都闲着,庄子不远处的养殖场,栏也都空着,连肥料厂也因为没有了粪做肥而闲置着。

    秦琅走在庄子里,巡视着他这片土地。

    “庄户们都回来了没有?”

    “大部份回来哩。”老庄头叹着气道。

    秦琅在这里买下了两万多亩滩泽地,花费很大力气本钱改造,将之改造成一个集休闲度假、生态养殖、手工加工、农业种植为一体的大庄园,光是改造后的水稻田就有一万二千亩,还有几千亩的果园菜园,另外还有麦田、粟田等。

    还有几千亩的水塘人工湖养了鱼,种了藕。

    这么大的产业,除了秦家自己的部份奴隶外,其余多靠附近的村民们,田地也是大多佃给村民们租种,更别说那些作坊、养殖场也都是靠招附近村民们做工生产。

    饥荒一来,秦家的猪羊鸡鸭鱼等全都被官府征收上去,秦家仓里的粮也被征走了。

    本来秦琅若是留着这些粮食牲畜等,养活自家人,甚至是接济附近庄户百姓们是绝没问题的,可为了全局一般棋统筹考量,最后还是把这些都交出去了。

    结果就是附近庄户百姓们只能外出逃荒,秦家自己的奴隶,都得转移到山南淮南江南岭南等地去。

    这一番折腾,这个庄子可谓元气大伤了。

    养殖场空了,鱼塘空了,田地荒了,作坊停了。

    庄头说只回来了大部份,意思就是到现在还没回来的,其实很多人都已经死了。或者因为在逃荒时,为了活下去,被卖掉了。

    有卖儿卖女为奴的,甚至有卖妻的,也有自卖自身的,都只为了换一点点粮食生存而已。

    朝廷说皇帝跟皇后动用内库的金银,为天下卖掉子女的父母赎回儿女,其实这也就是条新闻联播而已,听听就好,虽然皇帝也确实这样做了,也拿出了不少真金白银,可实际上又能救的了多少呢?

    “三郎,好多人一回来,都来庄子上,都在问咱们这里什么时候开工,也有问能不能借点钱粮的。”

    另一位则说,最近不少人问要不要买地的,或者说招不招长工短工的,甚至有问要不要买人的。

    秦琅听了心头沉重。

    百姓们虽然活下来了,可依然在苦撑,而且撑不住了。

    没有资本的小老百姓,是最没有抵抗风险能力的,遇到这种大灾大难,他们是最惨的一群人。

    除了卖房卖地,那就只能是卖儿卖女甚至是卖妻了,但多数普通百姓,家里也只是破屋三两间,根本不值钱,尤其是这种灾年。

    至于说地,其实他们又有多少地能卖?

    本来均田令在关中推行的就不够,多数百姓只分到极少地,而且多是口分田,不是永业田,这些口分田他们也是没资格卖的。

    可是不少百姓还是在想办法卖。

    口分田不能卖,那就租,把地租给地主,一次租断或者是租个十年八年的,只收极少的租。

    他们的口分田本来就相当于是租了朝廷的地,人死地收,每年交租,只是这租子极少,尤其是新税法下,亩租才三升粮。而就算是租官员或官府的职田、公廨田,亩租都是六斗起的。

    这些不多的地,是他们生活的保障,地再少,有点地终究是自己的,没灾的时候起码能有些保障。而一旦把这口分田也租出去了,那就意味着再没有资产了,以后只能沦落到给别人佃田或做工,更加没保障。

    可他们也只能顾及眼前。

    许多人都觉得秦琅为人较仁慈、大方,都想找秦琅借钱借粮,或者是干脆把地租给秦琅。

    “三郎,现在外面很大贵族大户都在趁机收地收人,价格都十分便宜划算。口分田买断,一亩地一年只要二斗粮,另外每年代交三升的租而已。再一次性给一石粮就行。”

    所谓买断,就是这块本来属于百姓的口分田,以后就只能交给地主来经营了,原田主已经无关,直到他死亡,不得收回不得改租等。

    待他死亡后,这块地由官府收回为止。

    一亩地,买断价是一次性先给一石粮,然后每年两斗租,再代交三升赋。而一亩地,一年最少也能有一石的收益,这还不算地里能种些杂粮等的收益,怎么算都是极划算的。

    毕竟地主们出租田地,普遍是五成租,甚至是四六、三七分,地主是拿大头的,一亩按一石算,地主都至少要收五斗租。

    把百姓的地买断拿来出租,就算一年收五斗租,那他付掉给原田主的二斗三,都净剩下二斗七了,更别说实际收益更高。

    有些人急着出手的,甚至连一次性的那一石粮都拿不全。

    这种时候买地,确实划算了。至于百姓手里的永业田,这时买就更划算了。价格便宜,还不用担心官府收回。

    “这是趁人之危。”

    秦琅叹道。

    “可这世道如此,行情如此啊。”

    灾年最难的还是那些以前欠了债的人,这个时候债主追债,能把人逼疯掉。没钱还,那就把一切值钱的都拿来抵债,实在没值钱的了,那就拿人抵债,儿女老婆都行。

    许多人跑来找秦家,就是觉得秦琅名声好,就算卖,秦家估计也能出个好点的价钱。

    一个年轻人跪在了秦琅面前。

    他希望自卖为奴。

    “你年纪轻轻的,就算眼下饥荒灾情,也马上也就过去了,咬咬牙努力两年,总能过去的,何必要卖身为奴?”

    正常人当然不愿意为奴,可小伙子说太难了,撑不下去了。

    家里先前欠了债,如今这利滚利的还不上了,债主收走了他的破屋,也把他的地拿走了,可依然还不够。

    于是要拉他去做奴抵债,小伙子寻思着,就算做奴隶也情愿到秦家来做奴隶,起码这边待奴隶还不错的。

    “朝廷不是早禁止高利贷吗?”

    庄头告诉秦琅,朝廷确实有这样的禁令,但是禁令也并不怎么管用,再说朝廷的禁令,也只是禁明面上的高利,可很多时候,那些放债的都很聪明,会想尽办法钻漏洞。

    再说了,能放高利贷的,哪家不是有关系有背景的呢。

    九出十三归这样的都算是良心的了,羊羔利、驴打滚这样的也不算稀奇,放贷的有的是千百种方法。

    实际的利率高的惊人。

    问题是,就算是朝廷容忍的利率,其实对一般百姓来说也是难以承受的,一遇上点灾荒什么的,就更还不上了。

    这次的饥荒灾难,让许多大唐开国后才分到点田地的百姓,又再次成了无产者。

    甚至负债者直接沦为了奴隶。

    秦琅不想趁人之危,吃相难看的这个时候去抢百姓的田地、抢他们的儿女妻子为奴,可是他也没有能力帮助别人了。

    秦琅现在也没钱了。

    账面上应当还有不少,可现在都是朝廷先前征走了他家牲畜粮食后打下的欠条。

    工坊全面停止,也没了进项,甚至许多货物还积压着呢。

    连长安城里的店铺,都几乎还都是停业状态,哪还有什么进项。

    现在饥情虽有所缓解,但夏粮还没成熟,各地的粮食都还处于朝廷的严密管控之下,秦琅这样的宰相重臣,也一样是凭粮票领粮的,只不过现在放宽了点,秦琅也能稍享受点宰相的待遇了。

    不用再吃糊糊粥,会有荤有素的供应,隔段时间还能分到一两只羊,或是几只熏鸡腊鸭或是肉干、咸鱼啥的。

    但也只是勉强家里用度,哪还有余粮来借给大家,更别说拿出来买田买人了。

    他就奇怪,那些人哪来的粮食趁机兼并田地,买卖人口?

    “肯定是有路子的。”庄头没多说,但也透露出人家确实是有粮。

    秦琅略一思索,就能猜到这粮食来路也无外乎那几个,要么就是有人通过关系,私下多领了粮,要么就是黑市上买到粮,或者是在江南或是巴蜀又或岭南这些不受灾的地方有田庄或粮食的,从那边悄悄运过来的。

    但是这几条路子都是违法的。

    哪怕是自家岭南的粮食,现阶段,也是禁止私自这样倒卖。从别处往灾区运粮可以,但粮食最后只能卖给官府常平仓,官府会加价按市价收购,可禁止私自售卖或囤积储藏。

    秦琅中那个年轻人起来,说给他的债务做个担保,避免他债主继续逼债,一面又让庄头给他安排了个帮工的差事,起码留在庄上,暂时有口饭吃。

    至于其它,秦琅现在也确实顾及不上了,那些应当是朝廷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