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暗潮涌动(上架求订阅)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神级影视大穿越、汉化大师、逆行诸天万界、我一个人砍翻末世、蜀山道主、我的分身帝国、从同福开始、无耻术士
一秒记住【25中文网 www.25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清末时期,各省都在开办新学,其他省份差不多都只开了一家,陕西却是两家,除了陕西大学堂之外,弘道书院也改为弘道大学堂,并聘请日本教习教授日语、格致、体操等课程。
李明浩如今在陕西颇有声望,所以弘道大学堂也派人来请李明浩担任教习,李明浩衡量一番,最终还是选择了陕西大学堂。
一来陕西大学堂在西安城里,弘道大学堂在三原县,无论距离还是环境,陕西大学堂都比较占优。
二来陕西大学堂的经费也要宽裕许多,弘道学堂开办时只有八千多两银子的经费,陕西大学堂第一笔经费就是两万两。
三来陕西大学堂师资力量同样胜出许多,按照时下规定,新式学堂应该有经学、政法、文学、格致、医、农、工、商等八科,而大学堂最少也要有三科,陕西大学堂完全符合这一标准,弘道大学堂则还不够三科。
再加上有李异材这样的熟人,所以李明浩最终选择了陕西大学堂,接受了陕西大学堂的聘书,成为学堂教习。
李明浩和学校约定,每周去学校上三天课,剩余时间他自由安排,毕竟他在白鹿原还有这么大的摊子呢。
而且这还可以跟陕西大学堂形成良性互动,其余地方就算开办新式学堂,也多是学习理论知识,缺少实践的机会,而有了这家工厂,就可以让学机械、纺织、商科乃至化学、物理的学生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步自然迅速。
满清倒台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习新学的学生找不到工作,能进朝廷当官的是少数,而满清也没有这么多医院、工厂、商行……给他们提供对口的专业岗位,他们心中自然觉得不甘。
这些人有知识、有能力、有人脉,家中经济条件也在水平线以上,毕竟穷人家可没钱送他们进新学学堂,原著小说里,白鹿原也只有鹿家和白家的孩子能去学习新学,其他人家的孩子早就回家种地了。
这样的人是革命党的天然支持者,革命党也通过他们将革命理念传遍全国,所以日后才能形成燎原之势,武昌那边一动,看似庞然大物的满清朝廷便轰然倒塌,再也无力回天。
但正因为这个原因,革命党虽然能够夺去天下,却因为缺少做事的经验以及军事支持,无法迅速建立起可靠的政权来,导致胜利果实被其他人窃取。
从白鹿原的经历也可以看出一二,满清的时候,白鹿原是白嘉轩、鹿子霖、田福贤这些人说了算,革命之后还是他们管事,只是换成了总乡约、乡约的名字而已,治理地方的规则也就是老派文人朱先生制定的乡约,几乎没有变化。
光学书本上的知识不够,还需要经过实践的锻炼才知道事情该怎么做,这些学生在工厂里熟悉了管理流程,技术得到了加强,了解了商业运作的核心…….如此以来,等他们毕业之后,就能很快派上用场了。
那怕是陕西省没有足够的工厂、商行给他们提供就业岗位,他们也能自己合伙先从小工厂办起,之后再慢慢做大。
等革命之后,他们进入新政府,也不会被守旧派轻松忽悠成功,并且可以利用自己的学识经验,制定适合本土的工商业发展政策。
既然是新学堂,自然跟老式书院不一样,而且兴办实业也是当下的潮流,所以学堂也很支持李明浩的方案,积极配合派遣学生过来实习。
李明浩也没有亏待学堂和这些学生,学生们过来实习都是车接车送,而且还有工钱可拿;并时不时给学堂捐赠一些经费、书籍、设备等等,让学生和学堂也能从中得到好处,这样的合作才能长久。
有其它省份新式学堂的师生过来交流,或是陕西大学堂的师生去外面交流,他们都发现,在实践方面,陕西大学堂的学生要比许多学堂的都要强,在全国新学学堂里面还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不少人都专门来白鹿原学习经验,要是他们回去能照着做的话,估计多多少少也能促进本地工商业的发展。
就这样过了两年,大学堂总教习屠仁守病逝,李明浩顺理成章继任总教习一职,他开始在自己的权限范围之内,拿出一些方案来,缓慢但坚定地改变着陕西大学堂的种种细节,让这所院校向更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方向转变。
不久之后,井勿幕也学成归国,他在日本的时候已经入了同盟会,担任同盟会陕西支部长,这次回来是在当地组织同盟会。
在李明浩面前,他并没有隐瞒自己的目的,并劝说李明浩入会,李明浩没有直接回应,反而询问起井勿幕的方案来。
“咱们陕西的关中刀客很有名,这些人一向不服官府,我可以利用师爷的声望联系他们。”井勿幕的想法和同盟会早期一样,都是利用会党来起事。
李明浩自然知道这么做的利弊,会党确实有一定反抗精神,但他们毕竟是旧时代的产物,想利用他们的力量让中国走向新时代是不可能的,而且这些人纪律性很差,把他们当外围力量尚可,当革命支柱显然是不行的。
与之相较,新军纪律性强,又接受了一定的新文化教育,对满清也多有不满,选择他们要比刀客会党好多了。
李明浩的一番分析让井勿幕陷入沉思,最后他虽然没有放弃刀客会党,却也开始把部分精力放在新军上。
在陕西奔走一年后,井勿幕又再次前往日本,一边学习炸弹的制作方法,一边跟随孙逸仙进行宣传,同时继续组建陕西分会。
其后再次回陕,第三次前往日本,等他第三次从日本回来的时候,国内的形势又有了新的变化。
而他的联络工作也取得了不菲的成果,有李明浩提供的财力支持,井勿幕行事方便了许多,无论是新军还是刀客会党中,井勿幕都联系到了不少可靠地朋友。
看起一尘不变的西安城,私底下却是暗潮涌动,如今只等一个合适的时机了。
清末时期,各省都在开办新学,其他省份差不多都只开了一家,陕西却是两家,除了陕西大学堂之外,弘道书院也改为弘道大学堂,并聘请日本教习教授日语、格致、体操等课程。
李明浩如今在陕西颇有声望,所以弘道大学堂也派人来请李明浩担任教习,李明浩衡量一番,最终还是选择了陕西大学堂。
一来陕西大学堂在西安城里,弘道大学堂在三原县,无论距离还是环境,陕西大学堂都比较占优。
二来陕西大学堂的经费也要宽裕许多,弘道学堂开办时只有八千多两银子的经费,陕西大学堂第一笔经费就是两万两。
三来陕西大学堂师资力量同样胜出许多,按照时下规定,新式学堂应该有经学、政法、文学、格致、医、农、工、商等八科,而大学堂最少也要有三科,陕西大学堂完全符合这一标准,弘道大学堂则还不够三科。
再加上有李异材这样的熟人,所以李明浩最终选择了陕西大学堂,接受了陕西大学堂的聘书,成为学堂教习。
李明浩和学校约定,每周去学校上三天课,剩余时间他自由安排,毕竟他在白鹿原还有这么大的摊子呢。
而且这还可以跟陕西大学堂形成良性互动,其余地方就算开办新式学堂,也多是学习理论知识,缺少实践的机会,而有了这家工厂,就可以让学机械、纺织、商科乃至化学、物理的学生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步自然迅速。
满清倒台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习新学的学生找不到工作,能进朝廷当官的是少数,而满清也没有这么多医院、工厂、商行……给他们提供对口的专业岗位,他们心中自然觉得不甘。
这些人有知识、有能力、有人脉,家中经济条件也在水平线以上,毕竟穷人家可没钱送他们进新学学堂,原著小说里,白鹿原也只有鹿家和白家的孩子能去学习新学,其他人家的孩子早就回家种地了。
这样的人是革命党的天然支持者,革命党也通过他们将革命理念传遍全国,所以日后才能形成燎原之势,武昌那边一动,看似庞然大物的满清朝廷便轰然倒塌,再也无力回天。
但正因为这个原因,革命党虽然能够夺去天下,却因为缺少做事的经验以及军事支持,无法迅速建立起可靠的政权来,导致胜利果实被其他人窃取。
从白鹿原的经历也可以看出一二,满清的时候,白鹿原是白嘉轩、鹿子霖、田福贤这些人说了算,革命之后还是他们管事,只是换成了总乡约、乡约的名字而已,治理地方的规则也就是老派文人朱先生制定的乡约,几乎没有变化。
光学书本上的知识不够,还需要经过实践的锻炼才知道事情该怎么做,这些学生在工厂里熟悉了管理流程,技术得到了加强,了解了商业运作的核心…….如此以来,等他们毕业之后,就能很快派上用场了。
那怕是陕西省没有足够的工厂、商行给他们提供就业岗位,他们也能自己合伙先从小工厂办起,之后再慢慢做大。
等革命之后,他们进入新政府,也不会被守旧派轻松忽悠成功,并且可以利用自己的学识经验,制定适合本土的工商业发展政策。
既然是新学堂,自然跟老式书院不一样,而且兴办实业也是当下的潮流,所以学堂也很支持李明浩的方案,积极配合派遣学生过来实习。
李明浩也没有亏待学堂和这些学生,学生们过来实习都是车接车送,而且还有工钱可拿;并时不时给学堂捐赠一些经费、书籍、设备等等,让学生和学堂也能从中得到好处,这样的合作才能长久。
有其它省份新式学堂的师生过来交流,或是陕西大学堂的师生去外面交流,他们都发现,在实践方面,陕西大学堂的学生要比许多学堂的都要强,在全国新学学堂里面还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不少人都专门来白鹿原学习经验,要是他们回去能照着做的话,估计多多少少也能促进本地工商业的发展。
就这样过了两年,大学堂总教习屠仁守病逝,李明浩顺理成章继任总教习一职,他开始在自己的权限范围之内,拿出一些方案来,缓慢但坚定地改变着陕西大学堂的种种细节,让这所院校向更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方向转变。
不久之后,井勿幕也学成归国,他在日本的时候已经入了同盟会,担任同盟会陕西支部长,这次回来是在当地组织同盟会。
在李明浩面前,他并没有隐瞒自己的目的,并劝说李明浩入会,李明浩没有直接回应,反而询问起井勿幕的方案来。
“咱们陕西的关中刀客很有名,这些人一向不服官府,我可以利用师爷的声望联系他们。”井勿幕的想法和同盟会早期一样,都是利用会党来起事。
李明浩自然知道这么做的利弊,会党确实有一定反抗精神,但他们毕竟是旧时代的产物,想利用他们的力量让中国走向新时代是不可能的,而且这些人纪律性很差,把他们当外围力量尚可,当革命支柱显然是不行的。
与之相较,新军纪律性强,又接受了一定的新文化教育,对满清也多有不满,选择他们要比刀客会党好多了。
李明浩的一番分析让井勿幕陷入沉思,最后他虽然没有放弃刀客会党,却也开始把部分精力放在新军上。
在陕西奔走一年后,井勿幕又再次前往日本,一边学习炸弹的制作方法,一边跟随孙逸仙进行宣传,同时继续组建陕西分会。
其后再次回陕,第三次前往日本,等他第三次从日本回来的时候,国内的形势又有了新的变化。
而他的联络工作也取得了不菲的成果,有李明浩提供的财力支持,井勿幕行事方便了许多,无论是新军还是刀客会党中,井勿幕都联系到了不少可靠地朋友。
看起一尘不变的西安城,私底下却是暗潮涌动,如今只等一个合适的时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