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关中震动!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25中文网 www.25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刚走出王府,心神,体力都有些不支的李治,好悬没滑到。还好侍卫统领-翟锋,眼疾手快扶了一把,否则皇帝非得摔个好歹不可。
翟锋在皇帝身边,当差二十多年,从晋王府到东宫,最后到这里,几十年如一日,没什么比他更了解皇帝。与亲生儿子,闹到这般生硬,图什么啊!
入撵后,李治抓住了翟锋的胳膊,示意他不必退下,说说心里话。
“对明允,你怎么看?”
“雍王从前知礼而良善,乃一文弱书生。司空大才,醍醐灌顶两载,就将其教导成智勇兼备的将才,末将佩服。”
“李勣教的?”,李治皱着眉头反问了一句。
“除了司空,末将实在想不出,我唐军中还有谁能有如此大能。”
没错,整个唐军之中,纵有良将千员,带甲百万。但能把一介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调教成心狠手辣的将帅,除李勣之外,不做他想。
翟锋少年时,也想拜入卫公一脉,可人家嫌他天资有限,看不上他。但即便卫公一脉拒绝了他,翟锋对于他们还是抱着崇敬之义的。
“李勣教我儿,做良将,而不为人子?”
“不不不,陛下,末将可不是这个意思。”
听到这,李治有些压不住气了:“那到底是那样,你能不能痛快说!”
额,额,“陛下,天家家事,非人臣所敢听,非人臣所敢问,您让末将怎么说啊!”
这话要是再听不明白,那李治就是傻子了。太子身子孱弱,能不能顺利继承大统,只有天知道。
眼下,泽王、许王以病为由,赖在东都不走,不就是觊觎储位么?满朝文武,天下百姓,谁不明白他们的用心。
要不是皇后强势,他们不敢有所异动,这东都的官场,早就乱套了。
再说到李贤,还没有加冠就被送上了战场,死中求生,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这样经历的人,心肠早以坚硬如铁,且对二圣都心存隔阂。
皇后不知道吗?她心里也清楚,所以即便李贤就藩,也给他挂了两个拖油瓶,就是想用二位皇子拴住他。
李治呢,身为人君,人父,不好耍女人的算计,光凭威严和道理,很难让雍王归心!
“翟锋,你的意思是说,朕争不过皇后?”
“陛下是至尊,谁人敢与陛下争锋呢!”
没人敢,就皇后敢!而且她的办法,似乎真的比自己的奏效。唉,李治自顾的揉了揉,发涨的头颅。
“算了,打完这仗再说吧!等会回宫,你将先帝的定唐刀送给他,算朕尽一份心力了。”
争不过?朕是天子,朕就是要磨好六郎这把快刀,如果,如果,他和太子真的有了意外,家国不至无人可用。
.......,皇帝下旨,令左相姜恪为凉州道行军总管,左骁卫大将军独孤谋为副,率军二十万驰援西线。
这兵员,当然是就近原则,由关中来出,长安周围数州之地接到旨意后,开始征集府兵。关中的妇人,都抹着眼泪,伺候她们的儿子,丈夫穿上征衣。
三秦的子弟,自古耐战。可如今是逆风战局,而且对手又是以选雷不及掩耳拿下安西四镇的吐蕃,百姓们心里能没有负担吗?
从潼关到长安,这一路上,李贤看到的,不是哭哭啼啼的妇人,就是耷了脑袋的府兵,士气低迷程度,由此可想而知。
在太宗朝的时候,府兵们闻战则喜,战功必赏,现在让老百姓,白白将自家子弟送上战场,心里还不知道怎么埋怨朝廷呢!
一帝有一帝的风格,李治与先帝的行事作风,大相径庭,对待军队的态度,也没有先帝看重。这都源于他没上过战场,对于军队的认识,还不深。
李贤骑在马上,心里却为忠肝义胆的唐军鸣不平,当兵吃粮,当兵吃粮,连赏功都没有,谁他妈还在战场上玩命!
“来人止步!”,蓝田大营外,一名校尉一手握着刀把,另一只手搞搞抬起,拦在李贤的马前。
看他的样子就知道,对于李贤小小年纪,就穿了一身大将军铠甲,误以为是那家的子弟,穿了老子的甲胄,来营前胡闹。
李贤也是嘴角微微上扬,随即让侯诚将大总管-姜恪给予的令牌扔给校尉。
并没有表明,他的亲王之尊,并州大都督的官职。因为那没什么用,在军营中,看的战功、资历,官职大小没什么大用。
“对不起,我部没有接到东都的阁文,蓝田大营,现只听命于兵部左侍郎-岑长倩。”
李治施行两京制度以来,长安与洛阳就有了两套班子,目的是无论皇帝在哪儿,都可以遂心应手处理政务。
也就是说,长安、洛阳各有一个兵部,而主管蓝田大营的,正是长安兵部左侍郎-岑长倩,是贞观朝名臣,中书令-岑文本之侄。
以文入武,属于那种孔夫子挂腰刀,能文能武的角色。带兵也很有一套,李贤今儿算是领教了。
之所以藐视东都兵部开出的令牌,完全是军中的派系之争。他们属于岑长倩所部,买不买任雅相的面子,看的是心情。
即便是有军情要务,也得杀个下马威。到了他们的一亩三分地,是虎也得卧着,不是!
“命令?”
“好,这就给你!”,李贤眼睛一撇,直接赏了他一鞭子,正中其左脸。
这下可惊着守门的士卒,端着长枪就围了过来。还没等捂着脸的校尉下令,队伍中擎着旗的程伯献将王旗一展,硕大的“雍”字应于诸人的眼前。
“这就是命令!”,说完这话,李贤夹了一下马腹,大摇大摆的驱马向前。
而跟在其后的侯诚,则高声喝道:“并州大都督,雍王贤,奉大总管姜恪之命,至蓝田大营传达军令,众军士恭迎。”
侯诚这嗓子喊的不小,而且是专门给营中的人听的,特别是蓝田大营主将-岑长倩,副将娄师德、刘审礼等人。他们都是军中老将了,资格老,面子大,不喊大声点,估计是听不见的。
“呦,老刘,快请岑侍郎去,雍王殿下到了!”
“是吗?那真得请,殿下可是持军令而来,咱们不能失了礼数啊!”
刚走出王府,心神,体力都有些不支的李治,好悬没滑到。还好侍卫统领-翟锋,眼疾手快扶了一把,否则皇帝非得摔个好歹不可。
翟锋在皇帝身边,当差二十多年,从晋王府到东宫,最后到这里,几十年如一日,没什么比他更了解皇帝。与亲生儿子,闹到这般生硬,图什么啊!
入撵后,李治抓住了翟锋的胳膊,示意他不必退下,说说心里话。
“对明允,你怎么看?”
“雍王从前知礼而良善,乃一文弱书生。司空大才,醍醐灌顶两载,就将其教导成智勇兼备的将才,末将佩服。”
“李勣教的?”,李治皱着眉头反问了一句。
“除了司空,末将实在想不出,我唐军中还有谁能有如此大能。”
没错,整个唐军之中,纵有良将千员,带甲百万。但能把一介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调教成心狠手辣的将帅,除李勣之外,不做他想。
翟锋少年时,也想拜入卫公一脉,可人家嫌他天资有限,看不上他。但即便卫公一脉拒绝了他,翟锋对于他们还是抱着崇敬之义的。
“李勣教我儿,做良将,而不为人子?”
“不不不,陛下,末将可不是这个意思。”
听到这,李治有些压不住气了:“那到底是那样,你能不能痛快说!”
额,额,“陛下,天家家事,非人臣所敢听,非人臣所敢问,您让末将怎么说啊!”
这话要是再听不明白,那李治就是傻子了。太子身子孱弱,能不能顺利继承大统,只有天知道。
眼下,泽王、许王以病为由,赖在东都不走,不就是觊觎储位么?满朝文武,天下百姓,谁不明白他们的用心。
要不是皇后强势,他们不敢有所异动,这东都的官场,早就乱套了。
再说到李贤,还没有加冠就被送上了战场,死中求生,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这样经历的人,心肠早以坚硬如铁,且对二圣都心存隔阂。
皇后不知道吗?她心里也清楚,所以即便李贤就藩,也给他挂了两个拖油瓶,就是想用二位皇子拴住他。
李治呢,身为人君,人父,不好耍女人的算计,光凭威严和道理,很难让雍王归心!
“翟锋,你的意思是说,朕争不过皇后?”
“陛下是至尊,谁人敢与陛下争锋呢!”
没人敢,就皇后敢!而且她的办法,似乎真的比自己的奏效。唉,李治自顾的揉了揉,发涨的头颅。
“算了,打完这仗再说吧!等会回宫,你将先帝的定唐刀送给他,算朕尽一份心力了。”
争不过?朕是天子,朕就是要磨好六郎这把快刀,如果,如果,他和太子真的有了意外,家国不至无人可用。
.......,皇帝下旨,令左相姜恪为凉州道行军总管,左骁卫大将军独孤谋为副,率军二十万驰援西线。
这兵员,当然是就近原则,由关中来出,长安周围数州之地接到旨意后,开始征集府兵。关中的妇人,都抹着眼泪,伺候她们的儿子,丈夫穿上征衣。
三秦的子弟,自古耐战。可如今是逆风战局,而且对手又是以选雷不及掩耳拿下安西四镇的吐蕃,百姓们心里能没有负担吗?
从潼关到长安,这一路上,李贤看到的,不是哭哭啼啼的妇人,就是耷了脑袋的府兵,士气低迷程度,由此可想而知。
在太宗朝的时候,府兵们闻战则喜,战功必赏,现在让老百姓,白白将自家子弟送上战场,心里还不知道怎么埋怨朝廷呢!
一帝有一帝的风格,李治与先帝的行事作风,大相径庭,对待军队的态度,也没有先帝看重。这都源于他没上过战场,对于军队的认识,还不深。
李贤骑在马上,心里却为忠肝义胆的唐军鸣不平,当兵吃粮,当兵吃粮,连赏功都没有,谁他妈还在战场上玩命!
“来人止步!”,蓝田大营外,一名校尉一手握着刀把,另一只手搞搞抬起,拦在李贤的马前。
看他的样子就知道,对于李贤小小年纪,就穿了一身大将军铠甲,误以为是那家的子弟,穿了老子的甲胄,来营前胡闹。
李贤也是嘴角微微上扬,随即让侯诚将大总管-姜恪给予的令牌扔给校尉。
并没有表明,他的亲王之尊,并州大都督的官职。因为那没什么用,在军营中,看的战功、资历,官职大小没什么大用。
“对不起,我部没有接到东都的阁文,蓝田大营,现只听命于兵部左侍郎-岑长倩。”
李治施行两京制度以来,长安与洛阳就有了两套班子,目的是无论皇帝在哪儿,都可以遂心应手处理政务。
也就是说,长安、洛阳各有一个兵部,而主管蓝田大营的,正是长安兵部左侍郎-岑长倩,是贞观朝名臣,中书令-岑文本之侄。
以文入武,属于那种孔夫子挂腰刀,能文能武的角色。带兵也很有一套,李贤今儿算是领教了。
之所以藐视东都兵部开出的令牌,完全是军中的派系之争。他们属于岑长倩所部,买不买任雅相的面子,看的是心情。
即便是有军情要务,也得杀个下马威。到了他们的一亩三分地,是虎也得卧着,不是!
“命令?”
“好,这就给你!”,李贤眼睛一撇,直接赏了他一鞭子,正中其左脸。
这下可惊着守门的士卒,端着长枪就围了过来。还没等捂着脸的校尉下令,队伍中擎着旗的程伯献将王旗一展,硕大的“雍”字应于诸人的眼前。
“这就是命令!”,说完这话,李贤夹了一下马腹,大摇大摆的驱马向前。
而跟在其后的侯诚,则高声喝道:“并州大都督,雍王贤,奉大总管姜恪之命,至蓝田大营传达军令,众军士恭迎。”
侯诚这嗓子喊的不小,而且是专门给营中的人听的,特别是蓝田大营主将-岑长倩,副将娄师德、刘审礼等人。他们都是军中老将了,资格老,面子大,不喊大声点,估计是听不见的。
“呦,老刘,快请岑侍郎去,雍王殿下到了!”
“是吗?那真得请,殿下可是持军令而来,咱们不能失了礼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