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平定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25中文网 www.25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张梁的死,是对郭斌一心为了拯救广宗城内十五万黄巾军性命的回报。否则,若郭斌方基本确定下招安的事宜,城内黄巾军上层便集体失踪,朝廷必然会怀疑郭斌与黄巾军有了某种协议。这种协议不论是否有利于大汉朝廷,是否有利于汉民族,是否有利于天下的安定和平,其本身的存在便是郭斌的一道催死符。
说催死或者有点过了,以他在天子心中的分量,以天子对他的信赖程度,以他在天下士人之中的声望,想要通过这样莫须有的罪名扳倒他是极不现实的。然而若真有这么一份协议在,其定然会受到猜忌是毫无疑问的,虽不会立死,起码会狠狠地脱层皮。
张梁重义之人,又岂会因此陷郭斌于险地?
非但如此,张梁也是不得不死,先不说他身受重伤后能否越过官军的层层围堵,只要他不死,官军定然会对突围的黄巾军上层围追堵截,因为他声望太高,地位太重,若不能将其斩杀或生擒,官军定然也是无法交代的。况且,对他人头的高额悬赏,是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
而褚燕只身前来寻找郭斌,便是为了告诉他广宗城内的变故,让他早作准备,以免到时候猝不及防,手忙脚乱。而这也从侧面说明,广宗城内的黄巾军被围之后,并非毫无作为,起码官军大营中的一干布置,定然早就被他们摸得一清二楚。至少,郭斌大营的所在,褚燕是晓得的。
看了一眼疾奔而来的一众手下,郭斌对褚燕道:“今日此来,郭某足感盛情。事情紧急,褚兄弟还是尽快离开为妙。”
褚燕深深地看了郭斌一眼,点点头,道:“郭大哥对我太平道的恩德,太平道没齿难忘。城内十五万兄弟的性命,还要仰仗郭大哥照看。”随即面色转为悲痛,沉声道:“这也是人公将军临终前的愿望。”
郭斌点点头,拍了拍褚燕的肩膀,道:“褚兄弟放心,郭某定要保全这十五万兄弟的性命,这是非但是大贤良师和人公将军的愿望,亦是我本人的愿望。”
是啊,即便是张梁是被城中的黄巾军士兵逼死的,他也要保全这些人的性命。他的自杀,固然是为了此事不会让郭斌背上干系,更是为了让郭斌好好地保全他们的性命。若郭斌陷入险地,哪里还会有余力为了这些黄巾军士兵奔走?张梁用心良苦,郭斌如何不懂得?
褚燕闻言,道:“我相信郭大哥,那么事不宜迟,褚某就先告退了!郭大哥保重!”言罢,转身离去。其身形几个起落间,便消失在林立的官军帐篷后,与苍莽的夜色融为一体。
张梁既已身死,城中的黄巾军亦有心投降。于是,次日不过午,皇甫嵩便派人在城内黄巾军的引领下进入城中,接受了黄巾军的投降。受降的过程极为顺利,并未有什么波折出现,于是十几万黄巾军主力的受降工作只用了半日便完成了。
当天夜里,皇甫嵩便是在城中县衙正堂上书写的报捷的奏折。当然,随着奏折进入京中的,是早已用石灰腌渍好的张梁的首级。
皇甫嵩命人将攻克广宗的捷报写在一块帛制的旗子上,将旗杆绑在马股一侧,命令军士快马往京师行去。一路上换马不换人,逢城进城,遇村过村。于是,官军攻克广宗城,黄巾军主力落败的捷报仅用了两日便传遍了沿途的村镇。
捷报传至京城,忧心忡忡的京中君臣俱各欢欣鼓舞,人人额手称庆。而主持平灭两路黄巾军主力的官军主帅皇甫嵩的大名,自然也随着这飞捷的露布传遍天下。
无论是京中还是地方,上自王公权贵,下至贩夫走卒,人人振奋,皇甫嵩剿灭黄巾贼寇的事迹,不断为人们口口相传。一时间,皇甫嵩俨然成了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国之柱石。
这是后话,此时的北路官军,在占领广宗后,稍事休息,便于次日北上,继续剿灭黄巾余孽。
目前,南北两路黄巾军主力虽已被剿灭,贼首张角和张梁也自身死。然而,之前从广宗城内突围而走的张宝却已经北上,召集散布在北方的黄巾军士卒十余万人盘踞在下曲阳。经过几个月的稳定,恐怕也已经形成了不小的势力。
皇甫嵩深知宜急速将其剿灭,否则时间拖得越久,则其内部越发稳固,届时想要清剿,恐怕就难上加难了。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大军刚一抵达下曲阳,将其团团围住之时,便有人自称携带了张宝的首级,前来投效。众将大惊,均不晓得这张宝在十几万大军的重重保护下,是如何被人斩杀的,又是什么样的人物,方能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将张宝斩杀。
后来经过一番盘问,知道这个人名叫严政,是张宝的部将,众人这才心中了然:原来是见官军围城甚急,这个严政方斩杀了张宝,前来投降。
而关羽则在听说来人姓名后,丹凤眼微微一眯。郭斌见状,心中疑惑,却不言明,直到事后,众人退出帅帐,向关羽问起,他才知道,这个严政,似乎也是唐周的人。
郭斌听了,心中不由愈发震惊。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唐周竟然处处克制黄巾军。黄巾军中三个地位最高的领袖,其败亡均与唐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唐周覆灭了黄巾起义也不为过。
然而,无论如何,遍布中原各地,波及几百万人的黄巾起义总算是告一段落了。散落在天下各地小股的流寇暂且不说,至少经过官军近一年的拼杀,南北两路黄巾军主力总算是被剿灭了,绵延四百年的大汉王朝终于又一次转危为安。
在这场超大规模的战争中,皇甫嵩毫无疑问地成为了舞台上的主角,时间虽不甚长,其为汉室江山所立下的汗马功劳,却是亘古少有的。然而,皇甫嵩出自书香世家,其自然并非只知好勇斗狠的莽夫,因此,这次与报捷的奏折和张宝的首级一起被送入京中的,还有皇甫嵩祈求朝廷免除冀州一年田租,用来赡养饥民的奏折。
朝堂上下一片哗然:卢植曾先后两次剿灭庐江郡内的蛮族叛乱,因此备受朝廷看重,而得授北中郎将,北上冀州剿灭黄巾军主力。然而后来其顿兵广宗城下数月,换了董卓领军,却落得个损兵折将的后果。因此朝中不在希冀可以在年内剿灭黄巾,只求皇甫嵩稳扎稳打,令得黄巾乱军不至为祸四方即可。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个天下公认的硬骨头,在皇甫嵩任北路军统帅一个月的时候便被其啃了下来,并且一路高歌猛进,连屯兵上曲阳的张宝亦似乎不费吹灰之力便身首两地。不知道战争具体情况的人,认为是皇甫嵩能征善战,而知晓内情的,则晓得这其中有太多的巧合,然称皇甫嵩为大汉的福将却是实至名归。
因为北路军斩杀张梁和张宝的间隔实在太短,朝中关于攻占广宗城、斩杀张梁的赏赐尚未议定,攻克下曲阳,贼首张宝被斩的捷报已然传至京中。以目下皇甫嵩之声势以及其在朝中的威望,再加上他为汉室江山立下的汗马功劳,前后两次剿灭黄巾军的功劳一并论功行赏。
因此,在下曲阳休整部队的皇甫嵩,在上表后极短的时间内,便得到了天子封赏的策书。在策书中,朝廷任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并晋封他为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的租税,食邑共八千户。其余军中大小将佐,俱各有封赏。
而对于郭斌的封赏,丰厚的出乎众人的预料,非但爵位有提升,官位也是蹭蹭地往上飞涨,若是此时有火箭的话,他很可能被称为坐着火箭往上升的官员。
天子给郭斌的策书中,将其伏龙亭侯的爵位升为阳翟县侯,食邑八百户。不再担任骑都尉的职务,升为颍川郡守,秩二千石。不要小看这秩二千石,虽然较之秩比二千石的骑都尉看起来不过只是增加了几百石的粟米,可实实在在是踏入了高级干部的行列。
要说骑都尉作为天子的近身护卫统领,位高权重,其任命却多是出乎天子的个人远近和喜好。因此,得任骑都尉者,大多是勋贵世家。大汉天下承平日久,中央军鲜少有机会征战四方,故其装备虽然精良,其内部之腐 败却是人所共知。故,骑都尉虽然是人人称羡的高官,却不甚受广大士人阶层的看重。也正因如此,其名位虽高,权力虽重,却常常被认为是幸臣。
而郡守的任命,虽然天子的意见起到很大作用,却还是要出自外朝的诏书,需要得到朝中重臣的同意,方会顺利实现。盖因郡守乃中央政府之下最高的权力机构,为一郡之最高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郡守是掌管着一地政治、经济、文化、卫生大权的首长,如今天下大乱,在此之上还要加上军事首长的称谓。可以说,郡守是实实在在的一地父母,是土皇帝,这个职位,一丝一毫来不得半点虚的,只要做到郡守,那便定然是实实在在的国之重臣了。
更不要说颍川郡紧邻洛阳,地理位置极其重要。郡中人口众多,豪门富户林立,乃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大郡。再加上京中权贵在郡中的影响力之大超乎想象,郡中各方势力犬牙交错,可以说,颍川郡守的难度,仅次于洛阳县令,非才高望隆、长袖善舞之士绝难担当。
另外当初从唐周手中缴获的中兴剑,也被前来传旨的小黄门捧着赐给了郭斌,并传下了天子的诏令:伏龙亭侯骑都尉郭斌,晓畅军事,公忠体国,东征西讨,深慰朕躬。特赐尚方斩马剑,冀其除奸臣,兴汉室,忠心不怠,继力辅朝。
张梁的死,是对郭斌一心为了拯救广宗城内十五万黄巾军性命的回报。否则,若郭斌方基本确定下招安的事宜,城内黄巾军上层便集体失踪,朝廷必然会怀疑郭斌与黄巾军有了某种协议。这种协议不论是否有利于大汉朝廷,是否有利于汉民族,是否有利于天下的安定和平,其本身的存在便是郭斌的一道催死符。
说催死或者有点过了,以他在天子心中的分量,以天子对他的信赖程度,以他在天下士人之中的声望,想要通过这样莫须有的罪名扳倒他是极不现实的。然而若真有这么一份协议在,其定然会受到猜忌是毫无疑问的,虽不会立死,起码会狠狠地脱层皮。
张梁重义之人,又岂会因此陷郭斌于险地?
非但如此,张梁也是不得不死,先不说他身受重伤后能否越过官军的层层围堵,只要他不死,官军定然会对突围的黄巾军上层围追堵截,因为他声望太高,地位太重,若不能将其斩杀或生擒,官军定然也是无法交代的。况且,对他人头的高额悬赏,是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
而褚燕只身前来寻找郭斌,便是为了告诉他广宗城内的变故,让他早作准备,以免到时候猝不及防,手忙脚乱。而这也从侧面说明,广宗城内的黄巾军被围之后,并非毫无作为,起码官军大营中的一干布置,定然早就被他们摸得一清二楚。至少,郭斌大营的所在,褚燕是晓得的。
看了一眼疾奔而来的一众手下,郭斌对褚燕道:“今日此来,郭某足感盛情。事情紧急,褚兄弟还是尽快离开为妙。”
褚燕深深地看了郭斌一眼,点点头,道:“郭大哥对我太平道的恩德,太平道没齿难忘。城内十五万兄弟的性命,还要仰仗郭大哥照看。”随即面色转为悲痛,沉声道:“这也是人公将军临终前的愿望。”
郭斌点点头,拍了拍褚燕的肩膀,道:“褚兄弟放心,郭某定要保全这十五万兄弟的性命,这是非但是大贤良师和人公将军的愿望,亦是我本人的愿望。”
是啊,即便是张梁是被城中的黄巾军士兵逼死的,他也要保全这些人的性命。他的自杀,固然是为了此事不会让郭斌背上干系,更是为了让郭斌好好地保全他们的性命。若郭斌陷入险地,哪里还会有余力为了这些黄巾军士兵奔走?张梁用心良苦,郭斌如何不懂得?
褚燕闻言,道:“我相信郭大哥,那么事不宜迟,褚某就先告退了!郭大哥保重!”言罢,转身离去。其身形几个起落间,便消失在林立的官军帐篷后,与苍莽的夜色融为一体。
张梁既已身死,城中的黄巾军亦有心投降。于是,次日不过午,皇甫嵩便派人在城内黄巾军的引领下进入城中,接受了黄巾军的投降。受降的过程极为顺利,并未有什么波折出现,于是十几万黄巾军主力的受降工作只用了半日便完成了。
当天夜里,皇甫嵩便是在城中县衙正堂上书写的报捷的奏折。当然,随着奏折进入京中的,是早已用石灰腌渍好的张梁的首级。
皇甫嵩命人将攻克广宗的捷报写在一块帛制的旗子上,将旗杆绑在马股一侧,命令军士快马往京师行去。一路上换马不换人,逢城进城,遇村过村。于是,官军攻克广宗城,黄巾军主力落败的捷报仅用了两日便传遍了沿途的村镇。
捷报传至京城,忧心忡忡的京中君臣俱各欢欣鼓舞,人人额手称庆。而主持平灭两路黄巾军主力的官军主帅皇甫嵩的大名,自然也随着这飞捷的露布传遍天下。
无论是京中还是地方,上自王公权贵,下至贩夫走卒,人人振奋,皇甫嵩剿灭黄巾贼寇的事迹,不断为人们口口相传。一时间,皇甫嵩俨然成了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国之柱石。
这是后话,此时的北路官军,在占领广宗后,稍事休息,便于次日北上,继续剿灭黄巾余孽。
目前,南北两路黄巾军主力虽已被剿灭,贼首张角和张梁也自身死。然而,之前从广宗城内突围而走的张宝却已经北上,召集散布在北方的黄巾军士卒十余万人盘踞在下曲阳。经过几个月的稳定,恐怕也已经形成了不小的势力。
皇甫嵩深知宜急速将其剿灭,否则时间拖得越久,则其内部越发稳固,届时想要清剿,恐怕就难上加难了。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大军刚一抵达下曲阳,将其团团围住之时,便有人自称携带了张宝的首级,前来投效。众将大惊,均不晓得这张宝在十几万大军的重重保护下,是如何被人斩杀的,又是什么样的人物,方能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将张宝斩杀。
后来经过一番盘问,知道这个人名叫严政,是张宝的部将,众人这才心中了然:原来是见官军围城甚急,这个严政方斩杀了张宝,前来投降。
而关羽则在听说来人姓名后,丹凤眼微微一眯。郭斌见状,心中疑惑,却不言明,直到事后,众人退出帅帐,向关羽问起,他才知道,这个严政,似乎也是唐周的人。
郭斌听了,心中不由愈发震惊。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唐周竟然处处克制黄巾军。黄巾军中三个地位最高的领袖,其败亡均与唐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唐周覆灭了黄巾起义也不为过。
然而,无论如何,遍布中原各地,波及几百万人的黄巾起义总算是告一段落了。散落在天下各地小股的流寇暂且不说,至少经过官军近一年的拼杀,南北两路黄巾军主力总算是被剿灭了,绵延四百年的大汉王朝终于又一次转危为安。
在这场超大规模的战争中,皇甫嵩毫无疑问地成为了舞台上的主角,时间虽不甚长,其为汉室江山所立下的汗马功劳,却是亘古少有的。然而,皇甫嵩出自书香世家,其自然并非只知好勇斗狠的莽夫,因此,这次与报捷的奏折和张宝的首级一起被送入京中的,还有皇甫嵩祈求朝廷免除冀州一年田租,用来赡养饥民的奏折。
朝堂上下一片哗然:卢植曾先后两次剿灭庐江郡内的蛮族叛乱,因此备受朝廷看重,而得授北中郎将,北上冀州剿灭黄巾军主力。然而后来其顿兵广宗城下数月,换了董卓领军,却落得个损兵折将的后果。因此朝中不在希冀可以在年内剿灭黄巾,只求皇甫嵩稳扎稳打,令得黄巾乱军不至为祸四方即可。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个天下公认的硬骨头,在皇甫嵩任北路军统帅一个月的时候便被其啃了下来,并且一路高歌猛进,连屯兵上曲阳的张宝亦似乎不费吹灰之力便身首两地。不知道战争具体情况的人,认为是皇甫嵩能征善战,而知晓内情的,则晓得这其中有太多的巧合,然称皇甫嵩为大汉的福将却是实至名归。
因为北路军斩杀张梁和张宝的间隔实在太短,朝中关于攻占广宗城、斩杀张梁的赏赐尚未议定,攻克下曲阳,贼首张宝被斩的捷报已然传至京中。以目下皇甫嵩之声势以及其在朝中的威望,再加上他为汉室江山立下的汗马功劳,前后两次剿灭黄巾军的功劳一并论功行赏。
因此,在下曲阳休整部队的皇甫嵩,在上表后极短的时间内,便得到了天子封赏的策书。在策书中,朝廷任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并晋封他为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的租税,食邑共八千户。其余军中大小将佐,俱各有封赏。
而对于郭斌的封赏,丰厚的出乎众人的预料,非但爵位有提升,官位也是蹭蹭地往上飞涨,若是此时有火箭的话,他很可能被称为坐着火箭往上升的官员。
天子给郭斌的策书中,将其伏龙亭侯的爵位升为阳翟县侯,食邑八百户。不再担任骑都尉的职务,升为颍川郡守,秩二千石。不要小看这秩二千石,虽然较之秩比二千石的骑都尉看起来不过只是增加了几百石的粟米,可实实在在是踏入了高级干部的行列。
要说骑都尉作为天子的近身护卫统领,位高权重,其任命却多是出乎天子的个人远近和喜好。因此,得任骑都尉者,大多是勋贵世家。大汉天下承平日久,中央军鲜少有机会征战四方,故其装备虽然精良,其内部之腐 败却是人所共知。故,骑都尉虽然是人人称羡的高官,却不甚受广大士人阶层的看重。也正因如此,其名位虽高,权力虽重,却常常被认为是幸臣。
而郡守的任命,虽然天子的意见起到很大作用,却还是要出自外朝的诏书,需要得到朝中重臣的同意,方会顺利实现。盖因郡守乃中央政府之下最高的权力机构,为一郡之最高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郡守是掌管着一地政治、经济、文化、卫生大权的首长,如今天下大乱,在此之上还要加上军事首长的称谓。可以说,郡守是实实在在的一地父母,是土皇帝,这个职位,一丝一毫来不得半点虚的,只要做到郡守,那便定然是实实在在的国之重臣了。
更不要说颍川郡紧邻洛阳,地理位置极其重要。郡中人口众多,豪门富户林立,乃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大郡。再加上京中权贵在郡中的影响力之大超乎想象,郡中各方势力犬牙交错,可以说,颍川郡守的难度,仅次于洛阳县令,非才高望隆、长袖善舞之士绝难担当。
另外当初从唐周手中缴获的中兴剑,也被前来传旨的小黄门捧着赐给了郭斌,并传下了天子的诏令:伏龙亭侯骑都尉郭斌,晓畅军事,公忠体国,东征西讨,深慰朕躬。特赐尚方斩马剑,冀其除奸臣,兴汉室,忠心不怠,继力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