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中原大战 绝对超前的意识(一)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25中文网 www.25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不过宋哲武心里始终有一个疑团不能释怀。那就是在真实的历史上,巴玉藻在28年到德国参加柏林航空博览会,29年夏回国后,就因为在国外期间遭人暗算中了慢性剧毒,无药可治而亡。可现在已经是30年初,已经过了他死亡时间有半年了,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
宋哲武试探着问:“蕴华兄,参加完柏林航空博览会,就起程回国了?”
“没有。”巴玉藻爽朗地笑了起来。
“禹朋(王助字禹朋)把司令邀请他的事告诉了我,我对司令能大力发展我们中国的航空事业也很感兴趣,特别是我这次在柏林航展上,看到国外的航空技术发展很快,给我的刺激很大,如果我们现在还不加大研发投入,我们会很快被外国人拉下来,一旦拉下来再想追上去,那可就难了。只是我们国家现在只有一个隶属海军的马尾飞机工程处可以制造飞机,那还是我们这些人白手起家干起来的。”
巴玉藻叹了口气,忧心忡忡地说:“马尾自建厂以来就经费短缺,每年只有二三十万元,而且马尾没有任何附属配套工厂。许多部件和金属材料都必须要到国外去买,本就不多的资金更显紧张,就连多买一些制造飞机的木料都困难。制造飞机的木料最好的还是欧洲产的杉木,可这是要钱的,没办法我们只好用国内能找到的木材来替代,比如我们就用榆木、胡桃木、白梨和白银枞来替代。我们国家的航空事业如果还这样走下去,被国外拉下是必然的
王助不服气地说:“如果我们有国外飞机公司那样充足的资金,就凭我们这些人,我们中国制造的飞机绝对不会比他们差。”
王助这话引起了这些专家们的共鸣,曾贻经、王孝丰等人也都露出了不服气的神态。
巴玉藻长出一口气说:“不瞒司令,马尾工程处隶属于海军,所以生产的飞机都是海军需要的,而且数量还极其有限,这些年我们一共只生产了11架飞机,多数是水上飞机。而这次我去参加柏林航展,各国发展最快的还是陆军使用的飞机。”
见宋哲武一直在认真倾听,巴玉藻忽然意识到自己把话题扯远了,歉意地笑着说:“在柏林接到禹朋的消息,我也很高兴,可是我觉得我们国民政府都没有资金搞飞机,政府搞不好我们的飞机制造工业,司令一个。。。。。。。”
巴玉藻突然意识到不妥,努力把军阀二字忍住没有说出口,有些不好意识地说:“司令一个地方势力,能否有足够的财力来搞飞机,我还是有些怀疑。所以,我去英国订购了一些设备后。没有回到马赛和约好的几个日本同人一起回国,而是从英国直接越洋到了美国。我是想亲眼看看令兄是否像禹朋的弟弟所说的那样,拥有巨大的财力来支持司令所做的事业。”
宋哲武在前世的记忆中,记得当时人们就怀疑巴玉藻是被同行的日本人下的毒,现在看来这件事是真的,巴玉藻没有回到法国马赛同日本人同行,自然就让包藏祸心的日本人的毒计无法实施。日本人一定是很忌惮巴玉藻的一流的飞机设计能力,害怕他设计出先进的飞机,妨害他们觊觎中国的大陆计划,这才要暗害他。
“那蕴华兄在美国得到了什么结论?”宋哲武明知故问地说。
“哈哈!”巴玉藻再次爽朗地大笑起来。“结论自然就是来给司令造飞机了。”
笑过之后,巴玉藻感慨地说:“这一次美国之行让我很是吃惊!王动领我见了令兄,令兄知道我的来意后,很高兴,他说司令要在国内建飞机厂,美国的经济危机闹的正凶,许多企业因为产品卖不出去,都破产了,就连美国最大的柯蒂斯公司也面临资金困难,正好可以借机收购一家破产的飞机制造公司。王动告诉我,令兄给柯蒂斯融资一亿美金。”
“一亿美金。”在座的人都不禁吸了一口凉气。
巴玉藻继续说:“现在他们拿不出钱,正在和令兄商量以公司股份抵偿。我在美国在通用做总工程师时。曾在柯蒂斯兼任过飞机设计工程师,对这个公司很了解,柯蒂斯在一战时可是生产了10000多架飞机的大公司,更何况它还刚刚兼并了莱特公司,如果令兄持有柯蒂斯的股份,那对我们会有很大帮助。”
“令兄给司令物色合适的飞机制造企业,只是他没有可以信赖的专业人员来负责此事,所以就请我来办理。司令买现成的企业这一手很高明,这要比新建工厂快捷得多。我通过以前的美国同学了解到,一家刚刚建成还没有投产的中型飞机公司的老板被银行催债催得紧,为了避免破产,正在寻找买家要出售这家新厂。我去看过后,就跟令兄建议买下了那家公司的设备。因为这个时候在美国没有人还会拿出钱来买公司,所以价钱压得很低,只用了500多万。我看过设备,都是新的,不仅能生产飞机,还能生产发动机,这些设备在平时绝不会低于3000万美元。”
巴玉藻抑制不住兴奋,继续说:“令兄现在可是全美国最受欢迎的人,各大银行、财团都在纷纷收紧银根,不敢放贷,各个公司企业除了买生产所必需的原料,不敢乱花一分钱,可令兄却在给司令大肆采购设备。那些急于出售公司的破产业主都快在令兄公司的门前排起了长队。”
意犹未尽的巴玉藻接着说:“王动还给司令收购了一个拖拉机公司和一个小型汽车公司,我走时王动正在按照令兄的安排在和一家钢铁厂谈判,那价钱压的我都不忍心看了。”
“对了,令兄非常有眼光,借着危机期间各大企业都在裁员的机会。招募了许多工程技术人员,有了这些人,设备一到很快就可以进行安装投产。只是有一点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设备和人员都要在今年8月以后到达中国?早到一天我们就可以早一天安装投产。”
在前世的历史上,中原大战要到9月份张学良带领东北军出关参战才结束,现在由于有他宋哲武,他自然不会让战争打那么久,按照宋哲武的计划要在7月份以前结束这场大战,虽然可能有些仓促,可是他不会让这场战争拖到9月,就是要防止张学良率兵出关,导致东北空虚,这才让关东军觉得有机可乘,在31年发动9.18事变。
如果张学良没有率东北军出关,关东军是否还会发动9.18事变就不一定了,至少在时间上要推迟。尽可能推迟日军全面侵华的时间,就可以给他更多的准备时间。可这些宋哲武是不能在这里说的。
“蕴华兄,参加了柏林航展,你对当今世界飞机发展方向有和感想?”宋哲武适时转换话题。
一提到柏林航展,巴玉藻就唏嘘不已。
“这次去柏林参加航展,收获不小,给我的压力也同样很大,现在各国都非常重视航空技术的发展。所以航空技术发展的极快,可以用日新月异来概括,相比之下,我们还在重点发展水上飞机,就显得落伍了。”
“蕴华兄说的对。”宋哲武接过话头。
“水上飞机在发展之初还是很有用武之地的,远洋舰队的巡逻、侦查、通信、水上搜救都少不了它。可是现在不同了,由于有了无线电,通信已经用不上它了,巡逻和侦查上它的作用也越来越小,因为现在已经有了航空母舰。自从美国人尤金.伊利于1910年11月14日驾驶一驾“柯蒂斯”双翼机从美国海军伯明翰号轻巡洋舰上起飞,成功地降落在宾夕法尼亚号装甲巡洋舰上开始。就已经宣告舰载飞机的时代开始了。”
“随后,各国纷纷制造能提供飞机起降的巨舰,也就是航空母舰,比如,英国的暴怒号、百眼巨人号、竞技神号,日本的凤翔号,美国的兰利号等航空母舰。特别是日本的凤翔号航空母舰,全通式飞行甲板、上层建筑岛式结构,已经成为成为各国航空母舰的样版。有了可以在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自然就不再需要飞行速度慢的水上飞机了。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海军强国签署的《华盛顿海军条约》严格控制了战列舰建造,但条约准许各缔约国利用部分停建的战列舰改建成航空母舰,例如:美国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日本的赤城号航空母舰和加贺号航空母舰。今后的海军,必将是以航空母舰为主力舰种的时代,因为有了航空母舰,水上飞机将逐渐的退出历史舞台。”宋哲武十分肯定地说。
巴玉藻赞同地点头说:“司令此话极对,这次欧美之行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现在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基本上还是在执行侦察等任务,但我在美国听我的同学说,他们和英国海军都已经开始大规模使用鱼雷攻击对方舰船,而且以后飞机航程在增加的话,从航母上起飞的飞机也可以攻击地面上的目标。”
巴玉藻叹息一声,不无遗憾地说:“水上飞机的确已经走到尽头了。”
巴玉藻的话,让王助等一班马尾出来的人,不由有些颓唐。毕竟这些年来他们主要在研制水上飞机,他们现在也只在这一方面领先,在陆上使用的飞机方面他们要比欧美差一些,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
见众人有些泄气,宋哲武笑着说:“世界上任何人造物品都是只有更好,而没有最好,就是飞机也一样,永远也不会有最好的飞机,只会不断地有更好更先进的飞机出现。飞机发展近三十年来,虽然一直在不断地改进提高,可是现在的航空技术还远没有发展成熟,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飞机将主要沿着高、快、远三个方向发展,当然。还要追求载弹量的不断提高和更加灵活。”
“如果交战中一方的飞机可以比另一方的飞机飞的更高,它就不惧怕地方的飞机,可以安然的实施进攻;飞得更快不仅可以安全的攻击对方的地面目标,它在空战格斗中也就个具有优势,可以想打就打,不想打就跑;飞得更远在战争中就更具有优势了,因为作战半径大,前线机场就可以建的离战线更远,避免被敌方飞机轰炸机场,而自己却可以炸到对方,把敌机击毁在地面。”
“飞机要飞得高,就需要构成机体的材料要尽可能的轻;飞得更快,又需要构成机体的材料要有足够的强度;飞得更远,则需要在保证载弹量的前提下,可以携带更多的油料,或者在携带相同燃油的情况下,比对方的飞机更省油。这就需要制作飞机的材料在强度、重量等方面要有更高的要求,现在制作飞机的材料还在使用大量的木材,不过现在国外已经开始研究钢铁材料在飞机上的应用情况,金属蒙皮更是大量出现,这又会催生出材料力学和加大对新型材料的研究。”
“一架飞机性能的好坏,最主要的还是飞机的“心脏”发动机,这就需要发动机要有更大的功率和更高的效率。还有飞机要更加灵活,这又要让飞机有更好的气动布局,这仅靠风洞试验是不够的,还要在空气动力学上有很精深的理论研究。我方才所说的这些,欧美也都是才刚刚起步,有的方面他们甚至还没有意识到。只要我们在这些方面提早起步,我们的航空事业一定不会落后于人。”
宋哲武总结说:“概括地说,飞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向和理念,就是‘高、快、远、重、灵、准’这六个字,这几个字的具体含义就是,好的飞机不仅要飞得高,还要飞得快、飞得远,这些我刚才已经说过了;重就是起飞重量要大,这样才可以载装更多的武器和弹药,对敌人的攻击也就更猛烈,造成的伤害也就更大;灵就是飞机的操纵必须要灵活,只有操纵灵活的飞机才可以在空战格斗中取得胜利;至于准,就是要瞄的准,这在轰炸机来说尤其重要,文渊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不仅在光学瞄准器上有所改进,还正在研制改进机械瞄准器,今后我们还要研制更好的瞄准装具。有了准确的瞄准装具,就可以在高空进行轰炸,可以避开敌方的防空火力,提高轰炸机的生存率。”
其实,宋哲武很想在“高、快、远、重、灵、准”这六个字的后面再加上清、隐二字,清自然就是看得清,那是指雷达。隐则是指的隐形。只是现在他还不想抛出雷达这个划时代的军事利器,因为他的科技力量特别是电子技术力量还很弱小,现在要是被日本人和西方了解了这个雷达的功效,哪怕他们仅仅知道一个概念,都会很快研制出更好更强的雷达。
因为雷达的原理并不复杂,现在仅仅是还没有人想象得出这个神奇的东西,缺的仅仅是一个理念。让他在大战前和他要对付的侵略者和潜在的对手同时拥有雷达,那可不是宋哲武愿意看到的。
至于隐形,现在就更不可能提出来,没有雷达就在视距外看不到任何东西,既然看不到也就没有隐形的必要。而且隐形问题宋哲武可不相信在十几年内他就能做到,在他前世,可是1978年,洛克希德公司始研制该型飞机,1981年,该机首飞成功,1983年才正式服役。70年代末的技术水平绝不是30年代所能比拟的。
看着听得目瞪口呆的这些专家们,宋哲武笑着说:“你们都是航空方面的一流专家,我方才说的这些,你们认为是否正确?”
宋哲武心说:“不正确那才怪呢。这些已经是经过他前世实践检验过的,就是航空发展的方向,”
他之所以冒着引起疑虑的风险大谈现代飞机的发展方向,就是想让巴玉藻他们少走些弯路,一直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只有这样,宋哲武才有信心不被西方拉下来。至于超越西方,至少现在宋哲武不相信,如果几十年后也许还有可能。不过短时间内在航空领域无法超越西方宋哲武并不在意,只要能超越日本和苏联就行了。
“正确,太正确了!司令方才一番话,不仅仅是真知灼见,而且堪称世界航空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发展的指导性观念。”巴玉藻激动地脸色通红。
巴玉藻这些年来,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如何建起中国自己的飞机厂,开创属于中国的航空事业,为此,他在马尾那种窘迫的环境下,一直和他的同事们努力追赶着西方的脚步,可是追赶容易,要超越可就难了,那是需要先进超前的理念的,没有先进的理念,只能是追在后面跑。而现在巴玉藻相信,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和资源,他一定会成为领跑者。
感谢zouxiaolong2 书友的月票!
不过宋哲武心里始终有一个疑团不能释怀。那就是在真实的历史上,巴玉藻在28年到德国参加柏林航空博览会,29年夏回国后,就因为在国外期间遭人暗算中了慢性剧毒,无药可治而亡。可现在已经是30年初,已经过了他死亡时间有半年了,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
宋哲武试探着问:“蕴华兄,参加完柏林航空博览会,就起程回国了?”
“没有。”巴玉藻爽朗地笑了起来。
“禹朋(王助字禹朋)把司令邀请他的事告诉了我,我对司令能大力发展我们中国的航空事业也很感兴趣,特别是我这次在柏林航展上,看到国外的航空技术发展很快,给我的刺激很大,如果我们现在还不加大研发投入,我们会很快被外国人拉下来,一旦拉下来再想追上去,那可就难了。只是我们国家现在只有一个隶属海军的马尾飞机工程处可以制造飞机,那还是我们这些人白手起家干起来的。”
巴玉藻叹了口气,忧心忡忡地说:“马尾自建厂以来就经费短缺,每年只有二三十万元,而且马尾没有任何附属配套工厂。许多部件和金属材料都必须要到国外去买,本就不多的资金更显紧张,就连多买一些制造飞机的木料都困难。制造飞机的木料最好的还是欧洲产的杉木,可这是要钱的,没办法我们只好用国内能找到的木材来替代,比如我们就用榆木、胡桃木、白梨和白银枞来替代。我们国家的航空事业如果还这样走下去,被国外拉下是必然的
王助不服气地说:“如果我们有国外飞机公司那样充足的资金,就凭我们这些人,我们中国制造的飞机绝对不会比他们差。”
王助这话引起了这些专家们的共鸣,曾贻经、王孝丰等人也都露出了不服气的神态。
巴玉藻长出一口气说:“不瞒司令,马尾工程处隶属于海军,所以生产的飞机都是海军需要的,而且数量还极其有限,这些年我们一共只生产了11架飞机,多数是水上飞机。而这次我去参加柏林航展,各国发展最快的还是陆军使用的飞机。”
见宋哲武一直在认真倾听,巴玉藻忽然意识到自己把话题扯远了,歉意地笑着说:“在柏林接到禹朋的消息,我也很高兴,可是我觉得我们国民政府都没有资金搞飞机,政府搞不好我们的飞机制造工业,司令一个。。。。。。。”
巴玉藻突然意识到不妥,努力把军阀二字忍住没有说出口,有些不好意识地说:“司令一个地方势力,能否有足够的财力来搞飞机,我还是有些怀疑。所以,我去英国订购了一些设备后。没有回到马赛和约好的几个日本同人一起回国,而是从英国直接越洋到了美国。我是想亲眼看看令兄是否像禹朋的弟弟所说的那样,拥有巨大的财力来支持司令所做的事业。”
宋哲武在前世的记忆中,记得当时人们就怀疑巴玉藻是被同行的日本人下的毒,现在看来这件事是真的,巴玉藻没有回到法国马赛同日本人同行,自然就让包藏祸心的日本人的毒计无法实施。日本人一定是很忌惮巴玉藻的一流的飞机设计能力,害怕他设计出先进的飞机,妨害他们觊觎中国的大陆计划,这才要暗害他。
“那蕴华兄在美国得到了什么结论?”宋哲武明知故问地说。
“哈哈!”巴玉藻再次爽朗地大笑起来。“结论自然就是来给司令造飞机了。”
笑过之后,巴玉藻感慨地说:“这一次美国之行让我很是吃惊!王动领我见了令兄,令兄知道我的来意后,很高兴,他说司令要在国内建飞机厂,美国的经济危机闹的正凶,许多企业因为产品卖不出去,都破产了,就连美国最大的柯蒂斯公司也面临资金困难,正好可以借机收购一家破产的飞机制造公司。王动告诉我,令兄给柯蒂斯融资一亿美金。”
“一亿美金。”在座的人都不禁吸了一口凉气。
巴玉藻继续说:“现在他们拿不出钱,正在和令兄商量以公司股份抵偿。我在美国在通用做总工程师时。曾在柯蒂斯兼任过飞机设计工程师,对这个公司很了解,柯蒂斯在一战时可是生产了10000多架飞机的大公司,更何况它还刚刚兼并了莱特公司,如果令兄持有柯蒂斯的股份,那对我们会有很大帮助。”
“令兄给司令物色合适的飞机制造企业,只是他没有可以信赖的专业人员来负责此事,所以就请我来办理。司令买现成的企业这一手很高明,这要比新建工厂快捷得多。我通过以前的美国同学了解到,一家刚刚建成还没有投产的中型飞机公司的老板被银行催债催得紧,为了避免破产,正在寻找买家要出售这家新厂。我去看过后,就跟令兄建议买下了那家公司的设备。因为这个时候在美国没有人还会拿出钱来买公司,所以价钱压得很低,只用了500多万。我看过设备,都是新的,不仅能生产飞机,还能生产发动机,这些设备在平时绝不会低于3000万美元。”
巴玉藻抑制不住兴奋,继续说:“令兄现在可是全美国最受欢迎的人,各大银行、财团都在纷纷收紧银根,不敢放贷,各个公司企业除了买生产所必需的原料,不敢乱花一分钱,可令兄却在给司令大肆采购设备。那些急于出售公司的破产业主都快在令兄公司的门前排起了长队。”
意犹未尽的巴玉藻接着说:“王动还给司令收购了一个拖拉机公司和一个小型汽车公司,我走时王动正在按照令兄的安排在和一家钢铁厂谈判,那价钱压的我都不忍心看了。”
“对了,令兄非常有眼光,借着危机期间各大企业都在裁员的机会。招募了许多工程技术人员,有了这些人,设备一到很快就可以进行安装投产。只是有一点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设备和人员都要在今年8月以后到达中国?早到一天我们就可以早一天安装投产。”
在前世的历史上,中原大战要到9月份张学良带领东北军出关参战才结束,现在由于有他宋哲武,他自然不会让战争打那么久,按照宋哲武的计划要在7月份以前结束这场大战,虽然可能有些仓促,可是他不会让这场战争拖到9月,就是要防止张学良率兵出关,导致东北空虚,这才让关东军觉得有机可乘,在31年发动9.18事变。
如果张学良没有率东北军出关,关东军是否还会发动9.18事变就不一定了,至少在时间上要推迟。尽可能推迟日军全面侵华的时间,就可以给他更多的准备时间。可这些宋哲武是不能在这里说的。
“蕴华兄,参加了柏林航展,你对当今世界飞机发展方向有和感想?”宋哲武适时转换话题。
一提到柏林航展,巴玉藻就唏嘘不已。
“这次去柏林参加航展,收获不小,给我的压力也同样很大,现在各国都非常重视航空技术的发展。所以航空技术发展的极快,可以用日新月异来概括,相比之下,我们还在重点发展水上飞机,就显得落伍了。”
“蕴华兄说的对。”宋哲武接过话头。
“水上飞机在发展之初还是很有用武之地的,远洋舰队的巡逻、侦查、通信、水上搜救都少不了它。可是现在不同了,由于有了无线电,通信已经用不上它了,巡逻和侦查上它的作用也越来越小,因为现在已经有了航空母舰。自从美国人尤金.伊利于1910年11月14日驾驶一驾“柯蒂斯”双翼机从美国海军伯明翰号轻巡洋舰上起飞,成功地降落在宾夕法尼亚号装甲巡洋舰上开始。就已经宣告舰载飞机的时代开始了。”
“随后,各国纷纷制造能提供飞机起降的巨舰,也就是航空母舰,比如,英国的暴怒号、百眼巨人号、竞技神号,日本的凤翔号,美国的兰利号等航空母舰。特别是日本的凤翔号航空母舰,全通式飞行甲板、上层建筑岛式结构,已经成为成为各国航空母舰的样版。有了可以在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自然就不再需要飞行速度慢的水上飞机了。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海军强国签署的《华盛顿海军条约》严格控制了战列舰建造,但条约准许各缔约国利用部分停建的战列舰改建成航空母舰,例如:美国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日本的赤城号航空母舰和加贺号航空母舰。今后的海军,必将是以航空母舰为主力舰种的时代,因为有了航空母舰,水上飞机将逐渐的退出历史舞台。”宋哲武十分肯定地说。
巴玉藻赞同地点头说:“司令此话极对,这次欧美之行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现在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基本上还是在执行侦察等任务,但我在美国听我的同学说,他们和英国海军都已经开始大规模使用鱼雷攻击对方舰船,而且以后飞机航程在增加的话,从航母上起飞的飞机也可以攻击地面上的目标。”
巴玉藻叹息一声,不无遗憾地说:“水上飞机的确已经走到尽头了。”
巴玉藻的话,让王助等一班马尾出来的人,不由有些颓唐。毕竟这些年来他们主要在研制水上飞机,他们现在也只在这一方面领先,在陆上使用的飞机方面他们要比欧美差一些,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
见众人有些泄气,宋哲武笑着说:“世界上任何人造物品都是只有更好,而没有最好,就是飞机也一样,永远也不会有最好的飞机,只会不断地有更好更先进的飞机出现。飞机发展近三十年来,虽然一直在不断地改进提高,可是现在的航空技术还远没有发展成熟,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飞机将主要沿着高、快、远三个方向发展,当然。还要追求载弹量的不断提高和更加灵活。”
“如果交战中一方的飞机可以比另一方的飞机飞的更高,它就不惧怕地方的飞机,可以安然的实施进攻;飞得更快不仅可以安全的攻击对方的地面目标,它在空战格斗中也就个具有优势,可以想打就打,不想打就跑;飞得更远在战争中就更具有优势了,因为作战半径大,前线机场就可以建的离战线更远,避免被敌方飞机轰炸机场,而自己却可以炸到对方,把敌机击毁在地面。”
“飞机要飞得高,就需要构成机体的材料要尽可能的轻;飞得更快,又需要构成机体的材料要有足够的强度;飞得更远,则需要在保证载弹量的前提下,可以携带更多的油料,或者在携带相同燃油的情况下,比对方的飞机更省油。这就需要制作飞机的材料在强度、重量等方面要有更高的要求,现在制作飞机的材料还在使用大量的木材,不过现在国外已经开始研究钢铁材料在飞机上的应用情况,金属蒙皮更是大量出现,这又会催生出材料力学和加大对新型材料的研究。”
“一架飞机性能的好坏,最主要的还是飞机的“心脏”发动机,这就需要发动机要有更大的功率和更高的效率。还有飞机要更加灵活,这又要让飞机有更好的气动布局,这仅靠风洞试验是不够的,还要在空气动力学上有很精深的理论研究。我方才所说的这些,欧美也都是才刚刚起步,有的方面他们甚至还没有意识到。只要我们在这些方面提早起步,我们的航空事业一定不会落后于人。”
宋哲武总结说:“概括地说,飞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向和理念,就是‘高、快、远、重、灵、准’这六个字,这几个字的具体含义就是,好的飞机不仅要飞得高,还要飞得快、飞得远,这些我刚才已经说过了;重就是起飞重量要大,这样才可以载装更多的武器和弹药,对敌人的攻击也就更猛烈,造成的伤害也就更大;灵就是飞机的操纵必须要灵活,只有操纵灵活的飞机才可以在空战格斗中取得胜利;至于准,就是要瞄的准,这在轰炸机来说尤其重要,文渊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不仅在光学瞄准器上有所改进,还正在研制改进机械瞄准器,今后我们还要研制更好的瞄准装具。有了准确的瞄准装具,就可以在高空进行轰炸,可以避开敌方的防空火力,提高轰炸机的生存率。”
其实,宋哲武很想在“高、快、远、重、灵、准”这六个字的后面再加上清、隐二字,清自然就是看得清,那是指雷达。隐则是指的隐形。只是现在他还不想抛出雷达这个划时代的军事利器,因为他的科技力量特别是电子技术力量还很弱小,现在要是被日本人和西方了解了这个雷达的功效,哪怕他们仅仅知道一个概念,都会很快研制出更好更强的雷达。
因为雷达的原理并不复杂,现在仅仅是还没有人想象得出这个神奇的东西,缺的仅仅是一个理念。让他在大战前和他要对付的侵略者和潜在的对手同时拥有雷达,那可不是宋哲武愿意看到的。
至于隐形,现在就更不可能提出来,没有雷达就在视距外看不到任何东西,既然看不到也就没有隐形的必要。而且隐形问题宋哲武可不相信在十几年内他就能做到,在他前世,可是1978年,洛克希德公司始研制该型飞机,1981年,该机首飞成功,1983年才正式服役。70年代末的技术水平绝不是30年代所能比拟的。
看着听得目瞪口呆的这些专家们,宋哲武笑着说:“你们都是航空方面的一流专家,我方才说的这些,你们认为是否正确?”
宋哲武心说:“不正确那才怪呢。这些已经是经过他前世实践检验过的,就是航空发展的方向,”
他之所以冒着引起疑虑的风险大谈现代飞机的发展方向,就是想让巴玉藻他们少走些弯路,一直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只有这样,宋哲武才有信心不被西方拉下来。至于超越西方,至少现在宋哲武不相信,如果几十年后也许还有可能。不过短时间内在航空领域无法超越西方宋哲武并不在意,只要能超越日本和苏联就行了。
“正确,太正确了!司令方才一番话,不仅仅是真知灼见,而且堪称世界航空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发展的指导性观念。”巴玉藻激动地脸色通红。
巴玉藻这些年来,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如何建起中国自己的飞机厂,开创属于中国的航空事业,为此,他在马尾那种窘迫的环境下,一直和他的同事们努力追赶着西方的脚步,可是追赶容易,要超越可就难了,那是需要先进超前的理念的,没有先进的理念,只能是追在后面跑。而现在巴玉藻相信,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和资源,他一定会成为领跑者。
感谢zouxiaolong2 书友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