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启程回府(修文)
推荐阅读:注视深渊、篮坛少帅、联盟之魔王系统、绝地之传奇归来、网游之神级村长、成全、一枪致命、落地一把98K、纵猎天下、英雄联盟之全能天才
一秒记住【25中文网 www.25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丽娘陪着瑚哥儿玩耍了一会儿,接着给他讲了几个《三字经》里的小故事,念了几句书后,不觉就到了晚饭的时间。
想着眼下清轩阁也是一片忙碌混乱,丽娘就吩咐让把她的晚饭也传过来西苑,索性在缙瑶阁和瑚哥儿一块儿用了,简单省事。
用罢晚饭,饮了消食茶水,丽娘又陪着瑚哥儿直到他睡着了,仔细吩咐李妈妈好好照顾瑚哥儿后方披了斗篷离开。
回了清轩阁又是好一番折腾,直到见所有的行李都已经打包好装了车,丽娘方安了心,才回了里间,解衣躺倒在烧得热烘烘的炕上。
吴嬷嬷和一众丫头婆子忙活了一个下午又一个晚上,实在是累积了,困极了,可也是等到再三检查行李,见一切都料理妥当了才草草睡下。
即便睡得晚,身子也乏得紧,丽娘却因着担忧回府后的诸多事宜而在炕上贴起了“烙饼”,直到三更时分方睡了过去。
腊月初六的一大清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外间的丫头们就被吴嬷嬷一一叫起。丽娘因着没有睡实在,不一会儿也醒了过来。
吴嬷嬷听见里间的动静,掀了帘子走了进来,见丽娘正拥被坐在床上,忙语含歉意道:“可是吵到奶奶了?”说着,又上前拉起被子把丽娘裹紧,笑着建议道:“今儿要赶路,很是辛苦,奶奶身子弱,这天冷路滑的,定是比平常还要艰难三分。这会儿天还早,您再多睡会儿。一会儿饭好了,我再喊你。”
丽娘正觉得头晕脑胀,眼皮子黏腻得厉害,遂点了点头,迷迷糊糊的任由吴嬷嬷服侍着她继续睡觉。因着实在困得厉害,头一沾枕头,即可酒水熟了。
吴嬷嬷放下帐幔,拿了烛台,轻手轻脚的走了出去。
外间众丫头婆子听了吴嬷嬷的指示,也都轻手轻脚小心翼翼起来。不一时,外间就安静了。
丽娘这回头觉睡得格外香甜,直到辰正时分吴嬷嬷来叫方再一次醒来。
因着要赶路,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沐浴更衣,丽娘这天并没有做晨起运动。
想着今日要到那庭院深深的高门大宅贾府,真切的面对着那些能操纵着她命运的人,丽娘即使做了很多的心理建设,却依然很是忐忑不安。概因这既不是看戏,也不是演戏,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因是穿越后第一回见贾府诸人,且是人都认识她,她却不认识人。她目前最稳妥的做法是维持着以前的形象——低调,老实,怯懦。最好是泯然众人,让所有人都能忽略她,对她不起丝毫的兴趣。至于作为内里真正的性格,则是需要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慢慢改变即可。这样即使她往后有什么不同,别人也不会怀疑她被换了芯子。
所以这回府第一天的着装就很有讲究,不好太新,太扎眼,但也不好太过敷衍。
简单的洗漱一番后,丽娘坐在梳妆台前,让红衣给她上了浓淡事宜的妆后又梳了一个普通的弯月发髻,低调又不失礼节。至于珠玉首饰,则是以适合出行为宜,发髻间插了一根用料和做工都较为上乘的碧玉的簪子,耳朵上也没有用繁复的耳坠,而是戴了一对和碧玉簪子同色的翡翠环。
因着妆容和首饰都较为简单,那在衣服上就不可再素净了。再三斟酌,丽娘最后选了一身稍显华贵的八成新的白底江绸绣折枝梅花的半宽袖狐肷皮的外衫。
收拾停当,透过穿衣镜,只见整个人透着一股子温顺软弱的气质,让人看了只觉顺眼,温和敦厚,没有丝毫的攻击性。丽娘仔细打量一番,也深感满意。
简单的用了早饭,漱口毕,丽娘起身,一边任由红衣拿了一件桃红绉绸袷斗篷给她套了,一边吩咐八福道:“你去西苑一趟,让李妈妈带着瑚哥儿过来这边,等人齐了,咱们好一起启程。”
八福应了,屈膝福身后就掀了帘子往外走去。
丽娘忙又急着追了一句:“今儿要走远路,记得让李妈妈给瑚哥儿多穿点儿!”
八福一边小跑,一边脆生生地高声应了。
不一会儿,人都齐全了,丫头婆子们簇拥着丽娘和抱着瑚哥儿的李妈妈一起走了出来。
庄子上的大门洞开,在山顶冷冽的寒风中“吱嘎吱嘎”地作响,门上的铜锁尤为沉重,粗粝地撞击着厚重的门板,发出闷闷的“咚咚”声,两种声响如同豪迈的乐器协奏曲,远远的在山谷里回荡着。
门外已经停了好几辆马车,打头的是一辆翠帷青绸车,紧随其后的是几辆黑漆平头车。
翠帷青绸车边上站了一个年纪约三十来岁的车把式外加两个小厮,见他们出来,忙殷勤上前打千儿问安:“姨奶奶好,哥儿好……”。
丽娘略一点头,低沉的说了声“起”,随后扶着三禄和红衣的手,踩着脚凳上了车,随后李妈妈抱着瑚哥儿,红衣搀着吴嬷嬷也跟了上来。其余跟着回府的丫头婆子们也都陆续上了后面的几辆马车。
待一切准备停当后,得得的马蹄声,骨碌碌的轮子声,车把式们的吆喝声喧阗着朝京城的方向奔去。
庄子门口,三禄和林旺见车走远了,慢慢地变成了一个小黑点儿,直到再也看不见时,才携手回了庄子。
就这么离开住了大半年的地方,丽娘内心颇为不舍,忍不住悄悄撩起帘子的一角,隔着纱窗往回望去。
只听见山间空荡荡地地回想着铜锁撞击门板“吱嘎吱嘎”的粗狂声音,以及渐行渐远的庄子大门,她忽地眼眶一热,收回了目光再不敢看。红衣见状,忙递了一块干净的手帕给了她。
丽娘接过帕子,低头揭干净眼角滴落的泪珠儿。
收敛了情绪,丽娘抬头见李妈妈怀里包裹得紧紧的瑚哥儿依然在熟睡,就悄声的她比划了一下,示意她要抱一会儿。
李妈妈会意,轻手轻脚的递将过来。
丽娘伸手,小心翼翼的接过,调整好姿势,让瑚哥儿舒服躺在她的怀里。
望着瑚哥儿粉扑扑的小脸儿上满是童稚无忧,顿时会心地笑了,一扫之前的失落。心内感叹道:就是不为自己,为了怀里这一小团儿,她也得好好的走下去,面对未知的将来。
车里众人见丽娘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满脸的坚定,心下也多有所感。
瑚哥儿还在熟睡,一时间,车里静悄悄的,无人敢说笑。只听见车外马匹奔走的 “得得”声以及车轮轧过雪地留下悠长细密的“吱吱”声。
马车行了大半日,直到了午饭时间众人都有些饿了车把式方把车停在一家驿站门口儿。随着车把式熟络地同驿站的小吏们周旋,众人陆续下了车,进了驿馆,简单的用了些素简的热饭,又补充了些热水,又继续启程前行。
一开始坐马车的时候丽娘还觉得很是新鲜,内心里也颇想要见识一番这个年代的冬景。一路上她偶尔撩开帘子的一角,透过纱窗看看外面,因时已隆冬,路上的积雪尚未化尽,到处一片泥泞狼藉;树叶也全然落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枯枝,除了偶有鸟雀儿飞出觅食,一路上少有人烟,颇为萧瑟凝重,单调沉闷。
一路缓行,当临近京城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
马车自西门进城,因着是都城的缘故,颇为类似于现代的首都城市,是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自古以来,京城里就有“西富东贵”的说法。东城住着世家勋贵等权贵官宦人家,贾府就在这一区域;西城则是富商和乡绅人家云集。除此之外,皇宫位于城北;南城则是普通百姓和贫民的聚集地;
京城作为一国之都,自认不同凡响。与旁的大城小城相比自是轩阔热闹,且有一股子雍容华贵的气派。衣食住行,凡是天下有的,京中便一定能寻摸得到。这在交通十分不发达的古代实在是罕见的。
在庄子上的时候,丽娘也曾从吴嬷嬷和丫头婆子话语里了解过京都的繁华,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亲眼所见,方能真实的体会其中之真味。有了这样难得的机会,丽娘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好奇想要好好见识一番古代国都的繁华盛况。
尽管内心对京城繁华早有一番神思,但当丽娘真正进入这座古老的都城的时候,她还是有些眼花缭乱,太出离她的想象了。
从西门入城,放眼望去,沿着主干道两侧是一家挨一家的商铺,什么香料脂粉,珠宝首饰,皮毛绸缎,无所不包,应有尽有;越往里走,人烟更甚,一家家酒楼,一座座书铺,卖各种古董字画的铺子等等,更是数不胜数。
且此时因近年关,到处行人如织,一片繁华热闹,比起现代社会时春节时的热闹也不妨多让。丽娘坐在马车里行走其间,更是觉得两只眼都不够看,恨不得多长几只眼睛,一一看过方好。
瑚哥儿在进城的时候也醒了过来,对满街热闹的盛况也是惊叹不已。前一次,路经此地的时候,他病得迷迷糊糊的,且一直躺在乳娘的怀里,根本没得看这些热闹。
这一会儿,瑚哥儿也忙睁大乌溜溜圆滚滚的眼睛不停地东看看,西瞅瞅,嘴巴里片刻不停,不时丽娘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丽娘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穿越过来的“土包子”,哪里能回答的过来,正在相形见绌的时候,忙救似的看着车里坐着的吴嬷嬷李妈妈等人。
吴嬷嬷等见丽娘发窘的样子,也禁不住善意的笑了起来。笑完了,便隔着纱窗指着外面的铺子一一解释起来。诸如多宝轩的钗环首饰,霓裳坊的布匹成衣,及墨斋的文房四宝……吴嬷嬷一一细细分说着,诸如多宝轩的朱钗金簪如何精致繁丽,蝶恋花样式的点翠簪子,祥云飞凤的衔珠钗;及墨斋的书极多,除却一些珍本善本,竟是无所不收的。
不一会儿,不单丽娘和坐在她怀里的瑚哥儿,就是平常很少出府的李妈妈和红衣等也都听得入了迷。
吴嬷嬷见众人如此捧场,话头更是收不住了,还便提起每年元宵节时这街上的夜市是如何的热闹,小吃细点,杂耍奇物,种种样样都极为不同,什么酸辣萝卜,碎末肉馒头,锦带酥、白果酥饼等等,不一而足。
直到吴嬷嬷说得口干舌燥,嗓子都有些沙哑的时候,马车已经出了西城,马上就要进入东城了。换言之,也就是说丽娘她们即将要进入目的地——贾府。
东城和西城又是截然不同的一种氛围,自进入东城开始,西城的那些热闹喧哗已经被远远的甩在了马车后面,且马车越往前行,越是安静。有一种肃穆庄重的气氛扑面而来,车里的人也都不禁住了话头,一脸的肃静,丽娘也收了笑脸,只紧紧地揽着瑚哥儿,正襟危坐。瑚哥儿收了这股子气氛的感染,也没了先时的活泼。
又行了小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不开,只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丽娘内心暗暗想道:“这就东府宁国府了,不知道这会儿贾代化死了没有?贾敬应该还没有去城外的道观里和那些道士们胡乱鬼混吧。”
又往西不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丽娘他们在此下车,丽娘抱着瑚哥儿上了一抬四个婆子抬的轿子,其他的人也都下了车随轿子步行。
一行人却不走正门,只由西角门而进,丽娘内心自嘲道:想来也是,像她这种偏房妾室,估计这辈子都没有机会走正门了,更何况平时这正门也是没有正事不开的,除非是皇帝或皇子龙孙亲临,迎送圣旨,年节祭祀,娶妻嫁女,家中丧事。
轿子行至一垂花门前落下,抬轿的婆子们俱肃然退出。
吴嬷嬷上前打起轿帘,扶着丽娘下了轿,李妈妈上前抱起瑚哥儿紧随其后。
丽娘扶着吴嬷嬷的手进了垂花门。垂花门前又来了几个眉目秀洁的十七八岁的小厮拉过一辆翠幄青绸车来,吴嬷嬷又扶着丽娘坐了上去,李妈妈照样又递过瑚哥儿给丽娘抱着,车帘落下,吴嬷嬷方命小厮们抬起拉至宽处,驾上驯骡,出了西角门往东,过荣府正门,入一黑油漆大门内,至仪门前方下了车。望着荣国府的正门,丽娘忍不住又八卦起来,此时贾代善还未去世,贾赦还未承爵,住不了正房也是理所应当。只是不知后来贾赦都承袭了爵位,为啥也没能住进正房,反倒是让二房贾政一家住在里面,这当中有何隐情?
进入三层仪门,只见正房、厢房、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好。及进入正室,早有好些艳妆丽服的姬妾丫环过来迎着。
其中一个服侍稍显华丽的丫头走上前来,屈膝行礼问安后,笑着道:“姨奶奶和哥儿总算是到了,大奶奶都念叨了一整天了呢。”说完,她走在前面引着丽娘和瑚哥儿,径直向里走了进去,看也未看周围的那些人一眼。
丽娘这会儿也没心思注意这些小细节,只顾拉着瑚哥儿的小手儿,紧跟着她的步伐,心想:这回总算是要见到传说中的大奶奶,也就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张氏了。
丽娘陪着瑚哥儿玩耍了一会儿,接着给他讲了几个《三字经》里的小故事,念了几句书后,不觉就到了晚饭的时间。
想着眼下清轩阁也是一片忙碌混乱,丽娘就吩咐让把她的晚饭也传过来西苑,索性在缙瑶阁和瑚哥儿一块儿用了,简单省事。
用罢晚饭,饮了消食茶水,丽娘又陪着瑚哥儿直到他睡着了,仔细吩咐李妈妈好好照顾瑚哥儿后方披了斗篷离开。
回了清轩阁又是好一番折腾,直到见所有的行李都已经打包好装了车,丽娘方安了心,才回了里间,解衣躺倒在烧得热烘烘的炕上。
吴嬷嬷和一众丫头婆子忙活了一个下午又一个晚上,实在是累积了,困极了,可也是等到再三检查行李,见一切都料理妥当了才草草睡下。
即便睡得晚,身子也乏得紧,丽娘却因着担忧回府后的诸多事宜而在炕上贴起了“烙饼”,直到三更时分方睡了过去。
腊月初六的一大清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外间的丫头们就被吴嬷嬷一一叫起。丽娘因着没有睡实在,不一会儿也醒了过来。
吴嬷嬷听见里间的动静,掀了帘子走了进来,见丽娘正拥被坐在床上,忙语含歉意道:“可是吵到奶奶了?”说着,又上前拉起被子把丽娘裹紧,笑着建议道:“今儿要赶路,很是辛苦,奶奶身子弱,这天冷路滑的,定是比平常还要艰难三分。这会儿天还早,您再多睡会儿。一会儿饭好了,我再喊你。”
丽娘正觉得头晕脑胀,眼皮子黏腻得厉害,遂点了点头,迷迷糊糊的任由吴嬷嬷服侍着她继续睡觉。因着实在困得厉害,头一沾枕头,即可酒水熟了。
吴嬷嬷放下帐幔,拿了烛台,轻手轻脚的走了出去。
外间众丫头婆子听了吴嬷嬷的指示,也都轻手轻脚小心翼翼起来。不一时,外间就安静了。
丽娘这回头觉睡得格外香甜,直到辰正时分吴嬷嬷来叫方再一次醒来。
因着要赶路,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沐浴更衣,丽娘这天并没有做晨起运动。
想着今日要到那庭院深深的高门大宅贾府,真切的面对着那些能操纵着她命运的人,丽娘即使做了很多的心理建设,却依然很是忐忑不安。概因这既不是看戏,也不是演戏,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因是穿越后第一回见贾府诸人,且是人都认识她,她却不认识人。她目前最稳妥的做法是维持着以前的形象——低调,老实,怯懦。最好是泯然众人,让所有人都能忽略她,对她不起丝毫的兴趣。至于作为内里真正的性格,则是需要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慢慢改变即可。这样即使她往后有什么不同,别人也不会怀疑她被换了芯子。
所以这回府第一天的着装就很有讲究,不好太新,太扎眼,但也不好太过敷衍。
简单的洗漱一番后,丽娘坐在梳妆台前,让红衣给她上了浓淡事宜的妆后又梳了一个普通的弯月发髻,低调又不失礼节。至于珠玉首饰,则是以适合出行为宜,发髻间插了一根用料和做工都较为上乘的碧玉的簪子,耳朵上也没有用繁复的耳坠,而是戴了一对和碧玉簪子同色的翡翠环。
因着妆容和首饰都较为简单,那在衣服上就不可再素净了。再三斟酌,丽娘最后选了一身稍显华贵的八成新的白底江绸绣折枝梅花的半宽袖狐肷皮的外衫。
收拾停当,透过穿衣镜,只见整个人透着一股子温顺软弱的气质,让人看了只觉顺眼,温和敦厚,没有丝毫的攻击性。丽娘仔细打量一番,也深感满意。
简单的用了早饭,漱口毕,丽娘起身,一边任由红衣拿了一件桃红绉绸袷斗篷给她套了,一边吩咐八福道:“你去西苑一趟,让李妈妈带着瑚哥儿过来这边,等人齐了,咱们好一起启程。”
八福应了,屈膝福身后就掀了帘子往外走去。
丽娘忙又急着追了一句:“今儿要走远路,记得让李妈妈给瑚哥儿多穿点儿!”
八福一边小跑,一边脆生生地高声应了。
不一会儿,人都齐全了,丫头婆子们簇拥着丽娘和抱着瑚哥儿的李妈妈一起走了出来。
庄子上的大门洞开,在山顶冷冽的寒风中“吱嘎吱嘎”地作响,门上的铜锁尤为沉重,粗粝地撞击着厚重的门板,发出闷闷的“咚咚”声,两种声响如同豪迈的乐器协奏曲,远远的在山谷里回荡着。
门外已经停了好几辆马车,打头的是一辆翠帷青绸车,紧随其后的是几辆黑漆平头车。
翠帷青绸车边上站了一个年纪约三十来岁的车把式外加两个小厮,见他们出来,忙殷勤上前打千儿问安:“姨奶奶好,哥儿好……”。
丽娘略一点头,低沉的说了声“起”,随后扶着三禄和红衣的手,踩着脚凳上了车,随后李妈妈抱着瑚哥儿,红衣搀着吴嬷嬷也跟了上来。其余跟着回府的丫头婆子们也都陆续上了后面的几辆马车。
待一切准备停当后,得得的马蹄声,骨碌碌的轮子声,车把式们的吆喝声喧阗着朝京城的方向奔去。
庄子门口,三禄和林旺见车走远了,慢慢地变成了一个小黑点儿,直到再也看不见时,才携手回了庄子。
就这么离开住了大半年的地方,丽娘内心颇为不舍,忍不住悄悄撩起帘子的一角,隔着纱窗往回望去。
只听见山间空荡荡地地回想着铜锁撞击门板“吱嘎吱嘎”的粗狂声音,以及渐行渐远的庄子大门,她忽地眼眶一热,收回了目光再不敢看。红衣见状,忙递了一块干净的手帕给了她。
丽娘接过帕子,低头揭干净眼角滴落的泪珠儿。
收敛了情绪,丽娘抬头见李妈妈怀里包裹得紧紧的瑚哥儿依然在熟睡,就悄声的她比划了一下,示意她要抱一会儿。
李妈妈会意,轻手轻脚的递将过来。
丽娘伸手,小心翼翼的接过,调整好姿势,让瑚哥儿舒服躺在她的怀里。
望着瑚哥儿粉扑扑的小脸儿上满是童稚无忧,顿时会心地笑了,一扫之前的失落。心内感叹道:就是不为自己,为了怀里这一小团儿,她也得好好的走下去,面对未知的将来。
车里众人见丽娘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满脸的坚定,心下也多有所感。
瑚哥儿还在熟睡,一时间,车里静悄悄的,无人敢说笑。只听见车外马匹奔走的 “得得”声以及车轮轧过雪地留下悠长细密的“吱吱”声。
马车行了大半日,直到了午饭时间众人都有些饿了车把式方把车停在一家驿站门口儿。随着车把式熟络地同驿站的小吏们周旋,众人陆续下了车,进了驿馆,简单的用了些素简的热饭,又补充了些热水,又继续启程前行。
一开始坐马车的时候丽娘还觉得很是新鲜,内心里也颇想要见识一番这个年代的冬景。一路上她偶尔撩开帘子的一角,透过纱窗看看外面,因时已隆冬,路上的积雪尚未化尽,到处一片泥泞狼藉;树叶也全然落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枯枝,除了偶有鸟雀儿飞出觅食,一路上少有人烟,颇为萧瑟凝重,单调沉闷。
一路缓行,当临近京城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
马车自西门进城,因着是都城的缘故,颇为类似于现代的首都城市,是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自古以来,京城里就有“西富东贵”的说法。东城住着世家勋贵等权贵官宦人家,贾府就在这一区域;西城则是富商和乡绅人家云集。除此之外,皇宫位于城北;南城则是普通百姓和贫民的聚集地;
京城作为一国之都,自认不同凡响。与旁的大城小城相比自是轩阔热闹,且有一股子雍容华贵的气派。衣食住行,凡是天下有的,京中便一定能寻摸得到。这在交通十分不发达的古代实在是罕见的。
在庄子上的时候,丽娘也曾从吴嬷嬷和丫头婆子话语里了解过京都的繁华,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亲眼所见,方能真实的体会其中之真味。有了这样难得的机会,丽娘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好奇想要好好见识一番古代国都的繁华盛况。
尽管内心对京城繁华早有一番神思,但当丽娘真正进入这座古老的都城的时候,她还是有些眼花缭乱,太出离她的想象了。
从西门入城,放眼望去,沿着主干道两侧是一家挨一家的商铺,什么香料脂粉,珠宝首饰,皮毛绸缎,无所不包,应有尽有;越往里走,人烟更甚,一家家酒楼,一座座书铺,卖各种古董字画的铺子等等,更是数不胜数。
且此时因近年关,到处行人如织,一片繁华热闹,比起现代社会时春节时的热闹也不妨多让。丽娘坐在马车里行走其间,更是觉得两只眼都不够看,恨不得多长几只眼睛,一一看过方好。
瑚哥儿在进城的时候也醒了过来,对满街热闹的盛况也是惊叹不已。前一次,路经此地的时候,他病得迷迷糊糊的,且一直躺在乳娘的怀里,根本没得看这些热闹。
这一会儿,瑚哥儿也忙睁大乌溜溜圆滚滚的眼睛不停地东看看,西瞅瞅,嘴巴里片刻不停,不时丽娘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丽娘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穿越过来的“土包子”,哪里能回答的过来,正在相形见绌的时候,忙救似的看着车里坐着的吴嬷嬷李妈妈等人。
吴嬷嬷等见丽娘发窘的样子,也禁不住善意的笑了起来。笑完了,便隔着纱窗指着外面的铺子一一解释起来。诸如多宝轩的钗环首饰,霓裳坊的布匹成衣,及墨斋的文房四宝……吴嬷嬷一一细细分说着,诸如多宝轩的朱钗金簪如何精致繁丽,蝶恋花样式的点翠簪子,祥云飞凤的衔珠钗;及墨斋的书极多,除却一些珍本善本,竟是无所不收的。
不一会儿,不单丽娘和坐在她怀里的瑚哥儿,就是平常很少出府的李妈妈和红衣等也都听得入了迷。
吴嬷嬷见众人如此捧场,话头更是收不住了,还便提起每年元宵节时这街上的夜市是如何的热闹,小吃细点,杂耍奇物,种种样样都极为不同,什么酸辣萝卜,碎末肉馒头,锦带酥、白果酥饼等等,不一而足。
直到吴嬷嬷说得口干舌燥,嗓子都有些沙哑的时候,马车已经出了西城,马上就要进入东城了。换言之,也就是说丽娘她们即将要进入目的地——贾府。
东城和西城又是截然不同的一种氛围,自进入东城开始,西城的那些热闹喧哗已经被远远的甩在了马车后面,且马车越往前行,越是安静。有一种肃穆庄重的气氛扑面而来,车里的人也都不禁住了话头,一脸的肃静,丽娘也收了笑脸,只紧紧地揽着瑚哥儿,正襟危坐。瑚哥儿收了这股子气氛的感染,也没了先时的活泼。
又行了小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不开,只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丽娘内心暗暗想道:“这就东府宁国府了,不知道这会儿贾代化死了没有?贾敬应该还没有去城外的道观里和那些道士们胡乱鬼混吧。”
又往西不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丽娘他们在此下车,丽娘抱着瑚哥儿上了一抬四个婆子抬的轿子,其他的人也都下了车随轿子步行。
一行人却不走正门,只由西角门而进,丽娘内心自嘲道:想来也是,像她这种偏房妾室,估计这辈子都没有机会走正门了,更何况平时这正门也是没有正事不开的,除非是皇帝或皇子龙孙亲临,迎送圣旨,年节祭祀,娶妻嫁女,家中丧事。
轿子行至一垂花门前落下,抬轿的婆子们俱肃然退出。
吴嬷嬷上前打起轿帘,扶着丽娘下了轿,李妈妈上前抱起瑚哥儿紧随其后。
丽娘扶着吴嬷嬷的手进了垂花门。垂花门前又来了几个眉目秀洁的十七八岁的小厮拉过一辆翠幄青绸车来,吴嬷嬷又扶着丽娘坐了上去,李妈妈照样又递过瑚哥儿给丽娘抱着,车帘落下,吴嬷嬷方命小厮们抬起拉至宽处,驾上驯骡,出了西角门往东,过荣府正门,入一黑油漆大门内,至仪门前方下了车。望着荣国府的正门,丽娘忍不住又八卦起来,此时贾代善还未去世,贾赦还未承爵,住不了正房也是理所应当。只是不知后来贾赦都承袭了爵位,为啥也没能住进正房,反倒是让二房贾政一家住在里面,这当中有何隐情?
进入三层仪门,只见正房、厢房、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好。及进入正室,早有好些艳妆丽服的姬妾丫环过来迎着。
其中一个服侍稍显华丽的丫头走上前来,屈膝行礼问安后,笑着道:“姨奶奶和哥儿总算是到了,大奶奶都念叨了一整天了呢。”说完,她走在前面引着丽娘和瑚哥儿,径直向里走了进去,看也未看周围的那些人一眼。
丽娘这会儿也没心思注意这些小细节,只顾拉着瑚哥儿的小手儿,紧跟着她的步伐,心想:这回总算是要见到传说中的大奶奶,也就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张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