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下巴格达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25中文网 www.25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三百四十二章南下巴格达
1916年的8月末,在汉口火车站一台崭新的蒸汽机车正静静的停在铁轨上,而在蒸汽机车旁的站台上,数不清的百姓、军政官员和外国使馆人员也都站在上面。全本小说网(.duka,)
当然,此时万众瞩目的对象并不是铁轨上的蒸汽机车,哪怕他是上海机车厂刚刚生产的国产新式机车也一样。
此时受到万众瞩目的,是机车车头身后,那长长一连串的货运车厢…
在这长长一连串的车厢中,正装载着高加索联军和俄国最急需的弹药等补给物资。而在稍后,这列火车就会通过川汉铁路抵达四川,而后再由成兰铁路转往兰州,最后再通过兰迪铁路由兰州转往迪化(乌鲁木齐),并通过已经和兰迪铁路连通的中亚铁路抵达高加索及俄国的东线前线。
这台蒸汽机车所拉的40节车厢物资,对已经快要山穷水尽的俄国而言绝对是一剂难得的强心剂,而这,仅仅只是第一列而已。
在这列火车的后方,正有数不清的火车正等待着由长江运抵汉口的物资,只等这些物资卸下码头搬上火车,便会如这列火车一般向俄国出发。
事实上,在此刻的重庆码头上,已经有十多艘货轮停靠在那里,正在将货轮上运载的物资卸下,然后装上重庆火车站上的火车,而后在运往俄国。
之所以在汉口的货轮没有直接开往重庆,仅仅只是因为长江重庆一段的水域,水深太浅只能航行排水量500余吨的船只。如果水深足够航行1000余吨的货轮,恐怕重庆的码头早就已经挤满卸运物资的货轮了…
“不管怎么说,既然铁路已经开通,那么俄国也就能多支撑一些时间了吧…“
看着静静停在那里的火车,早已晋升为大使的朱尔典对着身侧的法国大使道。
迪兰铁路和俄国中亚铁路通车,作为第一列开往欧洲的列车,此次朱尔典和法国大使玛德(真叫玛德,法文名damienmartel,历史上1913年出任法国驻华使馆头等参赞,1916年至1918年间任使馆代办。)都是受邀前来观礼的。
不过说实在的,其实朱尔典本人的心情还是比较复杂的,毕竟搁十年前俄国是英国想方设法都要钳制住的对象,为此英国甚至还和日本结成盟友,并在幕后各种出力。可如今俄国却成了英国和法国不得不倚重的重要盟友,实在是不能不让人感叹世事难预料。
好在虽然很纠结,不过朱尔典和玛德还是很清楚俄国在东线的重要性,也明白要是俄国在东线垮了,那么在西线的英法也绝对讨不到好,这也是为什么两人会应邀出席的原因之一。
“不管怎么说,也要让俄国人撑到德国战败为止…”
“没错,过去达达尼尔海峡被封锁,只有一条西伯利亚铁路可以给俄国输血,现在多了一条迪兰铁路,俄国人总能多撑一段时间吧…”
就在两个人在那里交谈的时候,铁轨上的火车的汽笛已经鸣响了一次。
“出发!”
在如此的命令下,逐渐活动起来的蒸汽机车拉着整整40节的车厢缓慢的朝前行进着,而在铁轨两侧的看台上,前来观礼的百姓、军政官员和各协约国使节也都鼓起了掌来…
——————————
迪兰铁路和中亚铁路的连通及通车,有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庞大影响力。至少在通车的那一天,世界上几乎所有较具规模的国家,都对这条铁路表示了一定的关注。
毕竟迪兰铁路的存在,就等于是给俄国新增了一条输血线,而这条输血线的存在甚至很有可能会改变整场战争的局势。在一些,譬如说美国这样的国家看来,迪兰铁路的通车甚至比中国参战本身更重要…
而在迪兰铁路和中亚铁路通车的当日,协约国各国的首脑也都对严光表示了祝贺。尤其是英法俄三国的首脑,更是称赞迪兰铁路和中亚铁路的通车为“一项伟大的创举”…
不过这项协约国眼中的“伟大创举”,在同盟国眼中恐怕就不是这样了。至少在得知了迪兰铁路通车的消息后,平日里多少有些不太正常的德皇威廉二世也是难得的担忧了一下。
而同盟国境内的媒体报纸,也将迪兰铁路修筑过程中的血腥内幕全部揭露了出来。目的就是为了抹黑协约国的形象,以及打击协约国的整体士气。
事实上,德国人这么做的确有了不少的成效,至少在同盟国的报纸将迪兰铁路修筑的全部内情都披露出来后,本来对这条铁路的血腥史有些了解,但是却并不是很清楚的人几乎全部都震惊了。
众所周知,在此类事情上像英国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几乎没有一个手头上是干净的。不过同样众所周知的是,像英国这样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也都是一个赛一个的虚伪。
因此当迪兰铁路的内情全部被披露出来后,在英法等国一些报纸的转载下,为数不少的英法等国民众都有一些接受不能了。
毕竟中国国防军曾经在新疆、外蒙等地俘获了十万余的俘虏,最后只残存了两万,那么至少有近十万的俘虏死在了修筑铁路的道路上。
而俄国人,受到了中国政府的启发后,也将从高加索战线以及东线战场上复活的一些敌国士兵全部弄到了中亚去修铁路。需要说明的是,俄国人用来修铁路的战俘有不少还是蒋百里送过去的,理所当然的,这些免费的劳工也没有多少能活的下来。
换言之,为了将迪兰铁路和中亚铁路连通,中俄两国在这条铁路上至少草菅了十万余人的人命。
十万余的性命,虽然在前不久土耳其人刚刚掀起了一场上百万人的大屠杀,不过对这个数字不少的英法民众还是有些接受不能。在接受不能的同时,这些英法民众也开始炮轰起了自己的政府和中俄政府,一些议员甚至要求自己的政府将中俄开除出协约国,当然,如此脑残的话英法政府的上层全都没听到了。
毕竟现在还是战争时期,还有许多需要中俄的地方,这个时候的最了这两个国家可不是明智的,何况用俘虏修铁路的事情他们也是知道了,真的嚷嚷了出去他们也讨不了好——————不过等到战争结束,德国战败的时候,这件事情也未尝不能当作一条把柄,至少英国人是这么想的…
“真是虚伪,和他们过去干过的事情比,我干的这点事算得了什么…”
从岳昌的口中听着英国人和法国人的诉苦时,严光如此道。
对这件事情严光压根就没担心过,毕竟这个时候英法都有用得着自己的地方。反到是另外一些事情更让严光操心一些,那就是在得知了事情背后的真相后,国内居然冒出了一群“爱心泛滥”的家伙来,让严光很是头疼。
好在现在国内发展的速度相当迅猛,蒋百里在高加索也是连战连捷,严光在国内的威望也是稳如泰山,因此也不必担心这些爱心泛滥,还有一些想趁机闹事的家伙掀起什么乱子来。
“对了,修铁路的全部花费统计好了吗?”
“都统计好了…”岳昌点了点头,然后拿出了一份文件出来。“这次修筑迪兰铁路,一共花费了八千一百八十二万九千银元,共修筑1903公里铁路,平均每公里花费四万三千银元…”这么说着的时候,岳昌还嬉皮笑脸的看了严光一眼。“总统,英国人给咱们的赞助,可还剩下了差不多两千万呢…”
“是啊,还剩下了两千万,够给海军在添置一艘战巡舰了呢…”
这么说着,严光也笑了起来。
说实在的,他也没有想过,当初英国人提供的一千万英镑能剩下那么多——————一千万英镑,相当于一亿银元…
不过整条铁路花费了八千多万,其实也算不上少了。
当然,光是看的话还是挺少的,但是考虑到两千五百万银元就能购买一艘无畏级战列舰,八千一百多万的话,可以购买三艘战列舰外加一艘一等巡洋舰了。
何况成本能这么低,也是因为在修铁路的过程中,中国方面有超过十万人的免费劳工使用。这些免费劳工不但任劳任怨,而且也是吃苦耐劳,即使是一些危险到需要玩命的路段,也可以不假思索的让他们上。
可以说,整条铁路都是由这些默默奉献的“勇士们”用自己的鲜血和性命修筑的,几乎每公里的铁路下,都有几十个劳工的尸体埋在下面…
也不知道将来乘坐火车路过这里的人,想到铁轨下的那些尸体时,会不会做噩梦呢?
——————————
随着迪兰铁路的通车,国内对蒋百里的支援力度也增大了许多。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由过去一个月只增援一个师的兵力,变为了一个月增援至少两个师的兵力。
其直接的结果就是,在1916年末的时候,在高加索囤积的中国兵力已经达到了二十多万。
不过如此增兵的结果,也带来了一个不知道算不算是隐患的隐患,那就是中国国内很有可能会兵力不足的问题。要知道整个中国国防军一共也只有一百二十一个骑、步、炮兵师,此时派到高加索的已经达到了二十多个,在这个继续下去的话,恐怕中国自己本身的防备力量就会削弱到一个极点了——————要知道,虽然经过了山东的教训,可是日本这头恶狼在消化吸收了德国在太平洋的殖民地后,可是一直都在对中国虎视眈眈着,只是因为中国的实力增长速度太快,日本根本没有获胜的把握才会这么按耐着。
如果有一天中国本土的守备兵力要是不多了,日本冒天下之大不韪,直接出兵袭击同为协约国之一的中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在高加索的兵力达到了二十多万后,增援高加索的兵力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
譬如过去派往高加索的,都是国内的甲种师。可是在高加索的兵力达到了二十多万,而国内的部队则仅剩下不到一百个师,主力的甲种师更是没剩下多少后,经过了一系列的讨论后中国政府决定,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政府将会动员和新组建一些兵力,而后再将这些兵力派往俄国。
同时,中国政府在和俄国进行了一定的交涉后,也终于获得了俄国人的同意,允许中国政府在中亚境内修建几处训练基地。往后派往高加索的兵力,将会先在中亚的几处军事基地进行适应性训练,同时应该运往高加索的弹药等物资也将会在中亚进行囤积等等…
对以上的这些条件,在交涉的时候俄国人可以说是答应的相当爽快,因为俄国人根本就没有防备过中国。即便是有一些心理有些防备的俄国人,也会因为周围的环境而无法出声。
何况这些俄国人也仅仅只是警惕中国的实力增长,倒是没有多少人担心过中国会侵占俄国的领土。因为这些人很清楚,未来的一段岁月里中俄两国将会进入相持阶段,而在欧战中元气大伤的英国人和法国人,则会坐山观虎斗,顺便在中俄的其中一方落入下风的时候,支援一下那一方。
因此,俄国人完全不需要担心中国对俄国有什么领土野心,因为真到了那个时候,英国人和法国人肯定会占到俄国人的一边。毕竟对英国人来说,无论是中国、俄国哪一国强大了对英国而言都不是一个好消息,所以英国人绝不会允许其中的一方压倒另一方,甚至是从另一方的身上剜下一块肉来…
只是…
或许俄国人没有想过,要是有那么一天,沙皇俄国突然崩溃了,取而代之的则是英法等国恨之入骨的,由锤子镰刀党领导的新俄国。
对这个英法美德恨之入骨的国家,只要中国愿意出兵讨伐,就算是占下了整个中亚恐怕也是没有关系的…
——————————
迪兰铁路通车的结果绝对是让人振奋的,至少在迪兰铁路通车后,运往高加索的兵力和物资一直都是络绎不绝的,几乎每天都有新的物资运抵高加索地区。
而在俄国的莫斯科,一列列的列车拖拽着数量庞大的物资,也为沙皇俄国这个已经频临崩溃的老牌帝国补充了一些新血,也让俄国看上去多少有了那么一点血色——————如果东线战场上,能赢两场仗恐怕就更好了…
不管怎么说,在手头上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二十多万后,虽然高加索的俄军已经全部被沙皇尼古拉二世给调到了东线,不过在面对恩维尔.帕夏的三十万土耳其军队时,蒋百里却一直都是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似乎是应该主动出击了…”
这个出击的方向当然不会是恩维尔.帕夏所在的西线,虽然蒋百里有自信绝对能击溃恩维尔.帕夏的三十万土耳其大军,可西线毕竟是土耳其的根本之地,尤其是在达达尼尔海峡地区,土耳其依然保有着大量的兵力,如果真的向这个方向突进,击溃恩维尔的部队肯定是没问题,可是想要获得什么大的战果就…
也就是这个时候,英国人突然传来了消息,希望中国远证据能够从摩苏尔出击,南下巴格达…
因为在8月的时候,英国将领f.s.毛德爵士已经被任命英军为美索不达米亚的指挥官,不过在到任后,他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被降为防御的角色。英国陆军部和印度陆军指挥部就英军撤出该战区的可能性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争论,在毛德烦躁不安地防御了两个多月之后,他终于得到了恢复进攻的许可…
不过虽然得到了恢复进攻的许可,但是在巴格达土耳其人毕竟有着一整个军团的兵力,而英国人呢?自身的兵力虽然也不算少,可是其中的三分之二却全都是印度人…
印度人啊…
你让他们策划一下“将”来的话,或许全地球都没有人是印度人的对手,可是你让他们去打仗,那实在是…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毛德才瞄上了蒋百里的远征军。
在毛德看来,中国远征军的战斗力比印度人强,也比土耳其人强,甚至比俄国人还要强上几分。如果远征军能够派出一部分的兵力南下,和自己共同夹击巴格达的话,那么拿下巴格达绝对是一件十拿九稳的事情…
蒋百里在接到了毛德的电报后,思索的良久,而后又发了份电报回国内,在征询了严光的意见后终于同意了毛德的意见。
最后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在11月初的时候,毛德将会率领英军沿底格里斯河两岸逆流而上。而蒋百里,也会派张绍曾率领至少五万远征军由摩苏尔南下,同英军一起夹攻巴格达…
一场大战,即将爆发了…
!#
最新全本:、、、、、、、、、、
第三百四十二章南下巴格达
1916年的8月末,在汉口火车站一台崭新的蒸汽机车正静静的停在铁轨上,而在蒸汽机车旁的站台上,数不清的百姓、军政官员和外国使馆人员也都站在上面。全本小说网(.duka,)
当然,此时万众瞩目的对象并不是铁轨上的蒸汽机车,哪怕他是上海机车厂刚刚生产的国产新式机车也一样。
此时受到万众瞩目的,是机车车头身后,那长长一连串的货运车厢…
在这长长一连串的车厢中,正装载着高加索联军和俄国最急需的弹药等补给物资。而在稍后,这列火车就会通过川汉铁路抵达四川,而后再由成兰铁路转往兰州,最后再通过兰迪铁路由兰州转往迪化(乌鲁木齐),并通过已经和兰迪铁路连通的中亚铁路抵达高加索及俄国的东线前线。
这台蒸汽机车所拉的40节车厢物资,对已经快要山穷水尽的俄国而言绝对是一剂难得的强心剂,而这,仅仅只是第一列而已。
在这列火车的后方,正有数不清的火车正等待着由长江运抵汉口的物资,只等这些物资卸下码头搬上火车,便会如这列火车一般向俄国出发。
事实上,在此刻的重庆码头上,已经有十多艘货轮停靠在那里,正在将货轮上运载的物资卸下,然后装上重庆火车站上的火车,而后在运往俄国。
之所以在汉口的货轮没有直接开往重庆,仅仅只是因为长江重庆一段的水域,水深太浅只能航行排水量500余吨的船只。如果水深足够航行1000余吨的货轮,恐怕重庆的码头早就已经挤满卸运物资的货轮了…
“不管怎么说,既然铁路已经开通,那么俄国也就能多支撑一些时间了吧…“
看着静静停在那里的火车,早已晋升为大使的朱尔典对着身侧的法国大使道。
迪兰铁路和俄国中亚铁路通车,作为第一列开往欧洲的列车,此次朱尔典和法国大使玛德(真叫玛德,法文名damienmartel,历史上1913年出任法国驻华使馆头等参赞,1916年至1918年间任使馆代办。)都是受邀前来观礼的。
不过说实在的,其实朱尔典本人的心情还是比较复杂的,毕竟搁十年前俄国是英国想方设法都要钳制住的对象,为此英国甚至还和日本结成盟友,并在幕后各种出力。可如今俄国却成了英国和法国不得不倚重的重要盟友,实在是不能不让人感叹世事难预料。
好在虽然很纠结,不过朱尔典和玛德还是很清楚俄国在东线的重要性,也明白要是俄国在东线垮了,那么在西线的英法也绝对讨不到好,这也是为什么两人会应邀出席的原因之一。
“不管怎么说,也要让俄国人撑到德国战败为止…”
“没错,过去达达尼尔海峡被封锁,只有一条西伯利亚铁路可以给俄国输血,现在多了一条迪兰铁路,俄国人总能多撑一段时间吧…”
就在两个人在那里交谈的时候,铁轨上的火车的汽笛已经鸣响了一次。
“出发!”
在如此的命令下,逐渐活动起来的蒸汽机车拉着整整40节的车厢缓慢的朝前行进着,而在铁轨两侧的看台上,前来观礼的百姓、军政官员和各协约国使节也都鼓起了掌来…
——————————
迪兰铁路和中亚铁路的连通及通车,有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庞大影响力。至少在通车的那一天,世界上几乎所有较具规模的国家,都对这条铁路表示了一定的关注。
毕竟迪兰铁路的存在,就等于是给俄国新增了一条输血线,而这条输血线的存在甚至很有可能会改变整场战争的局势。在一些,譬如说美国这样的国家看来,迪兰铁路的通车甚至比中国参战本身更重要…
而在迪兰铁路和中亚铁路通车的当日,协约国各国的首脑也都对严光表示了祝贺。尤其是英法俄三国的首脑,更是称赞迪兰铁路和中亚铁路的通车为“一项伟大的创举”…
不过这项协约国眼中的“伟大创举”,在同盟国眼中恐怕就不是这样了。至少在得知了迪兰铁路通车的消息后,平日里多少有些不太正常的德皇威廉二世也是难得的担忧了一下。
而同盟国境内的媒体报纸,也将迪兰铁路修筑过程中的血腥内幕全部揭露了出来。目的就是为了抹黑协约国的形象,以及打击协约国的整体士气。
事实上,德国人这么做的确有了不少的成效,至少在同盟国的报纸将迪兰铁路修筑的全部内情都披露出来后,本来对这条铁路的血腥史有些了解,但是却并不是很清楚的人几乎全部都震惊了。
众所周知,在此类事情上像英国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几乎没有一个手头上是干净的。不过同样众所周知的是,像英国这样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也都是一个赛一个的虚伪。
因此当迪兰铁路的内情全部被披露出来后,在英法等国一些报纸的转载下,为数不少的英法等国民众都有一些接受不能了。
毕竟中国国防军曾经在新疆、外蒙等地俘获了十万余的俘虏,最后只残存了两万,那么至少有近十万的俘虏死在了修筑铁路的道路上。
而俄国人,受到了中国政府的启发后,也将从高加索战线以及东线战场上复活的一些敌国士兵全部弄到了中亚去修铁路。需要说明的是,俄国人用来修铁路的战俘有不少还是蒋百里送过去的,理所当然的,这些免费的劳工也没有多少能活的下来。
换言之,为了将迪兰铁路和中亚铁路连通,中俄两国在这条铁路上至少草菅了十万余人的人命。
十万余的性命,虽然在前不久土耳其人刚刚掀起了一场上百万人的大屠杀,不过对这个数字不少的英法民众还是有些接受不能。在接受不能的同时,这些英法民众也开始炮轰起了自己的政府和中俄政府,一些议员甚至要求自己的政府将中俄开除出协约国,当然,如此脑残的话英法政府的上层全都没听到了。
毕竟现在还是战争时期,还有许多需要中俄的地方,这个时候的最了这两个国家可不是明智的,何况用俘虏修铁路的事情他们也是知道了,真的嚷嚷了出去他们也讨不了好——————不过等到战争结束,德国战败的时候,这件事情也未尝不能当作一条把柄,至少英国人是这么想的…
“真是虚伪,和他们过去干过的事情比,我干的这点事算得了什么…”
从岳昌的口中听着英国人和法国人的诉苦时,严光如此道。
对这件事情严光压根就没担心过,毕竟这个时候英法都有用得着自己的地方。反到是另外一些事情更让严光操心一些,那就是在得知了事情背后的真相后,国内居然冒出了一群“爱心泛滥”的家伙来,让严光很是头疼。
好在现在国内发展的速度相当迅猛,蒋百里在高加索也是连战连捷,严光在国内的威望也是稳如泰山,因此也不必担心这些爱心泛滥,还有一些想趁机闹事的家伙掀起什么乱子来。
“对了,修铁路的全部花费统计好了吗?”
“都统计好了…”岳昌点了点头,然后拿出了一份文件出来。“这次修筑迪兰铁路,一共花费了八千一百八十二万九千银元,共修筑1903公里铁路,平均每公里花费四万三千银元…”这么说着的时候,岳昌还嬉皮笑脸的看了严光一眼。“总统,英国人给咱们的赞助,可还剩下了差不多两千万呢…”
“是啊,还剩下了两千万,够给海军在添置一艘战巡舰了呢…”
这么说着,严光也笑了起来。
说实在的,他也没有想过,当初英国人提供的一千万英镑能剩下那么多——————一千万英镑,相当于一亿银元…
不过整条铁路花费了八千多万,其实也算不上少了。
当然,光是看的话还是挺少的,但是考虑到两千五百万银元就能购买一艘无畏级战列舰,八千一百多万的话,可以购买三艘战列舰外加一艘一等巡洋舰了。
何况成本能这么低,也是因为在修铁路的过程中,中国方面有超过十万人的免费劳工使用。这些免费劳工不但任劳任怨,而且也是吃苦耐劳,即使是一些危险到需要玩命的路段,也可以不假思索的让他们上。
可以说,整条铁路都是由这些默默奉献的“勇士们”用自己的鲜血和性命修筑的,几乎每公里的铁路下,都有几十个劳工的尸体埋在下面…
也不知道将来乘坐火车路过这里的人,想到铁轨下的那些尸体时,会不会做噩梦呢?
——————————
随着迪兰铁路的通车,国内对蒋百里的支援力度也增大了许多。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由过去一个月只增援一个师的兵力,变为了一个月增援至少两个师的兵力。
其直接的结果就是,在1916年末的时候,在高加索囤积的中国兵力已经达到了二十多万。
不过如此增兵的结果,也带来了一个不知道算不算是隐患的隐患,那就是中国国内很有可能会兵力不足的问题。要知道整个中国国防军一共也只有一百二十一个骑、步、炮兵师,此时派到高加索的已经达到了二十多个,在这个继续下去的话,恐怕中国自己本身的防备力量就会削弱到一个极点了——————要知道,虽然经过了山东的教训,可是日本这头恶狼在消化吸收了德国在太平洋的殖民地后,可是一直都在对中国虎视眈眈着,只是因为中国的实力增长速度太快,日本根本没有获胜的把握才会这么按耐着。
如果有一天中国本土的守备兵力要是不多了,日本冒天下之大不韪,直接出兵袭击同为协约国之一的中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在高加索的兵力达到了二十多万后,增援高加索的兵力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
譬如过去派往高加索的,都是国内的甲种师。可是在高加索的兵力达到了二十多万,而国内的部队则仅剩下不到一百个师,主力的甲种师更是没剩下多少后,经过了一系列的讨论后中国政府决定,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政府将会动员和新组建一些兵力,而后再将这些兵力派往俄国。
同时,中国政府在和俄国进行了一定的交涉后,也终于获得了俄国人的同意,允许中国政府在中亚境内修建几处训练基地。往后派往高加索的兵力,将会先在中亚的几处军事基地进行适应性训练,同时应该运往高加索的弹药等物资也将会在中亚进行囤积等等…
对以上的这些条件,在交涉的时候俄国人可以说是答应的相当爽快,因为俄国人根本就没有防备过中国。即便是有一些心理有些防备的俄国人,也会因为周围的环境而无法出声。
何况这些俄国人也仅仅只是警惕中国的实力增长,倒是没有多少人担心过中国会侵占俄国的领土。因为这些人很清楚,未来的一段岁月里中俄两国将会进入相持阶段,而在欧战中元气大伤的英国人和法国人,则会坐山观虎斗,顺便在中俄的其中一方落入下风的时候,支援一下那一方。
因此,俄国人完全不需要担心中国对俄国有什么领土野心,因为真到了那个时候,英国人和法国人肯定会占到俄国人的一边。毕竟对英国人来说,无论是中国、俄国哪一国强大了对英国而言都不是一个好消息,所以英国人绝不会允许其中的一方压倒另一方,甚至是从另一方的身上剜下一块肉来…
只是…
或许俄国人没有想过,要是有那么一天,沙皇俄国突然崩溃了,取而代之的则是英法等国恨之入骨的,由锤子镰刀党领导的新俄国。
对这个英法美德恨之入骨的国家,只要中国愿意出兵讨伐,就算是占下了整个中亚恐怕也是没有关系的…
——————————
迪兰铁路通车的结果绝对是让人振奋的,至少在迪兰铁路通车后,运往高加索的兵力和物资一直都是络绎不绝的,几乎每天都有新的物资运抵高加索地区。
而在俄国的莫斯科,一列列的列车拖拽着数量庞大的物资,也为沙皇俄国这个已经频临崩溃的老牌帝国补充了一些新血,也让俄国看上去多少有了那么一点血色——————如果东线战场上,能赢两场仗恐怕就更好了…
不管怎么说,在手头上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二十多万后,虽然高加索的俄军已经全部被沙皇尼古拉二世给调到了东线,不过在面对恩维尔.帕夏的三十万土耳其军队时,蒋百里却一直都是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似乎是应该主动出击了…”
这个出击的方向当然不会是恩维尔.帕夏所在的西线,虽然蒋百里有自信绝对能击溃恩维尔.帕夏的三十万土耳其大军,可西线毕竟是土耳其的根本之地,尤其是在达达尼尔海峡地区,土耳其依然保有着大量的兵力,如果真的向这个方向突进,击溃恩维尔的部队肯定是没问题,可是想要获得什么大的战果就…
也就是这个时候,英国人突然传来了消息,希望中国远证据能够从摩苏尔出击,南下巴格达…
因为在8月的时候,英国将领f.s.毛德爵士已经被任命英军为美索不达米亚的指挥官,不过在到任后,他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被降为防御的角色。英国陆军部和印度陆军指挥部就英军撤出该战区的可能性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争论,在毛德烦躁不安地防御了两个多月之后,他终于得到了恢复进攻的许可…
不过虽然得到了恢复进攻的许可,但是在巴格达土耳其人毕竟有着一整个军团的兵力,而英国人呢?自身的兵力虽然也不算少,可是其中的三分之二却全都是印度人…
印度人啊…
你让他们策划一下“将”来的话,或许全地球都没有人是印度人的对手,可是你让他们去打仗,那实在是…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毛德才瞄上了蒋百里的远征军。
在毛德看来,中国远征军的战斗力比印度人强,也比土耳其人强,甚至比俄国人还要强上几分。如果远征军能够派出一部分的兵力南下,和自己共同夹击巴格达的话,那么拿下巴格达绝对是一件十拿九稳的事情…
蒋百里在接到了毛德的电报后,思索的良久,而后又发了份电报回国内,在征询了严光的意见后终于同意了毛德的意见。
最后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在11月初的时候,毛德将会率领英军沿底格里斯河两岸逆流而上。而蒋百里,也会派张绍曾率领至少五万远征军由摩苏尔南下,同英军一起夹攻巴格达…
一场大战,即将爆发了…
!#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