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中文网 > 来自山野的征服 > 第四章 柳暗花明

第四章 柳暗花明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神级影视大穿越汉化大师逆行诸天万界我一个人砍翻末世蜀山道主我的分身帝国从同福开始无耻术士

一秒记住【25中文网 www.25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四章柳暗花明

    卻明的父母为人热情真诚,特别是卻明的父亲,虽然性情有些暴烈,却是一个外强内善之人。一生总在打抱不平,扶危济困,江湖救急,由于骨子里的强大的正直与善良,一路走来,不知道竭尽全力救助了多少贫弱苦难者!他交往广泛,一身豪侠之气。在坎坷,艰难,曲折的人生岁月里,不知从何学习并掌握了民间治疗“鱼鳅症”,及“翳子”的非凡绝技。

    “鱼鳅症”,是指人体遭受寒凉阴冷之气侵袭后,突发肚腹之内的奇寒之痛。那股寒气具有巨大的危害作用,先使你的肠道鼓胀并绞痛无比,再使你的肩背,肚腹寒筋凸起,寒气四窜。瞬间犹如百蛇缠身,痛的人面目扭曲,身体卷曲,大汗淋漓,倒地大喊大叫,满地打滚。

    若不及时有效控制,就会痛的人大脑麻木,失去知觉。往往一个时辰左右,就夺去人的生命!

    ”翳子”则是民间对人的视网膜上形成的阴翳(即“萝卜花”)的一种称谓。这个“萝卜花”若不及时,有效驱散。便会永远长在眼中,既严重影响视力;又会使人变得丑陋不堪,甚至可能导致失明。

    治疗”鱼鳅症“所用方法是掐筋撵寒;

    吹散“翳子“则必须全靠口腔内的气息功力。即对患者眼睛实施持久而有力的“吹气撵翳”。

    他到区里的中学去上学,必须要走一条漫长崎岖,凹凸不平的道路。他的家里没有一个人有工作,因此就拿不出粮票去学校兑换饭票。为了每星期能在学校吃上饭,他不得不强忍住一路上尖石棱石硌脚,一不小心又会踢到石头,所带来的钻心的疼痛,每星期来回走四十里路,从家里背负十余斤粮食到学校去,以换取学校食堂的饭菜票。

    那时候弟弟已回家务农,由于弟弟没能升入高中,只剩下他一个人形只影单,孤独凄凉地走在学校与家之间的荒凉的路上。

    学校在一个荒山上,是开挖坟山修建起来的教室。宿舍。秋冬两季,被薄衣单,屋敞窗破,常常冷得捂在被里都会发抖。

    离学校不远,在蛮荒而浩大的山里,有很大的寨子,从那里来读书的人,成群结队,身体强壮,性情野蛮,桀骜不驯。

    因为打饭,他与龙同学在食堂发生了一点小争执。他也未在意,以为事情已经平息。正端着装有满满饭菜的碗走出食堂,谁知那小子早已纠集一伙人,在食堂外守候着。见他走出来,突地吹起一声口哨。有人装着无意和他碰撞;有人把一口浓痰重重地,野蛮地吐到他的脸上。

    他们住的是那种特大号的双层床。巨大的木柱子,又长又宽的铺炕。他住在下铺,按理住上铺的人只能脱掉鞋子爬上爬下。

    但是,刘同学仗着自己有亲弟兄三人,另还有同寨同来上学的三个人的势力。常常穿着还是一脚泥水的鞋子,直接从他的床被上踩着过路,或从上铺径直跳到他的床铺上,他的床纯粹成了此君上窜下跳的“脚垫子”。

    他怒火中烧!但一看对方,不但人多,且个个凶神恶煞,只好咽口唾沫忍了。

    有一次仅用极其微弱的声音提出要求,希望对方能够改道。居然马上招来五六个人的围攻。

    领头的那个,用食指戳着他的鼻尖大吼。

    战火一触即发。他见势不妙,连忙来了个急转弯,大声说,我不过开开玩笑而已!何必认真呢?

    这种因为孤身一人在外求学遭受欺负的事,发生了几桩后,他逐渐找到了分化打击,各个击破的方法。

    他看过一本关于拿破仑的书。拿破仑幼时遭受多人欺负,一直隐忍不发。而是苦苦寻找或等待对方领头的人处于死角且孤立无援时,突然如猛虎般的冲出,直至把对方打服才肯罢手。

    他受欺负后如法炮制,寻找始作俑者落单时收拾。

    这一招,居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奇效。从此,敢于直接欺负他的人少了。

    有一次,为了在教室外面争夺煮饭用的干柴而与王同学发生口角,开始对方也只是一个人,他嗓门自然而然大了起来。突然,“呼啦啦”一下子从四周涌出来许多王的同伙!迅速把他包围了起来。眼看大势不妙。就在这时,突听有人用当地土话喊等等。————原来是王的爸爸。

    王爸爸是到学校来给儿子送东西的。他看到卻明的长相,听到卻明的声音。内心有所触动。向卻明询问他的姓名,以及他的家庭住址。并向他提及他的的父亲的名字,询问卻明是否认识。当确认卻明与其父的父子关系后,王爸爸把他们两人拉到了旁边的一个地方。激动地对王同学说:他是你爹救命恩人的儿子!我年轻的时候赶马驮货到他们那边去,突发“鱼鳅症”。那天,我在大街上走着走着,“咚”的一声就倒在稀泥烂路当中了。当时直痛得满地打滚,人事不知。路过的人,顶多表示个同情罢了,没有谁会真正去管麻烦事的。多亏了他爹,当时就把我从泥地里抱起来,背到了国营饭店。根本顾不了脏臭,撸起袖子就开始对我进行救治······

    若不是他爹,我哪能活到今天啊?你爹的这条命,是他爹救活的!他爹可是你爹的再生父母!我们做人,一定要像他爹教导我的那样,要做善事好事。不可做坏事恶事啊。今天你若是伤了他,我们就是恩将仇报!

    一场风暴戛然而止。从此,王同学还与他结交,成为了好兄弟。

    又是一个风雨愁煞人的雨雾天气,他一个人孤独的上了路。起初毛雨霏霏,通往学校的坎坷公路,一眼望去,前途竟无一人,一车。走着走着,风大了,雨也更大了起来。一路上,看不到任何可以用来遮风避雨的建筑物或岩壁之类。他正在艰难的行进中。突然,上天索性下起了瓢泼大雨!

    他在大雨中疯跑,希望找到一处避雨的岩壁。双眼被大雨浇注,遮住了视线。就在他擦去雨水,看清路途之时,一辆解放牌汽车“戛”然停在了前方不远处。他怀疑是为后面的人所停,便朝后看,脚步迟缓。司机却朝他大喊“快点快点!雨大得很,你跑快一点,就少淋一点雨了!”。他并不认识这个司机。他上车后才知道,这位绰号叫“猪儿”的李师傅,是由于钦佩他的读书精神;同情他的雨中惨景,才停车让他乘坐的。

    他本来是朝着车厢爬的,可李师傅却向他招手,让他享受乘坐驾驶室的上宾待遇。

    冬日返家,浓雾如罩,遍野潮湿。麻石或尖或凸,硌得脚板生痛。一不留神踢到凸石,痛得钻心。沿途有几个寨子。全在山岙里或山窝中。寨中狗多,若惊起狂吠,声音此起彼伏,在整个山谷间回荡。有时候还会遭到恶狗追扑或群狗围攻。

    虽是公路,车却十分罕见。有一次他起晚了,由于一个人走长路太寂寞。每当遇到这个时候,他便把自己目前读的最起劲的书,把人物,故事,情节放置于自己的大脑之中去,融合他自己的想象,幻想,再次精彩演绎一番。

    如此一来,便可免除路途之中的寂寞和孤独了。如此一来,他便常常可以进入忘我的美妙状态了。

    每一回,四海神仙,八方圣贤齐聚于他的脑中,精彩奇幻,目不暇接。这种方式,已经变成了他在旷野中独行的独家“秘籍”。他总能进入美滋滋的感觉里,如痴如醉的状态中。这次,不想因太过于投入,竟一下子走迷了路!

    等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他才醒过神来。经过仔细辨认才发现,他居然走进了一个四面环山,一条独路的大寨子中间来了!

    群狗的叫声又凶又恶,声音大得仿佛要把穹顶冲破。山里人家养的狗极其精悍,强壮。一时之间,整个山谷都回荡着狗的狂吠声。

    他被狗群包围在寨子前面的田坝中间,拼命轰退这条那条又上。寨中所有的狗闻声全围了上来,总数不下于十五条!这个山岙里,山顶,山腰,山底稀稀拉拉到处是人家,是一个人口十分庞大的山野村寨。形势十分危急,眼看他就要陷入群狗的撕咬之中了!

    就在此时,一团拳头大小的黑影从卻明的眼前倏忽掠过,迅速飞入狗群当中。只听“嘡”的一声,一块石头重重的打在了一条狗身上。顿时传来“杠”的长长的狗的惨吠声。这声音在山谷间回荡。随即,又传来壮年男子大声呵斥着狗群的声音。

    没有多久,从寨中走出来一位强壮的中年男人。

    这人走到他的身边,一面对他进行询问;一面很快替他赶跑了狗群。

    当中年人听他说来自某处,猛然一个激愣,便直接向他打听起了某人的近况。

    卻明很惊讶,不知道对方出于何因,专门要打听自己父亲的情况。便自我介绍,说自己就是此人的儿子,并大致介绍了父亲的近况。中年男人顿时热情万分!连忙把他的身上东西都热情的抢了过去,不由分说,牵着他的手,把他拉到了他的家里。

    前脚刚迈进门,他便大声招呼,吩咐家人杀鸡,炒菜,要拿出最好的东西盛情款待他。先是弄来热水给他洗脸洗脚,以洗去汗渍,疲乏;再亲手煮了一碗面,炒了几个鸡蛋,让他吃了先垫垫。

    当晚,丰子恺笔下的“”草草杯盘共语笑,昏昏灯火话平生”的场景出现了。不管卻明喝与不喝,邓大叔都给他倒上了包谷酒,他们慢慢夹着菜,慢慢品浊酒,邓大叔娓娓道开了往事。

    原来,这个邓大叔年轻时第一次学做生意。即是将外地盛产,本地紧缺并紧俏的物资以较低价格购进,然后拿到本地来,以较高的价格出售,以赚取中间差价。于是,他通过东拼西凑,筹集到了一点钱。跑到离家几十里以外的大集市去,东转西看,逛了一整天,什么合适的东西都没购置到。等到天擦黑散场,才猛感饥肠辘辘,便想买点什么东西填填肚子。一摸藏在裤子表包里的几十元钱,顿时惊出一声冷汗!

    原来,那钱早已不翼而飞了!

    他急疯了!傻子般满场坝来回飞快的奔跑。见人就狂喊乱问:哪个捡到我的钱了?哪个偷了我的钱了?,快点拿出来还我啊!

    那声音里,带着令人心碎的哭腔。

    钱当然找不回来了。邓大叔深感无颜回家。便滞留于当地,幻想碰到好运气,做点什么事把被偷的钱赚回来。

    就这样,邓大叔成了栖身于秸秆堆,稻草垛的流浪汉。

    有一天,因为实在饿极了,便跑去刨了人家地里几个红薯充饥。不承想被人发现了,他将全村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召集拢来,把邓大叔团团围住。只听有人高喊一声“打死小偷!”,便群情激愤。当时群殴之后,还将他紧紧捆绑在路旁的大树上。

    “一个从其他地方前来此处赶集的老大哥救了我。当时,他正好路过这里,遇到这件事,要紧进行了过问,不像其他若干来来往往的人,只是袖手旁观。

    他问明了情况后,语重心长的做起了众人的工作。他首先客观的对此事做了分析。

    他说,一个外乡人,因钱被偷而流落此地;因饿到几乎毙命才刨了你两个红薯充饥,这能算是偷吗?佛家一直强调要修阴功,积阴德。哪什么才算是修阴功,积阴德呢?我认为,尽你所能,帮助这个落难之人渡过难关也应该算是一件功德之事!一边是急需救命;一边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你们不但不帮,反而因这微不足道的小事,对人家是又打又捆,这件事做得缺乏道德良心!不是好人善人的行径啊!”

    邓大叔泣不成声地叙述着。

    这些人被老大哥这么一说,都很惭愧,也很服气。就让人悄悄地替我解了绳索,把我放了。

    老大哥把我带到他家,让我吃饱喝足,直到我休养好了,这才允许我回家去。

    他找来一身半新半旧衣服,布鞋让我换上,还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送给了我一点零花钱。

    他把我送到村口。临别时又对我千叮咛万嘱,要我小心这样,谨防那样”。····

    说到这里,列位一定知道那位“老大哥”是谁了吧?

    因为父亲的善举,使得卻明在于荒僻,偏远,陌生的地方,居然没有受冻挨饿,没有在凄风苦雨中煎熬。反而受到了山乡最为隆重的款待。

    那一年学校放寒假,弟弟多日不见他了,很想他,就亲自跑到学校去接他。从学校走出来,偏偏正赶上毛雨天气,道路湿滑。半路上,他听信了别人有捷径可走的话。受一种少受冻累,提早回家的兴奋感激昂着。于是按照这人的指引,踏上了一条陌生,艰险的路。

    不承想这一走,一下子走进了大山深处。

    天黑了,他们才感觉到越走越远了。正是那种南辕北辙或误入歧途的感受!而此时,偏偏饥渴又一起来袭!真是苦不堪言!。

    因为已经迷路,他们在饥渴之外,还深感疲惫。,真想瘫坐不走。但是,满山湿漉漉的,漫山遍野水雾茫茫,根本无法坐下来。

    正当他们感到绝望之时,突然看见右边半山坡上有一栋房屋!

    在这荒郊野外,这栋独一无二的房屋,让他们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强劲的人间气息!

    他们壮了壮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上前敲开了房门。门开了,房主勉强把门打开。

    用诧异的眼光看着站在眼前的不速之客。

    开门的是一个六十岁左右的男人。他只是勉强把门打开,并没有把他们让进屋的意思。那态度,显然对他们并不欢迎。

    他嘴很甜,笑的满脸灿烂。那语言,表情,近乎取悦,恭维。

    他的大脑之中突然灵光一闪,他从这位老人身上所具有的某种气息,感到眼前这位老人似乎与自己的父亲有着某种可能的联系。

    他向老人简短做着自我介绍。并试着有意提到自己的村落,特别是着重提到自己的父亲。

    没想到这一招果然奏了效,那老人一听他说起他的父亲,脸色不仅一下由阴转晴,还连忙急切地详细询问了许多细节,当确认了他们的父子关系后,老人变得极度的热情,紧紧握住他的手,满心欢喜的把他拉进了屋。笑盈盈的把他们让到了屋里的火塘边,把柴火烧的旺旺让他们烘衣,驱寒,端上了热腾腾的茶水,香喷喷的饭菜让他们尽情享用。

    原来,这是个他父亲卻清救治,资助过的异乡人,也是其父几十年前相交甚深的老朋友。

    解放初期,一个在战场上受了重伤,部队被打散了的外省人,连滚带爬地逃离了战场。用身上仅有的一点钱,胡乱找了一个诊所,对伤口进行了简单的取出弹片,清洗伤口,消炎止痛处理后,便拄着拐杖,漫无目的的到处漂流。

    当他浑身伤痛,衣衫褴褛,遍体肮脏的出现在当年那个三县交界,大山包裹,实为交通,信息死角的地方时,他已经三天三夜,水米没沾牙······。

    那个死角,在山脚,在半山腰,在河边,分布着十几个寨子。在大山正中间有一个地势较高的平地,形成了一个街市。正在街市上做小生意谋生的卻明的父亲,某日在街上发现了浑身肮脏,遍体鳞伤,衣衫褴褛,拄着一根棍子,饿得奄奄一息的他。卻明的父亲没因为自己的贫穷而无视他的垂死。挺身而出救了他的性命。

    他伤养好并恢复体力之后,举目四顾,茫茫人海,竟想不到何处是自己可以容身的地方!也不知要往哪里去才好。卻明的父亲见此情形,便好言相劝,要他选择留下来。这个名叫古柏的外省人在一个毫不相干的好心人的帮助之下,就这样留在了异地他乡的土地之上。卻父随即从自己少得可怜的本钱里,拼命挤了一点出来给他做本钱,要他跟着自己学做小生意。幸喜生意不错,慢慢的赚了一点钱,手里渐渐有了一些积蓄。就在当地娶妻安家。后来,卻明的父亲加入供销社,被安排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工作,两家就此分开。若干年后,他带着妻儿也离开了那里,搬迁到了此处,并定居下来。

    一转眼,与卻明的父亲已有二十余年未见面。

    那一顿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大米稀饭,在那个寒冷,荒凉,飘着风雨的山野之中,在极度饥饿之时,简直远胜世上一切山珍海味。那种香甜,解馋,简直无可比拟。留给了他深刻而美好的回味。

    事后卻明经常想起这段经历,总在回想自己那一刻,提及自己父亲是何等智慧的事.

    陆游的《游西山村》时时浮上他的心头,与此时他在大山里的际遇颇有几分相似。

    “莫嫌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