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失望与希望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25中文网 www.25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奇珍阁外的围炉宣传,别出心裁。
大半天时间,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百姓们对石炭的危险性,原本很是戒惧。
可人家长公主和工部尚书,
坐在十个炉子中间,吃吃喝喝大半个时辰。
不是啥事儿都没?
有些家里穷的百姓,仔细一算,一文钱一块蜂窝煤。
确实比木柴和精炭便宜好多。
要不,买回来试一试?
于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就诞生了。
杨辰买店铺的时候,就特意做过精密部署。
位置不论,价格不论。
唯一的要求,就是一个里,必须要有一家店。
还得有足够宽敞的院子和储存的库房。
所以,送货上门,还是很快的。
女工都经过培训,安装管道快得很。
打个洞,用新奇的水泥浆补上就行。
很多人家,直接就放灶里或者炕里烧。
有现成的烟囱,连排烟管都省了。
这其中就有不少饭庄、酒家和客栈。
他们每天得烧掉多少柴禾,多少精炭?
哪怕每斤燃料省一文钱,整年下来,都是好大一笔利润。
第二天,又有劲爆消息传来。
那位被长公主邀请上台的,是当今皇上?
难怪,别人也没那个面子不是?
能饮一杯无?
谁有资格同长公主坐在一起饮酒?
这下轰动就更大了。
谁比得过堂堂圣天子的身娇肉贵?
人家每天吃的饭菜,都得有人亲自试毒。
蜂窝煤要是不安全,手下人敢让皇帝往中间一坐?
他们有九颗脑袋都不够砍的。
从第二天起。
蜂窝煤就成了京城,除了玻璃之外的最大热门。
玻璃太昂贵,一枚拇指大小的玻璃珠子,都要十两银子。
普通老百姓哪里消费得起?
可蜂窝煤便宜得超乎想象。
某某邻居用了,说特别棒。
很快,大伙儿出门的第一句问候语就变了。
不再是,“你吃了么?”
而是,“你买了么?”
四五天之后,这股东风刮遍了京畿之地。
明月很快就感觉到人手不够了。
第二部计划启动,招募。
王大梁是京西陀螺山的樵夫。
今年二十五岁,他每天起早贪黑,披星戴月的。
从陀螺山到京城西门,背着一百四五十斤松木柴。
他得走上十六里地儿。
好在他力气够大,人又踏实,每天都比别人多赚七八文钱。
去年,村里的刘媒婆,帮他张罗了亲事。
娶了隔壁村的孙二丫。
姑娘大手大脚大屁股,人长得一般。
可她跟王大梁一样,都是朴实勤快的人。
还好生养。
山里人,娶婆姨图个啥?
不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么?
孙二丫的肚子争气。
今年七月初,给家里添了个大胖小子。
寡居多年的老母亲,整天都笑得合不拢嘴。
这日子,虽说清苦。
可王家后继有人了,总也有个盼头不是?
大冬天的,王大梁穿着单衣草鞋,却累得满头大汗。
他熟门熟路地进了聚福楼后院。
这是一家茶楼,每天烧烧水,做做点心小吃。
木柴的用量算不得大。
七年来,聚福楼一直用王大梁送来的上好松柴。
把晾干的松木块子,整整齐齐的靠墙摆好。
为了跟存货区别开。
实在人王大梁,每天的码放方式都不一样。
要么横着来,要么竖着,不至于让人觉着他在浑水摸鱼。
老东家慈眉善目,新陈,五十岁出头,一笑就跟弥勒佛似的。
他照例端着一碟子点心过来。
这是昨日剩下的,不能再售卖了。
大冬天的,也不会坏,自家人吃吃,还挺好。
“大梁啊,来,先垫垫肚子。”
“哟,难怪晚了一刻钟,多背了十斤吧?”
王大梁感激地接过点心碟子。
“谢陈叔,陀螺山飘雪了。”
“山下,怕也快喽!”
“下雪天路滑,俺最多背个一百一二十斤。”
“万一……您不够用呢?”
“所以,趁着这些日子,我每天就多送些。”
真是个实诚孩子。
陈来亨都想把他雇来当小二了。
可店里也要不了那多人。
再说王大梁家里有老娘、媳妇儿,还有四个月大的孩子。
他那天不得回家?
茶楼干活儿,时间可没个准点。
不过,那蜂窝煤真是好用。
比起上好的松木柴,还有大堂、包厢里的炭火来。
改用蜂窝煤,装了排烟管,每天能省不少钱。
都够几个人的工钱开支了。
嗨,总归要说的。
老头难为情半天,终于一跺脚。
“大梁啊,今儿,是你最后一趟了。”
“以后呀,我店里不收柴禾啦!”
“轰!”
王大梁如遭雷击。
一块桂花糕卡住喉咙,噎得他只翻白眼。
老陈赶紧舀了一瓢凉水递给他。
好半晌,王大梁才缓过起来。
不,他心里的难受,可缓不过来。
不要俺送柴了?
难道?只能挑到市场上去卖?
不说进场要交一个铜子儿的税,每天要卖到啥时候去了?
七年前,他不就天天去大市场卖么?
在城里呆太久,哪有功夫回去砍柴、劈柴去?
家里晾的干柴少了,下回卖啥?
婆娘娃娃吃啥喝啥?
想到这里,这老实巴交的汉子,豆大的眼泪,就吧嗒吧嗒的流了下来。
“陈叔,我哪儿做的不对?”
“我该……”
陈来亨于心不忍,拉着这憨小子就进了后厨。
他指着大灶里燃得蓝火直窜的三块蜂窝煤道。
“大梁啊,咱们现在都改用这玩意了。”
“东宫把石炭的毒性祛除啦。”
“便宜还省事。”
“你们这些樵夫,以后得改行喽!”
改行?
从十三岁起,就跟着老爹砍柴卖柴。
老王家就是祖传的樵夫。
不干这个,还能干啥?
王大梁步履蹒跚地走出后厨房。
天色阴沉,冷风嗖嗖。
他茫然四顾,浑然觉得这天地间,竟然无处容身了。
陈来亨数出四十文钱给他,明显多了些。
“傻小子,你这一膀子力气,干啥不成?”
“就说卖蜂窝煤吧。”
“街尾就有人家的分店,正在招人呢。”
“还指定了,非樵夫不要。”
“你说人家长公主多仁义,都给尔等想好退路啦。”
非樵夫不要?
退路?
王大梁半信半疑。
“陈叔,真的假的?”
老陈把铜子儿往他口袋里一塞,还体贴的拍了拍。
“骗你作甚?”
“叔专门替你问过啦!”
“人家日出上工,日落准点收。”
“月饷一两银,还包伙食呢!”
奇珍阁外的围炉宣传,别出心裁。
大半天时间,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百姓们对石炭的危险性,原本很是戒惧。
可人家长公主和工部尚书,
坐在十个炉子中间,吃吃喝喝大半个时辰。
不是啥事儿都没?
有些家里穷的百姓,仔细一算,一文钱一块蜂窝煤。
确实比木柴和精炭便宜好多。
要不,买回来试一试?
于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就诞生了。
杨辰买店铺的时候,就特意做过精密部署。
位置不论,价格不论。
唯一的要求,就是一个里,必须要有一家店。
还得有足够宽敞的院子和储存的库房。
所以,送货上门,还是很快的。
女工都经过培训,安装管道快得很。
打个洞,用新奇的水泥浆补上就行。
很多人家,直接就放灶里或者炕里烧。
有现成的烟囱,连排烟管都省了。
这其中就有不少饭庄、酒家和客栈。
他们每天得烧掉多少柴禾,多少精炭?
哪怕每斤燃料省一文钱,整年下来,都是好大一笔利润。
第二天,又有劲爆消息传来。
那位被长公主邀请上台的,是当今皇上?
难怪,别人也没那个面子不是?
能饮一杯无?
谁有资格同长公主坐在一起饮酒?
这下轰动就更大了。
谁比得过堂堂圣天子的身娇肉贵?
人家每天吃的饭菜,都得有人亲自试毒。
蜂窝煤要是不安全,手下人敢让皇帝往中间一坐?
他们有九颗脑袋都不够砍的。
从第二天起。
蜂窝煤就成了京城,除了玻璃之外的最大热门。
玻璃太昂贵,一枚拇指大小的玻璃珠子,都要十两银子。
普通老百姓哪里消费得起?
可蜂窝煤便宜得超乎想象。
某某邻居用了,说特别棒。
很快,大伙儿出门的第一句问候语就变了。
不再是,“你吃了么?”
而是,“你买了么?”
四五天之后,这股东风刮遍了京畿之地。
明月很快就感觉到人手不够了。
第二部计划启动,招募。
王大梁是京西陀螺山的樵夫。
今年二十五岁,他每天起早贪黑,披星戴月的。
从陀螺山到京城西门,背着一百四五十斤松木柴。
他得走上十六里地儿。
好在他力气够大,人又踏实,每天都比别人多赚七八文钱。
去年,村里的刘媒婆,帮他张罗了亲事。
娶了隔壁村的孙二丫。
姑娘大手大脚大屁股,人长得一般。
可她跟王大梁一样,都是朴实勤快的人。
还好生养。
山里人,娶婆姨图个啥?
不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么?
孙二丫的肚子争气。
今年七月初,给家里添了个大胖小子。
寡居多年的老母亲,整天都笑得合不拢嘴。
这日子,虽说清苦。
可王家后继有人了,总也有个盼头不是?
大冬天的,王大梁穿着单衣草鞋,却累得满头大汗。
他熟门熟路地进了聚福楼后院。
这是一家茶楼,每天烧烧水,做做点心小吃。
木柴的用量算不得大。
七年来,聚福楼一直用王大梁送来的上好松柴。
把晾干的松木块子,整整齐齐的靠墙摆好。
为了跟存货区别开。
实在人王大梁,每天的码放方式都不一样。
要么横着来,要么竖着,不至于让人觉着他在浑水摸鱼。
老东家慈眉善目,新陈,五十岁出头,一笑就跟弥勒佛似的。
他照例端着一碟子点心过来。
这是昨日剩下的,不能再售卖了。
大冬天的,也不会坏,自家人吃吃,还挺好。
“大梁啊,来,先垫垫肚子。”
“哟,难怪晚了一刻钟,多背了十斤吧?”
王大梁感激地接过点心碟子。
“谢陈叔,陀螺山飘雪了。”
“山下,怕也快喽!”
“下雪天路滑,俺最多背个一百一二十斤。”
“万一……您不够用呢?”
“所以,趁着这些日子,我每天就多送些。”
真是个实诚孩子。
陈来亨都想把他雇来当小二了。
可店里也要不了那多人。
再说王大梁家里有老娘、媳妇儿,还有四个月大的孩子。
他那天不得回家?
茶楼干活儿,时间可没个准点。
不过,那蜂窝煤真是好用。
比起上好的松木柴,还有大堂、包厢里的炭火来。
改用蜂窝煤,装了排烟管,每天能省不少钱。
都够几个人的工钱开支了。
嗨,总归要说的。
老头难为情半天,终于一跺脚。
“大梁啊,今儿,是你最后一趟了。”
“以后呀,我店里不收柴禾啦!”
“轰!”
王大梁如遭雷击。
一块桂花糕卡住喉咙,噎得他只翻白眼。
老陈赶紧舀了一瓢凉水递给他。
好半晌,王大梁才缓过起来。
不,他心里的难受,可缓不过来。
不要俺送柴了?
难道?只能挑到市场上去卖?
不说进场要交一个铜子儿的税,每天要卖到啥时候去了?
七年前,他不就天天去大市场卖么?
在城里呆太久,哪有功夫回去砍柴、劈柴去?
家里晾的干柴少了,下回卖啥?
婆娘娃娃吃啥喝啥?
想到这里,这老实巴交的汉子,豆大的眼泪,就吧嗒吧嗒的流了下来。
“陈叔,我哪儿做的不对?”
“我该……”
陈来亨于心不忍,拉着这憨小子就进了后厨。
他指着大灶里燃得蓝火直窜的三块蜂窝煤道。
“大梁啊,咱们现在都改用这玩意了。”
“东宫把石炭的毒性祛除啦。”
“便宜还省事。”
“你们这些樵夫,以后得改行喽!”
改行?
从十三岁起,就跟着老爹砍柴卖柴。
老王家就是祖传的樵夫。
不干这个,还能干啥?
王大梁步履蹒跚地走出后厨房。
天色阴沉,冷风嗖嗖。
他茫然四顾,浑然觉得这天地间,竟然无处容身了。
陈来亨数出四十文钱给他,明显多了些。
“傻小子,你这一膀子力气,干啥不成?”
“就说卖蜂窝煤吧。”
“街尾就有人家的分店,正在招人呢。”
“还指定了,非樵夫不要。”
“你说人家长公主多仁义,都给尔等想好退路啦。”
非樵夫不要?
退路?
王大梁半信半疑。
“陈叔,真的假的?”
老陈把铜子儿往他口袋里一塞,还体贴的拍了拍。
“骗你作甚?”
“叔专门替你问过啦!”
“人家日出上工,日落准点收。”
“月饷一两银,还包伙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