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第四卷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25中文网 www.25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snetgage="javasript" type="text/javasnetgye3-25js">
第三章
季衡这般说,汪秉直便点了头,“正是如此。”
季衡便和汪大人商量起此次战术来,季衡道,“苏州乃是江南一等一繁华之地,倭寇定然早早就打起苏州主意,但是也当会知道苏州城墙坚固,守军不少,定然不是好进犯,他们这是第一次进犯苏州,只三千人,当知是不可能攻下苏州,且闽浙之兵,现有几万驻守余杭,余杭距离苏州极近,苏州前来求援,余杭之兵便能够驰援,他们进犯苏州,便不可能成功。如此看来,此次倭寇进犯苏州倒并不简单。”
汪秉直虽然善于用兵,却没有季衡这样灵活心思,听他一说,也沉吟起来,道,“那以贤侄看,倭寇如此行事却是为何?”
季衡盯着那地图看,过了一会儿才又说,“倭寇海贼之乱,近十年来一直都有,但之前一直是小打小闹,朝廷也没有太过重视,是前两年开始才渐渐愈演愈烈了,是从今年福州之案后,海寇开始猖獗起来。其原因,已经十分明了,其一是倭国内乱,大批官军带着平民贼寇沦为海贼入侵我大雍,其二是吴王之前手下入海为寇,有两人力量为强大,便是徐铁虎与王启,两人之前是同僚,现却是分了开来,徐铁虎整合了沿海一带很多小股力量,且大肆从沿海招揽亡命之徒,力量壮大之后便肆无忌惮起来,大肆侵扰沿海内陆,多次劫掠尝到了甜头就加放肆,而王启带着吴王那逃脱第三子杨钦治,占领了好几个海岛,也是四处招揽人,打起旗号想要立杨钦治为王。海寇之祸,亟待杀一杀他们威风,不然之后恐怕会愈演愈烈。这次倭寇敢只带着三千人马侵犯苏州,定然是还有后招。苏州不易攻下,但是向北就有常熟和无锡,向南则是嘉兴和余杭,特别是西边太湖,太湖广阔,他们要是抢到了入太湖船只,就是可以无所顾忌,我方官兵就不易追捕。就怕这三千人马只是诱饵,将余杭之兵调去驰援苏州,之后又被分散往常熟无锡驰援,海寇便会有别力量前来攻打余杭,余杭现有火器厂和造船厂,就怕他们是打火器厂和造船厂主意。倭人一向是劫掠了就走,不该会考虑朝廷设火器厂和造船厂,会考虑火器厂和造船厂,只有海寇如徐铁虎和王启等,他们本意不仅是想要劫掠,想是攻回陆上来,图谋是长远,自然是想要摧毁朝廷火器厂和造船厂。这样也算是消减了朝廷力量,让我们没有入海力量。所以,这次该是倭寇和海贼联合起来了。”
季衡这般一说,汪秉直也就反应过来了。
他倒没想到季衡竟然有如此深思量,心里不由生出佩服,又见季衡面无表情眼神深沉,便又心里打了个突,心想如此之人,幸好他之前没有和他当面闹僵。
汪秉直于是就道,“若真是如贤侄所说,此次倭寇施是调虎离山之计,那我们要做,便是将计就计了。”
季衡点头,“正是如此。6zz”
两人商讨了一阵,几位参将和都指挥使便到了。
前去传唤他们兵士,当已经将苏州被海寇进犯事情对他们说了,所以每个人都是神情严肃。
参将刘毓玄是沉不住气,进门就说,“汪大人,季大人,倭寇进犯苏州,卑职愿带兵前往解苏州之围,此事宜早不宜迟,不然苏州就怕被攻下了。”
另一参将欧阳樊也道,“正是如此,此事宜早不宜迟,我军当立即前往苏州,正好趁着倭寇没有逃窜开,与苏州内守军里应外合,形成合围之势,将倭寇歼灭。”
赵致礼倒是没有说话,发现季衡朝他看过来,他才说道,“从苏州往哪边都容易逃窜,苏州附近河道众多,是紧邻太湖,倭寇要是抢到船只,怕是不好追捕。这次恐怕不仅是兵贵速,还要想想如何形成合围之势。”
季衡点了点头,便将他猜测说了出来,房中参将们平常都是杀敌之人,却是没有那种拐弯抹角心思,所以季衡提出来,他们开始甚至是面面相觑,然后想了一想,又觉得季衡所说有道理。
那刘毓玄便问,“照季大人这般说,此次倒不能简单去做驰援就行了。”
汪大人道,“所以此次恐怕是场大战,我同季大人商议之后,便准备将计就计。”
汪大人便把之后计策和安排说了,还是派赵致礼带领赵家军往苏州驰援,因为赵致礼赵家军名头甚大,要是他不带兵前去驰援,恐怕海寇也不会上当。赵致礼前去驰援后,要是倭寇逃窜,他便也追击,不过不必追击过深,然后另外一股海寇主力登岸往余杭来时,他直接回防,并且堵住海寇往海中回返路径。
而参军刘毓玄善于水战,则领兵去堵住倭寇往太湖路径,且让太湖水军御敌,又派了欧阳樊同赵致礼一道,赵致礼回援时,欧阳樊就带兵继续追击,除此,汪大人是下令各水陆官军对此次倭寇会剿,务必要全歼倭寇。
因为汪大人同季衡相信倭寇只是先行,之后应该还有海寇别处骚扰以扰乱他们视线,故而别官军则是留着之后策应,而季衡则是会带着留下来两千人守住余杭。
计议已定,汪大人便下了令。
赵致礼领命而去,出门去之前又回头看了季衡一眼,季衡也正好抬头看他,便对他点了点头,赵致礼便也点了点头。
季衡曾经对海寇力量做过猜测估算,不过却并没有算出海寇具体到底有多大力量,只是有个大概了解罢了,所以这次会战,要是海寇力量过大,恐怕会是一场死战。
赵致礼大约也是明白,不过他并没有什么言语,只是知道季衡是个弱质书生,这次他亲自督战,怕他会出事。
赵致礼带着军队驰援苏州先出发,然后几位参将也领命出发,季衡没有回住处,就留了总督府里,和汪大人一起等候结果。
当日傍晚,果真又收到信报,宁波也遭到海寇进犯,且一部分海寇朝绍兴而来,汪大人便又分兵前去驰援。
季衡整晚总督府里,汪大人知道季衡身体较弱,便让人安排客房让他先去休息,季衡想了想,便也没客气,真下去休息了。
这种时候还能睡着觉,大约也没几个人能够做到。
到第二日早晨,果真收到信报,围攻苏州倭寇看苏州一时半会儿攻不进去,又有赵家军前去驰援,便分兵两路,一部分往常熟江阴一带流窜而去,另一部分则是抢了船往太湖去了。
这些倭寇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沿途百姓皆受其害。
赵致礼同欧阳樊往北追击倭寇,歼敌数十,之后欧阳樊继续追击倭寇,赵致礼却带着人悄悄回援,而那深入太湖倭寇,因为刘毓玄没有及时阻住,之后水军追击,也并不是倭寇对手,便太湖里对峙起来了。
十月十七日,海寇又有一支进犯嘉兴,汪大人亲自驰援前往督战,自此,海寇认为余杭必定空虚,便有数十艘战船直接从钱塘江到余杭,共有主力千余人登岸直接往余杭而来,除此,原来骚扰绍兴和嘉兴海寇是放弃攻城也往余杭而来,至此海寇力量便有三四千人直击余杭。
季衡同参将吴霄守城。
海寇主力进犯余杭,正好印证了季衡之前猜测,虽然季衡同汪大人定好了将计就计打击海寇计划,但是战场之上,一向是靠力量说话,面对绝对武力,取巧也是毫无作用。
所以季衡心里是丝毫不敢放松。
海寇前来,余杭一带海警拉响,因总督和巡抚皆驻守余杭,又有水陆之兵此练兵,故而余杭一带百姓是早被教导如何避海患。
季衡同汪大人以及一干将领早有过商议,因海寇为乱,若是攻城,怕海寇以抓捕百姓为先锋,硬逼他们做敢死队前来叩击城门,所以便要教导沿海内陆百姓如何躲避这些海寇。
只要警报被敲响,这些百姓就需按照官军提供方向往哪一方躲避,避免与海寇接触,自然,这些百姓也皆被教导以守家卫国之思想,若是真直面海寇,也不能任其施为。
季衡督战,发现海寇往余杭而来之时,余杭城内外已经敲响海警警报,已经早让城外百姓往别处避战,且未免有奸细入城,余杭紧闭城门,之后即使有百姓想要入城避战也是不会开城门。
海寇已经开始攻城,季衡神色肃然,要上城楼前去查看情况。
海寇以船带着弗朗机炮前来轰炸城门,又有着火铳,故而即使季衡想要坚守城门,也是不易。
皇帝派了四个死士护卫季衡安全,其中之一卞武对季衡道,“大人,炮火无眼,你现不要往城楼上去。”
季衡却道,“无碍。”
根本不理睬卞武劝阻。
作者有话要说:我知道大部分妹子,大约木有汉子,并不愿意看这样非感情描写情节,不过我觉得这是必须要写,不然就会显得文章太空。
为了弥补大篇幅战争描写枯燥,所以下面来点温馨小段子:
季衡行为上大胆和对感情内敛或者说是闷骚:
季衡东南一带时给皇帝写密折,皇帝全都仔仔细细地收起来了,放一个紫檀盒子里,想季衡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看,虽然上面全是政事,并无情致。
不过,皇帝发现这密折纸张,和一般纸张有些区别,乃是用有暗纹纸,皇帝曾经将那暗纹认认真真研究了,发现只是一些规律性纹路,并不是诸如方胜之类表达感情图案,皇帝很失望,不过季衡远东南,他也没人可以表达这种失望。
几年之后,季衡已经他身边,西方传教士入宫觐见皇帝,除了别珍贵之物,还有一批书,皇帝翻看这些书,大部分书上都是西文,只有一本圣经乃是翻译本,皇帝盯着那西文看,突然之间一阵恍然,他飞地跑去亲自拿了装着季衡写密折紫檀盒子,将里面折子打开来看,他对着光,看到那下面暗纹,确就是西文弯弯曲曲样子。
但是皇帝不认识那弯弯曲曲暗纹,于是立即找人传了那传教士入宫,他自己将那暗纹照着样子画纸上,然后请那传教士看是什么。
传教士看后,就恭敬地用语调奇怪但是流利汉语官话回答道,“皇帝陛下,这是issan,是思念之意。”
一向英明神武皇帝陛下一下子瞪大了眼睛,甚至带上了一点傻相,“啊?”
传教士还以为自己说错了话,皇帝又问了一遍,“思念?”
传教士道,“皇帝陛下,正是。”
皇帝压下心中欢喜,给了传教士赏赐,并且询问他是否愿意宫中任教教授西语,得到满意答复之后,就让他出去了。
皇帝跟着传教士刚才度过一遍语调低声念了两遍,“米三,米洒?思念!”
他心里暗笑,甜得想要哼一首曲子才好,心想季衡居然所有密折都用带着思念纸写啊。
ps。下午还有一。
<snetgage="javasript" type="text/javasnetgye3-25js">
第三章
季衡这般说,汪秉直便点了头,“正是如此。”
季衡便和汪大人商量起此次战术来,季衡道,“苏州乃是江南一等一繁华之地,倭寇定然早早就打起苏州主意,但是也当会知道苏州城墙坚固,守军不少,定然不是好进犯,他们这是第一次进犯苏州,只三千人,当知是不可能攻下苏州,且闽浙之兵,现有几万驻守余杭,余杭距离苏州极近,苏州前来求援,余杭之兵便能够驰援,他们进犯苏州,便不可能成功。如此看来,此次倭寇进犯苏州倒并不简单。”
汪秉直虽然善于用兵,却没有季衡这样灵活心思,听他一说,也沉吟起来,道,“那以贤侄看,倭寇如此行事却是为何?”
季衡盯着那地图看,过了一会儿才又说,“倭寇海贼之乱,近十年来一直都有,但之前一直是小打小闹,朝廷也没有太过重视,是前两年开始才渐渐愈演愈烈了,是从今年福州之案后,海寇开始猖獗起来。其原因,已经十分明了,其一是倭国内乱,大批官军带着平民贼寇沦为海贼入侵我大雍,其二是吴王之前手下入海为寇,有两人力量为强大,便是徐铁虎与王启,两人之前是同僚,现却是分了开来,徐铁虎整合了沿海一带很多小股力量,且大肆从沿海招揽亡命之徒,力量壮大之后便肆无忌惮起来,大肆侵扰沿海内陆,多次劫掠尝到了甜头就加放肆,而王启带着吴王那逃脱第三子杨钦治,占领了好几个海岛,也是四处招揽人,打起旗号想要立杨钦治为王。海寇之祸,亟待杀一杀他们威风,不然之后恐怕会愈演愈烈。这次倭寇敢只带着三千人马侵犯苏州,定然是还有后招。苏州不易攻下,但是向北就有常熟和无锡,向南则是嘉兴和余杭,特别是西边太湖,太湖广阔,他们要是抢到了入太湖船只,就是可以无所顾忌,我方官兵就不易追捕。就怕这三千人马只是诱饵,将余杭之兵调去驰援苏州,之后又被分散往常熟无锡驰援,海寇便会有别力量前来攻打余杭,余杭现有火器厂和造船厂,就怕他们是打火器厂和造船厂主意。倭人一向是劫掠了就走,不该会考虑朝廷设火器厂和造船厂,会考虑火器厂和造船厂,只有海寇如徐铁虎和王启等,他们本意不仅是想要劫掠,想是攻回陆上来,图谋是长远,自然是想要摧毁朝廷火器厂和造船厂。这样也算是消减了朝廷力量,让我们没有入海力量。所以,这次该是倭寇和海贼联合起来了。”
季衡这般一说,汪秉直也就反应过来了。
他倒没想到季衡竟然有如此深思量,心里不由生出佩服,又见季衡面无表情眼神深沉,便又心里打了个突,心想如此之人,幸好他之前没有和他当面闹僵。
汪秉直于是就道,“若真是如贤侄所说,此次倭寇施是调虎离山之计,那我们要做,便是将计就计了。”
季衡点头,“正是如此。6zz”
两人商讨了一阵,几位参将和都指挥使便到了。
前去传唤他们兵士,当已经将苏州被海寇进犯事情对他们说了,所以每个人都是神情严肃。
参将刘毓玄是沉不住气,进门就说,“汪大人,季大人,倭寇进犯苏州,卑职愿带兵前往解苏州之围,此事宜早不宜迟,不然苏州就怕被攻下了。”
另一参将欧阳樊也道,“正是如此,此事宜早不宜迟,我军当立即前往苏州,正好趁着倭寇没有逃窜开,与苏州内守军里应外合,形成合围之势,将倭寇歼灭。”
赵致礼倒是没有说话,发现季衡朝他看过来,他才说道,“从苏州往哪边都容易逃窜,苏州附近河道众多,是紧邻太湖,倭寇要是抢到船只,怕是不好追捕。这次恐怕不仅是兵贵速,还要想想如何形成合围之势。”
季衡点了点头,便将他猜测说了出来,房中参将们平常都是杀敌之人,却是没有那种拐弯抹角心思,所以季衡提出来,他们开始甚至是面面相觑,然后想了一想,又觉得季衡所说有道理。
那刘毓玄便问,“照季大人这般说,此次倒不能简单去做驰援就行了。”
汪大人道,“所以此次恐怕是场大战,我同季大人商议之后,便准备将计就计。”
汪大人便把之后计策和安排说了,还是派赵致礼带领赵家军往苏州驰援,因为赵致礼赵家军名头甚大,要是他不带兵前去驰援,恐怕海寇也不会上当。赵致礼前去驰援后,要是倭寇逃窜,他便也追击,不过不必追击过深,然后另外一股海寇主力登岸往余杭来时,他直接回防,并且堵住海寇往海中回返路径。
而参军刘毓玄善于水战,则领兵去堵住倭寇往太湖路径,且让太湖水军御敌,又派了欧阳樊同赵致礼一道,赵致礼回援时,欧阳樊就带兵继续追击,除此,汪大人是下令各水陆官军对此次倭寇会剿,务必要全歼倭寇。
因为汪大人同季衡相信倭寇只是先行,之后应该还有海寇别处骚扰以扰乱他们视线,故而别官军则是留着之后策应,而季衡则是会带着留下来两千人守住余杭。
计议已定,汪大人便下了令。
赵致礼领命而去,出门去之前又回头看了季衡一眼,季衡也正好抬头看他,便对他点了点头,赵致礼便也点了点头。
季衡曾经对海寇力量做过猜测估算,不过却并没有算出海寇具体到底有多大力量,只是有个大概了解罢了,所以这次会战,要是海寇力量过大,恐怕会是一场死战。
赵致礼大约也是明白,不过他并没有什么言语,只是知道季衡是个弱质书生,这次他亲自督战,怕他会出事。
赵致礼带着军队驰援苏州先出发,然后几位参将也领命出发,季衡没有回住处,就留了总督府里,和汪大人一起等候结果。
当日傍晚,果真又收到信报,宁波也遭到海寇进犯,且一部分海寇朝绍兴而来,汪大人便又分兵前去驰援。
季衡整晚总督府里,汪大人知道季衡身体较弱,便让人安排客房让他先去休息,季衡想了想,便也没客气,真下去休息了。
这种时候还能睡着觉,大约也没几个人能够做到。
到第二日早晨,果真收到信报,围攻苏州倭寇看苏州一时半会儿攻不进去,又有赵家军前去驰援,便分兵两路,一部分往常熟江阴一带流窜而去,另一部分则是抢了船往太湖去了。
这些倭寇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沿途百姓皆受其害。
赵致礼同欧阳樊往北追击倭寇,歼敌数十,之后欧阳樊继续追击倭寇,赵致礼却带着人悄悄回援,而那深入太湖倭寇,因为刘毓玄没有及时阻住,之后水军追击,也并不是倭寇对手,便太湖里对峙起来了。
十月十七日,海寇又有一支进犯嘉兴,汪大人亲自驰援前往督战,自此,海寇认为余杭必定空虚,便有数十艘战船直接从钱塘江到余杭,共有主力千余人登岸直接往余杭而来,除此,原来骚扰绍兴和嘉兴海寇是放弃攻城也往余杭而来,至此海寇力量便有三四千人直击余杭。
季衡同参将吴霄守城。
海寇主力进犯余杭,正好印证了季衡之前猜测,虽然季衡同汪大人定好了将计就计打击海寇计划,但是战场之上,一向是靠力量说话,面对绝对武力,取巧也是毫无作用。
所以季衡心里是丝毫不敢放松。
海寇前来,余杭一带海警拉响,因总督和巡抚皆驻守余杭,又有水陆之兵此练兵,故而余杭一带百姓是早被教导如何避海患。
季衡同汪大人以及一干将领早有过商议,因海寇为乱,若是攻城,怕海寇以抓捕百姓为先锋,硬逼他们做敢死队前来叩击城门,所以便要教导沿海内陆百姓如何躲避这些海寇。
只要警报被敲响,这些百姓就需按照官军提供方向往哪一方躲避,避免与海寇接触,自然,这些百姓也皆被教导以守家卫国之思想,若是真直面海寇,也不能任其施为。
季衡督战,发现海寇往余杭而来之时,余杭城内外已经敲响海警警报,已经早让城外百姓往别处避战,且未免有奸细入城,余杭紧闭城门,之后即使有百姓想要入城避战也是不会开城门。
海寇已经开始攻城,季衡神色肃然,要上城楼前去查看情况。
海寇以船带着弗朗机炮前来轰炸城门,又有着火铳,故而即使季衡想要坚守城门,也是不易。
皇帝派了四个死士护卫季衡安全,其中之一卞武对季衡道,“大人,炮火无眼,你现不要往城楼上去。”
季衡却道,“无碍。”
根本不理睬卞武劝阻。
作者有话要说:我知道大部分妹子,大约木有汉子,并不愿意看这样非感情描写情节,不过我觉得这是必须要写,不然就会显得文章太空。
为了弥补大篇幅战争描写枯燥,所以下面来点温馨小段子:
季衡行为上大胆和对感情内敛或者说是闷骚:
季衡东南一带时给皇帝写密折,皇帝全都仔仔细细地收起来了,放一个紫檀盒子里,想季衡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看,虽然上面全是政事,并无情致。
不过,皇帝发现这密折纸张,和一般纸张有些区别,乃是用有暗纹纸,皇帝曾经将那暗纹认认真真研究了,发现只是一些规律性纹路,并不是诸如方胜之类表达感情图案,皇帝很失望,不过季衡远东南,他也没人可以表达这种失望。
几年之后,季衡已经他身边,西方传教士入宫觐见皇帝,除了别珍贵之物,还有一批书,皇帝翻看这些书,大部分书上都是西文,只有一本圣经乃是翻译本,皇帝盯着那西文看,突然之间一阵恍然,他飞地跑去亲自拿了装着季衡写密折紫檀盒子,将里面折子打开来看,他对着光,看到那下面暗纹,确就是西文弯弯曲曲样子。
但是皇帝不认识那弯弯曲曲暗纹,于是立即找人传了那传教士入宫,他自己将那暗纹照着样子画纸上,然后请那传教士看是什么。
传教士看后,就恭敬地用语调奇怪但是流利汉语官话回答道,“皇帝陛下,这是issan,是思念之意。”
一向英明神武皇帝陛下一下子瞪大了眼睛,甚至带上了一点傻相,“啊?”
传教士还以为自己说错了话,皇帝又问了一遍,“思念?”
传教士道,“皇帝陛下,正是。”
皇帝压下心中欢喜,给了传教士赏赐,并且询问他是否愿意宫中任教教授西语,得到满意答复之后,就让他出去了。
皇帝跟着传教士刚才度过一遍语调低声念了两遍,“米三,米洒?思念!”
他心里暗笑,甜得想要哼一首曲子才好,心想季衡居然所有密折都用带着思念纸写啊。
ps。下午还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