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萧耨斤要败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25中文网 www.25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捷报,大军攻克大同府,这代表着燕云十六州彻底的落入到大宋的掌握之中,大宋之前制定的战略目标也已经达成,所以当大同被攻克的捷报送到京城时,赵祯也立刻下令昭告天下,整个京师也为之沸腾。
朝廷出资,在御街上摆下酒宴,任何人都可以上去吃喝,而且一连三日不绝,更难得的是这三天没有宵禁,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一种狂欢的气氛当中,街道上到处都是东倒西歪的醉鬼,晚上都有人直接睡在大街上,幸好现在天气热,如果是在冬天的话,说不定会冻死不少人。
相比百姓,大宋的君臣同样陷入到狂欢之中,皇宫中大排宴宴,所有品级以上的官员全都参加了这场庆功宴,赵祯也放下皇帝的架子,与群臣来了个不醉不归,结果大宋的权力中心竟然瘫痪了整整一天,直到第二天才勉强恢复正常。
而在赵祯酒醒之后,也立刻开始着手巩固大宋在燕云的统治,其实这件事早就在做了,无非就是派驻官员,收敛流民、增强治安之类的,不过想要增强大宋在燕云的统治,还有一件事必须放在第一位,那就是增强边境的兵力防止辽军再打回来。
刘平从出兵攻打析津府,到最后拿下大同府,整个出兵过程都是以快打慢,再加上辽军在燕云本来就兵力空虚,很多州府都没有什么兵力,所以只要大宋的军队一到,几乎毫不费力的就打下了城池,也就只有重兵把守的析津府和大同府花费了一些时间。
所以在宋军打下大同府时,辽国那边的援军也一直没有见到踪影,事实上就在宋军攻打析津府时,韩南望就已经派人向萧耨斤求援,刘平派人在古北口防守,就是担心辽国的援军杀到。
可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萧耨斤在接到大宋出兵燕云的消息后,却根本没有派出援军,因为当时她与耶律宗真的夺权之战也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双方在潢河岸边展开大战,虽然萧耨斤占据着兵力上的优势,但却一直拿不下耶律宗真的大军,双方大战数场,互有胜负,谁也能奈何得了彼此。
也正是萧耨斤与耶律宗真打的难解难分,所以当大宋出兵燕云的消息送到萧耨斤的手中时,她根本抽调不出兵力,甚至她还担心这个消息会影响到军心,毕竟她手中的主力就是从燕云十六州调来的边军,如果让他们知道自己老家已经被宋军抄了,自己的家眷也可能落入到宋军手中,到时肯定会军心动摇,从而让耶律宗真抓住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萧耨斤竟然让人隐瞒了大宋出兵燕云的消息,然后集中全力犯攻耶律宗真的大营,然而正所谓欲速则不达,萧耨斤急切之下反而出了乱子,最后被耶律宗真抓住机会一举反攻,竟然把萧耨斤的大军赶回到潢河东岸。
垂拱殿中,赵祯面前摆放着一副巨大的辽国地图,上面还标注着萧耨斤与耶律宗真的兵力分布,然后向李璋询问道:“表哥,以辽国的局面,你觉得谁最有可能获胜?”
“我当然十分希望萧耨斤能赢,这个女人狠辣有余,但却目光短浅,如果由她来掌握辽国大权的话,日后咱们也就轻松多了,只不过以现在的局势来看,她败亡的机率要大得多,耶律宗真很可能要上演绝地大翻盘了。”李璋这时叹了口气道。
耶律宗真发动政变失败,本来已经做了阶下囚,可是谁也没想到半路杀出个耶律仁先,竟然凭着一已之力扭转了局面,现在耶律宗真反败为胜,而且燕云被大宋占据的消息也不可能一直被封锁,等到消息传开后,萧耨斤的军心涣散,根本不可能是耶律宗真的对手。
“我也是这样想的,如果耶律宗真打败了萧耨斤夺得皇权,你觉得他是先安定国内,还先出兵夺回燕云?”赵祯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再次开口问道。
大宋这次出兵的机会把握的太好了,一直到现在辽国都腾不出手来救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燕云落入大宋手中,但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赵祯也在为如何守住燕云,特别是应对辽国的态度而苦恼。
“如果换做我是耶律宗真,肯定会第一时间稳定辽国的局面,毕竟他就算是打败了萧耨斤,肯定也是元气大伤,国内更是乱成一团,根本无力出兵燕云,甚至有可能的话,我甚至会主动与大宋缔结盟约,等到日后恢复了实力再找理由出兵夺回燕云也不迟。”
说到这里李璋也故意顿了一下接着又道:“不过耶律宗真却不是我,以我对他的了解,他有八成的可能不会理会国内的乱局,反而会直接出兵燕云,而且还是御驾亲征,可能在他看来,他打败了萧耨斤之后,挟着大胜之威攻打燕云,咱们大宋就会望风而逃!”
李璋与耶律宗真虽然只见过几面,但对这个人却早已经看透了,这个人自大傲慢之极,而且对汉人极其的鄙夷,如果放在后世的话,这家伙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大契丹民族主义者,其它民族在他看来都只是垃圾。
至于大宋拿下燕云十六州这件事,在耶律宗真看来大宋只是个见不得人的小偷,趁着他们大辽内乱这才有机会偷走了燕云,对付这种小偷他根本不用出什么力,只大军一到,燕云十六州十分轻易的就能拿回来。
赵祯相信李璋的判断,毕竟整个大宋见过耶律宗真的人并不多,而且李璋看人的眼光也从来没让他失望,所以他也立刻点头道:“如果耶律宗真不顾国内的乱局,亲自带兵攻打燕云的话,那咱们是不是可以趁机大败辽军主力,一雪前耻!”
赵祯说到最后时,眼睛也忽然亮了起来,当初他爷爷赵光义北伐,结果被辽军杀的大败,他父亲赵恒更是被辽国逼的亲临前线,最后只能签下澶渊之盟,年年向辽国送去岁币,虽然钱不多,但却十分的屈辱,可以说从他爷爷辈开始,大宋就一直受辽国的欺压。
虽然拿回燕云让大宋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但如果能一举打败辽国皇帝亲率的大军,那才叫解气,特别是对于赵祯来说,相当于他替自己的爷爷和父亲出了一口恶气,所以他才说出一雪前耻的话,想到这里赵祯反而有些期待耶律宗真出兵燕云了。
以李璋对赵祯的了解,自然一眼就看出他在想什么,不过他这时却是开口提醒道:“耶律宗真虽然是个冲动自大的性子,但他身边的耶律仁先却是个智勇双全的家伙,这个人很难缠,我相信他肯定会劝说耶律宗真不要出兵,但以耶律宗真的性子恐怕很难听得进去,如果耶律宗真带兵,耶律仁先肯定也会随同,到时辽军肯定也十分不好对付……”
李璋说到最后时,也笑呵呵的看着赵祯,似乎还有话没有说完,赵祯也听出李璋的话中有未尽之意,当下也好奇的追问道:“表哥你的意思是……”
“现在朝堂上已经有人在建议把刘平调回来了,毕竟燕云十六州已经打下来了,刘平功劳太大,已经不适合再呆在军中了,可是如果耶律宗真杀过来,而临阵换将又是军中的大忌,所以……”李璋说到这里没有再说下去,相信赵祯也明白他的意思。
其实就在大同的捷报送回来的同时,朝中的大臣就已经建议把刘平召回京城了,这些人对武将实在太过防范,哪怕刘平还有个进士出身,但依然逃不过他们的怀疑,特别是刘平现在大功在身,手中又握有近十万大军,如果真的造反的话,那后果是不堪设想。
当然了,这也不能怪大臣们有上面这些想法,毕竟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就是这么干的,有他这个榜样在,大宋一朝对武将的不信任几乎达到了顶点,之前打败党项的赵振现在也只能在武学蹲着,更别说刘平夺回燕云这么大的功劳了。
赵祯听到李璋的话也立刻明白过来,当政沉思了片刻也终于做出决定道:“刘平暂时是不能调回来了,有他在还能稳定燕云,不过如果不调他回来,恐怕朝堂上的大臣也不甘心,不如就用一个折中的办法,派个监军去燕云吧!”
李璋听到这里也考虑了片刻,随后也点头同意,之前刘平出兵前要求朝廷不能牵制他的兵权,所以赵祯连监军都没派,不过现在燕云已经打下来了,派个监军到地方也是很正常的事,大宋的太监虽然比不上明朝,但权力也不小,很多宫中的太监都会被派驻到地方为官,有些太监甚至能封王,比如那位代辽的童贯。
看到李璋同意,赵祯也立刻考虑的人选,结果他很快看到了身边的一个内侍,当即直接一指道:“我看就士郎吧,他在我身边侍奉了这么多年,也是时候放他出宫转一转了!”
捷报,大军攻克大同府,这代表着燕云十六州彻底的落入到大宋的掌握之中,大宋之前制定的战略目标也已经达成,所以当大同被攻克的捷报送到京城时,赵祯也立刻下令昭告天下,整个京师也为之沸腾。
朝廷出资,在御街上摆下酒宴,任何人都可以上去吃喝,而且一连三日不绝,更难得的是这三天没有宵禁,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一种狂欢的气氛当中,街道上到处都是东倒西歪的醉鬼,晚上都有人直接睡在大街上,幸好现在天气热,如果是在冬天的话,说不定会冻死不少人。
相比百姓,大宋的君臣同样陷入到狂欢之中,皇宫中大排宴宴,所有品级以上的官员全都参加了这场庆功宴,赵祯也放下皇帝的架子,与群臣来了个不醉不归,结果大宋的权力中心竟然瘫痪了整整一天,直到第二天才勉强恢复正常。
而在赵祯酒醒之后,也立刻开始着手巩固大宋在燕云的统治,其实这件事早就在做了,无非就是派驻官员,收敛流民、增强治安之类的,不过想要增强大宋在燕云的统治,还有一件事必须放在第一位,那就是增强边境的兵力防止辽军再打回来。
刘平从出兵攻打析津府,到最后拿下大同府,整个出兵过程都是以快打慢,再加上辽军在燕云本来就兵力空虚,很多州府都没有什么兵力,所以只要大宋的军队一到,几乎毫不费力的就打下了城池,也就只有重兵把守的析津府和大同府花费了一些时间。
所以在宋军打下大同府时,辽国那边的援军也一直没有见到踪影,事实上就在宋军攻打析津府时,韩南望就已经派人向萧耨斤求援,刘平派人在古北口防守,就是担心辽国的援军杀到。
可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萧耨斤在接到大宋出兵燕云的消息后,却根本没有派出援军,因为当时她与耶律宗真的夺权之战也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双方在潢河岸边展开大战,虽然萧耨斤占据着兵力上的优势,但却一直拿不下耶律宗真的大军,双方大战数场,互有胜负,谁也能奈何得了彼此。
也正是萧耨斤与耶律宗真打的难解难分,所以当大宋出兵燕云的消息送到萧耨斤的手中时,她根本抽调不出兵力,甚至她还担心这个消息会影响到军心,毕竟她手中的主力就是从燕云十六州调来的边军,如果让他们知道自己老家已经被宋军抄了,自己的家眷也可能落入到宋军手中,到时肯定会军心动摇,从而让耶律宗真抓住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萧耨斤竟然让人隐瞒了大宋出兵燕云的消息,然后集中全力犯攻耶律宗真的大营,然而正所谓欲速则不达,萧耨斤急切之下反而出了乱子,最后被耶律宗真抓住机会一举反攻,竟然把萧耨斤的大军赶回到潢河东岸。
垂拱殿中,赵祯面前摆放着一副巨大的辽国地图,上面还标注着萧耨斤与耶律宗真的兵力分布,然后向李璋询问道:“表哥,以辽国的局面,你觉得谁最有可能获胜?”
“我当然十分希望萧耨斤能赢,这个女人狠辣有余,但却目光短浅,如果由她来掌握辽国大权的话,日后咱们也就轻松多了,只不过以现在的局势来看,她败亡的机率要大得多,耶律宗真很可能要上演绝地大翻盘了。”李璋这时叹了口气道。
耶律宗真发动政变失败,本来已经做了阶下囚,可是谁也没想到半路杀出个耶律仁先,竟然凭着一已之力扭转了局面,现在耶律宗真反败为胜,而且燕云被大宋占据的消息也不可能一直被封锁,等到消息传开后,萧耨斤的军心涣散,根本不可能是耶律宗真的对手。
“我也是这样想的,如果耶律宗真打败了萧耨斤夺得皇权,你觉得他是先安定国内,还先出兵夺回燕云?”赵祯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再次开口问道。
大宋这次出兵的机会把握的太好了,一直到现在辽国都腾不出手来救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燕云落入大宋手中,但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赵祯也在为如何守住燕云,特别是应对辽国的态度而苦恼。
“如果换做我是耶律宗真,肯定会第一时间稳定辽国的局面,毕竟他就算是打败了萧耨斤,肯定也是元气大伤,国内更是乱成一团,根本无力出兵燕云,甚至有可能的话,我甚至会主动与大宋缔结盟约,等到日后恢复了实力再找理由出兵夺回燕云也不迟。”
说到这里李璋也故意顿了一下接着又道:“不过耶律宗真却不是我,以我对他的了解,他有八成的可能不会理会国内的乱局,反而会直接出兵燕云,而且还是御驾亲征,可能在他看来,他打败了萧耨斤之后,挟着大胜之威攻打燕云,咱们大宋就会望风而逃!”
李璋与耶律宗真虽然只见过几面,但对这个人却早已经看透了,这个人自大傲慢之极,而且对汉人极其的鄙夷,如果放在后世的话,这家伙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大契丹民族主义者,其它民族在他看来都只是垃圾。
至于大宋拿下燕云十六州这件事,在耶律宗真看来大宋只是个见不得人的小偷,趁着他们大辽内乱这才有机会偷走了燕云,对付这种小偷他根本不用出什么力,只大军一到,燕云十六州十分轻易的就能拿回来。
赵祯相信李璋的判断,毕竟整个大宋见过耶律宗真的人并不多,而且李璋看人的眼光也从来没让他失望,所以他也立刻点头道:“如果耶律宗真不顾国内的乱局,亲自带兵攻打燕云的话,那咱们是不是可以趁机大败辽军主力,一雪前耻!”
赵祯说到最后时,眼睛也忽然亮了起来,当初他爷爷赵光义北伐,结果被辽军杀的大败,他父亲赵恒更是被辽国逼的亲临前线,最后只能签下澶渊之盟,年年向辽国送去岁币,虽然钱不多,但却十分的屈辱,可以说从他爷爷辈开始,大宋就一直受辽国的欺压。
虽然拿回燕云让大宋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但如果能一举打败辽国皇帝亲率的大军,那才叫解气,特别是对于赵祯来说,相当于他替自己的爷爷和父亲出了一口恶气,所以他才说出一雪前耻的话,想到这里赵祯反而有些期待耶律宗真出兵燕云了。
以李璋对赵祯的了解,自然一眼就看出他在想什么,不过他这时却是开口提醒道:“耶律宗真虽然是个冲动自大的性子,但他身边的耶律仁先却是个智勇双全的家伙,这个人很难缠,我相信他肯定会劝说耶律宗真不要出兵,但以耶律宗真的性子恐怕很难听得进去,如果耶律宗真带兵,耶律仁先肯定也会随同,到时辽军肯定也十分不好对付……”
李璋说到最后时,也笑呵呵的看着赵祯,似乎还有话没有说完,赵祯也听出李璋的话中有未尽之意,当下也好奇的追问道:“表哥你的意思是……”
“现在朝堂上已经有人在建议把刘平调回来了,毕竟燕云十六州已经打下来了,刘平功劳太大,已经不适合再呆在军中了,可是如果耶律宗真杀过来,而临阵换将又是军中的大忌,所以……”李璋说到这里没有再说下去,相信赵祯也明白他的意思。
其实就在大同的捷报送回来的同时,朝中的大臣就已经建议把刘平召回京城了,这些人对武将实在太过防范,哪怕刘平还有个进士出身,但依然逃不过他们的怀疑,特别是刘平现在大功在身,手中又握有近十万大军,如果真的造反的话,那后果是不堪设想。
当然了,这也不能怪大臣们有上面这些想法,毕竟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就是这么干的,有他这个榜样在,大宋一朝对武将的不信任几乎达到了顶点,之前打败党项的赵振现在也只能在武学蹲着,更别说刘平夺回燕云这么大的功劳了。
赵祯听到李璋的话也立刻明白过来,当政沉思了片刻也终于做出决定道:“刘平暂时是不能调回来了,有他在还能稳定燕云,不过如果不调他回来,恐怕朝堂上的大臣也不甘心,不如就用一个折中的办法,派个监军去燕云吧!”
李璋听到这里也考虑了片刻,随后也点头同意,之前刘平出兵前要求朝廷不能牵制他的兵权,所以赵祯连监军都没派,不过现在燕云已经打下来了,派个监军到地方也是很正常的事,大宋的太监虽然比不上明朝,但权力也不小,很多宫中的太监都会被派驻到地方为官,有些太监甚至能封王,比如那位代辽的童贯。
看到李璋同意,赵祯也立刻考虑的人选,结果他很快看到了身边的一个内侍,当即直接一指道:“我看就士郎吧,他在我身边侍奉了这么多年,也是时候放他出宫转一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