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节 逻辑与本能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25中文网 www.25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也是我在前面说的:心理分析者并不能完全等同父母。
细微的区别就在此处——朦胧的安全感。
一种与生俱来的;受之父母的;无需解释的;抵抗所有悲伤与不良暗示的神奇力量。
诚然,心理分析者的逻辑分析也能帮患者理清所有错乱的思维。
患者也对这种严密的逻辑十分迷恋。
这与吹嘘无关,只是患者的真实感受。
正是对这种严密而美妙的逻辑的强烈迷恋与依赖,患者才始终放不下那些心理分析理论。
一旦心中出现困惑,马上就要搬出心理理论。
分析通顺后,又获得前所未有的快乐和释怀。
如果一时理不顺,则又会产生不安与焦躁。
他也明白:自己迟早要脱离心理分析者,回归本性。
所以如果暂时做不到,他就会很懊恼与急躁。
其实,他只需要明白一点:朦胧的安全感和严密美妙的逻辑,同样能够令他获得健康和快乐。
这是健康与病态的最初临界点.
但朦胧的安全感更加有价值和意义、更加无懈可击。
因为那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解释的。
所以,他只需要记住并享受这种感觉就好了,而不需要特定的形式。
当他内心的困惑时,只要记得这种朦胧的感觉能够为他解惑就足够了。
不需要太多的逻辑和原因。
心理分析者,其实是融合了母亲与提醒者。
所以,患者能够从心理分析者感受前所未有的快乐和释怀——这是母性的安全感。
但也暂时不能脱离这种逻辑解释,凡事要问个原因——这就是最初把他对母亲无意识、无理由的安全感,转换为有意识、有原因的、安全感的那个提醒者。
他虽然有一种不可言传的本能力量,可以消除所有症状。
但是,他仍然迷恋那种逻辑式的力量,来消除症状。
哪个才是本质,不难看出。
就是无意识的母性安全感。
所以,只需要记得那种感觉和“呼吸”就行了。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些人在基本被治愈之后,特别急于想成为心理分析者,为别人排忧解难。
似乎马上要把这种严密而美妙的逻辑呈现给别人看,以显示自己的力量。迟了还怕别人看不到。
就像有些人急于想功成名就,急于表现自己,害怕自己被埋没,怕被人误解。
这也是合理的。
潜在的台词就是:他不再害怕带着“母亲”呈现在外人面前。
这要在以前,他是特别抗拒的。
只是这种呈现过于有意和焦急,不够随心。
因为他还没有最后做到只信无意识感觉的程度。
一不小心又忘记了“呼吸”就是母亲的存在,根本不需要急于呈现,每时每刻就呈现在别人眼前。
诚然,初次被分析到这一步的患者,常常感觉这种"呼吸"的无力.他们认为这种"呼吸"的快感没有那些美好梦想和荣誉来得强烈.
这也是正常的.
因为他们还没有恢复到那一步——每时每刻的安全感就是最大的快乐.
因为感觉安全,所以不必为了实现那些诱惑的梦想急躁万分.
因为不急躁,才会发现:身边的一草一木都有可能蕴藏着快乐.
这种安全感正是畅快的呼吸带来的.
正因为这种“呼吸”的生理连结性,所以,如果孩子的心灵恢复了健康快乐,就会在无形中影响父母,使他们随之改变。
在后面的“心理与躯体”分卷中,大家会了解到:父母的身体与孩子也有一定程度的相通性。
有心理隐疾或多愁善感的孩子,当他看到父母佝偻、虚弱、渐渐老去的身体时,会莫名地无比自责,甚至引发绝望与抑郁。
仿佛父母即将要与自己“生离死别”。
这种感觉几乎是无人可安慰的,在普通大众中也会或多或少引起一阵伤感。
人们只能寻找刺激或麻醉,来转移这种伤感。
即便是“没心没肺”的人,面对父母的老去,似乎能很自然轻松地接受。
但是,他们却把这种“伤痛”无形地转移到别人身上。
所以,在现实中,“没心没肺”的人总要或多或少“伤害”一下别人。
大家应该极少能见到:既能轻松面对父母的老去,又能保持淡定,待人友好和善的人。
当然,心理特别健康的人还是可以做到的。
从“身心相融”的角度看:心理疾患者的身体疾病,如白发、虚弱、头晕、头痛……应是“吸纳”或“模仿”了父母的身体症状,潜意识想以此为他们承担。
但如果不明白这一点,他只能徒增痛苦。
明白了这一点,他就能知道:自己的健康,一定能带来父母的健康。
尤其是一个身心虚弱的男孩,面对父亲的衰老,他的潜意识会认为自己吸收了父亲的痛苦,不用再背上父亲责罚的包袱与良心的拷问,自己已经对得起父亲了,不用再为保护母性而向父性妥协和委曲求全。
这样看起来很玄,但是,不得不说,人们有时的一些身体症状都是源于心理的忧伤和压抑。
所以,仅靠心灵治愈某些身体疾病也并非“玄玄乎乎”。
所以,当某个有心理隐疾的男孩明白这个心理机制后,他就能以“勇往直前、不怕死”的勇气与阳刚,克服对父亲衰老地伤感,无所畏惧地追求应得的快乐。
似乎自己的阳刚与勇气,也能给父亲带来活力……
而这种阳刚与勇气,竟是源于父亲曾经对他的“勇气训练”的记忆。
这种“勇气训练”的记忆,正好取代了他对父亲衰老的罪责。
请原谅如此繁琐的分析。
但正因为人们对心理症状的本质了解太少,只能停留于千篇一律的解释中。
才会铁定地认为自己无法克服心灵的某些痛苦。
晦涩的分析或许会给您带来一时的头昏脑胀,但或许对症状的缓解、消失会更持久些。
回到主题。
即便暂时不能做到完全回归无意识,也是无甚妨碍的。
他暂时还需要从心理分析者那里获得有意识、有逻辑的安全感,就要承认这种安全感。
因为他还只是用逻辑思维意识到这种本源安全感的重要性和隐藏的快乐.
但并非完全、真正地享受这种本源安全感所带来的轻松和愉悦.
迟早一日总会回归无意识的。
否定了这种安全感,虽然可以排除心理分析者(提醒者)的影响,但同时也否定了母亲赋予他的天生安全感。
这也可以解释:为何有些人对弗洛伊德那些性欲期的理论总是抱排斥态度。
原因就是不够精确,不能被科学严格证明。
但对于“患者”,以至所有人来说,最重要的只是那种朦胧的、无意识的感觉,有意地精确证明都是无关宏旨的。
也可以这么理解:母亲给予孩子的先天安全感与快乐。是世上独一无二且最高的快乐。
这种安全感和快乐本来是潜意识的,不言而喻的。
但一旦变成了有意识的,最高的安全感和快乐就会变得教条化,逻辑化、严密的秩序化。
因为意识大多是来自外界的教育所得。
所以,逻辑化就会变得异常快乐和有成就感,使患者无法割舍。
所以,要让本来属于潜意识的安全感和快乐重归潜意识,而让潜意识中晦涩的症状意识化。
这就是潜意识和意识的整合。
这也是我在前面说的:心理分析者并不能完全等同父母。
细微的区别就在此处——朦胧的安全感。
一种与生俱来的;受之父母的;无需解释的;抵抗所有悲伤与不良暗示的神奇力量。
诚然,心理分析者的逻辑分析也能帮患者理清所有错乱的思维。
患者也对这种严密的逻辑十分迷恋。
这与吹嘘无关,只是患者的真实感受。
正是对这种严密而美妙的逻辑的强烈迷恋与依赖,患者才始终放不下那些心理分析理论。
一旦心中出现困惑,马上就要搬出心理理论。
分析通顺后,又获得前所未有的快乐和释怀。
如果一时理不顺,则又会产生不安与焦躁。
他也明白:自己迟早要脱离心理分析者,回归本性。
所以如果暂时做不到,他就会很懊恼与急躁。
其实,他只需要明白一点:朦胧的安全感和严密美妙的逻辑,同样能够令他获得健康和快乐。
这是健康与病态的最初临界点.
但朦胧的安全感更加有价值和意义、更加无懈可击。
因为那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解释的。
所以,他只需要记住并享受这种感觉就好了,而不需要特定的形式。
当他内心的困惑时,只要记得这种朦胧的感觉能够为他解惑就足够了。
不需要太多的逻辑和原因。
心理分析者,其实是融合了母亲与提醒者。
所以,患者能够从心理分析者感受前所未有的快乐和释怀——这是母性的安全感。
但也暂时不能脱离这种逻辑解释,凡事要问个原因——这就是最初把他对母亲无意识、无理由的安全感,转换为有意识、有原因的、安全感的那个提醒者。
他虽然有一种不可言传的本能力量,可以消除所有症状。
但是,他仍然迷恋那种逻辑式的力量,来消除症状。
哪个才是本质,不难看出。
就是无意识的母性安全感。
所以,只需要记得那种感觉和“呼吸”就行了。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些人在基本被治愈之后,特别急于想成为心理分析者,为别人排忧解难。
似乎马上要把这种严密而美妙的逻辑呈现给别人看,以显示自己的力量。迟了还怕别人看不到。
就像有些人急于想功成名就,急于表现自己,害怕自己被埋没,怕被人误解。
这也是合理的。
潜在的台词就是:他不再害怕带着“母亲”呈现在外人面前。
这要在以前,他是特别抗拒的。
只是这种呈现过于有意和焦急,不够随心。
因为他还没有最后做到只信无意识感觉的程度。
一不小心又忘记了“呼吸”就是母亲的存在,根本不需要急于呈现,每时每刻就呈现在别人眼前。
诚然,初次被分析到这一步的患者,常常感觉这种"呼吸"的无力.他们认为这种"呼吸"的快感没有那些美好梦想和荣誉来得强烈.
这也是正常的.
因为他们还没有恢复到那一步——每时每刻的安全感就是最大的快乐.
因为感觉安全,所以不必为了实现那些诱惑的梦想急躁万分.
因为不急躁,才会发现:身边的一草一木都有可能蕴藏着快乐.
这种安全感正是畅快的呼吸带来的.
正因为这种“呼吸”的生理连结性,所以,如果孩子的心灵恢复了健康快乐,就会在无形中影响父母,使他们随之改变。
在后面的“心理与躯体”分卷中,大家会了解到:父母的身体与孩子也有一定程度的相通性。
有心理隐疾或多愁善感的孩子,当他看到父母佝偻、虚弱、渐渐老去的身体时,会莫名地无比自责,甚至引发绝望与抑郁。
仿佛父母即将要与自己“生离死别”。
这种感觉几乎是无人可安慰的,在普通大众中也会或多或少引起一阵伤感。
人们只能寻找刺激或麻醉,来转移这种伤感。
即便是“没心没肺”的人,面对父母的老去,似乎能很自然轻松地接受。
但是,他们却把这种“伤痛”无形地转移到别人身上。
所以,在现实中,“没心没肺”的人总要或多或少“伤害”一下别人。
大家应该极少能见到:既能轻松面对父母的老去,又能保持淡定,待人友好和善的人。
当然,心理特别健康的人还是可以做到的。
从“身心相融”的角度看:心理疾患者的身体疾病,如白发、虚弱、头晕、头痛……应是“吸纳”或“模仿”了父母的身体症状,潜意识想以此为他们承担。
但如果不明白这一点,他只能徒增痛苦。
明白了这一点,他就能知道:自己的健康,一定能带来父母的健康。
尤其是一个身心虚弱的男孩,面对父亲的衰老,他的潜意识会认为自己吸收了父亲的痛苦,不用再背上父亲责罚的包袱与良心的拷问,自己已经对得起父亲了,不用再为保护母性而向父性妥协和委曲求全。
这样看起来很玄,但是,不得不说,人们有时的一些身体症状都是源于心理的忧伤和压抑。
所以,仅靠心灵治愈某些身体疾病也并非“玄玄乎乎”。
所以,当某个有心理隐疾的男孩明白这个心理机制后,他就能以“勇往直前、不怕死”的勇气与阳刚,克服对父亲衰老地伤感,无所畏惧地追求应得的快乐。
似乎自己的阳刚与勇气,也能给父亲带来活力……
而这种阳刚与勇气,竟是源于父亲曾经对他的“勇气训练”的记忆。
这种“勇气训练”的记忆,正好取代了他对父亲衰老的罪责。
请原谅如此繁琐的分析。
但正因为人们对心理症状的本质了解太少,只能停留于千篇一律的解释中。
才会铁定地认为自己无法克服心灵的某些痛苦。
晦涩的分析或许会给您带来一时的头昏脑胀,但或许对症状的缓解、消失会更持久些。
回到主题。
即便暂时不能做到完全回归无意识,也是无甚妨碍的。
他暂时还需要从心理分析者那里获得有意识、有逻辑的安全感,就要承认这种安全感。
因为他还只是用逻辑思维意识到这种本源安全感的重要性和隐藏的快乐.
但并非完全、真正地享受这种本源安全感所带来的轻松和愉悦.
迟早一日总会回归无意识的。
否定了这种安全感,虽然可以排除心理分析者(提醒者)的影响,但同时也否定了母亲赋予他的天生安全感。
这也可以解释:为何有些人对弗洛伊德那些性欲期的理论总是抱排斥态度。
原因就是不够精确,不能被科学严格证明。
但对于“患者”,以至所有人来说,最重要的只是那种朦胧的、无意识的感觉,有意地精确证明都是无关宏旨的。
也可以这么理解:母亲给予孩子的先天安全感与快乐。是世上独一无二且最高的快乐。
这种安全感和快乐本来是潜意识的,不言而喻的。
但一旦变成了有意识的,最高的安全感和快乐就会变得教条化,逻辑化、严密的秩序化。
因为意识大多是来自外界的教育所得。
所以,逻辑化就会变得异常快乐和有成就感,使患者无法割舍。
所以,要让本来属于潜意识的安全感和快乐重归潜意识,而让潜意识中晦涩的症状意识化。
这就是潜意识和意识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