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中文网 > 山沟皇帝 > 第两百九十六章 秋风萧瑟战鼓响

第两百九十六章 秋风萧瑟战鼓响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25中文网 www.25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为了大唐王朝能够有一个继承人,为了不至于让李家绝后,李轩是准备当几个月的和尚,不管是董芸芸还是叶氏还是珠儿,他谁都不准备碰。

    而且为了避免让这三个娇滴滴的女人在自己面前晃来晃去动摇他的决心,他第二天一大早就是带着侍卫回到了澜江渡口。

    如今的澜江渡口已经是彻底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军营,大唐新军在这里整整驻扎了三千人,因为是准备在这里场时间驻扎下去,所以在修建众多河滩防御工事的同时,也是修筑了众多比较简单的营房,一副要在这里扎根的模样。

    不仅仅是防御工事和营房,大唐新军还忙里偷闲,建造了不少的木筏乃至船只。

    这些船只现在自然是用不上的,但是现在用不上不代表着以后用不上了,在李轩的计划里,澜江渡口战役后的三个月内,大唐王朝都会苦修内功为主,等三个月后明军估计也就来了,到时候以守代攻,争取把明军再一次留在这澜江河底。

    到时候,他的大唐新军也就是到了出兵兴泉府城的时候了!

    那时候不仅仅是击败了明军的缘故,更是因为正泰县这个穷乡僻壤已经是无法满足大唐王朝的发展需要了,他们需要更广阔的领土来获得兵源以及各种战略资源。

    现在提前打造的船只和木筏,是为了到时候进攻府城的时候渡江所用。

    大唐王朝,总不能一直窝在小小的正泰县!

    它的下场只有两个,要么是被越来越多的明军剿灭,要么是一路逆流而上发展壮大,如何在逆流中发展壮大,这就是李轩所需要考虑的事了。

    而占据整个兴泉府,就是李轩下一步的战略规划!

    当然了,发起下一步的攻占兴泉府的战略之前,得把整个正泰县先掌控在手里才行,此外也得先把未来数月来袭的明军歼灭后才行,要不然的话,很容易兴泉府没拿下了,自己的大唐新军就被庞大的明军一口给吞干净。

    歼灭明军,这是未来的事,李轩现在管不着,最近几个月里,他却是准备着进一步加强对正泰县的掌控力度。

    为此,他设立了多个镇以及高达六十几个村,而这些村镇都设置有捕快,此外,还设置了一个捕盗营,捕盗营的三个队,有两个驻扎在溪口村,而有一个则是驻扎了正泰县西北方向的杨家村。

    捕盗营加上各镇各村的捕快,这些半军事的武装力量已经是勉强能够帮助大唐王朝掌控各镇了。

    不过龙华镇和正泰县却是要特殊一些,龙华镇都还好,苏家康明显是放弃了龙华镇,把驻守龙华镇的正规军都抽调到了正泰县城,只留下数十青壮而已。

    不过即便如此,大唐新军也没有占据龙华镇,只是在镇外留守了数十名士兵看守而已。

    这么久过去了,龙华镇内的那些青壮和普通人都已经是习惯了外头的这数十名大唐新军士兵的存在了,对于镇外大唐新军的士兵们每天早上就跑来跑去,训练时的大喊大叫都已经给是见怪不怪了,甚至住的比较近的一些小孩子,偶尔还跑去看大唐新军的训练。

    倒是正泰县城那边,因为城内有着七八百人明军和青壮,再加上又有苏家康坐镇,所以一直都是没有放松警惕。

    而大唐新军这边也是不敢放松对正泰县城的监控,在正泰县的四个城门都是布置了人手进行监控,此外在稍微远一些的地方里还驻扎了一个队的士兵作为后援。

    随着大唐新军的兵力扩张,监控或者说包围正泰县城的大唐新军,已经是从之前的一百多人充实到了如今的两百多人,而这两百多人,正是大唐新军内的第二混成营。

    这个第二混成营的任务就是监控正泰县内的明军,并且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内攻克占据龙华镇和正泰县城。

    大唐新军的将近四千兵力,自然是不可能一口气都放在澜江渡口的,而是主力三千余人在澜江渡口,在正泰县城、龙华镇这边布置了第二混成营。

    而第一混成营则是作为机动兵力,部署在位于澜江渡口西北方向大约十五里的地方,而在这个地方有着另外一个比较适合大军渡江的河段,如果明军从这里渡江的话,第一混成营就得肩负起阻击明军渡江,拖延时间等待主力增援的重担。

    此外,其他几个明军可能渡江的地方,李轩也是酌情部署了部分兵力。

    至于澜江渡口这边,主力部队则是拥有足足三千人。

    如果明军大规模来袭,并准备再一次从澜江渡口渡江的话,李轩肯定也是会把第一混成营以及布置在其他几个渡口的部队都调到澜江渡口,和明军决一死战。

    情况危急之时,后方的第二混成营以及捕盗营也是会被抽调上来增援主力。

    李轩积极备战,把时间都花在了处理政务,训练军队上头,而河对岸的宋志文显然也是没有闲着。

    虽然他妙笔生花,把澜江渡口之战的失败给糊弄了过去,但是总不能坐视伪唐贼军在正泰县发展壮大不是。

    到时候别说剿灭这些伪唐贼军了,说不准兴泉府都要守不住了。

    为了剿灭伪唐贼军,更是为了阻拦这些伪唐贼军读过澜江,宋志文最近也是大肆招募青壮,想要重建他的募兵部队,同时也是动用了人脉关系,说服了巡抚派遣临近的几个州府的卫所部队过来帮忙剿匪。

    巡抚大人一出手,四个位于兴泉府周边的千户所就是接到了调令准备出兵兴泉府。

    如今这些来援的卫所兵已经是在路上了,总数大约有两千人,再加上兴泉府本身的几个千户所新征召的千名军户士兵,一共凑出三千卫所兵是不成问题的。

    而宋志文也明白,靠这三千卫所兵是不靠谱的,这些卫所兵连土匪都打不过,要打仗,还得靠那些募兵!

    所以他又一口气招募两千募兵,如今正在日夜训练着呢。

    再加上澜江渡口那边也还有千余人的明军,当初澜江渡口一战战败后,他从各地搜罗了近千兵力紧急增援澜江渡口,这些兵力后续也一直驻守在澜江渡口,总数大约有一千五百人。

    三千加两千再加一千五百,也就是说,未来一两个月后宋志文手下的兵力就能够达到六千五百。

    这六千五百人可不包含民夫,而是单纯的作战兵力!

    哪怕是卫所士兵的战斗力很弱,哪怕他的募兵都是过去一个月里刚招募的,但是这些士兵不管怎么说都是正规军队,和民夫还是有着本质差别的。

    等到大战的时候,宋志文还会继续征召个几千民夫,负责后勤运输以及辅助任务,到时候凑出上万个人口也是有可能的。

    至于他一个兴泉府怎么养活这上万人,这种事不用他操心,增援而来的两千卫所兵是自带干粮的,他顶多就是给一点点粮食意思意思,粮草让他们自行解决。

    而兴泉府本身的那一千多卫所兵的粮草怎么解决?还是自带干粮!

    什么叫卫所兵啊,就是平常种田积攒军粮,打仗的时候就带着自己种出来的军粮出发征战啊啊。

    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人说明朝的卫所制度,让朝廷无养军之费了。

    当然了,要想这些卫所兵卖力作战,还是需要拿出额外的真金白银来赏赐,同时那些经常经历战事的边军因为花费巨大,所以是需要朝廷下拨军费进行补贴的,也就是所谓的‘年例银’。

    这些银子如今就是需要他宋志文想办法筹借的,这只是剿匪而已,加上宋志文为了自己的官帽子着想,又故意隐瞒了消息,因此朝廷那边自然是不会拔下什么军费来的,只能是宋志文自己筹借。

    卫所兵都需要给少许军费了,那么那些募兵就更是花银子了,这些募兵可是拿军饷的,没钱又没饭吃,可别指望他们给你宋志文卖命。

    哪怕是那些临时征召的民夫,虽然不给他们饷银,甚至都还让他们自带干粮,但是必须的花费还是需要的。

    这么加起来,上万人的花费也不是个小数目,而明朝的地方官府历来都是穷光蛋,兴泉府的财政可拿不出来这么大一批银子。

    但是宋志文却是没有在乎过这个问题?

    没有军费供养大军?这个简单?他可是一府之尊,直接下命令向大户们摊派银粮也就是了。

    堂堂一个知府大老爷,难不成还能被这点银子难住不成?

    当然了,摊派这种事一次两次还行,次数多了那些大户们就会有意见了。

    但是摊派这种事也不可能持续多次啊,这上万人的军队在未来的三个月内要么是剿灭了伪唐贼军,要么是被伪唐贼军击败。

    宋志文他是不可能养着上万人无所事事玩一年半载的。

    而如今的李轩还不知道,宋志文已经是预备着抽调、训练总数六千五百人的正规军,外加好几千的民夫,准备凑上万人规模的大军,准备给他一个大杀招!

    不过知不知道也是没有所谓的,哪怕李轩所预料的明军是省城派过来的几千或者上万人,而事实是这些明军还是宋志文自己搞出来的,但是两者的兵力差距并不大。

    反正明军这么多,打谁都是一样的!

    时随着中秋,霜降等节气过去了,天气也是逐渐变凉。

    而河对岸的明军也是越来越多,终于有一天,大唐新军的探子们,发现有着五千人明军从府城方向朝着澜江渡口而来,等他们抵达后加上原有的五千明军,那么河对岸的明军总兵力就会超过万人人。

    李轩得到这个消息后,深吸了口气,然后对着一群将领道:“等了这么久,他们终于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