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酷吏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25中文网 www.25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耗时良久的选妃总算是结束了,但让人惊掉眼珠子的是,除了陆筱筱和顾诗音,所有人都落选了。
这命中率,简直低的吓人!
而且,为什么会是这两个人呢?
有些人甚至会想,是不是因为之前就他们说话了?一念及此,那些落选的女子内心的嫉妒更甚了,为什么别人就有那么好的运气!
赵构的这一波操作,让很多人心态崩了,不过,那些大臣再要求赵构纳后妃的时候,赵构的脾气就不是那么好的。
这一次选了两人已经是他的退让了,再来得寸进尺,他会让人感受一下什么叫君王一怒。
赵构在京城瞎搞事的时候,楚云还在平阳关进行建设。
楚云的申请是很快得到了回应的,户部紧急调拨了大批人口,迁徙平阳关,而楚云由原本的监军,暂时代替了平阳关的城主。武蕴儿依然是将军,但是,算是雁门关的,还是算平阳关的,也没有明说。
总之,没有调令让她回雁门关,就暂且在这呆着。
灾后重建的工作很困难。
一开始是缺人,等人过来了,就是缺钱了。
钱财的事情,暂时可以要朝廷补给,但是要如何恢复平阳关的生产,就不是一件简单操作的事情。
很多建筑的施工要人,这些迁徙过来的人,也大多数是不情愿的。
这时代的人,乡土情太浓郁了,若是能宅在自家土地上,谁愿意远走他乡。
可是朝廷一纸调令,他们就不得不举家前往平阳关。
当然,朝廷也调拨了许多流放服刑的人来了平阳关,但那也是杯水车薪。
普通百姓迁徙到平阳关,都是让军队送过来的。
不是护送,是押送,尽管这些人没有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但朝廷需要他们这么做他们就不得不过来。
敢逃跑就是死,这也是军队跟随的原因。
封建的统治阶级就是有这么可恶。
楚云深知在高压下,肯定会有反抗的,所以在这批人到来之前,楚云就做好了预案。
凡是在平阳关落户的,免三年赋税,生一个孩子额外免一年。
在平阳关从事生产建设的,待遇从忧。
反正,这钱是朝廷出。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楚云固然可以用强权逼迫这些人不得不落户,不得不多生育,但楚云并不愿意剥削这些已经很惨的人。
而且,只有给人好处了,才能让人安心跟随他。
饶是如此,楚云的善名,也并没能传播开。因为这些刚来到平阳关的人,对楚云忽然给出的那么多好处,暂时还是不信任的,也自然不会主动去传播他的名声。
就算是信任,他们这些平民,也没有什么好的传播渠道,无法弄得人尽皆知。
在很多地方,楚云和武蕴儿的名声是很好的,保家卫国的女武神什么的,总之都是赞美,但对这些迁徙之地的人来说,楚云无异于大魔头。
他们并不知道楚云的名字叫什么,总之,是一个很可怕的人,逼得成千上万的人不得不拖家带口远走他乡,这是非常残忍的事情!
在这批移民的老家,楚云的名声完全坏掉了。这明明是朝廷的举动,但因为建设平阳关的,是楚云,所以楚云自动躺枪。
夏莹听说出现了一个这样的酷吏,顿时惊怒交加。
移民的过程中,的确是发生了死伤事件的,有些地方,总会发生一些非暴力不合作的事件,再加上地方官员,很多都是作威作福的,而且这也是政治任务,杀了几个人以儆效尤,效果还是挺好的,也不会被上头责怪。
然后,这个锅又被算到楚云头上去了。
也是心疼楚云,一边收复边关,一边做灾后重建,还得给一些坑货背锅。
然后因此引来了江湖刺客的目光。
夏莹并不知道这个平阳关的酷吏就是楚云,因为民间并不知道这个人是什么名字,只知道是个很厉害的人,很有权势的人,如此而已。
而夏莹所在的圣教,理念便是为了保护这些普通的百姓,不受朝廷无良官员的压迫,因此,圣教笼络了很多普通的百姓,这些年,也的确处理了很多为官一方为祸一方的贪官污吏。
这次,楚云就被盯上了。
和之前圣教刺杀的那些官员不同,夏莹了解到这是一个手握兵权的人,如果是这样的话,其他的人去刺杀可能就会有危险了。刚好,她也没什么事情,这件事她可以去处理了。
就是不知道她知道要刺杀的酷吏是楚云,内心会作何感想。
楚云整天忙得不行,压根都没法去想反攻燕国的事情了,只是他心中也有防备,北燕的动静太小了,没道理被破了两路大军,还跟个没事一样,并且龟缩起来了。
所以,恢复城防是最为关键的一点。
除了必要的用来警戒的士兵,楚云将大部分的士兵都当成施工队了。
和那些征调的平民不同,士兵还要穿着战甲干活,可以说是很辛苦了,但跟着楚云干活的人,都没有怨言。
因为楚云是一个心系家国,心系百姓的好官,最重要的是带着他们打了两场胜仗。
这就是威望的好处。
楚云在军中,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威望,虽然比不上武蕴儿的声名远播,至少是让自己带的这些人认可了。
夏莹千里迢迢赶到平阳关,见到的就是这样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隐约可见的还有那些废墟的痕迹,大部分的地方,却已经重建完成了。
一定是压榨了很多民力!不然如何能有这样的效率?
想到这里,夏莹的杀心更甚。
城中到处都忙得不可开交,倒是没有人注意到这个相貌平平的女子。
夏莹是易装了的,她要刺杀,也不是凭借风言风语就去行动的,总得调查一番。目前的情况来看,夏莹判断传言应该是真的。
不过,问一下当地的百姓就能了解更多了。
夏莹看到了一对看上去很老实的夫妻,走上前便问道:“你们是从九江迁过来的人吧!”
那对夫妻闻言,脸色顿时变得游戏难看,回答道:“是的。”
夏莹注意到他们还推着推车,飘散出的味道,应该是豆腐。夏莹又问道:“我是你们九江的老乡,不知道你们在这里过的还好么?”
“还……”
那男的刚想回答,他的妻子立马接过话,道:“哪里能好,丢掉了原来的家,到这里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为了生活不得不天天卖些豆腐维生,不然饭都没得吃。”
“居然是这样的么?”
夏莹觉得有些可疑,但这对夫妻的话还是给了她一个可以验证的方向。
买了几块豆腐作为问话的谢礼,夏莹又开始自己的走访。
在夏莹走后,那个老实男人不禁问道:“为什么要骗她?”
“我哪里有骗她,我们现在不还是住在大帐篷么,我只是没说楚大人已经在修建房子而已,还有,要是告诉她这里卖豆腐不交税还有钱奖励,种田也不用交税,她回去和九江的人一说,大家都过来的话,哪里还会给你不收税的田种?”
老实人也是有自己的算计的,虽然眼界小,在他们看来也是这个道理。
然而真相不会是人多了就不会免税了,古有徒木立信,有千金买马,都体现了官方的信誉有多重要,既然楚云立下了规矩,自然不会把人吸引过来之后又自己废除。
不过,他们这些人当然不会体会到不同阶层的人的想法。
于是妥妥地坑了楚云一手。
夏莹去看到了集体的住处,确实很简陋,这里所有人都在忙着,老弱妇孺,没有一个闲着的,显然是这个酷吏在压榨百姓。
却是不知道,楚云为了调动这些人的积极性,付出了多少好处。
因为夏莹也看不到这些好处。
视角不同,总是有局限性的。
考察够了,夏莹便决定要动手了,她不能忍受这么多可怜人,受到如此眼中的欺压而无动于衷。
只有杀掉这个酷吏,才能给百姓们一个好的生活。
这是个有些天真而且无脑的想法,但江湖人,多数都是这么想的。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然不知道上位者想的是什么,有些事情看起来是在压榨百姓,实际上的目的,却也是为了保护这些人。
让一部分人迁徙,确实是对他们的伤害,但是,不牺牲这些人,那就无法保护更多的人。而楚云也对这些迁徙的人做出了补偿,总之,足够问心无愧了。
平阳关的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开战一个多月了,在多方努力之下,现在已经逐渐进入了正轨。
人口依然是稀少的,所以楚云利用自己雁门商会的理事身份,调用了大量的资源到了平阳关。
既然人口只能迁徙那么一点点,那就只能吸引外来人口了。
商人,就是外来人口。
如今的雁门商会已经停止向燕国经商了,在战争时期给敌人卖粮食,这和叛国也没有什么区别了,而且边防管制也很严格。
楚云虽说自己也和雁门商会有利益关系,雁门商会名义上是民办,实际上已经是在朝廷的掌控之中,却也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们去经商。
打仗对边关贸易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楚云也很无奈,不能再走私,那就只能下海了。
但下海是海边的人能干的事情,而且也是有官方把控的,私自下海是要出事的。
楚云可以暂时调动雁门商会的资源,来支持一下平阳关的重建,但雁门商会的发展方向,以及平阳关的经济复兴都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现在的雁门商会,带不动平阳关的经济。
楚云分析了一下平阳关的区位条件,硬是想不出有什么可以用来恢复生产的。
首先,地理位置,作为边关,而且是曾经破过一次的边关,政治非常不稳定,一个不小心,可能下一次就被攻陷了,那么,城里的人肯定也是要一起凉凉。
第二,市场条件,都是一群刚移民过来的,没有人有几个闲钱的,购买力低,几乎没有市场。
所以,经济复兴可能是灾后重建最大的难题了。
目前楚云还可以申请朝廷拨款,但不可能一直拨款,朝廷的钱也是很重要的,不说有多少人吃拿卡扣,如果他一直需要国家财政带着,那平阳关对国家的负担也太大了。
必须要自给自足。
种田就可以自给自足,问题是这边的温度比南方要低,很多作物在南方一年二熟,在这边只能一年一熟。
种田都种不过人家,这才是最气的。
楚云在书房中忧心这个,武蕴儿默默过来给他添了杯茶水,武蕴儿已经很有贤妻良母的风范了,楚云眼含着柔情道:“你早些去休息吧!”
武蕴儿摇摇头,道:“我是有事情想和你说。”
“什么事?”
楚云很奇怪,武蕴儿这样子说,肯定是有正事的,只是她那个职位,没有什么好想的啊!
“我想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反攻燕国,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回京。”
武蕴儿语气平淡地说出了这些问题,楚云闻言,却是沉默了很久。
他知道武蕴儿是怎么想的,也明白武蕴儿在牵挂着什么。
家里的楚书,武蕴儿大概时刻都在想着他吧,以武蕴儿的性子,孩子不在身边,肯定是时刻都在担心着。
转眼,离开京城已经快四个月了,冬已去,春又来,要问归期,却不知道何时。
燕军已经被击退了,但朝廷没有召唤他们回去,边关也没有完全安定,楚云也无法放心回去。
武蕴儿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想的是主动出击,至少是打到燕国不敢来犯,她就可以卸甲归田带孩子了。
楚云忽然灵光一闪,平阳关,最大的区位劣势就是地处边关,容易遭受动荡,而战争时期,走私也不允许,那么,如果是掠夺呢?
这样,武蕴儿的想法也可以实现了,这是一石二鸟之计啊!
楚云猛地抱住武蕴儿亲了一口,道:“明日你便去整肃军队,我们随时可以出发!”
耗时良久的选妃总算是结束了,但让人惊掉眼珠子的是,除了陆筱筱和顾诗音,所有人都落选了。
这命中率,简直低的吓人!
而且,为什么会是这两个人呢?
有些人甚至会想,是不是因为之前就他们说话了?一念及此,那些落选的女子内心的嫉妒更甚了,为什么别人就有那么好的运气!
赵构的这一波操作,让很多人心态崩了,不过,那些大臣再要求赵构纳后妃的时候,赵构的脾气就不是那么好的。
这一次选了两人已经是他的退让了,再来得寸进尺,他会让人感受一下什么叫君王一怒。
赵构在京城瞎搞事的时候,楚云还在平阳关进行建设。
楚云的申请是很快得到了回应的,户部紧急调拨了大批人口,迁徙平阳关,而楚云由原本的监军,暂时代替了平阳关的城主。武蕴儿依然是将军,但是,算是雁门关的,还是算平阳关的,也没有明说。
总之,没有调令让她回雁门关,就暂且在这呆着。
灾后重建的工作很困难。
一开始是缺人,等人过来了,就是缺钱了。
钱财的事情,暂时可以要朝廷补给,但是要如何恢复平阳关的生产,就不是一件简单操作的事情。
很多建筑的施工要人,这些迁徙过来的人,也大多数是不情愿的。
这时代的人,乡土情太浓郁了,若是能宅在自家土地上,谁愿意远走他乡。
可是朝廷一纸调令,他们就不得不举家前往平阳关。
当然,朝廷也调拨了许多流放服刑的人来了平阳关,但那也是杯水车薪。
普通百姓迁徙到平阳关,都是让军队送过来的。
不是护送,是押送,尽管这些人没有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但朝廷需要他们这么做他们就不得不过来。
敢逃跑就是死,这也是军队跟随的原因。
封建的统治阶级就是有这么可恶。
楚云深知在高压下,肯定会有反抗的,所以在这批人到来之前,楚云就做好了预案。
凡是在平阳关落户的,免三年赋税,生一个孩子额外免一年。
在平阳关从事生产建设的,待遇从忧。
反正,这钱是朝廷出。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楚云固然可以用强权逼迫这些人不得不落户,不得不多生育,但楚云并不愿意剥削这些已经很惨的人。
而且,只有给人好处了,才能让人安心跟随他。
饶是如此,楚云的善名,也并没能传播开。因为这些刚来到平阳关的人,对楚云忽然给出的那么多好处,暂时还是不信任的,也自然不会主动去传播他的名声。
就算是信任,他们这些平民,也没有什么好的传播渠道,无法弄得人尽皆知。
在很多地方,楚云和武蕴儿的名声是很好的,保家卫国的女武神什么的,总之都是赞美,但对这些迁徙之地的人来说,楚云无异于大魔头。
他们并不知道楚云的名字叫什么,总之,是一个很可怕的人,逼得成千上万的人不得不拖家带口远走他乡,这是非常残忍的事情!
在这批移民的老家,楚云的名声完全坏掉了。这明明是朝廷的举动,但因为建设平阳关的,是楚云,所以楚云自动躺枪。
夏莹听说出现了一个这样的酷吏,顿时惊怒交加。
移民的过程中,的确是发生了死伤事件的,有些地方,总会发生一些非暴力不合作的事件,再加上地方官员,很多都是作威作福的,而且这也是政治任务,杀了几个人以儆效尤,效果还是挺好的,也不会被上头责怪。
然后,这个锅又被算到楚云头上去了。
也是心疼楚云,一边收复边关,一边做灾后重建,还得给一些坑货背锅。
然后因此引来了江湖刺客的目光。
夏莹并不知道这个平阳关的酷吏就是楚云,因为民间并不知道这个人是什么名字,只知道是个很厉害的人,很有权势的人,如此而已。
而夏莹所在的圣教,理念便是为了保护这些普通的百姓,不受朝廷无良官员的压迫,因此,圣教笼络了很多普通的百姓,这些年,也的确处理了很多为官一方为祸一方的贪官污吏。
这次,楚云就被盯上了。
和之前圣教刺杀的那些官员不同,夏莹了解到这是一个手握兵权的人,如果是这样的话,其他的人去刺杀可能就会有危险了。刚好,她也没什么事情,这件事她可以去处理了。
就是不知道她知道要刺杀的酷吏是楚云,内心会作何感想。
楚云整天忙得不行,压根都没法去想反攻燕国的事情了,只是他心中也有防备,北燕的动静太小了,没道理被破了两路大军,还跟个没事一样,并且龟缩起来了。
所以,恢复城防是最为关键的一点。
除了必要的用来警戒的士兵,楚云将大部分的士兵都当成施工队了。
和那些征调的平民不同,士兵还要穿着战甲干活,可以说是很辛苦了,但跟着楚云干活的人,都没有怨言。
因为楚云是一个心系家国,心系百姓的好官,最重要的是带着他们打了两场胜仗。
这就是威望的好处。
楚云在军中,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威望,虽然比不上武蕴儿的声名远播,至少是让自己带的这些人认可了。
夏莹千里迢迢赶到平阳关,见到的就是这样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隐约可见的还有那些废墟的痕迹,大部分的地方,却已经重建完成了。
一定是压榨了很多民力!不然如何能有这样的效率?
想到这里,夏莹的杀心更甚。
城中到处都忙得不可开交,倒是没有人注意到这个相貌平平的女子。
夏莹是易装了的,她要刺杀,也不是凭借风言风语就去行动的,总得调查一番。目前的情况来看,夏莹判断传言应该是真的。
不过,问一下当地的百姓就能了解更多了。
夏莹看到了一对看上去很老实的夫妻,走上前便问道:“你们是从九江迁过来的人吧!”
那对夫妻闻言,脸色顿时变得游戏难看,回答道:“是的。”
夏莹注意到他们还推着推车,飘散出的味道,应该是豆腐。夏莹又问道:“我是你们九江的老乡,不知道你们在这里过的还好么?”
“还……”
那男的刚想回答,他的妻子立马接过话,道:“哪里能好,丢掉了原来的家,到这里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为了生活不得不天天卖些豆腐维生,不然饭都没得吃。”
“居然是这样的么?”
夏莹觉得有些可疑,但这对夫妻的话还是给了她一个可以验证的方向。
买了几块豆腐作为问话的谢礼,夏莹又开始自己的走访。
在夏莹走后,那个老实男人不禁问道:“为什么要骗她?”
“我哪里有骗她,我们现在不还是住在大帐篷么,我只是没说楚大人已经在修建房子而已,还有,要是告诉她这里卖豆腐不交税还有钱奖励,种田也不用交税,她回去和九江的人一说,大家都过来的话,哪里还会给你不收税的田种?”
老实人也是有自己的算计的,虽然眼界小,在他们看来也是这个道理。
然而真相不会是人多了就不会免税了,古有徒木立信,有千金买马,都体现了官方的信誉有多重要,既然楚云立下了规矩,自然不会把人吸引过来之后又自己废除。
不过,他们这些人当然不会体会到不同阶层的人的想法。
于是妥妥地坑了楚云一手。
夏莹去看到了集体的住处,确实很简陋,这里所有人都在忙着,老弱妇孺,没有一个闲着的,显然是这个酷吏在压榨百姓。
却是不知道,楚云为了调动这些人的积极性,付出了多少好处。
因为夏莹也看不到这些好处。
视角不同,总是有局限性的。
考察够了,夏莹便决定要动手了,她不能忍受这么多可怜人,受到如此眼中的欺压而无动于衷。
只有杀掉这个酷吏,才能给百姓们一个好的生活。
这是个有些天真而且无脑的想法,但江湖人,多数都是这么想的。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然不知道上位者想的是什么,有些事情看起来是在压榨百姓,实际上的目的,却也是为了保护这些人。
让一部分人迁徙,确实是对他们的伤害,但是,不牺牲这些人,那就无法保护更多的人。而楚云也对这些迁徙的人做出了补偿,总之,足够问心无愧了。
平阳关的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开战一个多月了,在多方努力之下,现在已经逐渐进入了正轨。
人口依然是稀少的,所以楚云利用自己雁门商会的理事身份,调用了大量的资源到了平阳关。
既然人口只能迁徙那么一点点,那就只能吸引外来人口了。
商人,就是外来人口。
如今的雁门商会已经停止向燕国经商了,在战争时期给敌人卖粮食,这和叛国也没有什么区别了,而且边防管制也很严格。
楚云虽说自己也和雁门商会有利益关系,雁门商会名义上是民办,实际上已经是在朝廷的掌控之中,却也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们去经商。
打仗对边关贸易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楚云也很无奈,不能再走私,那就只能下海了。
但下海是海边的人能干的事情,而且也是有官方把控的,私自下海是要出事的。
楚云可以暂时调动雁门商会的资源,来支持一下平阳关的重建,但雁门商会的发展方向,以及平阳关的经济复兴都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现在的雁门商会,带不动平阳关的经济。
楚云分析了一下平阳关的区位条件,硬是想不出有什么可以用来恢复生产的。
首先,地理位置,作为边关,而且是曾经破过一次的边关,政治非常不稳定,一个不小心,可能下一次就被攻陷了,那么,城里的人肯定也是要一起凉凉。
第二,市场条件,都是一群刚移民过来的,没有人有几个闲钱的,购买力低,几乎没有市场。
所以,经济复兴可能是灾后重建最大的难题了。
目前楚云还可以申请朝廷拨款,但不可能一直拨款,朝廷的钱也是很重要的,不说有多少人吃拿卡扣,如果他一直需要国家财政带着,那平阳关对国家的负担也太大了。
必须要自给自足。
种田就可以自给自足,问题是这边的温度比南方要低,很多作物在南方一年二熟,在这边只能一年一熟。
种田都种不过人家,这才是最气的。
楚云在书房中忧心这个,武蕴儿默默过来给他添了杯茶水,武蕴儿已经很有贤妻良母的风范了,楚云眼含着柔情道:“你早些去休息吧!”
武蕴儿摇摇头,道:“我是有事情想和你说。”
“什么事?”
楚云很奇怪,武蕴儿这样子说,肯定是有正事的,只是她那个职位,没有什么好想的啊!
“我想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反攻燕国,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回京。”
武蕴儿语气平淡地说出了这些问题,楚云闻言,却是沉默了很久。
他知道武蕴儿是怎么想的,也明白武蕴儿在牵挂着什么。
家里的楚书,武蕴儿大概时刻都在想着他吧,以武蕴儿的性子,孩子不在身边,肯定是时刻都在担心着。
转眼,离开京城已经快四个月了,冬已去,春又来,要问归期,却不知道何时。
燕军已经被击退了,但朝廷没有召唤他们回去,边关也没有完全安定,楚云也无法放心回去。
武蕴儿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想的是主动出击,至少是打到燕国不敢来犯,她就可以卸甲归田带孩子了。
楚云忽然灵光一闪,平阳关,最大的区位劣势就是地处边关,容易遭受动荡,而战争时期,走私也不允许,那么,如果是掠夺呢?
这样,武蕴儿的想法也可以实现了,这是一石二鸟之计啊!
楚云猛地抱住武蕴儿亲了一口,道:“明日你便去整肃军队,我们随时可以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