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 补给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25中文网 www.25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战斗最先是从空中展开的。
应该说这完全在意料之中,因为苏军一直以来在战斗中都没有制空权,被压抑得太久的他们迫切希望能打一场拥有制空权的战斗。
另一方面,则是在高加索山脉这样的地方,步兵登上需要时间、需要空投补给,如果要进攻的话空军就必须走在前头。
在这方面朱可夫显然是做了充足的准备。
首先,他将空军主力设置在马哈奇卡拉。
马哈奇卡拉是苏军资源大规模登陆卸载的港口,苏联空军在这里可以更容易获得燃油、弹药以及零件。
其次,朱可夫在马哈奇卡拉周围设置了大量的防空部队……除了靠海方向,其它每个方向都配置了两个防空团。
但朱可夫认为这还不够,因为防空部队毕竟无法阻止敌人战机轰炸机场,只能说是给对方空军一定的打击和威摄。
于是,朱可夫就从其它方向调来了苏联最先进可以与德空军一战的两百架雅克1和米格3战机。
防空火力再加上先进战机保护,这样基本就可以保证马哈奇卡拉的安全了。
最后,朱可夫才是配置低速的七百余架次海鸥战机并将它们分批投入到高加索战场中。
苏联空军在轰炸这方面显然拥有一个先天的优势,那就高加索山脉上的工事大多都是苏军建造的,他们知道那些工事的具体位置,因此就可以很有针对性的实施轰炸。
而且这轰炸似乎也不困难……苏军有大量的海鸥战机,而且在高加索山脉的山峰中飞行还可以说很安全,德军的FW或BF战机都不敢或是不愿意进入这些山峰陵立的空域与海鸥战机追逐。
于是就像朱可夫所设想的,苏联在高加索山脉至少拥有了部份制空权……一时天空中到处都是苏军海鸥战机的身影,一架架的俯冲下来对着德军的工事实施轰炸、扫射。
问题就在于这是苏军认为的“德军工事”。
这些工事的确是苏军构筑的没错,苏军士兵也知道这它们的具体位置……问题就在于苏军士兵文化程度及军事素质普遍较低,如果让他们亲临高加索山脉,那他们就会像走在自己家里一样知道是从这条路、这个方向,然后在某块岩石下有个山洞,他们就是在那构筑的掩体。
但如果让他们在地图上指出来他们就难了。
“是这里吗?我记得是这里!”
“不,我确定是这个地方,因为我总是可以看到厄尔布鲁士峰!”
“可是在这里同样也可以看到!”
……
于是一个个不确定的位置就由苏军士兵指定出来并交到苏军飞行员手上。
苏军飞行员在看到这些位置后差点都要哭出来了:
“别乔山口左侧,五小时路程高度,距奇克岩(苏联士兵为某块巨岩自行取的名字),左侧五十米左右!”
“狄克山,罗姆溪西面三百米,大树下方。”
……
更糟糕的还是,冬季大雪一覆盖,这些什么岩石、大树之类的全都是雪白一片,从天空中往下看根本什么也看不清。
于是,苏军飞行员往往只能随随便便的将他们的炸弹投下去,或是朝下方打一梭子弹然后就离开了。
德军士兵往往感到莫名其妙……他们看到人了吗?看到工事了吗?为什么把子弹、炸弹往没人的地方丢?
除此之外,苏军另外还面临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补给问题。
要知道这可是爬雪山,而且还是在大规模部队爬雪山,甚至相当一部份地区海拔还达到三千多米……苏军的主要进攻目标是位于东段高加索的两个山口,如果占领了这两个山口就意味着苏军可以穿过高加索山脉进入外高加索腹地。
但山地防御往往就是这样,要穿过海拔一千多米的山口,就必须占领两侧一千两百多米的高地,要占领一千两百多米的高地,一千五百多米的高地又是至关重要的,于是争夺的地区就会越来越高地域也越来越广。
这样一来就会面临一个问题,登上一座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地可能需要十几天,而士兵随身携带的口粮只能维持一周左右……每个士兵都需要携带弹药、武器、还有登山装备,所能携带的粮食就十分有限。
因此,就会出现军队还没赶到战场就饿死的情况。
对于这一点,朱可夫采取了两种措施。
一个是在路上设置供给点。
简单的说,就是在开战之前就让每支部队的工兵以及没有携带武器装备的百姓(大多是高加索地区熟悉地形及有爬雪山技能的百姓)背着食物沿着该部队计划的行军路线进入高加索山脉,然后按一天路程左右到达一个供给点并将食物埋在安全的位置并做好标记。
接着,再以第一个供给点为基础设置第二个供给点,接着再设置第三个……
这样一来,大部队在前进的路上就可以使用这些供给点的食物和燃料以节省自己携带的食物和燃料。
(注:燃料主要是煤油,这时代的汽油如果没有经过特殊处理比如像航空燃油一样添加防冻剂的话,凝固点大慨在零下30度左右,而煤油就有成本低廉凝固点低的优点,适合在极寒地区做为燃料,比如取暖、进食……面包等食物在极寒环境下会变得很坚硬,需要燃料烘烤才可以进食)
另一个,则是在更深入的位置设置供给站。
这个供给站因为距离起点较远,供给点已无法延伸到这腹地。
于是朱可夫就派出几队拥有攀登技能的专业士兵进入腹地寻找合适的地区,比如地势相对平坦、风势较弱,同时又距离几支部队的行军路线近等。
然后,就在这些士兵的配合下使用运输机大面积空投,供给站的士兵整天做的工作就是找到这些补给然后将他们拖运到供给站。
这个工作甚至从苏军在高加索登陆起开始一直到这场战役结束都没有停止过。
战斗最先是从空中展开的。
应该说这完全在意料之中,因为苏军一直以来在战斗中都没有制空权,被压抑得太久的他们迫切希望能打一场拥有制空权的战斗。
另一方面,则是在高加索山脉这样的地方,步兵登上需要时间、需要空投补给,如果要进攻的话空军就必须走在前头。
在这方面朱可夫显然是做了充足的准备。
首先,他将空军主力设置在马哈奇卡拉。
马哈奇卡拉是苏军资源大规模登陆卸载的港口,苏联空军在这里可以更容易获得燃油、弹药以及零件。
其次,朱可夫在马哈奇卡拉周围设置了大量的防空部队……除了靠海方向,其它每个方向都配置了两个防空团。
但朱可夫认为这还不够,因为防空部队毕竟无法阻止敌人战机轰炸机场,只能说是给对方空军一定的打击和威摄。
于是,朱可夫就从其它方向调来了苏联最先进可以与德空军一战的两百架雅克1和米格3战机。
防空火力再加上先进战机保护,这样基本就可以保证马哈奇卡拉的安全了。
最后,朱可夫才是配置低速的七百余架次海鸥战机并将它们分批投入到高加索战场中。
苏联空军在轰炸这方面显然拥有一个先天的优势,那就高加索山脉上的工事大多都是苏军建造的,他们知道那些工事的具体位置,因此就可以很有针对性的实施轰炸。
而且这轰炸似乎也不困难……苏军有大量的海鸥战机,而且在高加索山脉的山峰中飞行还可以说很安全,德军的FW或BF战机都不敢或是不愿意进入这些山峰陵立的空域与海鸥战机追逐。
于是就像朱可夫所设想的,苏联在高加索山脉至少拥有了部份制空权……一时天空中到处都是苏军海鸥战机的身影,一架架的俯冲下来对着德军的工事实施轰炸、扫射。
问题就在于这是苏军认为的“德军工事”。
这些工事的确是苏军构筑的没错,苏军士兵也知道这它们的具体位置……问题就在于苏军士兵文化程度及军事素质普遍较低,如果让他们亲临高加索山脉,那他们就会像走在自己家里一样知道是从这条路、这个方向,然后在某块岩石下有个山洞,他们就是在那构筑的掩体。
但如果让他们在地图上指出来他们就难了。
“是这里吗?我记得是这里!”
“不,我确定是这个地方,因为我总是可以看到厄尔布鲁士峰!”
“可是在这里同样也可以看到!”
……
于是一个个不确定的位置就由苏军士兵指定出来并交到苏军飞行员手上。
苏军飞行员在看到这些位置后差点都要哭出来了:
“别乔山口左侧,五小时路程高度,距奇克岩(苏联士兵为某块巨岩自行取的名字),左侧五十米左右!”
“狄克山,罗姆溪西面三百米,大树下方。”
……
更糟糕的还是,冬季大雪一覆盖,这些什么岩石、大树之类的全都是雪白一片,从天空中往下看根本什么也看不清。
于是,苏军飞行员往往只能随随便便的将他们的炸弹投下去,或是朝下方打一梭子弹然后就离开了。
德军士兵往往感到莫名其妙……他们看到人了吗?看到工事了吗?为什么把子弹、炸弹往没人的地方丢?
除此之外,苏军另外还面临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补给问题。
要知道这可是爬雪山,而且还是在大规模部队爬雪山,甚至相当一部份地区海拔还达到三千多米……苏军的主要进攻目标是位于东段高加索的两个山口,如果占领了这两个山口就意味着苏军可以穿过高加索山脉进入外高加索腹地。
但山地防御往往就是这样,要穿过海拔一千多米的山口,就必须占领两侧一千两百多米的高地,要占领一千两百多米的高地,一千五百多米的高地又是至关重要的,于是争夺的地区就会越来越高地域也越来越广。
这样一来就会面临一个问题,登上一座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地可能需要十几天,而士兵随身携带的口粮只能维持一周左右……每个士兵都需要携带弹药、武器、还有登山装备,所能携带的粮食就十分有限。
因此,就会出现军队还没赶到战场就饿死的情况。
对于这一点,朱可夫采取了两种措施。
一个是在路上设置供给点。
简单的说,就是在开战之前就让每支部队的工兵以及没有携带武器装备的百姓(大多是高加索地区熟悉地形及有爬雪山技能的百姓)背着食物沿着该部队计划的行军路线进入高加索山脉,然后按一天路程左右到达一个供给点并将食物埋在安全的位置并做好标记。
接着,再以第一个供给点为基础设置第二个供给点,接着再设置第三个……
这样一来,大部队在前进的路上就可以使用这些供给点的食物和燃料以节省自己携带的食物和燃料。
(注:燃料主要是煤油,这时代的汽油如果没有经过特殊处理比如像航空燃油一样添加防冻剂的话,凝固点大慨在零下30度左右,而煤油就有成本低廉凝固点低的优点,适合在极寒地区做为燃料,比如取暖、进食……面包等食物在极寒环境下会变得很坚硬,需要燃料烘烤才可以进食)
另一个,则是在更深入的位置设置供给站。
这个供给站因为距离起点较远,供给点已无法延伸到这腹地。
于是朱可夫就派出几队拥有攀登技能的专业士兵进入腹地寻找合适的地区,比如地势相对平坦、风势较弱,同时又距离几支部队的行军路线近等。
然后,就在这些士兵的配合下使用运输机大面积空投,供给站的士兵整天做的工作就是找到这些补给然后将他们拖运到供给站。
这个工作甚至从苏军在高加索登陆起开始一直到这场战役结束都没有停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