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文曲灌顶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25中文网 www.25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所谓“廪生”,意思是由国家供养的生员。
所谓“增生”,则是在国家供养的生员之外的“增广生员”。
而“附生”,又是增生之外的诸生之末,属于“额外录取”。
之所以会有“增广”和“额外”的区别,是因为,最早的科举,并没有州试和殿试,府试过关的秀才便可以直接入京去考进士,而为了卡住入京的秀才的数量,府试中的秀才名额是定死的,而且数量较少,比如这一整个临江郡,周边一共有八个县城,定下的秀才却也不过就是十个名额。
但是后来,为了进一步选拔人才,加设了州试,由州试来进一步选拔人才,而府试这一关也增加了秀才的名额,谓之“增广”。
再后来,皇室为了防止科举出生的官员以师生的名义抱团,在会试之后又增加了殿试,由天子亲自主持阅稿。以前,会试出来的就是进士,现在会试出来的只是“贡生”,所有的进士都必须由天子选定,唤作“天子门生”,而在府试这关,又额外增加了生员的名额,也就是“附生”。
也正因此,同样是秀才,又有廪生、增生、附生之区别,毫无疑问,其中廪生为上,附生为下。
而案首,又是所有生员里的重中之重。
此时此刻,知府典宏官威发散,全城肃然,纵连远隔数里之外、热闹无比的菜市都安静了下来。每个人都知道,知府大人要宣布这次府试的“案首”了。
广场中,每个考生俱是低头,还没被点到名字的心中忐忑,纵然自知没有希望,也还是不免抱着一丝侥幸,希望有奇迹出现。而已经被点过名的附生、增生、廪生,也想知道到底谁是他们之中的翘楚。
知府典宏官威发散,在所有人眼中,变得高大无比,他摊开名单,环视一圈:“本次案首——宁江!!!”
立时间,所有考生都不约而同,同时看向站在众人中央、年纪最小的少年。
场外则是一片轰然,没有想到宁江竟然真的考中案首的路惜芙目瞪口呆,全然说不出话来,而兴奋到极点的小梦已经完全不在乎路惜芙刚才说了什么,抱着路惜芙高兴得乱跳。
纵连清四姥姥、辣姑娘等也没有想到宁府的爷竟然考中了案首,又惊又讶。而另一边的酒楼里,已经准备离开的曹剀定等四人错愕停步,彼此对望……那小子竟然考中了案首?
附生只能进入县学,增生能够进入郡学,廪生能够进入州学。而廪生之首的案首,只要经过知府考察,品行没有问题的话,那是能够直接上京,进入国子学的。
宁江的品行有没有问题?人家是孝廉好不好?
孝廉的品行都有问题的话,那不是打知府自己的脸吗?
曹剀定一下子后悔起来……早知道就不应该推荐这小子做孝廉。这小子一入京,他们就真是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成为本场府试案首的,竟然是去年才行完冠礼、在所有考生中年纪最小的宁江,一时间让不少人感到讶异。而宁江自己对此,倒是没有太多的意外,毕竟,他可是以状元为目标,如果连府试的案首都拿不到的话,那还是趁早死了拿状元的心好了。
当下,典宏对那些没有考中秀才的考生勉励了一番,在他勉励完后,落选者也只能自行散去。
接下来,典宏、桑乐志、欧永昌便领着众位秀才进入府中,对着文圣孔子之像一同下拜。
拜完之后,学政桑乐志大声道:“请《天人三策》!”
三对童男童女捧着三卷竹简,来到三位大人面前。典宏、桑乐志、欧永昌各持一份竹简,将它摊开,眉心祖窍文曲印府文气射出,一同将文气注入竹简之中。
这竹简由翰林院发下,简中所书便是八百年前大儒董天舒所作之《天人三策》。
也就是这《天人三策》,开启了八百年的儒家盛世。
随着三位进士出身的大人共同念完《天人三策》,三道光芒从三份竹简中射出,同时照向孔圣人之像,神圣之气上冲斗府,与文帝星宫彼此交感,孔圣人之像大放光芒。光芒之中,三位大人同时转身,齐声道:“守文之君,当涂之士!受天之晁,德施方外!学子宁江,上前拜圣!”
案首宁江踏步上前,对着文帝像拱手一拜,一股浩然之气,从孔圣人双目中直射而出,轰入他的眉心,仿佛有神秘宫府,在他的眉心之内豁然大开,那一瞬间,宁江遥遥的感应到天上的文帝与他之间的神秘联系。
天人交感,文曲灌顶!!!
……
身为案首的宁江第一个走出大门,在他的前方,鞭炮轰然,噼噼啪啪的乱响,火光如同蛇一般游走,带着阵阵硝烟。不知有多少人前来恭贺,有氏族里各个分家前来巴结的家主,有街坊邻里,有讨取赏钱的贺喜之人。
宁江微笑着,一个个应付了过去,至于发给众人的赏钱,都不用他动手,分家的这些人就已经在抢着帮他分发。
族长有了功名,对于全族都是一件好事,要知道,秀才名下的所有土地都是可以不用交田税的,这对于原本就无田无地的穷秀才来说,自然没有什么用处,但宁氏原本就是高锁县的土财主,宁江又是族长,挂在他名下的田产全都免交田税,单是这一点就可以让整个高锁宁氏捞到不少好处。
更重要的是,以前高锁宁氏虽然以乡绅自居,但在许多人看来,其实也不过就是一个土财主,但是现在,族长有了功名,谁敢再说他们不是“乡绅”?
我们的族长可是有功名的读书人。
自从科举盛行以及四百年前的大规模削藩之后,乡绅制度基本上完全取代了门阀,而“乡绅”二字又是与科举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的。这并不仅仅只是门面的问题,因为有了功名就可以免田税的关系,一旦遇到收成不好的年头,普通老百姓交不起田税,便只能依附乡绅,成为佃民,多少乡绅就是靠着这一点获得大量的好处?
此外,秀才有着上书官府,协助官府决断狱案等各项权利,这对于无钱无财的穷秀才来说,同样也只是个虚名,但对于原本就是有田有地有钱又财的土财主来说,“钱”和“权”挂在了一起,那性质显然就不一样了。
当然,朝廷上的一些有识之士也认识到,“乡绅”往往都是造成土地兼并、贫民流离失所的罪魁祸首,于是,像官绅一体纳粮等各种制度也曾试着出台,但毫无疑问的,全都夭折,甚至,敢于提出这种政策的官员,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而更多的官员,原本就是这种乡绅制度的收益者,哪里会自己拆自己的台?
族长有了功名,而且还是案首,这让宁氏各分家的人纷纷庆幸……幸好去年没有让宁济那蠢货得逞。
要不然真是亏大了!!!
所谓“廪生”,意思是由国家供养的生员。
所谓“增生”,则是在国家供养的生员之外的“增广生员”。
而“附生”,又是增生之外的诸生之末,属于“额外录取”。
之所以会有“增广”和“额外”的区别,是因为,最早的科举,并没有州试和殿试,府试过关的秀才便可以直接入京去考进士,而为了卡住入京的秀才的数量,府试中的秀才名额是定死的,而且数量较少,比如这一整个临江郡,周边一共有八个县城,定下的秀才却也不过就是十个名额。
但是后来,为了进一步选拔人才,加设了州试,由州试来进一步选拔人才,而府试这一关也增加了秀才的名额,谓之“增广”。
再后来,皇室为了防止科举出生的官员以师生的名义抱团,在会试之后又增加了殿试,由天子亲自主持阅稿。以前,会试出来的就是进士,现在会试出来的只是“贡生”,所有的进士都必须由天子选定,唤作“天子门生”,而在府试这关,又额外增加了生员的名额,也就是“附生”。
也正因此,同样是秀才,又有廪生、增生、附生之区别,毫无疑问,其中廪生为上,附生为下。
而案首,又是所有生员里的重中之重。
此时此刻,知府典宏官威发散,全城肃然,纵连远隔数里之外、热闹无比的菜市都安静了下来。每个人都知道,知府大人要宣布这次府试的“案首”了。
广场中,每个考生俱是低头,还没被点到名字的心中忐忑,纵然自知没有希望,也还是不免抱着一丝侥幸,希望有奇迹出现。而已经被点过名的附生、增生、廪生,也想知道到底谁是他们之中的翘楚。
知府典宏官威发散,在所有人眼中,变得高大无比,他摊开名单,环视一圈:“本次案首——宁江!!!”
立时间,所有考生都不约而同,同时看向站在众人中央、年纪最小的少年。
场外则是一片轰然,没有想到宁江竟然真的考中案首的路惜芙目瞪口呆,全然说不出话来,而兴奋到极点的小梦已经完全不在乎路惜芙刚才说了什么,抱着路惜芙高兴得乱跳。
纵连清四姥姥、辣姑娘等也没有想到宁府的爷竟然考中了案首,又惊又讶。而另一边的酒楼里,已经准备离开的曹剀定等四人错愕停步,彼此对望……那小子竟然考中了案首?
附生只能进入县学,增生能够进入郡学,廪生能够进入州学。而廪生之首的案首,只要经过知府考察,品行没有问题的话,那是能够直接上京,进入国子学的。
宁江的品行有没有问题?人家是孝廉好不好?
孝廉的品行都有问题的话,那不是打知府自己的脸吗?
曹剀定一下子后悔起来……早知道就不应该推荐这小子做孝廉。这小子一入京,他们就真是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成为本场府试案首的,竟然是去年才行完冠礼、在所有考生中年纪最小的宁江,一时间让不少人感到讶异。而宁江自己对此,倒是没有太多的意外,毕竟,他可是以状元为目标,如果连府试的案首都拿不到的话,那还是趁早死了拿状元的心好了。
当下,典宏对那些没有考中秀才的考生勉励了一番,在他勉励完后,落选者也只能自行散去。
接下来,典宏、桑乐志、欧永昌便领着众位秀才进入府中,对着文圣孔子之像一同下拜。
拜完之后,学政桑乐志大声道:“请《天人三策》!”
三对童男童女捧着三卷竹简,来到三位大人面前。典宏、桑乐志、欧永昌各持一份竹简,将它摊开,眉心祖窍文曲印府文气射出,一同将文气注入竹简之中。
这竹简由翰林院发下,简中所书便是八百年前大儒董天舒所作之《天人三策》。
也就是这《天人三策》,开启了八百年的儒家盛世。
随着三位进士出身的大人共同念完《天人三策》,三道光芒从三份竹简中射出,同时照向孔圣人之像,神圣之气上冲斗府,与文帝星宫彼此交感,孔圣人之像大放光芒。光芒之中,三位大人同时转身,齐声道:“守文之君,当涂之士!受天之晁,德施方外!学子宁江,上前拜圣!”
案首宁江踏步上前,对着文帝像拱手一拜,一股浩然之气,从孔圣人双目中直射而出,轰入他的眉心,仿佛有神秘宫府,在他的眉心之内豁然大开,那一瞬间,宁江遥遥的感应到天上的文帝与他之间的神秘联系。
天人交感,文曲灌顶!!!
……
身为案首的宁江第一个走出大门,在他的前方,鞭炮轰然,噼噼啪啪的乱响,火光如同蛇一般游走,带着阵阵硝烟。不知有多少人前来恭贺,有氏族里各个分家前来巴结的家主,有街坊邻里,有讨取赏钱的贺喜之人。
宁江微笑着,一个个应付了过去,至于发给众人的赏钱,都不用他动手,分家的这些人就已经在抢着帮他分发。
族长有了功名,对于全族都是一件好事,要知道,秀才名下的所有土地都是可以不用交田税的,这对于原本就无田无地的穷秀才来说,自然没有什么用处,但宁氏原本就是高锁县的土财主,宁江又是族长,挂在他名下的田产全都免交田税,单是这一点就可以让整个高锁宁氏捞到不少好处。
更重要的是,以前高锁宁氏虽然以乡绅自居,但在许多人看来,其实也不过就是一个土财主,但是现在,族长有了功名,谁敢再说他们不是“乡绅”?
我们的族长可是有功名的读书人。
自从科举盛行以及四百年前的大规模削藩之后,乡绅制度基本上完全取代了门阀,而“乡绅”二字又是与科举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的。这并不仅仅只是门面的问题,因为有了功名就可以免田税的关系,一旦遇到收成不好的年头,普通老百姓交不起田税,便只能依附乡绅,成为佃民,多少乡绅就是靠着这一点获得大量的好处?
此外,秀才有着上书官府,协助官府决断狱案等各项权利,这对于无钱无财的穷秀才来说,同样也只是个虚名,但对于原本就是有田有地有钱又财的土财主来说,“钱”和“权”挂在了一起,那性质显然就不一样了。
当然,朝廷上的一些有识之士也认识到,“乡绅”往往都是造成土地兼并、贫民流离失所的罪魁祸首,于是,像官绅一体纳粮等各种制度也曾试着出台,但毫无疑问的,全都夭折,甚至,敢于提出这种政策的官员,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而更多的官员,原本就是这种乡绅制度的收益者,哪里会自己拆自己的台?
族长有了功名,而且还是案首,这让宁氏各分家的人纷纷庆幸……幸好去年没有让宁济那蠢货得逞。
要不然真是亏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