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六章 储君之疑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25中文网 www.25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楚欢面显狐疑之色,裴绩看在眼中,隐约猜到楚欢的心思,问道:“二弟是觉得皇帝不应该逃离京城?”
楚欢摇头道:“并非是不应该,只是皇帝乃是开国之君,纵横沙场半生,我很难想象他会因为畏惧天门道打到京城,就会匆匆逃离。”凝视着裴绩,“大哥没有见过皇帝,对他并不了解,我见过他多次,虽然已经老迈,但是当年的余威犹在,我看不出他是一个怯懦的人。”
裴绩叹道:“皇帝当年也确实是一代铁血枭雄,只是人的年纪越大,就反而越会怕死,手中的东西越多,也就越害怕失去。”犹豫了一下,才轻声道:“我也只是以常理推断,到底是否如此,我也不能确定。又或者说他担心其他地方生生乱,这一次北巡,也是威慑后方……!”摆了摆手,道:“且不说皇帝,只是皇帝离开之后,由谁坐镇京城?”
楚欢问道:“大哥没有得到是谁见过坐镇的消息?”
裴绩摇头道:“尚不知晓。”问道:“二弟可知?+ ”
“也是刚刚得到消息,皇帝北巡,太子监国。”楚欢神情凝重。
裴绩眉头也是锁起来:“太子监国?”微一沉吟,问道:“既然是太子监国,那么齐王可还留在京城?是否与皇帝一同前往河西?”
楚欢摇头道:“暂时还没有齐王的消息。”
裴绩忧虑道:“如果皇帝不将齐王带离京城,太子监国之后,岂会放过齐王党的人?”他若有所思,“太子党与齐王党的争斗,朝堂皆知,皇帝北巡之后,京城在太子的控制之下,太子不可能毫无动作……!”他眼眸子显出疑惑之色,喃喃自语:“奇怪……!”
楚欢轻声道:“大哥是觉得皇帝将京城交给太子十分奇怪?”
“不错。”裴绩狐疑道:“多年之前,太子就一直被皇帝冷待,皇帝甚至一度扶持汉王来制衡太子……听说太子与皇帝父子二人有时候一年都难见一次面,自从太子患了腿疾之后,皇帝下过旨意,太子可以不必入宫问安……!”
楚欢听得裴绩似乎是在和自己说话,又似乎是在自言自语,见他对宫闱之事竟似乎十分清晰,有些诧异。
他和裴绩意气相投,义结金兰,那是拜过把子的兄弟,可是真要说起来,楚欢却并不是完全了解自己的这位结义兄长。
他看似是一个瘸子,平平无奇,但是楚欢和他相处越久,越觉得他深不可测,天下诸多事情,似乎都在他的脑子之中。
楚欢知道裴绩对自己必然是真心相助,所以有些事情他虽然狐疑,但是裴绩不主动解释,楚欢也从来不去询问,就如裴绩一般,楚欢告知他的事情,他会仔细聆听,没有说过的事情,裴绩也从来不会太多询问。
裴绩若有所思,片刻之后,还是满脸狐疑摇头道:“实在想不通其中的道理,一直冷待太子,这突然之间,就将监国之位交给太子……!”
“大哥,圣上北巡,京城总是要人坐镇,他的选择,也只能是太子或者齐王,太子的名分并没有废除,让他监国,也并无什么说不通啊。”楚欢轻声道。
裴绩摆手道:“二弟,秦国有中书门下省,皇帝此前也并不是没有出巡过,那时候京城就是交给中书门下处理。这一次北巡,虽然特别,但依然有处理方法,他可以让太子和齐王同入中书省,这样互相制衡,也不会让一人独大,但是一旦监国,也就是在皇帝离开京城的时候,国家政事,都将由监国主持……太子监国,也就代表着皇帝,独揽大权……!”
楚欢明白过来,神情凝重道:“如此说来,一旦齐王不能跟随皇帝北巡,留在京城,岂不是很危险?”
裴绩点头道:“我说的不解就是这一点。汉王已经退出帝位之争,皇帝当然不可能将大统之位交给一个神志不清的皇子,能够继承大统的,只能是太子和齐王。其实一直以来,我都以为皇帝是想将皇位传给齐王……!”
楚欢“哦”了一声,裴绩已经解释道:“当初太子和汉王争夺储君之位,而齐王身居宫中,这局面当然是皇帝一手造成,许多人都是盯着太子和汉王,很少人发现宫里还隐着齐王,即便是齐王已经到了出宫开府的年纪,宫中依然没有动静,我一直以为皇帝是在有意保护齐王,坐等机会,到了时机,便会改立太子。”
楚欢有些惊讶道:“大哥难道早就知道太子之位不稳?”
“皇帝当然不会让一个连路都走不了的皇子君临天下。”裴绩叹道:“只是我终究还是自作聪明了,我一直以为皇帝早就安排好让齐王继承大统,现在看来,我只怕是看错了。”他目光闪动,“这一次让太子监国,那就是放任太子党独大,不出意外的话,等若是承认了太子的继承权……既是如此,他当初又何必让齐王出宫开府,又何必坐视齐王党成势,与太子党争锋相对?”
楚欢轻声道:“汉王党覆灭,皇帝要制衡太子党,所以扶持齐王继续制衡太子。”
“这本来是一种解释,我甚至以为那时候扶持齐王,已经是有意让齐王上位,用不了多久,就会废太子立齐王。”裴绩叹道:“可是现在看来,皇帝这一次将监国之位交给太子,也就是没有废太子之心,那么又何必多此一举,扶持齐王制衡太子?现在看来,扶持齐王不但没有制衡太子,却是让他的两个儿子互相仇视,难道这就是皇帝想看到的?这……于情于理都是不能解释的。”
楚欢听裴绩这般说,亦是觉得事情十分古怪。
虽然皇帝老迈,但是楚欢并不觉得皇帝因为年事已高就已经变得老迈糊涂,至少在楚欢看来,瀛元能够打下这样一座江山,当然是武勇与狡猾兼备之人,做事情也必然不会心血来潮,作为一个久经世事的皇帝,一直生活在尔虞我诈的环境之中,无论做什么事情,必然是心中早有计划。
就比如选择继承人之事,关乎国运,对于皇帝来说,或许是除了他追求长生不死之外的最大一件事情,这样一件事情,他当然不可能心血来潮临时决定,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
此番已经将监国之权交给太子,按照裴绩的说法,几乎等若是确定了自己的继承人。
如果说在汉王和太子相争之时,皇帝还在斟酌储君的人选,那么通天殿事件之后,皇帝应该就已经明确了心中的储君人选。
如果皇帝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让太子继承大统,那么扶持汉王,固然有制衡太子的用意在,定然也有考验汉王,斟酌储君之意。
毕竟除了太子,可以立为储君的,有汉王和齐王两人,皇帝在排除太子之后,不动声色考察齐王和汉王谁才是最合适的人选,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如果说皇帝一开始就确定要让齐王继承大统,那么扶持汉王,依然可以说得通,皇帝担心太子独大,所以扶持汉王制衡太子,目的就是为了遏制太子的势力,等到齐王成熟,在太子和汉王两败俱伤之际,改立齐王,太子和汉王也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但是通天殿事件之后,皇帝已经没有必要再进行斟酌。
汉王退出储君之争,能够继承大统的,只有太子和齐王,如果皇帝真的没有想过让太子继承大统,那么扶持齐王,准备废长立幼,那已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如果皇帝依然确定太子为储君,并无意传位于齐王,那么根本没有必要扶持起齐王党,毕竟党争对国本必定存在伤害,如果确定了储君,自然就该给后继之君一个平和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要扶持齐王与既定的储君相抗,于公对国家无益,于私对兄弟的情谊更是一种极大地破坏,除非皇帝脑子不正常,否则决不至于如此。
可是现在的情况,皇帝已经将监国之权交给了太子,那么他之前所做的安排,无论是对社稷还是对自己的家族,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裴绩因此而疑惑,楚欢想明白其中的关窍,也是心下愕然。
难道皇帝真的是所谓的仙丹吃得多了,曾经睿智聪慧的脑子,已经变得糊涂愚蠢?
裴绩想不通,楚欢也想不通。
一阵沉寂之后,裴绩终于道:“二弟,皇帝北巡,太子监国,虽然发生在千里之外,可是对咱们却是影响极大,你可要早作准备。”
楚欢道:“大哥是担心太子上位之后,会对我下手?”
“这是其一。”裴绩肃然道:“不管你自己怎么想,在太子眼中,你是齐王党的核心人物,皇帝没有死,太子还不至于敢对齐王轻易下手,但是趁此机会,他定然是要狠狠打压齐王党中人,或许在太子的心中,你是齐王党中至关重要的人物,他势必会找寻借口,将你从西关道总督的位置上拉下马。”
楚欢皱起眉头,随即淡然一笑,道:“如果真到了那个地步,我也无话可说。”
“无话可说?”裴绩正色道:“二弟千万不要有此想法,你在西关道虽然不过半年光阴,可是能有今天,实在不容易。更为重要的是,你竭力实行的均田令,对西关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是西关数百万百姓的生存之本。如今正是均田令施行的关键时刻,均田令施行的各种困难,只因为是你坐镇,才能尽力压住,如果不是西关七姓的支持,均田令绝不可能在西关如此轻易地就能实施下去……!”
楚欢微微颔首。
均田令在西关施行,损伤的除了部分官僚,受损最重的就是以西关七姓为首的西关士绅,从一开始检地,西关士绅其实就有些不满,如果不是西关七姓顾全大局支持楚欢,且不说均田令现在已经实施下去,恐怕连检地这一道程序都无法正常施行。
西关七姓对楚欢的鼎力支持,固然是因为当初楚欢对西关七姓有过恩惠,最紧要的,也是因为楚欢通过盐道,正在恢复西关的商业中心地位,这对西关七姓以及诸多士绅来说,等若是有了一定的弥补,而且因为与琳琅的婚事,虽然尚未成婚,但是西关七姓已经将楚欢视为自家人。
“西关七姓可以支持你,但并不表明他们会支持西关总督。”裴绩缓缓道:“你在这种时候离开,均田令必然崩溃,无法实行,整个西关必将重现乱局,二弟不在乎区区总督的位置,但是西关数百万百姓的生存,难道你也置之不顾?”
楚欢面显狐疑之色,裴绩看在眼中,隐约猜到楚欢的心思,问道:“二弟是觉得皇帝不应该逃离京城?”
楚欢摇头道:“并非是不应该,只是皇帝乃是开国之君,纵横沙场半生,我很难想象他会因为畏惧天门道打到京城,就会匆匆逃离。”凝视着裴绩,“大哥没有见过皇帝,对他并不了解,我见过他多次,虽然已经老迈,但是当年的余威犹在,我看不出他是一个怯懦的人。”
裴绩叹道:“皇帝当年也确实是一代铁血枭雄,只是人的年纪越大,就反而越会怕死,手中的东西越多,也就越害怕失去。”犹豫了一下,才轻声道:“我也只是以常理推断,到底是否如此,我也不能确定。又或者说他担心其他地方生生乱,这一次北巡,也是威慑后方……!”摆了摆手,道:“且不说皇帝,只是皇帝离开之后,由谁坐镇京城?”
楚欢问道:“大哥没有得到是谁见过坐镇的消息?”
裴绩摇头道:“尚不知晓。”问道:“二弟可知?+ ”
“也是刚刚得到消息,皇帝北巡,太子监国。”楚欢神情凝重。
裴绩眉头也是锁起来:“太子监国?”微一沉吟,问道:“既然是太子监国,那么齐王可还留在京城?是否与皇帝一同前往河西?”
楚欢摇头道:“暂时还没有齐王的消息。”
裴绩忧虑道:“如果皇帝不将齐王带离京城,太子监国之后,岂会放过齐王党的人?”他若有所思,“太子党与齐王党的争斗,朝堂皆知,皇帝北巡之后,京城在太子的控制之下,太子不可能毫无动作……!”他眼眸子显出疑惑之色,喃喃自语:“奇怪……!”
楚欢轻声道:“大哥是觉得皇帝将京城交给太子十分奇怪?”
“不错。”裴绩狐疑道:“多年之前,太子就一直被皇帝冷待,皇帝甚至一度扶持汉王来制衡太子……听说太子与皇帝父子二人有时候一年都难见一次面,自从太子患了腿疾之后,皇帝下过旨意,太子可以不必入宫问安……!”
楚欢听得裴绩似乎是在和自己说话,又似乎是在自言自语,见他对宫闱之事竟似乎十分清晰,有些诧异。
他和裴绩意气相投,义结金兰,那是拜过把子的兄弟,可是真要说起来,楚欢却并不是完全了解自己的这位结义兄长。
他看似是一个瘸子,平平无奇,但是楚欢和他相处越久,越觉得他深不可测,天下诸多事情,似乎都在他的脑子之中。
楚欢知道裴绩对自己必然是真心相助,所以有些事情他虽然狐疑,但是裴绩不主动解释,楚欢也从来不去询问,就如裴绩一般,楚欢告知他的事情,他会仔细聆听,没有说过的事情,裴绩也从来不会太多询问。
裴绩若有所思,片刻之后,还是满脸狐疑摇头道:“实在想不通其中的道理,一直冷待太子,这突然之间,就将监国之位交给太子……!”
“大哥,圣上北巡,京城总是要人坐镇,他的选择,也只能是太子或者齐王,太子的名分并没有废除,让他监国,也并无什么说不通啊。”楚欢轻声道。
裴绩摆手道:“二弟,秦国有中书门下省,皇帝此前也并不是没有出巡过,那时候京城就是交给中书门下处理。这一次北巡,虽然特别,但依然有处理方法,他可以让太子和齐王同入中书省,这样互相制衡,也不会让一人独大,但是一旦监国,也就是在皇帝离开京城的时候,国家政事,都将由监国主持……太子监国,也就代表着皇帝,独揽大权……!”
楚欢明白过来,神情凝重道:“如此说来,一旦齐王不能跟随皇帝北巡,留在京城,岂不是很危险?”
裴绩点头道:“我说的不解就是这一点。汉王已经退出帝位之争,皇帝当然不可能将大统之位交给一个神志不清的皇子,能够继承大统的,只能是太子和齐王。其实一直以来,我都以为皇帝是想将皇位传给齐王……!”
楚欢“哦”了一声,裴绩已经解释道:“当初太子和汉王争夺储君之位,而齐王身居宫中,这局面当然是皇帝一手造成,许多人都是盯着太子和汉王,很少人发现宫里还隐着齐王,即便是齐王已经到了出宫开府的年纪,宫中依然没有动静,我一直以为皇帝是在有意保护齐王,坐等机会,到了时机,便会改立太子。”
楚欢有些惊讶道:“大哥难道早就知道太子之位不稳?”
“皇帝当然不会让一个连路都走不了的皇子君临天下。”裴绩叹道:“只是我终究还是自作聪明了,我一直以为皇帝早就安排好让齐王继承大统,现在看来,我只怕是看错了。”他目光闪动,“这一次让太子监国,那就是放任太子党独大,不出意外的话,等若是承认了太子的继承权……既是如此,他当初又何必让齐王出宫开府,又何必坐视齐王党成势,与太子党争锋相对?”
楚欢轻声道:“汉王党覆灭,皇帝要制衡太子党,所以扶持齐王继续制衡太子。”
“这本来是一种解释,我甚至以为那时候扶持齐王,已经是有意让齐王上位,用不了多久,就会废太子立齐王。”裴绩叹道:“可是现在看来,皇帝这一次将监国之位交给太子,也就是没有废太子之心,那么又何必多此一举,扶持齐王制衡太子?现在看来,扶持齐王不但没有制衡太子,却是让他的两个儿子互相仇视,难道这就是皇帝想看到的?这……于情于理都是不能解释的。”
楚欢听裴绩这般说,亦是觉得事情十分古怪。
虽然皇帝老迈,但是楚欢并不觉得皇帝因为年事已高就已经变得老迈糊涂,至少在楚欢看来,瀛元能够打下这样一座江山,当然是武勇与狡猾兼备之人,做事情也必然不会心血来潮,作为一个久经世事的皇帝,一直生活在尔虞我诈的环境之中,无论做什么事情,必然是心中早有计划。
就比如选择继承人之事,关乎国运,对于皇帝来说,或许是除了他追求长生不死之外的最大一件事情,这样一件事情,他当然不可能心血来潮临时决定,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
此番已经将监国之权交给太子,按照裴绩的说法,几乎等若是确定了自己的继承人。
如果说在汉王和太子相争之时,皇帝还在斟酌储君的人选,那么通天殿事件之后,皇帝应该就已经明确了心中的储君人选。
如果皇帝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让太子继承大统,那么扶持汉王,固然有制衡太子的用意在,定然也有考验汉王,斟酌储君之意。
毕竟除了太子,可以立为储君的,有汉王和齐王两人,皇帝在排除太子之后,不动声色考察齐王和汉王谁才是最合适的人选,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如果说皇帝一开始就确定要让齐王继承大统,那么扶持汉王,依然可以说得通,皇帝担心太子独大,所以扶持汉王制衡太子,目的就是为了遏制太子的势力,等到齐王成熟,在太子和汉王两败俱伤之际,改立齐王,太子和汉王也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但是通天殿事件之后,皇帝已经没有必要再进行斟酌。
汉王退出储君之争,能够继承大统的,只有太子和齐王,如果皇帝真的没有想过让太子继承大统,那么扶持齐王,准备废长立幼,那已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如果皇帝依然确定太子为储君,并无意传位于齐王,那么根本没有必要扶持起齐王党,毕竟党争对国本必定存在伤害,如果确定了储君,自然就该给后继之君一个平和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要扶持齐王与既定的储君相抗,于公对国家无益,于私对兄弟的情谊更是一种极大地破坏,除非皇帝脑子不正常,否则决不至于如此。
可是现在的情况,皇帝已经将监国之权交给了太子,那么他之前所做的安排,无论是对社稷还是对自己的家族,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裴绩因此而疑惑,楚欢想明白其中的关窍,也是心下愕然。
难道皇帝真的是所谓的仙丹吃得多了,曾经睿智聪慧的脑子,已经变得糊涂愚蠢?
裴绩想不通,楚欢也想不通。
一阵沉寂之后,裴绩终于道:“二弟,皇帝北巡,太子监国,虽然发生在千里之外,可是对咱们却是影响极大,你可要早作准备。”
楚欢道:“大哥是担心太子上位之后,会对我下手?”
“这是其一。”裴绩肃然道:“不管你自己怎么想,在太子眼中,你是齐王党的核心人物,皇帝没有死,太子还不至于敢对齐王轻易下手,但是趁此机会,他定然是要狠狠打压齐王党中人,或许在太子的心中,你是齐王党中至关重要的人物,他势必会找寻借口,将你从西关道总督的位置上拉下马。”
楚欢皱起眉头,随即淡然一笑,道:“如果真到了那个地步,我也无话可说。”
“无话可说?”裴绩正色道:“二弟千万不要有此想法,你在西关道虽然不过半年光阴,可是能有今天,实在不容易。更为重要的是,你竭力实行的均田令,对西关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是西关数百万百姓的生存之本。如今正是均田令施行的关键时刻,均田令施行的各种困难,只因为是你坐镇,才能尽力压住,如果不是西关七姓的支持,均田令绝不可能在西关如此轻易地就能实施下去……!”
楚欢微微颔首。
均田令在西关施行,损伤的除了部分官僚,受损最重的就是以西关七姓为首的西关士绅,从一开始检地,西关士绅其实就有些不满,如果不是西关七姓顾全大局支持楚欢,且不说均田令现在已经实施下去,恐怕连检地这一道程序都无法正常施行。
西关七姓对楚欢的鼎力支持,固然是因为当初楚欢对西关七姓有过恩惠,最紧要的,也是因为楚欢通过盐道,正在恢复西关的商业中心地位,这对西关七姓以及诸多士绅来说,等若是有了一定的弥补,而且因为与琳琅的婚事,虽然尚未成婚,但是西关七姓已经将楚欢视为自家人。
“西关七姓可以支持你,但并不表明他们会支持西关总督。”裴绩缓缓道:“你在这种时候离开,均田令必然崩溃,无法实行,整个西关必将重现乱局,二弟不在乎区区总督的位置,但是西关数百万百姓的生存,难道你也置之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