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组织部长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25中文网 www.25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吴县长太客气了。”纪国宏手里正拿着一台单反,一看这装备,吴蔚就知道,这个大家伙价值不菲。
纪国宏见吴蔚的眼睛盯着这台相机,以为他对摄影也有研究,便把单反举了起来,“这个东西,是我一个朋友从国外带回来的。这洋鬼子的东西就是精密,拍出照片来,效果比国产的好多了。”
吴蔚觉得可笑,心道,这位还是个崇洋媚外的主儿。吴蔚伸手拿过那台相机,左右看了看,说,“我是个门外汉,就上学那会儿用傻瓜相机拍过一些,这东西在我手上,我手发抖。”
纪国宏见吴蔚在自己面前露了怯,优越感一下子就上来了,“摄影手抖了可不行,手必须得稳。为啥有的人必须得用三角架儿?为的就是能更稳,效果更好。”
吴蔚频频点头,“纪部长真是行家。这是你拍的?”见桌儿上放着一沓冲印出来的照片,吴蔚问道。
“对,这是去年秋天我到一个生态园拍的,你看看怎么样?给提点意见。”纪国宏献宝似的把照片拿起来,递到吴蔚的手里。
吴蔚一张张的翻看着,还别说,这纪国宏摄影还挺讲究构图,留白留的相当不错,很有意境。
翻看到一张上面用无油圆珠笔正楷书写“翠谷流金”四个字的照片时,吴蔚看了好久,总觉得这个地方特别熟悉。
金色的麦浪,有农人在收割,近处的柳树似乎动了起来,蓝色的水似乎在流动,不远处还有农家小屋,特别像红磨坊的景色。
纪国宏看他怔住,说道,“这里是城阳山庄。怎么样,特别漂亮吧?好希望在那个地方生活,太好了,太漂亮了。有山,有水,就有灵性,看看这副图,是不是特有灵动的感觉?”
“嗯,真是不错。一看这张图,我都想住到这个地方去了。”吴蔚笑道。
“哎哟,吴县长,你对摄影很有研究啊。不瞒你说,我就觉得这张拍得最好,我也特别喜欢。我上学的时候,就特别喜欢摄影。我家是农村的,每隔一段时间,村里就来那个照相的,我们小孩子就跑到那儿去,看着人家往那一坐,‘咔嚓!’,那声音特别动听,照片洗出来后,评论一番,感觉真是不错。那时候,我特别羡慕脖子上挂着相机照相的人。看到就想摸摸,人家不让,说,‘小孩子,别乱摸!摸坏了,你赔得起呀?’现在好了,傻瓜相机谁都能使,人人都是摄影师。现在,又有了网络,人人都有麦克风。”
纪国宏是个很健谈的人。唠叨了半天,吴蔚终于有机会谈到了正事儿。因为,纪国宏谈到了想成立一个摄影师联谊会。
“纪部长,你看你一说起摄影,把我给迷住了,倒忘了正事。我有件事想请教你呢。”吴蔚赶紧把话题拉到了正事儿上。
“还说什么请教,什么事?你说。咱们班子成员里,可鲜有人听我扯摄影的事儿,他们也不懂。”
吴蔚干笑了两声,说道,“我有一个朋友。——你知道我是燕北毕业的啊,就是我的学长。他想在积余这个地方搞点什么,看看从人才的角度有没有什么政策。我刚来没多长时间,这些政策我还真不懂。”
“这个呀……”纪国宏的兴奋劲儿消失了,“人才工作应该是组织工作的重头戏。组织部管什么?党员、干部、人才,这是组织工作的三驾马车。可现在,咱们县里对人才,真的很不重视。刚来的时候,我有很多的想法,对柔性引才这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利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对全县的人才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调查结果你可能不相信,咱们的人才密度,只有1.9%!而且大多集中在党政、教育和卫生部门。要知道,去年全省的人才密度,已经达到了11.5%!”
纪国宏说得有些激动,拿起杯子喝了一口水,抹了一下嘴边的水珠儿,继续说道,“再说咱们的人才结构,科技型人才,除了农林口有一些知识结构老化严重的人才,企业经营人才、农业实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
“关于人才这方面,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吗?”吴蔚见纪国宏的态度怨愤情绪比较严重,便问道。
“出台?你看看……”纪国宏从抽屉里拿出一沓A4纸,“这些,是我们经过调查以后草拟的文件,现在已经一年多了,还锁在我的抽屉里。我一提这事儿,大领导就说时机未到,等等再说。”
吴蔚翻看着这些尚未出台的文件,心里很不是滋味儿。这些文件,都是结合积余的实际提出来的措施,有的还挺超前,如果把这些都一一落实到位,能吸引一批人才到积余来。
“这些文件,还有些可操作性。怎么会不出台呢?现在世界的竞争,可是人才的竞争,积余本来对人才的吸附能力就差,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本地的人才外流岂不是更加严重?”吴蔚想了想,说道。
“我也没办法。这些政策,需要县财政掏钱的。县财政就是个大窟窿,吃饭还吃不起呢,怎么会拿来吸引人才!人才外流,谁会考虑这些事情?咱们县,每年都有大批医生、教师外流,就是党政口的年轻人,也是外考的外考,调走的调走。我现在,是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
听着纪国宏的报怨,吴蔚莫名地有些酸楚。他看得出来,纪国宏是个想干事的人,想干事却得不到支持,所以,他退却了,整日沉湎于摄影之中。
说怪他,也怪得上,因为他是一任组织部长,担负的是选人用人培养人的任务;说不怪他,也不怪他,没有大环境,能明哲保身,不同流合污就算难得了。
吴蔚想,原来的两个切入点,是不是可以加上一个切入点?人才,以人才吸引企业,以企业聚焦人才,能不能实现人才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吴县长太客气了。”纪国宏手里正拿着一台单反,一看这装备,吴蔚就知道,这个大家伙价值不菲。
纪国宏见吴蔚的眼睛盯着这台相机,以为他对摄影也有研究,便把单反举了起来,“这个东西,是我一个朋友从国外带回来的。这洋鬼子的东西就是精密,拍出照片来,效果比国产的好多了。”
吴蔚觉得可笑,心道,这位还是个崇洋媚外的主儿。吴蔚伸手拿过那台相机,左右看了看,说,“我是个门外汉,就上学那会儿用傻瓜相机拍过一些,这东西在我手上,我手发抖。”
纪国宏见吴蔚在自己面前露了怯,优越感一下子就上来了,“摄影手抖了可不行,手必须得稳。为啥有的人必须得用三角架儿?为的就是能更稳,效果更好。”
吴蔚频频点头,“纪部长真是行家。这是你拍的?”见桌儿上放着一沓冲印出来的照片,吴蔚问道。
“对,这是去年秋天我到一个生态园拍的,你看看怎么样?给提点意见。”纪国宏献宝似的把照片拿起来,递到吴蔚的手里。
吴蔚一张张的翻看着,还别说,这纪国宏摄影还挺讲究构图,留白留的相当不错,很有意境。
翻看到一张上面用无油圆珠笔正楷书写“翠谷流金”四个字的照片时,吴蔚看了好久,总觉得这个地方特别熟悉。
金色的麦浪,有农人在收割,近处的柳树似乎动了起来,蓝色的水似乎在流动,不远处还有农家小屋,特别像红磨坊的景色。
纪国宏看他怔住,说道,“这里是城阳山庄。怎么样,特别漂亮吧?好希望在那个地方生活,太好了,太漂亮了。有山,有水,就有灵性,看看这副图,是不是特有灵动的感觉?”
“嗯,真是不错。一看这张图,我都想住到这个地方去了。”吴蔚笑道。
“哎哟,吴县长,你对摄影很有研究啊。不瞒你说,我就觉得这张拍得最好,我也特别喜欢。我上学的时候,就特别喜欢摄影。我家是农村的,每隔一段时间,村里就来那个照相的,我们小孩子就跑到那儿去,看着人家往那一坐,‘咔嚓!’,那声音特别动听,照片洗出来后,评论一番,感觉真是不错。那时候,我特别羡慕脖子上挂着相机照相的人。看到就想摸摸,人家不让,说,‘小孩子,别乱摸!摸坏了,你赔得起呀?’现在好了,傻瓜相机谁都能使,人人都是摄影师。现在,又有了网络,人人都有麦克风。”
纪国宏是个很健谈的人。唠叨了半天,吴蔚终于有机会谈到了正事儿。因为,纪国宏谈到了想成立一个摄影师联谊会。
“纪部长,你看你一说起摄影,把我给迷住了,倒忘了正事。我有件事想请教你呢。”吴蔚赶紧把话题拉到了正事儿上。
“还说什么请教,什么事?你说。咱们班子成员里,可鲜有人听我扯摄影的事儿,他们也不懂。”
吴蔚干笑了两声,说道,“我有一个朋友。——你知道我是燕北毕业的啊,就是我的学长。他想在积余这个地方搞点什么,看看从人才的角度有没有什么政策。我刚来没多长时间,这些政策我还真不懂。”
“这个呀……”纪国宏的兴奋劲儿消失了,“人才工作应该是组织工作的重头戏。组织部管什么?党员、干部、人才,这是组织工作的三驾马车。可现在,咱们县里对人才,真的很不重视。刚来的时候,我有很多的想法,对柔性引才这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利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对全县的人才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调查结果你可能不相信,咱们的人才密度,只有1.9%!而且大多集中在党政、教育和卫生部门。要知道,去年全省的人才密度,已经达到了11.5%!”
纪国宏说得有些激动,拿起杯子喝了一口水,抹了一下嘴边的水珠儿,继续说道,“再说咱们的人才结构,科技型人才,除了农林口有一些知识结构老化严重的人才,企业经营人才、农业实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
“关于人才这方面,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吗?”吴蔚见纪国宏的态度怨愤情绪比较严重,便问道。
“出台?你看看……”纪国宏从抽屉里拿出一沓A4纸,“这些,是我们经过调查以后草拟的文件,现在已经一年多了,还锁在我的抽屉里。我一提这事儿,大领导就说时机未到,等等再说。”
吴蔚翻看着这些尚未出台的文件,心里很不是滋味儿。这些文件,都是结合积余的实际提出来的措施,有的还挺超前,如果把这些都一一落实到位,能吸引一批人才到积余来。
“这些文件,还有些可操作性。怎么会不出台呢?现在世界的竞争,可是人才的竞争,积余本来对人才的吸附能力就差,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本地的人才外流岂不是更加严重?”吴蔚想了想,说道。
“我也没办法。这些政策,需要县财政掏钱的。县财政就是个大窟窿,吃饭还吃不起呢,怎么会拿来吸引人才!人才外流,谁会考虑这些事情?咱们县,每年都有大批医生、教师外流,就是党政口的年轻人,也是外考的外考,调走的调走。我现在,是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
听着纪国宏的报怨,吴蔚莫名地有些酸楚。他看得出来,纪国宏是个想干事的人,想干事却得不到支持,所以,他退却了,整日沉湎于摄影之中。
说怪他,也怪得上,因为他是一任组织部长,担负的是选人用人培养人的任务;说不怪他,也不怪他,没有大环境,能明哲保身,不同流合污就算难得了。
吴蔚想,原来的两个切入点,是不是可以加上一个切入点?人才,以人才吸引企业,以企业聚焦人才,能不能实现人才与企业发展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