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25中文网 www.25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开平卫西城千户所内,郑千户大马金刀端坐正堂,沈千户黑眸微沉,心思莫测,孟清和单膝跪于堂下,力持镇定,这种时候,冷静比什么都重要。
冷静,淡定,淡定,冷静。
孟清和不停暗示自己,可心中还是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一个沈瑄就足够孟十二郎喝一壶,再加上一个坐如磐石,势如孟虎的郑千户,压力委实太大。
堂内光线不佳,郑千户身后还挂着一幅孟虎下山图,孟清和不由产生一种错觉,上头两位换身飞鱼服,这里就不是西城卫千户所,而是锦衣卫镇抚司。
默默擦把冷汗,自己吓自己,脑补着实要不得,这里哪来的锦衣卫。
洪武二十年已裁撤锦衣卫,刑具烧了,诏狱关了,审判权和刑讯权也被剥夺了,余下的只有皇帝仪仗队这唯一一个功能了。虽说不再顶着锦衣卫的大名,可作为亲军二十六卫之一,皇帝总不能把自己的仪仗队给废了吧?
所以,锦衣卫废除归废除,人还在。
等到最黑暗的这几年过去,燕王登基,属于厂卫的大好时光才会到来。
上座两位一直没出声,孟清和不想傻傻的继续跪着,事到临头,七想八想一大堆,他反倒没那么害怕了。
不就是建造了一座半豆腐渣工程吗?一没玩忽职守,二没借机敛财,三没冒领战功,顶多提高了被顶头上司穿小鞋的概率,他有什么好怕的?
就算这是个杀人如切西瓜的时代,总也要讲究个前因后果,师出有名。何况他是大明边军小旗,不是对面的蒙古鞑子。
“标下见过郑千户,沈副千户!”
“起来。”
声音很陌生,孟清和不用抬头,就知道说话的是郑千户。
军队之中,上下有别,正副要分,规矩铁板钉钉,
注意到这点,孟清和却没感到多高兴,就算能平安过了这关,马总旗那里他该怎么交代?
一个处理不好,这双小鞋,怕是不穿也得穿了。
待孟清和站起身,一旁的刘经历朝他使了个眼色,朝着堂下的几个匠户努努嘴,动作极快,且干净利落,丝毫不下于军伍之人。
孟清和不动声色,心下了然,事情怕就是出在这几个匠户身上。到底怎么回事,他现在心里也没底,只能事后再问。总之,先把眼前这关过去再说。
想到这里,孟清和背挺得更直,脑子飞快的转了起来。
“孟小旗。”
“标下在。”
“这个,”郑千户展开他同沈瑄之前看的那张纸,正是孟清和交给匠户们参照的图纸,“是出自你手?”
“回千户,确出自标下之手。”
“恩,画得着实不错。”郑千户貌似想摆出和蔼一点的神态,明显不太成功。这句夸赞,只证明千户大人的艺术欣赏水平着实有待提高。
“……谢千户夸奖,标下愧受。”
“孟小旗是读书人出身?”
“标下不才,读了几年书。”
“还是童生?”
“实属侥幸。”
郑千户一咧嘴,“谦虚了。”
孟清和同样一咧嘴,“谦虚是种美德,标下一直在努力。”
郑千户默然无语,转头看了一眼充作背景板的刘经历,目光中具有相当深层次的含义,读书人,果然不一般。
在千户大人过于-赤--裸--裸-的目光注视下,躺着也中枪的刘经历无语泪千行。
他招谁惹谁了?不就是牵了一回线,帮忙做了一回中人,两边都捞了一点劳务费吗?作为“军管”的开平卫,他一个文官,兼差赚点家用,何其不易。
刘经历的神情过于哀怨,郑千户终于移开了虎目,孟清和也不忍的转头,死道友不死贫道,哪怕罪魁祸首是他自己。
沈副千户突然侧过头,单手握拳抵在唇边,咳嗽了两声。润玉一般的手指,艳色的唇,眉眼之间,貌似去了几分凌厉。
“孟小旗通兵事?”郑千户不开口,沈副千户接过了话语权。
“略知皮毛,纸上谈兵且称不上。”
“通晓杂学?”
“有所涉猎,不敢言专精。”
“可为营缮之事?”
“尚可。”
沈瑄点点头,倒没怀疑孟清和说谎。
明朝科举虽重八股制艺,明朝的读书人却绝非后世人想象中的书呆子,读书之余,总会培养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例如医术,农学,茶艺,等等等等。各类杂学更是不胜枚举,专精者不在少数。若是某个户部给事中出版农业书籍,或是工部尚书好为人诊脉,一点也不出奇。
若没有一两项业余爱好,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大明读书人。
正如没有骂过皇帝,没弹劾过内阁,没参加过六部群体斗殴的言官不是好言官一样。
别怀疑,打群架的确是明朝文官群体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当然,要在洪武永乐之后。
那种读书读傻了的人不是没有,但绝不是大多数。真如范进一样的书呆子,是鞭子朝的注册商标。
投军前曾身为童生的孟清和,于杂学上有所见底,并非不可信。只是他年纪太轻,郑千户与沈副千户均认为,他背后应有名师指点,或是哪位民间遗贤。
“于杂学一项,汝师承何人?”
“回副千户,标下实是自学。”
“自学?”
“是。”
“既是自学,学自何处?通读何书?”沈瑄拿起那张已经有些皱巴巴的图纸,“名为地堡,实为敌台,我朝多筑于边墙,汝一童生,年不过十四,从军之前未出北平一地,又是如何自学?”
孟清和却不怎么紧张,“回副千户,标下曾拜读前宋宣靖公《武经总要》部分残卷,获益匪浅。”
“何卷?”
“守城。”孟清和抬起头,“但标下才疏学浅,能建造此堡,多仰赖手下兄弟与城内匠人。标下所言句句属实,不敢有丝毫欺瞒。”
“为何想到在山顶建堡?”
“月前鞑子犯边,标下于城墙之上,曾见墩台之上惨景。”顿了顿,孟清和才接着说道:“自请戍守城外并无他图,只为尽力,请千户,副千户明鉴。”
一席话落,堂内落针可闻。
沈瑄没有继续追问,单手搭在腿上,似在沉吟。
郑千户却已是放缓了表情,点了点头,问道:“此处地堡已经建好?”
“回千户,尚需一些时日。”
问弦歌知雅意,孟清和很快猜出郑千户想做什么,要是千户大人想去实地考察,面子工程还需要再做一下,至少再贴一层墙皮。
“无妨,便明日出城,子玉以为如何?”
沈瑄没有马上点头,却在孟清和满怀希望时说出了让他傻眼的话,“千户还需坐守城中,不如瑄代为一行。”
“这个……也可。”
“且此事非同一般,若确有实用,还需呈报徐指挥,以瑄之见,当越快越好。”
“是这个道理。”郑千户点头。
郑千户大手一挥,当即拍板,沈副千户今日出城,代为实地考察。
孟小旗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只能乖乖的前边引路,随同副千户大人一起出城。
一直充作布景板的几位工匠和刘经历也被一起拉上,孟小旗意志坚决,有“功劳”大家一起领,陪领导视察更是如此!
走出千户所,一行人直奔城门。
沈副千户有马代步,孟清和和刘经历跟在马尾巴后边吃了一肚子的灰。看着前方的高头大马和马上的沈副千户,孟十二郎心中腹诽,劳苦大众高举反封建大旗,不是没有理由的。
走到山下,抬头隐约看到土堡一角,待到了山顶,沈副千户直接走进堡内,上下查看,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孟清和暗自舒了口气,就算是半豆腐渣工程,好歹也能拿得出手。
没等他一口气出完,沈副千户突然开口。
“孟小旗。”
“标下在。”
“汝建此堡有功,即日擢升为总旗,待上报指挥使,凡建堡人等另有恩裳。”
孟清和眨眨眼,他这是,升官了?
“报副千户,建造此堡,一样材料人力,马总旗也多有照应。”
沈瑄点头,没有明言,不过等到赏赐发下来,肯定不会少了马常一份。
至于马总旗是不是真的在这其中出了力……马鞭握在掌心,沈副千户心中了然。
前武库司郎中站在兵卒之中,再次惋惜,见缝插针,力挽狂澜,化劣势为优势,等这番话传出去,再不甘,马总旗也不好随意找小旗,不,总旗的麻烦。
多好的文官苗子,可惜了啊!
开平卫西城千户所内,郑千户大马金刀端坐正堂,沈千户黑眸微沉,心思莫测,孟清和单膝跪于堂下,力持镇定,这种时候,冷静比什么都重要。
冷静,淡定,淡定,冷静。
孟清和不停暗示自己,可心中还是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一个沈瑄就足够孟十二郎喝一壶,再加上一个坐如磐石,势如孟虎的郑千户,压力委实太大。
堂内光线不佳,郑千户身后还挂着一幅孟虎下山图,孟清和不由产生一种错觉,上头两位换身飞鱼服,这里就不是西城卫千户所,而是锦衣卫镇抚司。
默默擦把冷汗,自己吓自己,脑补着实要不得,这里哪来的锦衣卫。
洪武二十年已裁撤锦衣卫,刑具烧了,诏狱关了,审判权和刑讯权也被剥夺了,余下的只有皇帝仪仗队这唯一一个功能了。虽说不再顶着锦衣卫的大名,可作为亲军二十六卫之一,皇帝总不能把自己的仪仗队给废了吧?
所以,锦衣卫废除归废除,人还在。
等到最黑暗的这几年过去,燕王登基,属于厂卫的大好时光才会到来。
上座两位一直没出声,孟清和不想傻傻的继续跪着,事到临头,七想八想一大堆,他反倒没那么害怕了。
不就是建造了一座半豆腐渣工程吗?一没玩忽职守,二没借机敛财,三没冒领战功,顶多提高了被顶头上司穿小鞋的概率,他有什么好怕的?
就算这是个杀人如切西瓜的时代,总也要讲究个前因后果,师出有名。何况他是大明边军小旗,不是对面的蒙古鞑子。
“标下见过郑千户,沈副千户!”
“起来。”
声音很陌生,孟清和不用抬头,就知道说话的是郑千户。
军队之中,上下有别,正副要分,规矩铁板钉钉,
注意到这点,孟清和却没感到多高兴,就算能平安过了这关,马总旗那里他该怎么交代?
一个处理不好,这双小鞋,怕是不穿也得穿了。
待孟清和站起身,一旁的刘经历朝他使了个眼色,朝着堂下的几个匠户努努嘴,动作极快,且干净利落,丝毫不下于军伍之人。
孟清和不动声色,心下了然,事情怕就是出在这几个匠户身上。到底怎么回事,他现在心里也没底,只能事后再问。总之,先把眼前这关过去再说。
想到这里,孟清和背挺得更直,脑子飞快的转了起来。
“孟小旗。”
“标下在。”
“这个,”郑千户展开他同沈瑄之前看的那张纸,正是孟清和交给匠户们参照的图纸,“是出自你手?”
“回千户,确出自标下之手。”
“恩,画得着实不错。”郑千户貌似想摆出和蔼一点的神态,明显不太成功。这句夸赞,只证明千户大人的艺术欣赏水平着实有待提高。
“……谢千户夸奖,标下愧受。”
“孟小旗是读书人出身?”
“标下不才,读了几年书。”
“还是童生?”
“实属侥幸。”
郑千户一咧嘴,“谦虚了。”
孟清和同样一咧嘴,“谦虚是种美德,标下一直在努力。”
郑千户默然无语,转头看了一眼充作背景板的刘经历,目光中具有相当深层次的含义,读书人,果然不一般。
在千户大人过于-赤--裸--裸-的目光注视下,躺着也中枪的刘经历无语泪千行。
他招谁惹谁了?不就是牵了一回线,帮忙做了一回中人,两边都捞了一点劳务费吗?作为“军管”的开平卫,他一个文官,兼差赚点家用,何其不易。
刘经历的神情过于哀怨,郑千户终于移开了虎目,孟清和也不忍的转头,死道友不死贫道,哪怕罪魁祸首是他自己。
沈副千户突然侧过头,单手握拳抵在唇边,咳嗽了两声。润玉一般的手指,艳色的唇,眉眼之间,貌似去了几分凌厉。
“孟小旗通兵事?”郑千户不开口,沈副千户接过了话语权。
“略知皮毛,纸上谈兵且称不上。”
“通晓杂学?”
“有所涉猎,不敢言专精。”
“可为营缮之事?”
“尚可。”
沈瑄点点头,倒没怀疑孟清和说谎。
明朝科举虽重八股制艺,明朝的读书人却绝非后世人想象中的书呆子,读书之余,总会培养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例如医术,农学,茶艺,等等等等。各类杂学更是不胜枚举,专精者不在少数。若是某个户部给事中出版农业书籍,或是工部尚书好为人诊脉,一点也不出奇。
若没有一两项业余爱好,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大明读书人。
正如没有骂过皇帝,没弹劾过内阁,没参加过六部群体斗殴的言官不是好言官一样。
别怀疑,打群架的确是明朝文官群体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当然,要在洪武永乐之后。
那种读书读傻了的人不是没有,但绝不是大多数。真如范进一样的书呆子,是鞭子朝的注册商标。
投军前曾身为童生的孟清和,于杂学上有所见底,并非不可信。只是他年纪太轻,郑千户与沈副千户均认为,他背后应有名师指点,或是哪位民间遗贤。
“于杂学一项,汝师承何人?”
“回副千户,标下实是自学。”
“自学?”
“是。”
“既是自学,学自何处?通读何书?”沈瑄拿起那张已经有些皱巴巴的图纸,“名为地堡,实为敌台,我朝多筑于边墙,汝一童生,年不过十四,从军之前未出北平一地,又是如何自学?”
孟清和却不怎么紧张,“回副千户,标下曾拜读前宋宣靖公《武经总要》部分残卷,获益匪浅。”
“何卷?”
“守城。”孟清和抬起头,“但标下才疏学浅,能建造此堡,多仰赖手下兄弟与城内匠人。标下所言句句属实,不敢有丝毫欺瞒。”
“为何想到在山顶建堡?”
“月前鞑子犯边,标下于城墙之上,曾见墩台之上惨景。”顿了顿,孟清和才接着说道:“自请戍守城外并无他图,只为尽力,请千户,副千户明鉴。”
一席话落,堂内落针可闻。
沈瑄没有继续追问,单手搭在腿上,似在沉吟。
郑千户却已是放缓了表情,点了点头,问道:“此处地堡已经建好?”
“回千户,尚需一些时日。”
问弦歌知雅意,孟清和很快猜出郑千户想做什么,要是千户大人想去实地考察,面子工程还需要再做一下,至少再贴一层墙皮。
“无妨,便明日出城,子玉以为如何?”
沈瑄没有马上点头,却在孟清和满怀希望时说出了让他傻眼的话,“千户还需坐守城中,不如瑄代为一行。”
“这个……也可。”
“且此事非同一般,若确有实用,还需呈报徐指挥,以瑄之见,当越快越好。”
“是这个道理。”郑千户点头。
郑千户大手一挥,当即拍板,沈副千户今日出城,代为实地考察。
孟小旗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只能乖乖的前边引路,随同副千户大人一起出城。
一直充作布景板的几位工匠和刘经历也被一起拉上,孟小旗意志坚决,有“功劳”大家一起领,陪领导视察更是如此!
走出千户所,一行人直奔城门。
沈副千户有马代步,孟清和和刘经历跟在马尾巴后边吃了一肚子的灰。看着前方的高头大马和马上的沈副千户,孟十二郎心中腹诽,劳苦大众高举反封建大旗,不是没有理由的。
走到山下,抬头隐约看到土堡一角,待到了山顶,沈副千户直接走进堡内,上下查看,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孟清和暗自舒了口气,就算是半豆腐渣工程,好歹也能拿得出手。
没等他一口气出完,沈副千户突然开口。
“孟小旗。”
“标下在。”
“汝建此堡有功,即日擢升为总旗,待上报指挥使,凡建堡人等另有恩裳。”
孟清和眨眨眼,他这是,升官了?
“报副千户,建造此堡,一样材料人力,马总旗也多有照应。”
沈瑄点头,没有明言,不过等到赏赐发下来,肯定不会少了马常一份。
至于马总旗是不是真的在这其中出了力……马鞭握在掌心,沈副千户心中了然。
前武库司郎中站在兵卒之中,再次惋惜,见缝插针,力挽狂澜,化劣势为优势,等这番话传出去,再不甘,马总旗也不好随意找小旗,不,总旗的麻烦。
多好的文官苗子,可惜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