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中文网 > 朱门风流 > 第五百一十章 天寒地冻人心浮动

第五百一十章 天寒地冻人心浮动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25中文网 www.25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五百一十章 天寒地冻人心浮动

    按照大明律例,臣民上书均由通政司启视,并节写副本,然后呈进。哪怕是五军、六部、都察院等衙门,有事关机密重大者,其入奏仍需盖上通政司的印信,一并在早朝时进呈。若是私自封进的奏折,则通政使有权参驳。

    然而,永乐皇帝朱棣却并不在意这些规矩,常有手诏下给臣子咨询某些问题,于是这私下的奏折从来就不曾少过。而且,他自登基开始就渐渐使用不少太监出镇监军,这些都是天子家奴,根本不在通政司管辖之列,若有书信可以直接进呈到宫内,别人无权查看。

    这会儿就有小太监捧了厚厚一摞奏折进了乾清宫,就要经穿堂去东暖阁的时候,他看到迎面走来了一行人,慌忙往旁边退避行礼。而来人却在走到他身边的时候停了一停,为首的刘永诚在那叠奏折上头扫了一眼,旋即皮笑肉不笑地问道:“这都是到外头的那些个公公命人送来的?啧啧,不枉皇上派人教他们读书认字,比起咱家这老不死的,他们倒是能干!”

    那小太监跪在一旁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海寿就开口解围道:“这都是皇上等着看的东西,赶紧送进去,别耽误了!”待到那小太监磕过头爬起身来,急急忙忙往东暖阁跑去,他方才凑到刘永诚旁边,低声提醒道,“这是在乾清宫,公公也该小心些。”

    “郑公公没回来,其他人就上窜下跳闹腾个没完,咱家只是看不惯!”刘永诚不悦地皱了皱眉,旋即便带着众人往外头走,待出了正殿大门的时候,却恰好遇着了张谦。虽说品秩相同,但张谦的顺位乃是在他之前,跟皇帝的日子也长些,他少不得端着笑脸见过,等人走了,他在下台阶的时候便忍不住冷笑了一声,“若是老张异日要和自己辛辛苦苦调教出来的徒弟争位子,不知道会是什么感受!陆丰那小子一看就不是省油灯,不比你老实!”

    后头的海寿听到刘永诚赞自己老实,顿时眉开眼笑,连忙在后头附和了两句。想起这一回原本是要跟随北征,刚刚得到的讯息却是刘永诚随扈,而他则是出使朝鲜,他那一颗心早就飞到故国去了。以往都是跟着黄俨,人家吃骨头他喝汤,这一回再无掣肘,岂不是想捞多少就是多少,比往那塞外苦寒之地去强多了!

    外头天寒地冻,乾清宫东暖阁中的四足青铜鎏金熏笼中烧着特制熏香的红萝炭,却是异常温暖,空气中非但没有烟火气,反而还有一股子淡淡的清香。虽说丰城侯李彬病故,但由于安南大捷,黎利败走无踪,朱棣的心情也还算不错。此时他随意翻阅了几本刚刚进呈的内官奏折,大多是用朱笔随便披上“允”或者“可”之类的字样,偶尔多写上几个字。然而,当他翻开倒数第二本的时候,脸色却一下子僵住了,竟是一把将朱笔仍在了案上。

    “混账!”

    恰好打起帘子进来的张谦听见这一声,顿时吓了一跳,待看到皇帝咬牙切齿的模样,他不禁生出了一丝无奈,心想今天来的实在不适时候,自己说话恐怕也要加倍小心。想到这里,他就想绕到前头去行礼,谁知道皇帝忽然抬起了头,目光正好落在他身上。还没等他弯腰屈腿,朱棣竟是信手把奏折丢了过来,慌得他连忙上前去接。

    “看看这个!陆丰办事说话朕虽说信得过,但他奏报的事情实在是匪夷所思!王冠在宣府也已经有五六年了,朕一向认为他忠心耿耿,可想不到竟然如此胆大妄为!贪墨军粮就已经是罪该万死,陆丰还说他里通鞑子私自互市……你说他所报是真是假?”

    听着是这么一件事,张谦顿时心中大定,因为先头陆丰早有信送给了他,只是看到朱棣气得直发抖,他冷不丁想起了那时候司礼监三个头头脑脑一下子倒台的往事。不过,即使他素来就不是落井下石的性子,也并非轻信之人,但王冠所作所为却实在太不像话,因此他忖度片刻便低头扫了一眼那奏折,随即上了前去。

    “陆丰那小猴儿不识几个字,而且他带的那几个人虽说有识字的,但必定写不出这样的字,照臣看来,若不是事情确凿,他是务必不会征调总兵府的书吏写这份奏折。”张谦这会儿已经明白奏折是谁拟的,但却不想让皇帝联想到这一点,因而便上前交还了奏折,又劝说道,“虽说他急性子耐不住,可毕竟执掌东厂,总不至于连事情都没确定就上书。再说,宣府有武安侯坐镇,若陆丰真的查实查办了,不多久总会有信送来。”

    “那朕就等郑亨的信!”

    刚刚打发走刘永诚和海寿的时候,朱棣还特意吩咐海寿去朝鲜的时候记着让那边多敬献两个处女,这会儿更是使劲拉了拉领口,竟觉得这屋子太热了,心头异常烦躁。哪怕能挑到乾清宫的宫女个个都是年轻貌美,宦官也多半挑眉目顺眼的,可他看着却一概如歪瓜裂枣一般。三个亲生儿子都虎视眈眈盯着他的位子,以为他的身体不行了,若是他们知道他仍是夜夜雄风无女不欢,恐怕就不会计算他的寿数,而是该捶胸顿足了!

    “这几日天冷罢朝,朕原本说除军国大事之外都是禀报太子处置,你去内阁看看,可是当真没有军国大事。还有,看看都察院那边有什么弹章,让他们派人送过来。办完这些事顺道再出宫一趟,把陈留郡主宣进宫来。不过是一些闲话,她那么一个爽利明快的姑娘,什么时候也开始忌讳这些!”

    张谦一一应了,旋即又重复了一遍,这才转身退出。等到了外头,呼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气,他一面顺着台阶往下走,一面思量着皇帝的心意,最后发觉无论如何都琢磨不分明。既然是要看都察院的弹劾奏章,多半是想看看朝中的风向如何,可这当口又宣召陈留郡主,别人看着又是怎么一回事?

    而且再往深处想,御史弹劾原本没什么好奇怪的,可除非是锦衣卫和东厂往死里挖,十几年前的旧事那帮御史又怎么会知道?都御史刘观向来就是贪财好色的性子,别是这个人品卑劣的家伙从中使坏吧?

    进了右顺门,沿右手边就是一溜直房,有制敕房、诰敕房、内阁直房等等,大白天的有好些抱着厚厚文书的人进进出出。因张谦乃是御用监太监,平日也常常出入这儿,自然是畅通无阻,可他才进了第二道门就听见了金幼孜的抱怨声。

    “都察院这是怎么回事,一丁点芝麻大小的事情就没完没了!要是弹劾杜宜山失职、品行不佳抑或是贪墨敛财,那都没话好说,可这些乌七八糟的勾当算什么?刘观既然身为总宪,难道就不知道好好管一管这些科道言官,再这样下去风气都给败坏了!”

    “幼孜,没来由对着年轻人发什么火,他只是奉命来送奏折。再说了,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是勉仁的半个弟子,人还是勉仁举荐给都察院的,素来老实本分。”紧跟着却是杨士奇的吩咐声,“好了,你回去对刘总宪说一声,如今奏折都是循例送东宫,我们待会就送。”

    张谦正思忖间,就看见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文官从里头出来。他虽说不喜欢和都察院的御史打交道,但听说人是杨荣的弟子,不由得很是好奇,上下打量了一番方才发现这人形容朴素,丝毫不像最注意形貌穿着的杨荣。只由于算不得熟悉,他也就没搭话,径直进屋道出了来意。传达完了,他也没理会杨士奇金幼孜那古怪表情,拱了拱手就转身走了。

    宫里的这一趟传话简单,宫外这一趟传话却是麻烦。赶到周王公馆,张谦却得知朱橚和朱宁父女去了大庆寿寺,可巴巴赶到大庆寿寺,他却得知朱宁要为亡母做七天法事,这下子顿时异常头痛。这还不算,他对朱橚提了提皇帝的话,原以为这位能够转圜一二,谁知道朱橚竟是黯然摇了摇头。

    “就算是皇兄召见,这一次也得缓缓。今天正好是阿宁母亲的忌辰,她不能回去祭拜,便只能在这里做一场法会。原本是预备作七七四十九天的,因为她的母亲当初只是夫人,所以只作七日,总不能这七日都不让她消停。张公公若是觉得不好回禀,本藩可以随你回去。”

    今天竟然是朱宁生母忌辰?张谦虽说觉得巧合,却知道这等大事朱橚必不至于信口开河。眼见寺中庄严肃穆,听得僧人梵唱阵阵,他更是再无怀疑,但终究不敢违了圣旨来一个父代女进宫,只好无可奈何地回转了去。

    然而,他这一路紧赶慢赶回了宫,才到乾清门就得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消息——试御史于谦八百里加急报称开平粮储以次充好,伍千石粮储中至少有一半已经霉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