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中文网 > 旧书大亨 > 第四百四十三章.《尝试集》

第四百四十三章.《尝试集》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25中文网 www.25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林逸喜欢看电影,也喜欢一些电影明星,比如说眼睛会演戏的梁朝伟,很有天王风度的刘德华,不过林逸最喜欢的却是张国荣。

    林逸喜欢张国荣,喜欢他的《霸王别姬》,喜欢他饰演的“程蝶依”,喜欢他“不疯魔不成活”。

    像他演的戏一样,最后张国荣去了,在一个令人想不到的节日,愚人节---疯狂一跃,成为了一个会飞的人,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喜欢他的歌迷和影迷。

    正是因为他的离开,哥哥张国荣以前的写真集等画册大卖,并且价值不菲。

    据林逸所知,张国荣生前一共有三大本写真,分别是《纯影集》、《庆》和《所有》。

    其中,在张国荣逝世后,他的《庆》和《所有》在日本重新发行,因此受到哥哥的粉丝们热抢。

    相比之下,哥哥张国荣的《纯影集》则分为首版和再版两种。首版是1988年发行,再版是1989年发行。

    实际上,这两个版本的纯影集都是“JULY1988“,所以是不可以从印刷日期里,分辨到哪本是首版和哪本是再版的。

    先说封面,这两个版本封面不同,因为再版的封面有一个书套,上面写着“张国荣纯影集再版”,这个书套后来因为被某奸商盗用了套在他的山寨版纯影集上,所以引起部份粉丝以为有这个封面就是山寨,其实不然。

    另外,再版的书套跟一些书本一样,都是可以脱出来的,当把书套脱出来,就会看到首版封面的图样。

    说白了,第一版跟再版的纯影集,两者只差在再版又加上一个封套,跟一张哥哥手写的信纸

    一般来说只要有了一本再版,也就等于你也有了首版,因为拿走了书套和歌迷信,你手上的再版就变成了首版了。

    至于首版的纯影集应该也不是什么东西都没有,据林逸所知,除了一个包装透明袋之外,应该还有一张当年的歌迷会申请表,而这申请表是再版所没有的。

    正是因为林逸知道这些,一眼就看出眼前这本绝对是货真价实的《张国荣纯影集再版》。如今在大陆那边的旧书市场,这样一本画册已经炒到3000大洋,合计1万4千多新台币,在影迷群中,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

    此时,林逸心喜,将那画册紧紧拿在手里,继续去翻看这纸箱子中的旧东西,可惜,没有再好的旧书了。只剩下一些很古老的黑胶唱片。

    林逸读书的时候,也曾在淘书笔记上看到过有些人专门收藏这种黑胶唱片的,于是也就转移目标,看看那些黑胶唱片都是些什么。

    看到第一张的时候林逸就愣住了,因为这张竟然是台湾歌手苏芮的《第六感》,看日期,1986年,华纳唱片公司出品。如今这张唱片在收藏市场上差不多价值150元人民币,合计700新台币。

    第二张更了不得,竟然是《百变梅艳芳烈焰红唇》,年代是九十年代初,台北唱片公司出品的。在唱片收藏市场上差不多价值1200元人民币,合计5600新台币。

    林逸莞尔,倒不是这两张唱片很有收藏价值,而是因为这两位歌手都是林逸喜欢的。

    林逸最喜欢苏芮那首《酒干倘卖无》,还有那首脍炙人口的《奉献》。至于梅艳芳,那就更不用说了,自从她去世以后,她的唱片也就成了无数歌迷藏家的珍品,没想到在这里,竟然也能遇到。

    有了这三样宝贝,林逸就觉得在这个古旧书店,不,古旧音像书店大有收获。于是他拿了这两张唱片,还有那本画册,问那个还在用电脑泡马子,和马子视频聊天的胖店主,“这三样多钱?”

    胖子不耐烦地抬头瞥他一眼,就说:“老唱片么?一张500台币,那个破画册就给800吧!”

    林逸掏掏耳朵,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

    一共1300台币搞定?!

    这合起来可是价值2万多台币呀。

    既然人家要这个价,林逸当然不会计较,直接付款,走人!后面那胖店主不知道自己打眼,走了宝,还在继续视频泡妞:“今晚去哪里嗨皮,去西门町吗?吃宵夜好啊,我这里刚收了1000多……”

    ……

    心情舒爽,林逸喜洋洋地离开这家音像店,继续在这条深巷中前进。

    顺着小巷子前进不远,竟然与几家书店不期而遇。有一家直接就叫做“台北古旧书店”,在一个不起眼的二楼,上去之后店面也不大,最显眼处放着几本所谓珍品,价格当然不菲,似乎是民国版书籍。

    林逸看了一下,其中有一本是胡适的诗集---《尝试集》,亚东图书馆出版,1920年也就是民国9年初版本。

    对于这本被誉为新文学第一本珍本诗集的旧书,林逸闻名久矣,却从未看过。

    此刻,就忍不住唤那店主过来,说:“能不能让我看一看这本书?”

    那店主是个中年男子,有宝岛男人那种世故和圆滑,眼睛上下看了看林逸,就笑问道:“大陆来的?”

    林逸皱眉:“是啊,有什么关系?”

    那店主也不避讳,直接说:“现在大陆人有钱,买得起好东西……像这种珍本我一般是不让本地人看的,他们只会胡翻,却是不买的。”

    林逸:“……”

    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情。

    那店主却是把那本书拿了出来,轻轻地捧在手里,递给林逸的时候,还不忘提醒,“这本书5万台币,当然,如果你嫌麻烦,我们也可以收人民币的……人民币是多少来着,大约1万六百多。”

    这番话反而弄得林逸不知道该不该接这本书了,万一自己翻看了不买,那不是很丢脸。

    不得不说,这个台湾佬绝对是生意精,似乎吃准了林逸的心理,所以才会说这样的话。

    管它呢,先看看再说。

    林逸也就很笃定地把那本珍本《尝试集》接在手里,仔细翻看---

    只见这本诗集中大多数都是初期的白话诗,可以想象,在那个时代,古诗是最传统的诗歌形式,可是随着五四运动,和西方文学的影响,民国时期那些知识分子们坐不住了,以散文的形式,开始了新诗歌的尝试,而胡适就是敢于吃螃蟹的第一人。

    也许他的这种诗歌还不完美,却贵在新鲜和真挚。

    ……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林逸默默地念诵着这首名为《希望》的诗。

    这首诗作于1921年,那年夏天胡适到西山去,友人熊秉三夫妇送给他一盆兰花草,他欢欢喜喜地带回家,读书写作之余精心照看,但直到秋天,也没有开出花来。于是就写了这首小诗。

    胡适是中国现代史上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但他的作品真正为大众所熟知的并不多,这首《兰花草》可能是流传最广的一个。它清新、质朴、深情,对生命的期待与珍惜跃然纸上,而且琅琅上口。

    此刻,林逸默诵这首诗歌,眼前浮现的不是兰花草,而是胡适匆促而执着的身影。当年胡适学成归来,也带着一株“兰花草”---自由主义,他千里迢迢不辞辛苦把它带回来,种到中国的土地上,小心地呵护,殷切地期待它开出花来---何止是“一日望三回”啊!林逸想,正因为胡适有这种焦急的心情,当他看见这株迟迟不开的兰花,才一下子触景生情,萌发诗兴。给它取命为《希望》,也许是希望自由主义思想早日开遍中国吧。

    如今斯人已去,诗歌犹在,想想胡适这株风雨飘摇近百年的“兰花草”,竟抹不去丝丝的惆怅。

    再看一首为人称道的诗---《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有人说这首诗写的是朋友之情,林逸不太相信,因为用“蝶”比喻两个大男人,未免过于唐突。林逸觉得这是胡适对自己爱情生活的一声叹息。

    胡适十几岁时就与江冬秀订了婚,但到美国之后,邂逅了才情超逸的韦莲司并为之倾倒,两人的半世情缘从此启幕,现在已不是秘密了。这首诗写于1916年,正是胡适回国的前夕,这首《蝴蝶》其实是一曲中西合璧的现代“梁祝”。本来“双双飞上天”翩翩翻飞的两只蝴蝶,因胡适母亲催胡适回家成亲,不得不“忽飞还”一个,剩下韦莲司一个人孤苦伶仃,望穿秋水,也真“怪可怜”---韦莲司一生未嫁。

    看着这本胡适的诗,明白如话,甚至老实得有些笨拙,但总能给人点点感动,缕缕回味,林逸想,这应该是真诚的力量。胡适的诗有点像《诗经》,都是有感而发,看上去平淡,其实是有深厚的生活背景的。有人谓胡适的诗只有史的价值,林逸不能同意。胡适的诗,无论从艺术质量上还是思想深度上,自然都不是很高,但他有一个可贵的品质:诚实。他不故弄玄虚,也不无病呻吟,实实在在做人,明明白白说话,让人觉得非常放心。

    林逸记得清楚,胡适还写过一首《梦与诗》,其中有这么几句:“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在林逸看来,单单这么一首,就能唱绝天下。

    诗,不必多。

    一首,就够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