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人各有志,无限风光在险峰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25中文网 www.25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东阳今日来见徐勋,原本就是想看看徐勋所称在家将养是不是属实,可现如今面对这么一个面上装傻心里敞亮的主儿,他只觉得自己若是再留在这儿听人排揎,那便是吃饱了撑着。因而,小坐片刻之后,他便借口内阁还有要事等着处置,站起身告辞出门。徐勋只是象征性地送其到了书房门口就站住了。
目送李东阳在视线之中消失,徐勋方才头也不回地问道:“邃庵,元辅大人对你说了些什么?可是哭诉张西麓无人可制,让你一定要知道肩膀上的责任之深重,团结广大同仁的力量,同仇敌忾,把张西麓的嚣张气焰给打压下去?”
夏言只见过徐勋智珠在握的一面,却没见过他这般随意散漫的样子,一时间大为吃惊。愣了片刻,他就知道这会儿自己留着也不妥当,慌忙也告退辞了出去。等到这关门弟子走人,杨一清看着那脑袋搁在徐勋肩膀上,黑亮的眼睛正好奇打量着自己的徐宁,一时间竟有些无可奈何,随即方才应道:“没错,而且我对他实说,我实在无法相信,侯爷竟然会放任张彩投靠刘瑾,如今又让其自成一派。”
“哦,原来邃庵竟也这么认为。”徐勋徐徐转过身来,却是轻轻在玩兴大发揪起了自己头发的女儿屁股上拍了两巴掌,旋即不紧不慢地说道,“张西麓不是个寻常人,他胸中自有沟壑,对于如今朝中贪腐横生无能之人窃居其位,毫无优胜劣汰的情况忍无可忍,而刘瑾的激进作风却入了他的眼。既然和我一言不合闹翻了,刘瑾又招揽,他本着做事的打算靠了过去,那也无可厚非。要知道他跟着刘瑾那些日子,但凡涉及我的事不曾出过只言片语,我也不能这么没器量。更何况。闹翻归闹翻,他那大刀阔斧的性子和手段,我也是欣赏的。”
也就是说,徐勋其实是赞同张彩的那些政见?
杨一清心中一动。当即问道:“侯爷这些天闭门谢客,又放出风声去说是身心俱疲要将养,不知道究竟是……”
“你以为我是装的?”徐勋笑着露出了那一口雪白的牙齿,又爱怜地掐了掐徐宁那婴儿肥的粉嫩面颊,这才似笑非笑地说道,“那些只知道揣测的外人,我会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但既然是对邃庵公你,我不妨说一句实话。刘瑾已经死了,但张西麓整合了他那些人手,无刘瑾之弊而有刘瑾之利。而你既然回朝,就凭你的人望名声做派,自然而然也有同样多的人会投靠到你这边。至于我么……累了这好几年,歇一歇闲一闲。这是人之常情?”
此时此刻,倘若再听不懂徐勋的言下之意,杨一清就枉为多年人精了。他可不是南都四君子这样一心求正道的清流。某些手腕他不但熟悉,而且精通。于是,他几乎是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才开口说道:“急流勇退,倘若是年迈的老人不足为奇,但侯爷如今不过二十出头,不嫌太早了么?”
“谁说我是急流勇退了?哪一天真的要我捋袖子上的时候,自然少不了我冲锋陷阵,但那时候恐怕就是情势最危险的时候了。”
徐勋懒洋洋打了个呵欠,这才含笑说道:“另外。好教邃庵公得知,你和李西涯虽是相交莫逆,但因为你和我有些交情,早先李西涯在那思量接班人的时候,想到的是杨石斋而不是你。可一来杨石斋对我总有些莫名敌意,二来他兜来转去都在京城。未曾经历外任磨砺,所以我自然一力顶了你。说这些不是要你提防李西涯诸如此类,我只是想说,历来这些内阁阁老,多数都是从京官任上擢升上来的,我只希望你这个在陕西这种西北边地呆了多年,看过更多民生,经历过更多战事的能够比他们看得更远些,权术少一些!”…。
当杨一清从兴安侯府离开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家家户户炊烟袅袅,恰是一副合家欢欣的样子。想起之前徐宁在徐勋的百般哄骗下,有些口齿不清地叫了自己一声杨伯伯,而徐勋赫然兴高采烈的样子,他的脸上顿时露出了几许黯然。
他宦海多年,不久的将来甚至有可能登顶首辅,成就文官的最高峰,但身后没有嫡亲的子嗣,却永远是他心中永远的痛。那些被人嘲笑的面白无须等等闲话他面上不在乎,心里何尝不曾纠结过?可入仕这些年,在陕西的日子最长,以至于夫妻常常分离,如今老妻已经年迈,他又不想纳妾,怎么可能生得出儿子来?徐勋尚年少便知道留些时间多陪陪家中妻儿,别人却还疑神疑鬼,岂知道大明朝从外官到京官,有多少无后人,又有多少欲养欲教而子女英年早逝,以至于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怆?这其中,便有李东阳一个……
夜深时分,张彩方才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从吏部郎官到六部之长的天官,他经历的时间远远比其他人短,但他却是安之若素。从四人大轿上下来的他扫了一眼胡同中那一溜车马,以及门房中纷纷点头哈腰抢出来的各色人等,他连头都不点一下,就这么背着手往里走。等到了书房之中坐下,听老管家禀报了今日求见的各色人等,以及挑出来的那些各式拜帖,他匆匆浏览了一遍就都搁下了。
“你出去说,今日我没工夫见外客,让他们都回去。”
每日门庭若市,每日张彩顶多只见一二人,而且都是他当初在吏部文选司就留意的人,但外人却并不知道,仍是一日日苦苦守候在外头。老管家虽说心知肚明,但自然不会点破,当即答应一声告退而去。直到屋子里没了外人,张彩方才从桌子上另一个匣子里拿出一摞不曾开封的信。这些之中有的是他铨选时挑选的人才,有的是他的同乡同年,总共不过十数人,相比他接收的刘党那些人物,这些方才是他真正的中坚力量,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过四品这道坎的京官,而外官过四品便是知府按察使布政使,要调回京就得大费周章。
看了三五封之后。他按着鼻梁闭目养神休息了片刻,又取了一封裁开封口一看,却是当即就愣住了。熟悉的笔迹并不是那些含含糊糊意味不明,需要别用机关才能看明白的内容。而是直接写着时间地点。倘若是别人邀约,他自然会思量再三,但此时却须臾便做出了决定。
次日六月初一,杨一清一大早面圣入阁之际,朝阳门外二里处的东岳庙正是香客云集的时节。除却那些顶礼膜拜的虔诚信徒之外,好些年轻媳妇正捏着手中铜子儿往东岳帝妃面前的硕大金钱投掷,但凡中者无不欢呼雀跃喜笑颜开。面对这一情景。一身便服的张彩看着那金钱旁边一个劲蛊惑妇人们的那个道士,忍不住哂然一笑。
“求财小计!”
“西麓还是这样愤世嫉俗。”
听到背后传来的声音,张彩连忙回头,见徐勋同样是孤身一人,他连忙微微颔首,正要说话之际,见徐勋微微摆手指了一个方向,他心领神会。立时悄悄跟上。在这等龙蛇混杂的地方,徐勋又显然极其熟悉地形似的在前头东拐西绕,不一会儿。便把他带到了一处僻静的院子。只见这院子中央一颗郁郁葱葱的大槐树,下头设着石桌石凳,上头茶具一应俱全,一旁的铜风炉上还烧着一壶水,瞧着极其清雅。…。
“坐,外头我都布置好了人,不虞泄露出去。今次之后,应该再无如此面谈机会了。”
尽管在之前钱宁事败之后,张彩已经猜到了徐勋的打算,但此刻听到这清清楚楚的明示。他仍是忍不住心中一跳。想到自己当初决心自污声名去投靠刘瑾时,早就打算好日后极有可能再无出头之日,如今这等局势却是从来没想过的,他忍不住开口说道:“我只想问一件事,刘公公行刺宁王的事,是否是侯爷……”
“你说呢?”
尽管徐勋只是反问。但张彩还是生出了深深的确信。刘瑾何等惜命的人,倘若不是自知没有一丝一毫的希望,怎会如此豁出去?再想到便是因为如此,刘瑾方才能在宁王之乱后险险保住了名声和家眷,自己才能名正言顺接收了他的党羽,他眼看徐勋一一分茶,不知不觉又问道:“可是因为我投靠了刘瑾,侯爷方才出此下策,让刘瑾保住了名声和家眷?”
“一半一半。能够做到这一点,一半是机缘巧合,一半是我和刘瑾毕竟多年相交,我很了解这个人。都是过去的事了,如今不用再提。我今日来见西麓你,只为有几件事想和你说。”徐勋顿了一顿,便徐徐开口说道,“你的志向才略,我知道,以你的年纪,再掌管吏部一二十年不成问题。而杨邃庵亦是年富力强,但使你二人彼此相制相辅,只要皇上信赖,这一格局能维持的时间越长,你们希望贯彻的政令就能越深入。”
张彩既然明白了此前徐勋保住了刘瑾令名,让自己得以大部分接收其政治遗产的苦心,如今这杨一清能明白的事情,他又岂能不明白?然而下一刻,想起近来关于徐勋的种种传言,他就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莫非侯爷是真的准备抽身而退了?”
“杨邃庵这么问,你也这么问,放心,我不过是休息一阵子,又不是从此之后隐居山林当个闲云野鹤,不用那么紧张!”说到这里,徐勋便示意张彩取一杯已经分好的茶去,这才似笑非笑地说道,“无限风光在险峰,我既然都已经登上来了,与其再寻路下去,还不如在险峰之上结庐而居,你说是不是?”
ps:掐指一算,还有七八章,过年前完不了了,晕……(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李东阳今日来见徐勋,原本就是想看看徐勋所称在家将养是不是属实,可现如今面对这么一个面上装傻心里敞亮的主儿,他只觉得自己若是再留在这儿听人排揎,那便是吃饱了撑着。因而,小坐片刻之后,他便借口内阁还有要事等着处置,站起身告辞出门。徐勋只是象征性地送其到了书房门口就站住了。
目送李东阳在视线之中消失,徐勋方才头也不回地问道:“邃庵,元辅大人对你说了些什么?可是哭诉张西麓无人可制,让你一定要知道肩膀上的责任之深重,团结广大同仁的力量,同仇敌忾,把张西麓的嚣张气焰给打压下去?”
夏言只见过徐勋智珠在握的一面,却没见过他这般随意散漫的样子,一时间大为吃惊。愣了片刻,他就知道这会儿自己留着也不妥当,慌忙也告退辞了出去。等到这关门弟子走人,杨一清看着那脑袋搁在徐勋肩膀上,黑亮的眼睛正好奇打量着自己的徐宁,一时间竟有些无可奈何,随即方才应道:“没错,而且我对他实说,我实在无法相信,侯爷竟然会放任张彩投靠刘瑾,如今又让其自成一派。”
“哦,原来邃庵竟也这么认为。”徐勋徐徐转过身来,却是轻轻在玩兴大发揪起了自己头发的女儿屁股上拍了两巴掌,旋即不紧不慢地说道,“张西麓不是个寻常人,他胸中自有沟壑,对于如今朝中贪腐横生无能之人窃居其位,毫无优胜劣汰的情况忍无可忍,而刘瑾的激进作风却入了他的眼。既然和我一言不合闹翻了,刘瑾又招揽,他本着做事的打算靠了过去,那也无可厚非。要知道他跟着刘瑾那些日子,但凡涉及我的事不曾出过只言片语,我也不能这么没器量。更何况。闹翻归闹翻,他那大刀阔斧的性子和手段,我也是欣赏的。”
也就是说,徐勋其实是赞同张彩的那些政见?
杨一清心中一动。当即问道:“侯爷这些天闭门谢客,又放出风声去说是身心俱疲要将养,不知道究竟是……”
“你以为我是装的?”徐勋笑着露出了那一口雪白的牙齿,又爱怜地掐了掐徐宁那婴儿肥的粉嫩面颊,这才似笑非笑地说道,“那些只知道揣测的外人,我会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但既然是对邃庵公你,我不妨说一句实话。刘瑾已经死了,但张西麓整合了他那些人手,无刘瑾之弊而有刘瑾之利。而你既然回朝,就凭你的人望名声做派,自然而然也有同样多的人会投靠到你这边。至于我么……累了这好几年,歇一歇闲一闲。这是人之常情?”
此时此刻,倘若再听不懂徐勋的言下之意,杨一清就枉为多年人精了。他可不是南都四君子这样一心求正道的清流。某些手腕他不但熟悉,而且精通。于是,他几乎是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才开口说道:“急流勇退,倘若是年迈的老人不足为奇,但侯爷如今不过二十出头,不嫌太早了么?”
“谁说我是急流勇退了?哪一天真的要我捋袖子上的时候,自然少不了我冲锋陷阵,但那时候恐怕就是情势最危险的时候了。”
徐勋懒洋洋打了个呵欠,这才含笑说道:“另外。好教邃庵公得知,你和李西涯虽是相交莫逆,但因为你和我有些交情,早先李西涯在那思量接班人的时候,想到的是杨石斋而不是你。可一来杨石斋对我总有些莫名敌意,二来他兜来转去都在京城。未曾经历外任磨砺,所以我自然一力顶了你。说这些不是要你提防李西涯诸如此类,我只是想说,历来这些内阁阁老,多数都是从京官任上擢升上来的,我只希望你这个在陕西这种西北边地呆了多年,看过更多民生,经历过更多战事的能够比他们看得更远些,权术少一些!”…。
当杨一清从兴安侯府离开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家家户户炊烟袅袅,恰是一副合家欢欣的样子。想起之前徐宁在徐勋的百般哄骗下,有些口齿不清地叫了自己一声杨伯伯,而徐勋赫然兴高采烈的样子,他的脸上顿时露出了几许黯然。
他宦海多年,不久的将来甚至有可能登顶首辅,成就文官的最高峰,但身后没有嫡亲的子嗣,却永远是他心中永远的痛。那些被人嘲笑的面白无须等等闲话他面上不在乎,心里何尝不曾纠结过?可入仕这些年,在陕西的日子最长,以至于夫妻常常分离,如今老妻已经年迈,他又不想纳妾,怎么可能生得出儿子来?徐勋尚年少便知道留些时间多陪陪家中妻儿,别人却还疑神疑鬼,岂知道大明朝从外官到京官,有多少无后人,又有多少欲养欲教而子女英年早逝,以至于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怆?这其中,便有李东阳一个……
夜深时分,张彩方才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从吏部郎官到六部之长的天官,他经历的时间远远比其他人短,但他却是安之若素。从四人大轿上下来的他扫了一眼胡同中那一溜车马,以及门房中纷纷点头哈腰抢出来的各色人等,他连头都不点一下,就这么背着手往里走。等到了书房之中坐下,听老管家禀报了今日求见的各色人等,以及挑出来的那些各式拜帖,他匆匆浏览了一遍就都搁下了。
“你出去说,今日我没工夫见外客,让他们都回去。”
每日门庭若市,每日张彩顶多只见一二人,而且都是他当初在吏部文选司就留意的人,但外人却并不知道,仍是一日日苦苦守候在外头。老管家虽说心知肚明,但自然不会点破,当即答应一声告退而去。直到屋子里没了外人,张彩方才从桌子上另一个匣子里拿出一摞不曾开封的信。这些之中有的是他铨选时挑选的人才,有的是他的同乡同年,总共不过十数人,相比他接收的刘党那些人物,这些方才是他真正的中坚力量,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过四品这道坎的京官,而外官过四品便是知府按察使布政使,要调回京就得大费周章。
看了三五封之后。他按着鼻梁闭目养神休息了片刻,又取了一封裁开封口一看,却是当即就愣住了。熟悉的笔迹并不是那些含含糊糊意味不明,需要别用机关才能看明白的内容。而是直接写着时间地点。倘若是别人邀约,他自然会思量再三,但此时却须臾便做出了决定。
次日六月初一,杨一清一大早面圣入阁之际,朝阳门外二里处的东岳庙正是香客云集的时节。除却那些顶礼膜拜的虔诚信徒之外,好些年轻媳妇正捏着手中铜子儿往东岳帝妃面前的硕大金钱投掷,但凡中者无不欢呼雀跃喜笑颜开。面对这一情景。一身便服的张彩看着那金钱旁边一个劲蛊惑妇人们的那个道士,忍不住哂然一笑。
“求财小计!”
“西麓还是这样愤世嫉俗。”
听到背后传来的声音,张彩连忙回头,见徐勋同样是孤身一人,他连忙微微颔首,正要说话之际,见徐勋微微摆手指了一个方向,他心领神会。立时悄悄跟上。在这等龙蛇混杂的地方,徐勋又显然极其熟悉地形似的在前头东拐西绕,不一会儿。便把他带到了一处僻静的院子。只见这院子中央一颗郁郁葱葱的大槐树,下头设着石桌石凳,上头茶具一应俱全,一旁的铜风炉上还烧着一壶水,瞧着极其清雅。…。
“坐,外头我都布置好了人,不虞泄露出去。今次之后,应该再无如此面谈机会了。”
尽管在之前钱宁事败之后,张彩已经猜到了徐勋的打算,但此刻听到这清清楚楚的明示。他仍是忍不住心中一跳。想到自己当初决心自污声名去投靠刘瑾时,早就打算好日后极有可能再无出头之日,如今这等局势却是从来没想过的,他忍不住开口说道:“我只想问一件事,刘公公行刺宁王的事,是否是侯爷……”
“你说呢?”
尽管徐勋只是反问。但张彩还是生出了深深的确信。刘瑾何等惜命的人,倘若不是自知没有一丝一毫的希望,怎会如此豁出去?再想到便是因为如此,刘瑾方才能在宁王之乱后险险保住了名声和家眷,自己才能名正言顺接收了他的党羽,他眼看徐勋一一分茶,不知不觉又问道:“可是因为我投靠了刘瑾,侯爷方才出此下策,让刘瑾保住了名声和家眷?”
“一半一半。能够做到这一点,一半是机缘巧合,一半是我和刘瑾毕竟多年相交,我很了解这个人。都是过去的事了,如今不用再提。我今日来见西麓你,只为有几件事想和你说。”徐勋顿了一顿,便徐徐开口说道,“你的志向才略,我知道,以你的年纪,再掌管吏部一二十年不成问题。而杨邃庵亦是年富力强,但使你二人彼此相制相辅,只要皇上信赖,这一格局能维持的时间越长,你们希望贯彻的政令就能越深入。”
张彩既然明白了此前徐勋保住了刘瑾令名,让自己得以大部分接收其政治遗产的苦心,如今这杨一清能明白的事情,他又岂能不明白?然而下一刻,想起近来关于徐勋的种种传言,他就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莫非侯爷是真的准备抽身而退了?”
“杨邃庵这么问,你也这么问,放心,我不过是休息一阵子,又不是从此之后隐居山林当个闲云野鹤,不用那么紧张!”说到这里,徐勋便示意张彩取一杯已经分好的茶去,这才似笑非笑地说道,“无限风光在险峰,我既然都已经登上来了,与其再寻路下去,还不如在险峰之上结庐而居,你说是不是?”
ps:掐指一算,还有七八章,过年前完不了了,晕……(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