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改制想法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25中文网 www.25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四百四十六章改制想法
(本书应该快要完本了,书还在构思中,这本书开头太过匆忙,没有紧密的思绪,写得很乱,不过还是感谢读者们的支持,希望下本书能得到大家的喜欢。
天禧元年,十月初
益州牧刘虞集合残余部队冲击汉中地区。在张任的统帅下,近六万益州兵杀了张鲁一个措手不及,汉中无数百姓流离失所,郡城在益州军的马蹄下岌岌可危。得到消息的张鲁,第一时间率军回师汉中,不过蜀道艰难在这一刻也很好的体现了出来,张鲁想要救援汉中,明显是不可能了。
天禧元年,十月五日
汉中郡治南郑被张任率军包围。为了避免张鲁不死不休,刘虞绝对只围不攻,并且要求阳平关守军暂时让出关卡,让刘虞大军过关。若张鲁不依,那就没什么好说了,刘虞脾气再好,可在关乎生死的大问题还是有自己的原则的。
天禧元年,十月十日。
在刘繇的默认下,张鲁下令开关放行。其实刘繇以及张鲁等人心里也明白,即使抓住了刘虞,也不敢对其下手。刘虞是刘泰的伯父,在刘泰崛起期间帮了不知道多少忙。如果刘繇和张鲁真的敢对刘虞下手,那么暂时停止南下脚步的天赐军,势必疯狂南侵,彻底粉碎刘繇以及张鲁等诸侯势力。
天禧元年,十月十五日
刘虞率领六万益州兵离开汉中,踏入了三辅地区。此刻三辅地区早已是刘泰的治地,暂时负责驻守三辅的张颌怎敢掉以轻心?在张颌的隆重迎接下,耗费近半个月时间刘虞进入了阔别已久的长安城。看着长安城那宏伟的城墙,刘虞大为感叹世态的变迁,当然,这就是另话了。
天禧元年,十月二十二日。
数十万天赐军云集洛阳,身为刘泰的神王亲自主持规模浩大的祭祖大典。此次大典祭奠的对象并不是祖教先灵,全部都是刘氏列祖列宗。其中还有历代以来的汉朝名将,比如开国时期立下大功劳的汉初三杰,汉武帝刘彻时期的大将军,无一例外的是,这些人都为大汉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说句实话以刘泰的身份主持这种大典根本就不合适,有资格的,当今天下唯独刘繇一人。可眼下刘繇都被赶到四川去了,难不成还让刘繇回来?其实刘泰此举是在试探!试探什么人?自然是汉室宗亲以及门阀士族,还有天下诸侯们的态度。
对刘泰是否称帝,现下已被百姓讨论的沸沸扬扬,绝大部分百姓都是支持刘泰的称帝的,可还有少部分,比如南疆一些较为偏僻地方的百姓却保持着中立意见。当然,其中很多因素是因为门阀士族在遏制着刘泰的名望散布到这些地方。
洛阳,德阳殿。
殿阳殿是北宫正殿,天子专属寝宫,殿前有殿阳门。德阳殿与殿阳门之间有东(雨)(轩)(阁)和西(雨)(轩)(阁)。德阳殿是明帝时期修建北宫时修建的,整个北宫内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颇似西汉时期长安城内的未央宫前殿,在东都宏伟的建筑群中壮丽莫比。
眼下皇宫失主,刘泰本应没有资格入住皇宫,可为了试探天下人的想法,刘泰接受百官的意见,将行辕暂时安置在了北宫之中。值得一提的是,刘泰的寝宫就是德阳殿。极尽奢华的德阳殿确实给了刘泰很大的冲击,与德阳殿相比起来,刘泰突然觉得神王府显得有点小气了。
当然,王府和皇宫是永远无法相比的。即使刘泰早先在建造神王府时,就大大的超出了预想,为将来做好了准备,可真正入主洛阳皇宫,刘泰才明白,原来真正的奢侈是什么意思。
其实如今的北宫论奢华度和灵帝时期相比还有点欠缺。当初灵帝时期,南北二宫的奢华程度让人根本无法想象,即使将其比喻为遍地玉砖金石也不为过。如今的北宫剩下的完好建筑也就一座德阳殿了。当然,也不是说其他宫殿都已经被毁,其实大部分宫殿除了期内惨败一点外,还是非常华丽的。
之所以能保住德阳殿的奢华,还真是多亏了袁绍和刘繇二人。袁绍被封为洛阳侯之前,洛阳城内的情况非常不好。当时因董卓暴政,哀鸿遍野,百姓民不聊生,所致一些百姓就将想法打在了皇宫身上,好在的是,四百年的汉室江山在百姓心中还是有位置,除了寻找一些食物以及搬走一些装饰外,并没有过多的破坏。
而袁绍被封为洛阳侯,洛阳城名正言顺的成为了袁绍的治地。袁绍本性奢华,这和袁绍的出身有关系。原本奢华无比的南北二宫袁绍是见识过的,当时入主洛阳的袁绍看到皇宫如此残破,为了能保住汉室的颜面,只能咬紧牙关耗费巨资派人重整宫殿。
不过因为刘泰的原因,袁绍从没有想过入驻皇宫,享受那帝王的滋味。袁绍非常清楚,当今天下只要刘泰一日不死,那么谁也没有资格坐上皇位,妄想坐上去的,下场绝对会很凄惨。
袁绍虽然有时候有点自大,有点野心,常常会试想坐到那至高无上的宝座上,可袁绍不是白痴,不可能去做那吵架灭族的傻事。
也多亏袁绍花费巨资修缮南北宫,否则不久前的汉帝刘繇和如今的刘泰可就没地方落脚了。既然进入了洛阳,刘泰怎么可能不去尝试一下龙床的滋味?不过此时的皇宫并没有灵帝时期那般宫女成群的景象,否则刘泰还真想华丽丽的**一次。
“父亲,曾经孩儿每次俯瞰德阳殿时,总觉那般的至高无上,可如今亲临此地,却感也不过如此罢了。”刘泰坐在龙纹蒲团上,身前是一座散发着奇香的鼎炉,鼎炉上刻有龙凤图案。一般来说,皇宫的装饰品,大多都有龙形图案,龙,代表帝皇至高无上的地位。
“哎...为父何尝不是如此?光阴日久,为父记得昔年先帝驾崩之前,还在此殿与为父交心多时,可不成想,一转眼,先帝驾崩已有三年之久。”如今的刘焉双鬓已经发白,眼神有点朦胧,看什么东西都是模模糊糊的摸样,想来年纪大了,什么毛病都出来了。看上去刘焉的表情很感慨,感慨中带点骄傲,看着刘泰的目光,不但有柔和,还有一丝欣慰。
“先帝.....”轻轻得嘴角嘀咕着,刘泰自然明白刘焉所指的先帝是何人。对刘宏,刘泰何尝不是敬佩中带点感激。若不是刘宏,刘泰能有今日吗?或许早就被百官排斥的找不到边了吧。
刘泰一直在疑惑,为什么刘宏要那么信任自己。按理来说,身为帝王者与他人永远是隔着一层帘布的,就算信任对方,也不可能如同刘宏那般长久。要知道,刘宏为刘泰做的事情,根本就不应该是一个帝王应该做的!
不过就算疑惑又如何?灵帝死了,张让死了,蹇硕死了,所有知道灵帝真正想法的人造就死光了,既然永远追寻不到答案,刘泰也没有必要去做那庸人自扰的事情。
“对了,璋弟如今如何了?如今的璋弟想来已经长大了吧。”笑了笑,只见刘泰对着坐在不远处蒲团上的刘焉发问道。虽然说历史上对刘璋此人并没有多少笔墨,而且大多都是贬低刘璋之言,可刘璋毕竟是刘泰名义上的弟弟,而且昔年刘泰在洛阳时,也答应幼时的刘璋会“罩”着他一辈子,素来信守承的刘泰中没能反悔?
“璋儿?”当刘泰提到刘璋时,刘焉的神色明显有一点厌恶!身为刘璋的父亲,刘焉居然会厌恶刘璋?怎么可能?要知道,历史上刘焉可是把位置传给了刘璋啊,如果说厌恶刘泰名义上的兄长刘范还差不多。据龙虎二组的情报得知,这些年来刘范借着刘泰的名义作威作福,甚至有些事情做的让视百姓如草芥的刘焉都气得半死,可想而知刘范是什么货色了。
“此子不学无术,整天就喜欢一些诗词书画,原本为父还想让孩儿你给他个一官半职,可如今,哼!”刘焉的神色很难看。也能理解,根据历史上记载,刘璋此人对书画就极为热衷,不过刘璋的本性还是好的,起码在刘泰看来如此。
历史上刘备调转兵锋攻打成都,刘璋在马超的威胁下,决议县城投降,当时刘璋言:“父子在州二十余年,无恩德加以百姓。百姓攻战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遂开城投降,群下莫不流涕。刘备尽取其财物及震威将军印绶。
虽然说历史上言刘璋为人懦弱,少主见,可却有一颗仁慈之心。刘璋任益州牧时,使蜀地富有,百姓安居乐业,没有进行什么大规模的战争,施行的是标准的仁政。不要怀疑,当时张鲁屡次进犯蜀中地区,可一直被阻挡在霞萌关外不得进一步,所以说蜀中在刘焉以及刘璋父子将近二十年的统治时期里,没有发生过什么真正伤筋动骨的霍乱。
既然如此,为什么怎么能说是“无恩德加以百姓”呢?从开城投降这一点就可以足以看出他的仁慈之心。如果刘璋是权利熏心之人,怎会放弃偌大的益州?要知道,当时成都还有三万驻军啊!
而且刘璋并非贪图享乐,荒淫无道之人。若生在太平年间,定为造福一方的良臣。蜀中之治历来没有定数,陈寿的评价未免有失偏颇。其实一开始刘备就有杀死刘璋之心,只怕会失去天下人之心。后诸葛亮进言刘备,应该对蜀地进行严治,也有些压制民愤之意。乱世出英雄,也埋没了许多人才,只能是说刘璋生错了时代,是在乱世众多英雄的光辉下黯然失色的一个人物。
他行仁政,了解百姓的痛苦,是古代许多领主比不上的。刘璋的失败在于听信他人之言,而少主见。但真正对他有用的话却没有采纳。也是他成就了刘备的霸业。他的性格注定了他在乱世中无法成为人雄,只能偏安于一方,实在令人惋惜!
此刻历史已经彻底转变,刘泰的到来改变了众多诸侯的人生,而刘璋自然也在改变之例。在刘泰看来,刘璋喜爱书画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如果刘璋是那种贪恋权利之人,或许刘泰还会有点烦恼呢。
“父亲何必强求璋儿?”淡淡的一句话语,表示了刘泰心中对刘璋此生走向的决定。只见刘泰继续说道:“父亲也明白孩儿不喜欢宗族以及外戚擅权,璋弟此举并无不妥之处,而且父亲没有发现吗,璋弟之所以如此,想来也是明白身为兄长的我,不愿意家族被卷入朝堂之上吧?”
“.....”刘焉愣愣的坐在那儿看着刘泰,仍刘焉如何智谋也想不到,刘泰居然直接断绝了刘焉以及包括刘璋等人未来的仕途!刘泰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刘璋等人下半辈子唯一的选择就是做个逍遥侯爷,至于其他有的没的,想也别想!
“哎....泰儿,若无宗亲与外戚相助,未来又有何方势力能平衡宫中近侍?难不成泰儿想走上诸位先帝的老路吗?”东汉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王朝,帝王权利大多旁落,而掌握这些权利的多位宦官近侍,刘焉身为老宗室,历经数个帝王,怎么会不明白宗亲和外戚对朝廷的重要性?
“外戚?宗室?”刘泰看着刘焉淡淡的笑了笑,不留一点余地的说道:“孩儿决定以武女代替宦官之位,并且下诏严令后宫、侍女、近侍不得干政,若有干政者,一律施以抄家灭族之罪,当然,眼下时机未到,将来孩儿会做出好的安排!”
以侍女代替宦官!!刘泰早在南下之前就已经定制了凤卫系统,想来也是为了将来称帝做准备吧。不过凤卫并不是万全之策,毕竟女人心狠起来,比那些不男不女的宦官厉害百倍,比如武则天就是很好的例子。
刘泰一直讨厌太监,那种将人性阉割的手段,一直遭到刘泰的抵制。其实早在被很多年前,刘宏加封刘泰为神王时就有官员提议,准备一些太监在后宫服侍,可刘泰却当场拒绝了这个提议。并且下了一条严令,非不可逆自然伤害外,任何人不得以自宫为谋生身段。
当初刘泰被加封神王引起的风波非常大,甚至早有一些活不下去的人将孩子趁早阉割,准备送入皇室,并且做着春大梦,梦想自家孩子有一天能成为十常侍那般位高权重的太监。不过这一切在刘泰的王诏下达之后,全部变成泡影。
别不相信,虽然说这个时代的百姓对十常侍恨之入骨,可同时谁不希望自家出现一个位高权重的十常侍为家族谋利?只要去想以夏侯家族庞大的底蕴,都要将孩子送给恒帝时期位高权重的曹腾领养,就可以看出人类真正的本性了。
“这...这如何使得...”脸色铁青的刘焉差点被气吐血,刘泰不但改制祖制,居然连宦官和外戚都想废弃。虽然说刘焉对宦官和外戚没有一点好感,可毕竟这是大汉将近四百年的制度,怎么说废就废?
当然,外戚问题就算刘泰想要遏制,难度也是非常大的。要知道,身为帝王者,进选妃嫔多为大族子女,而这些大族子女的身后,或多或少都有朝廷大员的亲族,如果刘泰为了避免专权,娶了人家的女眷,就要将人家的官职废了,这谁会同意?
最重要的是,眼下北疆的官员就有不少外戚存在,比如甄家,比如糜家,还有黄家等等家族!这些人可都是北疆组成的重要部分,就算刘泰不希望出现外戚专权的情况,也不能轻易对功臣下手啊。其实是刘焉误会了刘泰的意思。
遏制外戚,并不代表要废了外戚。以刘泰的意思是尽最大可能减免外戚的特权,比如什么国舅爷,什么国丈称号完全可以不需要。当然,私底下礼貌的称呼是要有点的,只是取消了官方的称号罢了。
为了尽可能避免外戚掌握大权的情况。刘泰初步决定,从今往后,凡是将女儿嫁入王宫的家族,一律不得再与子女私下里联系。即使在特定的相见时间里,这些妃嫔也不得过多的交谈王宫事宜,若被查发现讨论当时政权者,不但剥夺妃嫔称号打入冷宫,而且还要牵连整个家族。
严厉,极为严厉!为了避免出现武则天以及慈禧太后的情况,刘泰可以说断绝了后宫干政的一切道路。凡是敢干预朝政者,不但要被打入冷宫,所属的家族居然也会被牵连,这不是要人命吗?
不过刘泰这个想法并没有正式实施,眼下还不是时候,就算要定下国策,也要等到正式登基的那一天方可。
“如何使不得?”刘泰双目注视着刘焉,虽然说刘焉是刘泰的父亲。可刘泰绝对不允许出现任何太上皇的现象,如果刘焉以为自己能左右刘泰的想法,那就大错特错了。刘泰,不是真正的刘泰!
“为了我汉室的传承,也为了华夏明的延续,孩儿不但限制外戚、限制宦官、限制宗室,还要建立各种(雨)(轩)(阁)府,将政权下放百官,在孩儿看来,为尊者只要紧握兵权,就算官员有再大的私心又如何?难不成一张嘴巴还能比刀子锋利吗?”刘泰的神色看上去极为自信,甚至可以说有点疯狂。从这一段话语中听出,刘泰居然有意组建内(雨)(轩)(阁)行政机构!!
(.Yuunɡé.ō)
意犹未尽,那就看看最热门的其他小说更新了哪些章节吧!
┊┊ ┊┊ ┊┊ ┊┊ ┊┊ ┊┊ ┊┊U
第四百四十六章改制想法
(本书应该快要完本了,书还在构思中,这本书开头太过匆忙,没有紧密的思绪,写得很乱,不过还是感谢读者们的支持,希望下本书能得到大家的喜欢。
天禧元年,十月初
益州牧刘虞集合残余部队冲击汉中地区。在张任的统帅下,近六万益州兵杀了张鲁一个措手不及,汉中无数百姓流离失所,郡城在益州军的马蹄下岌岌可危。得到消息的张鲁,第一时间率军回师汉中,不过蜀道艰难在这一刻也很好的体现了出来,张鲁想要救援汉中,明显是不可能了。
天禧元年,十月五日
汉中郡治南郑被张任率军包围。为了避免张鲁不死不休,刘虞绝对只围不攻,并且要求阳平关守军暂时让出关卡,让刘虞大军过关。若张鲁不依,那就没什么好说了,刘虞脾气再好,可在关乎生死的大问题还是有自己的原则的。
天禧元年,十月十日。
在刘繇的默认下,张鲁下令开关放行。其实刘繇以及张鲁等人心里也明白,即使抓住了刘虞,也不敢对其下手。刘虞是刘泰的伯父,在刘泰崛起期间帮了不知道多少忙。如果刘繇和张鲁真的敢对刘虞下手,那么暂时停止南下脚步的天赐军,势必疯狂南侵,彻底粉碎刘繇以及张鲁等诸侯势力。
天禧元年,十月十五日
刘虞率领六万益州兵离开汉中,踏入了三辅地区。此刻三辅地区早已是刘泰的治地,暂时负责驻守三辅的张颌怎敢掉以轻心?在张颌的隆重迎接下,耗费近半个月时间刘虞进入了阔别已久的长安城。看着长安城那宏伟的城墙,刘虞大为感叹世态的变迁,当然,这就是另话了。
天禧元年,十月二十二日。
数十万天赐军云集洛阳,身为刘泰的神王亲自主持规模浩大的祭祖大典。此次大典祭奠的对象并不是祖教先灵,全部都是刘氏列祖列宗。其中还有历代以来的汉朝名将,比如开国时期立下大功劳的汉初三杰,汉武帝刘彻时期的大将军,无一例外的是,这些人都为大汉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说句实话以刘泰的身份主持这种大典根本就不合适,有资格的,当今天下唯独刘繇一人。可眼下刘繇都被赶到四川去了,难不成还让刘繇回来?其实刘泰此举是在试探!试探什么人?自然是汉室宗亲以及门阀士族,还有天下诸侯们的态度。
对刘泰是否称帝,现下已被百姓讨论的沸沸扬扬,绝大部分百姓都是支持刘泰的称帝的,可还有少部分,比如南疆一些较为偏僻地方的百姓却保持着中立意见。当然,其中很多因素是因为门阀士族在遏制着刘泰的名望散布到这些地方。
洛阳,德阳殿。
殿阳殿是北宫正殿,天子专属寝宫,殿前有殿阳门。德阳殿与殿阳门之间有东(雨)(轩)(阁)和西(雨)(轩)(阁)。德阳殿是明帝时期修建北宫时修建的,整个北宫内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颇似西汉时期长安城内的未央宫前殿,在东都宏伟的建筑群中壮丽莫比。
眼下皇宫失主,刘泰本应没有资格入住皇宫,可为了试探天下人的想法,刘泰接受百官的意见,将行辕暂时安置在了北宫之中。值得一提的是,刘泰的寝宫就是德阳殿。极尽奢华的德阳殿确实给了刘泰很大的冲击,与德阳殿相比起来,刘泰突然觉得神王府显得有点小气了。
当然,王府和皇宫是永远无法相比的。即使刘泰早先在建造神王府时,就大大的超出了预想,为将来做好了准备,可真正入主洛阳皇宫,刘泰才明白,原来真正的奢侈是什么意思。
其实如今的北宫论奢华度和灵帝时期相比还有点欠缺。当初灵帝时期,南北二宫的奢华程度让人根本无法想象,即使将其比喻为遍地玉砖金石也不为过。如今的北宫剩下的完好建筑也就一座德阳殿了。当然,也不是说其他宫殿都已经被毁,其实大部分宫殿除了期内惨败一点外,还是非常华丽的。
之所以能保住德阳殿的奢华,还真是多亏了袁绍和刘繇二人。袁绍被封为洛阳侯之前,洛阳城内的情况非常不好。当时因董卓暴政,哀鸿遍野,百姓民不聊生,所致一些百姓就将想法打在了皇宫身上,好在的是,四百年的汉室江山在百姓心中还是有位置,除了寻找一些食物以及搬走一些装饰外,并没有过多的破坏。
而袁绍被封为洛阳侯,洛阳城名正言顺的成为了袁绍的治地。袁绍本性奢华,这和袁绍的出身有关系。原本奢华无比的南北二宫袁绍是见识过的,当时入主洛阳的袁绍看到皇宫如此残破,为了能保住汉室的颜面,只能咬紧牙关耗费巨资派人重整宫殿。
不过因为刘泰的原因,袁绍从没有想过入驻皇宫,享受那帝王的滋味。袁绍非常清楚,当今天下只要刘泰一日不死,那么谁也没有资格坐上皇位,妄想坐上去的,下场绝对会很凄惨。
袁绍虽然有时候有点自大,有点野心,常常会试想坐到那至高无上的宝座上,可袁绍不是白痴,不可能去做那吵架灭族的傻事。
也多亏袁绍花费巨资修缮南北宫,否则不久前的汉帝刘繇和如今的刘泰可就没地方落脚了。既然进入了洛阳,刘泰怎么可能不去尝试一下龙床的滋味?不过此时的皇宫并没有灵帝时期那般宫女成群的景象,否则刘泰还真想华丽丽的**一次。
“父亲,曾经孩儿每次俯瞰德阳殿时,总觉那般的至高无上,可如今亲临此地,却感也不过如此罢了。”刘泰坐在龙纹蒲团上,身前是一座散发着奇香的鼎炉,鼎炉上刻有龙凤图案。一般来说,皇宫的装饰品,大多都有龙形图案,龙,代表帝皇至高无上的地位。
“哎...为父何尝不是如此?光阴日久,为父记得昔年先帝驾崩之前,还在此殿与为父交心多时,可不成想,一转眼,先帝驾崩已有三年之久。”如今的刘焉双鬓已经发白,眼神有点朦胧,看什么东西都是模模糊糊的摸样,想来年纪大了,什么毛病都出来了。看上去刘焉的表情很感慨,感慨中带点骄傲,看着刘泰的目光,不但有柔和,还有一丝欣慰。
“先帝.....”轻轻得嘴角嘀咕着,刘泰自然明白刘焉所指的先帝是何人。对刘宏,刘泰何尝不是敬佩中带点感激。若不是刘宏,刘泰能有今日吗?或许早就被百官排斥的找不到边了吧。
刘泰一直在疑惑,为什么刘宏要那么信任自己。按理来说,身为帝王者与他人永远是隔着一层帘布的,就算信任对方,也不可能如同刘宏那般长久。要知道,刘宏为刘泰做的事情,根本就不应该是一个帝王应该做的!
不过就算疑惑又如何?灵帝死了,张让死了,蹇硕死了,所有知道灵帝真正想法的人造就死光了,既然永远追寻不到答案,刘泰也没有必要去做那庸人自扰的事情。
“对了,璋弟如今如何了?如今的璋弟想来已经长大了吧。”笑了笑,只见刘泰对着坐在不远处蒲团上的刘焉发问道。虽然说历史上对刘璋此人并没有多少笔墨,而且大多都是贬低刘璋之言,可刘璋毕竟是刘泰名义上的弟弟,而且昔年刘泰在洛阳时,也答应幼时的刘璋会“罩”着他一辈子,素来信守承的刘泰中没能反悔?
“璋儿?”当刘泰提到刘璋时,刘焉的神色明显有一点厌恶!身为刘璋的父亲,刘焉居然会厌恶刘璋?怎么可能?要知道,历史上刘焉可是把位置传给了刘璋啊,如果说厌恶刘泰名义上的兄长刘范还差不多。据龙虎二组的情报得知,这些年来刘范借着刘泰的名义作威作福,甚至有些事情做的让视百姓如草芥的刘焉都气得半死,可想而知刘范是什么货色了。
“此子不学无术,整天就喜欢一些诗词书画,原本为父还想让孩儿你给他个一官半职,可如今,哼!”刘焉的神色很难看。也能理解,根据历史上记载,刘璋此人对书画就极为热衷,不过刘璋的本性还是好的,起码在刘泰看来如此。
历史上刘备调转兵锋攻打成都,刘璋在马超的威胁下,决议县城投降,当时刘璋言:“父子在州二十余年,无恩德加以百姓。百姓攻战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遂开城投降,群下莫不流涕。刘备尽取其财物及震威将军印绶。
虽然说历史上言刘璋为人懦弱,少主见,可却有一颗仁慈之心。刘璋任益州牧时,使蜀地富有,百姓安居乐业,没有进行什么大规模的战争,施行的是标准的仁政。不要怀疑,当时张鲁屡次进犯蜀中地区,可一直被阻挡在霞萌关外不得进一步,所以说蜀中在刘焉以及刘璋父子将近二十年的统治时期里,没有发生过什么真正伤筋动骨的霍乱。
既然如此,为什么怎么能说是“无恩德加以百姓”呢?从开城投降这一点就可以足以看出他的仁慈之心。如果刘璋是权利熏心之人,怎会放弃偌大的益州?要知道,当时成都还有三万驻军啊!
而且刘璋并非贪图享乐,荒淫无道之人。若生在太平年间,定为造福一方的良臣。蜀中之治历来没有定数,陈寿的评价未免有失偏颇。其实一开始刘备就有杀死刘璋之心,只怕会失去天下人之心。后诸葛亮进言刘备,应该对蜀地进行严治,也有些压制民愤之意。乱世出英雄,也埋没了许多人才,只能是说刘璋生错了时代,是在乱世众多英雄的光辉下黯然失色的一个人物。
他行仁政,了解百姓的痛苦,是古代许多领主比不上的。刘璋的失败在于听信他人之言,而少主见。但真正对他有用的话却没有采纳。也是他成就了刘备的霸业。他的性格注定了他在乱世中无法成为人雄,只能偏安于一方,实在令人惋惜!
此刻历史已经彻底转变,刘泰的到来改变了众多诸侯的人生,而刘璋自然也在改变之例。在刘泰看来,刘璋喜爱书画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如果刘璋是那种贪恋权利之人,或许刘泰还会有点烦恼呢。
“父亲何必强求璋儿?”淡淡的一句话语,表示了刘泰心中对刘璋此生走向的决定。只见刘泰继续说道:“父亲也明白孩儿不喜欢宗族以及外戚擅权,璋弟此举并无不妥之处,而且父亲没有发现吗,璋弟之所以如此,想来也是明白身为兄长的我,不愿意家族被卷入朝堂之上吧?”
“.....”刘焉愣愣的坐在那儿看着刘泰,仍刘焉如何智谋也想不到,刘泰居然直接断绝了刘焉以及包括刘璋等人未来的仕途!刘泰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刘璋等人下半辈子唯一的选择就是做个逍遥侯爷,至于其他有的没的,想也别想!
“哎....泰儿,若无宗亲与外戚相助,未来又有何方势力能平衡宫中近侍?难不成泰儿想走上诸位先帝的老路吗?”东汉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王朝,帝王权利大多旁落,而掌握这些权利的多位宦官近侍,刘焉身为老宗室,历经数个帝王,怎么会不明白宗亲和外戚对朝廷的重要性?
“外戚?宗室?”刘泰看着刘焉淡淡的笑了笑,不留一点余地的说道:“孩儿决定以武女代替宦官之位,并且下诏严令后宫、侍女、近侍不得干政,若有干政者,一律施以抄家灭族之罪,当然,眼下时机未到,将来孩儿会做出好的安排!”
以侍女代替宦官!!刘泰早在南下之前就已经定制了凤卫系统,想来也是为了将来称帝做准备吧。不过凤卫并不是万全之策,毕竟女人心狠起来,比那些不男不女的宦官厉害百倍,比如武则天就是很好的例子。
刘泰一直讨厌太监,那种将人性阉割的手段,一直遭到刘泰的抵制。其实早在被很多年前,刘宏加封刘泰为神王时就有官员提议,准备一些太监在后宫服侍,可刘泰却当场拒绝了这个提议。并且下了一条严令,非不可逆自然伤害外,任何人不得以自宫为谋生身段。
当初刘泰被加封神王引起的风波非常大,甚至早有一些活不下去的人将孩子趁早阉割,准备送入皇室,并且做着春大梦,梦想自家孩子有一天能成为十常侍那般位高权重的太监。不过这一切在刘泰的王诏下达之后,全部变成泡影。
别不相信,虽然说这个时代的百姓对十常侍恨之入骨,可同时谁不希望自家出现一个位高权重的十常侍为家族谋利?只要去想以夏侯家族庞大的底蕴,都要将孩子送给恒帝时期位高权重的曹腾领养,就可以看出人类真正的本性了。
“这...这如何使得...”脸色铁青的刘焉差点被气吐血,刘泰不但改制祖制,居然连宦官和外戚都想废弃。虽然说刘焉对宦官和外戚没有一点好感,可毕竟这是大汉将近四百年的制度,怎么说废就废?
当然,外戚问题就算刘泰想要遏制,难度也是非常大的。要知道,身为帝王者,进选妃嫔多为大族子女,而这些大族子女的身后,或多或少都有朝廷大员的亲族,如果刘泰为了避免专权,娶了人家的女眷,就要将人家的官职废了,这谁会同意?
最重要的是,眼下北疆的官员就有不少外戚存在,比如甄家,比如糜家,还有黄家等等家族!这些人可都是北疆组成的重要部分,就算刘泰不希望出现外戚专权的情况,也不能轻易对功臣下手啊。其实是刘焉误会了刘泰的意思。
遏制外戚,并不代表要废了外戚。以刘泰的意思是尽最大可能减免外戚的特权,比如什么国舅爷,什么国丈称号完全可以不需要。当然,私底下礼貌的称呼是要有点的,只是取消了官方的称号罢了。
为了尽可能避免外戚掌握大权的情况。刘泰初步决定,从今往后,凡是将女儿嫁入王宫的家族,一律不得再与子女私下里联系。即使在特定的相见时间里,这些妃嫔也不得过多的交谈王宫事宜,若被查发现讨论当时政权者,不但剥夺妃嫔称号打入冷宫,而且还要牵连整个家族。
严厉,极为严厉!为了避免出现武则天以及慈禧太后的情况,刘泰可以说断绝了后宫干政的一切道路。凡是敢干预朝政者,不但要被打入冷宫,所属的家族居然也会被牵连,这不是要人命吗?
不过刘泰这个想法并没有正式实施,眼下还不是时候,就算要定下国策,也要等到正式登基的那一天方可。
“如何使不得?”刘泰双目注视着刘焉,虽然说刘焉是刘泰的父亲。可刘泰绝对不允许出现任何太上皇的现象,如果刘焉以为自己能左右刘泰的想法,那就大错特错了。刘泰,不是真正的刘泰!
“为了我汉室的传承,也为了华夏明的延续,孩儿不但限制外戚、限制宦官、限制宗室,还要建立各种(雨)(轩)(阁)府,将政权下放百官,在孩儿看来,为尊者只要紧握兵权,就算官员有再大的私心又如何?难不成一张嘴巴还能比刀子锋利吗?”刘泰的神色看上去极为自信,甚至可以说有点疯狂。从这一段话语中听出,刘泰居然有意组建内(雨)(轩)(阁)行政机构!!
(.Yuunɡé.ō)
意犹未尽,那就看看最热门的其他小说更新了哪些章节吧!
┊┊ ┊┊ ┊┊ ┊┊ ┊┊ ┊┊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