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听郭图的话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25中文网 www.25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事关重大?
袁绍听到这句话,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郭图之前因为和淳于琼屡次在青州军手上失败,慢慢淡出了冀州高层权力中心。
也就是这两年好不容易才取得了自己的信任,重新爬了回来。
结果才刚拿到军权,就导致骑兵全军覆没。
虽然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还说什么任务已经完成。但任务完不完成归一边,骑兵全军覆没,难道就没有责任?
现在还敢来装腔作势,一副有什么机密要事要与自己相商的模样,难道他已经忘了他犯的错误?
当真是欺我过于善良!
想到这里,袁绍大怒,拍案呵斥道:“郭公则,这里没有你讨价还价的余地!有何机密就明言,休要装模作样,莫非你还想扰乱军心不成?”
“明公,图绝无此意。”
郭图连忙承认错误,他这人做擅长的就是见风使舵,知道袁绍已经对他容忍到了极限,便立即说道:“图想说的是,刘备军的粮仓并不是只有临西一处,且他们已经准备充足,即将南下攻打魏桥。”
“什么?”
许攸大惊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他们怎么可能会攻打魏桥?”
刘惠也是皱眉说道:“郭公则,话可不能乱说。刘备的主力大军明明就在界桥,他们哪里来的兵力南下?何况就算南下,那么长的粮道,自平原到魏桥四五百里之遥,不谈中间消耗,即便是他们冒险攻打魏桥,他们就不怕我们劫粮?”
之所以刘惠要帮腔,是因为当初断定青州军不会攻打魏桥的就是他和许攸,力排众议让袁绍屯兵界桥的也是他和许攸,如果真的是这种情况的话,那就证明他们的判断是错的,这怎么可能呢?
然而郭图却不急不缓地说道:“明公,此事千真万确。是图从临西逃出来之后,偷偷潜伏进了下堡、东赵、尖冢等乡亭探听回来的消息,而且还是亲眼所见。”
袁绍沉声说道:“你先说说你们去奇袭临西,到底发生了什么。你又是如何逃回来的?我如何得知你是否已经被俘虏,投降了刘备?”
郭图立即道:“明公,图若是被俘虏,刘备又怎么会派我回来?我家人都在冀州又不是青州,他拿什么要挟我?”
“额........”
袁绍这才意识到自己问了个很愚蠢的问题,郭图的家人都在冀州,如果郭图投降了刘备,刘备有多傻才会把他放回去?
一是刘备没有什么要挟的手段,人一回来就是放虎归山,你无法保证他能够答应做卧底。
二来郭图本身确实对袁绍忠心耿耿,这一点袁绍也很清楚。
所以这话本身就不该问。
“不过我如何逃出来的,此事确实应该向明公禀报。”
郭图继续道:“那日我奉命领赵叡蒋奇等人进攻临西,疾驰一夜,于夜半时分抵达临西,见到刘备军大营外守备森严,周围巡逻士兵无数,唯有西门敞开,守卫颇为松懈。”
“为什么西门守卫松懈?”
袁绍下意识又问。
郭图摇摇头道:“明公忘了,那日刚好是刘备派出骑兵来接应粮草的日子。”
“唔。”
袁绍这才想起来,郭图已经跟他说过了。在焚烧粮草之后,刚好遇上了来取粮草的青州骑兵,这也符合他们之前侦查到的情报。
至于刘备军夜间派人去取粮这个说法,包括许攸刘惠荀谌等人在内,都没有怀疑它的真实性。
因为古代战争是非常残酷的,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包括断粮道,焚毁粮草,所以在运送粮草的时候,选择夜间输送以躲避敌人偷袭部队是很正常的事情。
郭图又道:“我们那时还不知道刘备派来的居然是大队骑兵,所以见到西门防守松懈,便准备从西门攻入。我先派人从营寨东门骚扰,吸引敌人注意力,然后大部队顺势从西门破入,焚烧粮草。”
“嗯。”
袁绍点点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策略。
郭图叹息道:“可惜我们万万没想到刘备居然藏了上万骑兵,当时我们才把火点起来,大火四处蔓延,我们便打算从北门出去,奈何火势烧得太快了,北门被大火吞噬,不得已只好从南门,结果才刚出了南门营寨,就被青州骑兵堵住了去路。”
“然后呢?”
袁绍追问。
郭图道:“见此情形,将士们不得不浴血奋战,奈何我们是经过一夜驰骋,又突袭了粮仓,马匹早就体力不支,不堪驱使,比不得如狼似虎的青州骑兵,我站在马背上,从营寨栅栏上爬过去,翻越栅栏之后,躲入营寨附近的坑道之中,才侥幸捡回一条命。”
“青州军没有追赶?”
“没有。”
郭图摇摇头:“他们或许以为我已经葬身火海当中,因而没有四处搜捕,我不敢往北,一路步行往南,到了东赵乡,将腰间的玉佩卖掉,换了身衣服,一路东躲西藏,在河边把所有钱给了一位船家,终于逃了回来。”
他的话九真一假,真的地方在于所有的事情经过全都是真的,经得起推敲。假的地方在于青州军的粮仓里根本没有粮食,全都是稻草和石头。
但郭图不可能把真相告诉袁绍,因为这样的话,就证明他去的这一趟,不仅毫无意义,还损兵折将。同时还证明政敌许攸的判断是正确的,到时候别说他,就连袁绍自己脸上都挂不住,因为袁绍是不赞同许攸的判断的,认为许攸是自己胆怯。
所以郭图一定要咬死,临西粮仓里面有粮食,不仅有,而且很多,全都被他们烧掉了。这件事是大功一件,即便损兵折将,骑兵全军覆没,但至少把这些“粮草”烧掉了,功过相抵,好歹完成了一定战略目标。
不然的话,带着那么多骑兵去进攻一个空壳,然后还死得精光。以袁绍的性格,必然拿郭图当替罪羊。毕竟命令是袁绍下的,郭图只是个执行者,可袁绍不能背锅,你不背谁背?
听到郭图的经历,袁绍细细思索了片刻,里面没什么破绽,整个叙述的过程郭图也十分坦然,没有一丝躲闪,可见真实性应该很高。
想到这里,袁绍这才缓和了态度,缓缓说道:“既然你们成功烧毁了临西粮仓,且刚好是运气不好,撞上了来取粮的青州骑兵,导致骑兵全军覆没,那此事就不该责怪公则。不过我们的骑兵也损失惨重,功过相抵,此事就罢了吧。”
“多谢明公宽恕。”
郭图拱手一礼,又继续说道:“不过在回来的路上,我看到青州军在东赵乡、下堡乡、尖冢乡等地四处运送粮草,后来我偷偷侦查过,刘备在这些乡亭周边,修建了大量的庄园坞堡,我怀疑这些粮草,就是藏在其中。”
“你不是说你把刘备军的粮草全部烧光了吗?怎么又冒出来那么多?”
许攸打岔逼问。
郭图瞥了他一眼,冷笑道:“明公,我军存粮都已经一两千万石,刘备进攻我们,难道还会低于千万石粮草吗?在临西只是烧掉了他们的一部分而已,那陈子归狡猾得很,在界桥周边修建大量粮仓,分散存储,就是为了防止我们袭粮。”
“此事如何证明?”
“我记得我军在东赵下堡尖冢等乡就有探子,不日功夫,这些消息就应该传来了。”
“哼,今日午后各地探子公文就已经送达,我怎么没见到?”
许攸冷哼一声,他最近就负责公文处理。
听到二人对话,袁绍忽然脸色一僵,然后想起了什么似的,快速在自己桌案上一堆乱七八糟的公文当中搜寻,最终找到了一封公文,打开迅速查看。
众人注意到袁绍脸色不对,连忙看向他,许攸眼巴巴地望着,他记得今日公文确实应该没有这方面消息才对。
“呼!”
袁绍长舒了一口气,摇摇头道:“这份公文是才传过来不久的,乃是下堡乡的暗探所送,公文中说最近下堡乡周边乡亭来往青州军很多,似乎有大动作,且青州军从一些庄园当中,运出大量粮草辎重,确实可以作证公则所言。”
“没想到青州军真的在这些乡亭当中暗藏了粮仓,那陈子归狡诈之名,果不虚传。”
“《战国策》云:狡兔三窟,青州军看来深谙其道呀。”
“如果是这样,恐怕断其粮草之事,就没那么容易了,我军有一两千万石粮草,刘备军恐怕也不会低于千万石,他们每处存放百万石,焚烧一处,还有九处,根本烧不过来。”
“现在我们的骑兵尽失,就算想要突袭粮仓,也已经难了。而且他们的粮仓位置也不是很明确,想要打击他们的粮草,十分不易呀。”
几名谋士议论纷纷,他们也没有想到刘备居然这么不怕麻烦,像兔打洞一样到处修建粮仓。
粮草集中存放在一点有坏处也有好处,坏处就是一旦粮仓被袭击,那么所有的存粮全都会毁于一旦。好处也很明显,那就是方便运输。
前线大量士兵聚集,每日人吃马嚼消耗的粮草数以万石计,将所有粮草集中管理,自然方便往来运送。
不然你在十处存粮,缺粮的时候还得到处跑,本身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郭图拱手说道:“明公,图还有第二件事要说。在过来的路上,我发现青州军有大量的士兵在往南移动,粮草也在往南运送,他们已经尽取清渊馆陶元城等地,再往南,就是魏县了,这必然是要对魏桥动手。”
“你说青州军四处修建粮仓,将千万石粮草四处安置我还相信。但如果他们要进攻魏桥,那是痴人说梦吧。”
刘惠站出来反对道:“明公,此事之前我们就讨论过。魏县位于魏郡的东南方,离河内二百余里,离界桥也有二百余里。刘备想要配合关羽一起从东南方进攻,两边的战线补给都会拉得极长,我相信刘备不会犯这样的蠢。”
“嗯.......”
袁绍沉吟着点点头,这个问题,他也赞同刘惠许攸荀谌等人观点。
因为这本身就属于一种舍近求远的行为。
洛阳军是从河内郡出发进攻魏郡,过了洹水之后一片坦途,完全没必要再跑二百多里路到魏县去。
青州军也是一样,过了界桥就是一片坦途,往南绕魏县,补给线又会拉得极长。
之前说过,现在的青州军暂时是从平原运输到鄃县,再从鄃县把粮草送到甘陵,最后再转送前线,整个过程大概是三百多汉里,接近四百汉里的样子。
而从界桥前线再送到魏桥前线,又是二百多汉里,接近三百汉里,总路程换算成公里的话,大概在300公里左右。
这段距离在交通发达的后世可能还没什么,但在古代那已经算是很长的补给线。
也就是道路还算畅通的河北地区,拥有广袤又平坦的平原区域。如果是在连绵山区,比如朝鲜半岛或者四川盆地那种地方,短短300公里可以要人老命。
最重要的是,多那么几百里的补给线,不仅意味着成本增加,风险也在增长。
因为如果你要进攻魏桥的话,主力部队就得转移过去。
那么界桥这边又该怎么办?
界桥的位置是在青州军进攻魏桥的中心地区,袁军如果猛攻界桥,把界桥东岸占据,那么你在前线的魏桥军队就会与后方脱节,直接被人家从中间腰斩。
到时候刘备军就会成为孤军,补给要么依赖于洛阳,要么只能从东郡运送,战线又得拉长拉远。
所以打魏桥,显然不明智,刘惠许攸荀谌等人都认为刘备应该不会那么蠢,因此众人商量的最早战略地,就是在界桥打一场阻击。
现在郭图却告诉大家,青州军的目的根本不是界桥,而是魏桥,这怎么可能呢?
“这就是刘备打的主意,我们所有人都认为刘备不会进攻魏桥,他却偏偏进攻魏桥。大家想一想,这不就是出其不意吗?”
然而郭图却认真说道:“我们之前所考虑的,都是青州军拿不下魏桥会是什么结果,如果他们能够孤注一掷拿下魏桥呢?届时利用我们对魏桥疏于防范,正好让他得逞。”
“是倒是这个道理。”
袁绍认真想想,之前的考虑,确实是从青州进攻魏桥的难度点来出发。
问题在于,难度也不是不能克服。
至少青州军如果配合洛阳方面,对魏桥发动一次大规模战争应该还是没有问题。
即便没有攻克,粮草不济那就撤兵嘛,也损失不了什么东西。
可一旦攻克了呢?
那对于冀州军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因为魏桥过去,一片坦途,配合洛阳直扑邺城,邺城一旦陷落,那冀州就彻底危险了。
想到这里,袁绍也逐渐开始觉得,郭图的话,似乎也不是毫无道理。
事关重大?
袁绍听到这句话,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郭图之前因为和淳于琼屡次在青州军手上失败,慢慢淡出了冀州高层权力中心。
也就是这两年好不容易才取得了自己的信任,重新爬了回来。
结果才刚拿到军权,就导致骑兵全军覆没。
虽然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还说什么任务已经完成。但任务完不完成归一边,骑兵全军覆没,难道就没有责任?
现在还敢来装腔作势,一副有什么机密要事要与自己相商的模样,难道他已经忘了他犯的错误?
当真是欺我过于善良!
想到这里,袁绍大怒,拍案呵斥道:“郭公则,这里没有你讨价还价的余地!有何机密就明言,休要装模作样,莫非你还想扰乱军心不成?”
“明公,图绝无此意。”
郭图连忙承认错误,他这人做擅长的就是见风使舵,知道袁绍已经对他容忍到了极限,便立即说道:“图想说的是,刘备军的粮仓并不是只有临西一处,且他们已经准备充足,即将南下攻打魏桥。”
“什么?”
许攸大惊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他们怎么可能会攻打魏桥?”
刘惠也是皱眉说道:“郭公则,话可不能乱说。刘备的主力大军明明就在界桥,他们哪里来的兵力南下?何况就算南下,那么长的粮道,自平原到魏桥四五百里之遥,不谈中间消耗,即便是他们冒险攻打魏桥,他们就不怕我们劫粮?”
之所以刘惠要帮腔,是因为当初断定青州军不会攻打魏桥的就是他和许攸,力排众议让袁绍屯兵界桥的也是他和许攸,如果真的是这种情况的话,那就证明他们的判断是错的,这怎么可能呢?
然而郭图却不急不缓地说道:“明公,此事千真万确。是图从临西逃出来之后,偷偷潜伏进了下堡、东赵、尖冢等乡亭探听回来的消息,而且还是亲眼所见。”
袁绍沉声说道:“你先说说你们去奇袭临西,到底发生了什么。你又是如何逃回来的?我如何得知你是否已经被俘虏,投降了刘备?”
郭图立即道:“明公,图若是被俘虏,刘备又怎么会派我回来?我家人都在冀州又不是青州,他拿什么要挟我?”
“额........”
袁绍这才意识到自己问了个很愚蠢的问题,郭图的家人都在冀州,如果郭图投降了刘备,刘备有多傻才会把他放回去?
一是刘备没有什么要挟的手段,人一回来就是放虎归山,你无法保证他能够答应做卧底。
二来郭图本身确实对袁绍忠心耿耿,这一点袁绍也很清楚。
所以这话本身就不该问。
“不过我如何逃出来的,此事确实应该向明公禀报。”
郭图继续道:“那日我奉命领赵叡蒋奇等人进攻临西,疾驰一夜,于夜半时分抵达临西,见到刘备军大营外守备森严,周围巡逻士兵无数,唯有西门敞开,守卫颇为松懈。”
“为什么西门守卫松懈?”
袁绍下意识又问。
郭图摇摇头道:“明公忘了,那日刚好是刘备派出骑兵来接应粮草的日子。”
“唔。”
袁绍这才想起来,郭图已经跟他说过了。在焚烧粮草之后,刚好遇上了来取粮草的青州骑兵,这也符合他们之前侦查到的情报。
至于刘备军夜间派人去取粮这个说法,包括许攸刘惠荀谌等人在内,都没有怀疑它的真实性。
因为古代战争是非常残酷的,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包括断粮道,焚毁粮草,所以在运送粮草的时候,选择夜间输送以躲避敌人偷袭部队是很正常的事情。
郭图又道:“我们那时还不知道刘备派来的居然是大队骑兵,所以见到西门防守松懈,便准备从西门攻入。我先派人从营寨东门骚扰,吸引敌人注意力,然后大部队顺势从西门破入,焚烧粮草。”
“嗯。”
袁绍点点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策略。
郭图叹息道:“可惜我们万万没想到刘备居然藏了上万骑兵,当时我们才把火点起来,大火四处蔓延,我们便打算从北门出去,奈何火势烧得太快了,北门被大火吞噬,不得已只好从南门,结果才刚出了南门营寨,就被青州骑兵堵住了去路。”
“然后呢?”
袁绍追问。
郭图道:“见此情形,将士们不得不浴血奋战,奈何我们是经过一夜驰骋,又突袭了粮仓,马匹早就体力不支,不堪驱使,比不得如狼似虎的青州骑兵,我站在马背上,从营寨栅栏上爬过去,翻越栅栏之后,躲入营寨附近的坑道之中,才侥幸捡回一条命。”
“青州军没有追赶?”
“没有。”
郭图摇摇头:“他们或许以为我已经葬身火海当中,因而没有四处搜捕,我不敢往北,一路步行往南,到了东赵乡,将腰间的玉佩卖掉,换了身衣服,一路东躲西藏,在河边把所有钱给了一位船家,终于逃了回来。”
他的话九真一假,真的地方在于所有的事情经过全都是真的,经得起推敲。假的地方在于青州军的粮仓里根本没有粮食,全都是稻草和石头。
但郭图不可能把真相告诉袁绍,因为这样的话,就证明他去的这一趟,不仅毫无意义,还损兵折将。同时还证明政敌许攸的判断是正确的,到时候别说他,就连袁绍自己脸上都挂不住,因为袁绍是不赞同许攸的判断的,认为许攸是自己胆怯。
所以郭图一定要咬死,临西粮仓里面有粮食,不仅有,而且很多,全都被他们烧掉了。这件事是大功一件,即便损兵折将,骑兵全军覆没,但至少把这些“粮草”烧掉了,功过相抵,好歹完成了一定战略目标。
不然的话,带着那么多骑兵去进攻一个空壳,然后还死得精光。以袁绍的性格,必然拿郭图当替罪羊。毕竟命令是袁绍下的,郭图只是个执行者,可袁绍不能背锅,你不背谁背?
听到郭图的经历,袁绍细细思索了片刻,里面没什么破绽,整个叙述的过程郭图也十分坦然,没有一丝躲闪,可见真实性应该很高。
想到这里,袁绍这才缓和了态度,缓缓说道:“既然你们成功烧毁了临西粮仓,且刚好是运气不好,撞上了来取粮的青州骑兵,导致骑兵全军覆没,那此事就不该责怪公则。不过我们的骑兵也损失惨重,功过相抵,此事就罢了吧。”
“多谢明公宽恕。”
郭图拱手一礼,又继续说道:“不过在回来的路上,我看到青州军在东赵乡、下堡乡、尖冢乡等地四处运送粮草,后来我偷偷侦查过,刘备在这些乡亭周边,修建了大量的庄园坞堡,我怀疑这些粮草,就是藏在其中。”
“你不是说你把刘备军的粮草全部烧光了吗?怎么又冒出来那么多?”
许攸打岔逼问。
郭图瞥了他一眼,冷笑道:“明公,我军存粮都已经一两千万石,刘备进攻我们,难道还会低于千万石粮草吗?在临西只是烧掉了他们的一部分而已,那陈子归狡猾得很,在界桥周边修建大量粮仓,分散存储,就是为了防止我们袭粮。”
“此事如何证明?”
“我记得我军在东赵下堡尖冢等乡就有探子,不日功夫,这些消息就应该传来了。”
“哼,今日午后各地探子公文就已经送达,我怎么没见到?”
许攸冷哼一声,他最近就负责公文处理。
听到二人对话,袁绍忽然脸色一僵,然后想起了什么似的,快速在自己桌案上一堆乱七八糟的公文当中搜寻,最终找到了一封公文,打开迅速查看。
众人注意到袁绍脸色不对,连忙看向他,许攸眼巴巴地望着,他记得今日公文确实应该没有这方面消息才对。
“呼!”
袁绍长舒了一口气,摇摇头道:“这份公文是才传过来不久的,乃是下堡乡的暗探所送,公文中说最近下堡乡周边乡亭来往青州军很多,似乎有大动作,且青州军从一些庄园当中,运出大量粮草辎重,确实可以作证公则所言。”
“没想到青州军真的在这些乡亭当中暗藏了粮仓,那陈子归狡诈之名,果不虚传。”
“《战国策》云:狡兔三窟,青州军看来深谙其道呀。”
“如果是这样,恐怕断其粮草之事,就没那么容易了,我军有一两千万石粮草,刘备军恐怕也不会低于千万石,他们每处存放百万石,焚烧一处,还有九处,根本烧不过来。”
“现在我们的骑兵尽失,就算想要突袭粮仓,也已经难了。而且他们的粮仓位置也不是很明确,想要打击他们的粮草,十分不易呀。”
几名谋士议论纷纷,他们也没有想到刘备居然这么不怕麻烦,像兔打洞一样到处修建粮仓。
粮草集中存放在一点有坏处也有好处,坏处就是一旦粮仓被袭击,那么所有的存粮全都会毁于一旦。好处也很明显,那就是方便运输。
前线大量士兵聚集,每日人吃马嚼消耗的粮草数以万石计,将所有粮草集中管理,自然方便往来运送。
不然你在十处存粮,缺粮的时候还得到处跑,本身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郭图拱手说道:“明公,图还有第二件事要说。在过来的路上,我发现青州军有大量的士兵在往南移动,粮草也在往南运送,他们已经尽取清渊馆陶元城等地,再往南,就是魏县了,这必然是要对魏桥动手。”
“你说青州军四处修建粮仓,将千万石粮草四处安置我还相信。但如果他们要进攻魏桥,那是痴人说梦吧。”
刘惠站出来反对道:“明公,此事之前我们就讨论过。魏县位于魏郡的东南方,离河内二百余里,离界桥也有二百余里。刘备想要配合关羽一起从东南方进攻,两边的战线补给都会拉得极长,我相信刘备不会犯这样的蠢。”
“嗯.......”
袁绍沉吟着点点头,这个问题,他也赞同刘惠许攸荀谌等人观点。
因为这本身就属于一种舍近求远的行为。
洛阳军是从河内郡出发进攻魏郡,过了洹水之后一片坦途,完全没必要再跑二百多里路到魏县去。
青州军也是一样,过了界桥就是一片坦途,往南绕魏县,补给线又会拉得极长。
之前说过,现在的青州军暂时是从平原运输到鄃县,再从鄃县把粮草送到甘陵,最后再转送前线,整个过程大概是三百多汉里,接近四百汉里的样子。
而从界桥前线再送到魏桥前线,又是二百多汉里,接近三百汉里,总路程换算成公里的话,大概在300公里左右。
这段距离在交通发达的后世可能还没什么,但在古代那已经算是很长的补给线。
也就是道路还算畅通的河北地区,拥有广袤又平坦的平原区域。如果是在连绵山区,比如朝鲜半岛或者四川盆地那种地方,短短300公里可以要人老命。
最重要的是,多那么几百里的补给线,不仅意味着成本增加,风险也在增长。
因为如果你要进攻魏桥的话,主力部队就得转移过去。
那么界桥这边又该怎么办?
界桥的位置是在青州军进攻魏桥的中心地区,袁军如果猛攻界桥,把界桥东岸占据,那么你在前线的魏桥军队就会与后方脱节,直接被人家从中间腰斩。
到时候刘备军就会成为孤军,补给要么依赖于洛阳,要么只能从东郡运送,战线又得拉长拉远。
所以打魏桥,显然不明智,刘惠许攸荀谌等人都认为刘备应该不会那么蠢,因此众人商量的最早战略地,就是在界桥打一场阻击。
现在郭图却告诉大家,青州军的目的根本不是界桥,而是魏桥,这怎么可能呢?
“这就是刘备打的主意,我们所有人都认为刘备不会进攻魏桥,他却偏偏进攻魏桥。大家想一想,这不就是出其不意吗?”
然而郭图却认真说道:“我们之前所考虑的,都是青州军拿不下魏桥会是什么结果,如果他们能够孤注一掷拿下魏桥呢?届时利用我们对魏桥疏于防范,正好让他得逞。”
“是倒是这个道理。”
袁绍认真想想,之前的考虑,确实是从青州进攻魏桥的难度点来出发。
问题在于,难度也不是不能克服。
至少青州军如果配合洛阳方面,对魏桥发动一次大规模战争应该还是没有问题。
即便没有攻克,粮草不济那就撤兵嘛,也损失不了什么东西。
可一旦攻克了呢?
那对于冀州军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因为魏桥过去,一片坦途,配合洛阳直扑邺城,邺城一旦陷落,那冀州就彻底危险了。
想到这里,袁绍也逐渐开始觉得,郭图的话,似乎也不是毫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