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跌宕起伏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25中文网 www.25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东望洋的中部,霍瓦依群岛以南,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旗舰“刘长勋”号。
虽然帝国海军还有2艘专职旗舰,但是分配给东望洋舰队的那艘,一直留在那球港,只是在一年一度的舰队对抗演习的时候才会离开码头,载着舰队司令官,以及100多名参谋官兵出海活动几十天。
因为舰龄超过了30年,所以帝国海军不再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
特混舰队的旗舰依然是司令官坐镇指挥的航母。
战后几十年里,帝国海军舰队编成与战术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大体上经历了三次变革。
第一次变革发生在大战结束之后。
大战后期,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就已诞生,还被迢曼空军派上了战场。因为战局在协约集团掌握之中,战略优势也极为明显,加上喷气式战斗机的航程偏短,所以没有得到帝国的重视。
直到大战结束,在空军成立之后,才装备了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
短短几年之内,也就是在新历110年前后,喷气式战斗机就淘汰了空军装备的所有活塞螺旋桨战斗机,统治了天空。
只是,海军没这么幸运。
虽然在战后研制的喷气式战斗机,解决了很多性能缺陷,比如说“战-1a”,即帝国空军装备的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作战半径达到了700千米,后来的改进型在携带2具副油箱之后超过1000千米,但是与活塞螺旋桨飞机比,喷气式战斗机还存在一个非常突出,对海军航空兵来说完全无法忽视的问题。
着陆速度太大,允许的最小速度远远超过了活塞螺旋桨飞机。
空军的战斗机,可以在长度超过2000米的跑道上降落,因此着陆速度快一点,不算是大不了的问题。
海军的舰载战斗机,就没这么幸运了。
因为飞行甲板长度有限,所以舰载机的着陆速度得足够的低。
对大战期间建造的航母,尤其是几十艘“行省”级大型航母来说,这个问题显得尤其的突出。因为飞行甲板受到舰体长度的限制,没办法延长,所以就算这些航母在战后陆续接受了现代化改进,用上了斜角甲板,着陆区的长度也不够,必须对舰载机的着陆速度做出严格限制。
这样一来,低速性能糟糕的喷气式战斗机根本没法上舰。
结果就是,在帝国空军,乃至全球空军都进入,或者即将进入喷气时代的时候,帝国海军航空兵依然在使用活塞螺旋桨飞机。
帝国海军的影响力,在这几年跌到了谷底。
因为活塞螺旋桨战斗机性能太差,没法确保舰队制空权,还一度出现了“航母无用”的论调。
这个时期,帝国海军唯一能够依靠的,也就是在大战期间累积下来的家底。
舰载战斗机不够好,只不过航母有几十艘!
关键还有,海军同样能够从技术进步当中获益。
随着为了搭载喷气式舰载机,也是帝国海军在战后设计建造的第一种航母,即带有浓烈试验性质的“帝都”级建成服役,在新历112年的年底,帝国海军舰载航空兵也进入了喷气时代。
紧接着就是长期压抑之后的井喷。
在新历112年,第一艘“行省2”级完成代号“契约”的现代化改进,把直通甲板换成向左倾斜11度的斜角甲板。此后发几年,除了因为受损提前退役的3艘,剩下的23艘“行省”级与“行省2”级都接受了类似的现代化改进,换上了斜角甲板,从而具备了搭载与使用喷气式舰载机的条件。
与此同时,空气动力学也在飞速发展,加上性能更先进,可靠性更高的航空发动机,大量性能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陆续问世,之前很多无法克服的技术难题,也在工程师手里逐一得到解决。
到新历119年,最后一艘“行省2”级完成现代化改造,加上新建的大型航母,帝国海军总共拥有36艘攻击航母。
此外,还有27艘反潜航母,17艘能搭载固定翼舰载机的两栖攻击舰。
这个时期,帝国海军简直是如日中天!
当然,主要指的是数量。
比如在36艘攻击航母当中,没有一艘的满载排水量超过7万吨,具有划时代意义,被帝国海军寄予厚望的“陈炳勋”级还在船台上建造,至于更加强大的“薛远征”级,连设计都没完成。
当时的帝国海军其实是大而无当。
针对这个问题,帝国海军发起了战后第一次编成与战术变革。
主要就是针对航母。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航母的战斗力不够强。
拿“帝都”级来说,这种满载排水量超过6万吨的大型航母,只能搭载80架飞机,载机数量反到不如大战期间的大型航母。如果需要舰载机执行打击任务,就无法搭载太多的反潜巡逻机。因为执行攻击任务的舰载机占用了飞行甲板,所以就算装上几架反潜巡逻机,也未必能派出去执行任务。
解决办法也很简单。
1艘航母不够,那就把几艘航母编在一起,根据不同的作战要求,在一支战斗群里面编入数艘不同类型的航母。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变化。
在此之前,为了保持战斗群的一致性,往往把同一个级别的两艘或者三艘航母编在一支战斗群内。
按照新的编制体系,通常情况下,一支航母战斗群里面,将根据作战强度,比如可能遭遇的威胁,编入1艘到3艘攻击航母,以及1艘或2艘反潜航母。如果执行对地打击任务或者支持陆战队发起两栖登陆作战行动,需要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援,还可以编入1艘到3艘两栖攻击舰。
如此一来,一支战斗群最多有8艘“平顶船”,可搭载约400架固定翼舰载机。
像这样一支航母战斗群,在当时能够打垮几乎任何一个对手!
即便是面对西陆集团与北孤集团,也只需要调集3支航母战斗群,就能获得绝对的制海优势。
当然,问题也非常突出。
“满编”状态之下的航母战斗群,需要约30艘护航战舰与保障舰船,得由近3万名海军官兵来驾驭这些舰船。如果把后方基地的人员也算上,维持一支满编航母战斗群,差不多需要10万名官兵。
在大战之后的和平时期,这是不可承受的沉重负担。
按照这个编制体系,如果帝国海军按第一轮军事改革的安排,把兵力缩减到120万,在扣除了非战斗人员之后,最多只能维持7支航母战斗群。当时的帝国海军,需要18支航母战斗群来维持全球部署。
其实,这也是帝国海军在建造航母的时候,一直求“大”的关键所在。
虽然航母造得越大,配置官兵就越多,但是综合看,1艘大而全的航母所需要的官兵肯定比2艘小点的航母少,而且掩护1艘大航母需要的护航战舰也更少,即大航母对人员的需求反到少得多。
关键还有,把航母造得更大一些,也是时代的需求。
这里,就是帝国海军在战后搞的第二次编成与战术变革。
这次变革同样由舰载机开始,即舰载机性能的提升,要求海军必须建造性能更好的搭载平台。
在新历120年之前,超音速时代就已到来。
可惜的是,海军再一次落伍。
到新历121年,也就是“陈炳勋”号建成交付,帝国海军航空兵才进入超音速时代,当时只有“陈炳勋”级能够搭载帝国海军装备的超音速舰载战斗机,其他的航母,都因为飞行甲板尺寸太小,或者是弹射器的功率不够,或者是机库高度太低,都没法搭载与运作这种新式舰载战斗机。
此后随着技术进步,小型舰载机具备了超音速飞行能力,海军的其他航母才具备搭载超音速舰载战斗机的能力。
只是,“陈炳勋”级开创了一个全新时代。
帝国海军在这个时候把“航母战斗群”改为“航母打击群”,着重强调了舰载航空兵的进攻性质。
性能强大的“陈炳勋”级大型航母就是这次改革的物质基础。
因为尺寸更大,而且充分借鉴了前面几级大型航母,特别是“帝都”级的经验教训,所以“陈炳勋”级依靠8万吨的满载排水量,获得了在当时看来无与伦比的性能,比如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
往简单说,“陈炳勋”级其实是化繁为简,让帝国海军重新回到了老路上。
1艘“陈炳勋”级搭载的90多架舰载机,就能应付一场低烈度战争,没有必要编入其他“平顶船”。
如果是执行高强度作战任务,就让2艘或3艘“陈炳勋”级组成特混舰队。
当然,这还跟性能先进的舰载战斗机有关。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战-6”。
“战-6”是帝国海军的第一种双发重型舰载战斗机,第一种多用途舰载机,第一种两倍音速舰载机与第一种双座舰载战斗机,还是第一种多用途战斗机,第一种在性能上全面超越同时代空军战斗机的舰载机!
“战-6”极大的简化了舰载航空兵的编制体系。
在此之前,1个舰载航空兵联队至少需要5种作战飞机,有“战-6”之后,一下就减少到了3种。
如果不是海军强调远程打击能力,而“战-6”在执行攻击任务的时候,作战半径比重型舰载攻击机短了一大截,甚至能够取代“攻-5”,让帝国海军在30年前就把舰载作战飞机减少到2种。
要说的话,帝国海军一直在努力减少舰载机的种类,因为这是提高舰载航空兵作战效率与降低后勤负担的不二之选。
可惜的是,即便过了30年,航母依然要搭载3种作战飞机。
因为性能极为出色,所以“战-6”不止是统治了帝国海军的航母甲板,还夺走了一直属于空军的出口市场。
在停产前,“战-6”总共生产了5000多架,其中约3000架用于出口。
此外,帝国海军退役的“战-6”,也有很多被当成过剩物资,在进行必要改进之后,援助给友好国家。
空军同时代的“战-8”,总产量不到3000架,而且几乎全都是自用。
只是,把航母战斗群改为航母打击群,强调舰载航空兵的进攻性,跟当时的大环境也有很大关系。
在“陈炳勋”级服役后不久,帝国遭受了战后首次惨败,输掉了波伊战争。
虽然这场战争几乎耗光了帝国的国力,大战的红利更是挥霍一空,帝国在此后被迫开始进行战略收缩,但是在新历130之前,负责维护全球利益的帝国海军,仍然需要保持扩张的势头。
这不是在逞能,而是必须站出来撑起场面。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梁夏帝国在波伊战争之后,就立即进行全面收缩,那么在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必然会分崩离析,帝国的声望必然遭受重创,甚至有可能在这个时候爆发第三次全球大战。
如果把超级霸权在全球范围的对抗比喻成战斗,那么在大部队撤退的时候,必须得有部队留下来断后。
显然,负责“断后”的就是帝国海军。
关键还有,帝国海军进行的扩张,得受到严格限制。从总体上看,更像用来欺骗敌人的虚张声势。
对海军的拳头,航母战斗群进行调整,无疑是最理想的选择。
当时,帝国海军大肆鼓吹攻击性,夸大“陈炳勋”级的作战能力,说是引导海军的发展潮流,其实是在搞战略欺骗。
道理也很简单,帝国海军的扩张势头只保持了几年。
在新历137年,帝国当局正式承认纽兰共和国,并且与之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帝国海军的“扩张”正式宣告结束。
严格说来,早在10年之前的新历127年,帝国海军的实力就跌到了谷底。
其实,这也是帝国海军在战后遇到的第二个低谷期。
不管帝国海军把“航母打击群”吹得有多么的神乎其神,仅保留了15艘航母,就足以说明问题。
所幸的是,帝国海军的努力并没白费。
在某种意义上,帝国海军在战后的第二轮变革,其实是在为第三轮变革做准备,更想是高潮到来前的铺垫。
说得直接一点,第二轮改革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增强战斗力,而是要从战后独霸全球所产生的迷失当中走出来,以便应对全新的国际形势,即在纽兰共和国振兴之后,帝国海军独霸全球的时代就已结束。
不管帝国海军的高层怎么想,都必须认真对这个实力相当的对手。
也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帝国海军在周涌涛上任后,也就是新历的144年,开始了重铸辉煌的第三轮变革。
东望洋的中部,霍瓦依群岛以南,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旗舰“刘长勋”号。
虽然帝国海军还有2艘专职旗舰,但是分配给东望洋舰队的那艘,一直留在那球港,只是在一年一度的舰队对抗演习的时候才会离开码头,载着舰队司令官,以及100多名参谋官兵出海活动几十天。
因为舰龄超过了30年,所以帝国海军不再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
特混舰队的旗舰依然是司令官坐镇指挥的航母。
战后几十年里,帝国海军舰队编成与战术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大体上经历了三次变革。
第一次变革发生在大战结束之后。
大战后期,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就已诞生,还被迢曼空军派上了战场。因为战局在协约集团掌握之中,战略优势也极为明显,加上喷气式战斗机的航程偏短,所以没有得到帝国的重视。
直到大战结束,在空军成立之后,才装备了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
短短几年之内,也就是在新历110年前后,喷气式战斗机就淘汰了空军装备的所有活塞螺旋桨战斗机,统治了天空。
只是,海军没这么幸运。
虽然在战后研制的喷气式战斗机,解决了很多性能缺陷,比如说“战-1a”,即帝国空军装备的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作战半径达到了700千米,后来的改进型在携带2具副油箱之后超过1000千米,但是与活塞螺旋桨飞机比,喷气式战斗机还存在一个非常突出,对海军航空兵来说完全无法忽视的问题。
着陆速度太大,允许的最小速度远远超过了活塞螺旋桨飞机。
空军的战斗机,可以在长度超过2000米的跑道上降落,因此着陆速度快一点,不算是大不了的问题。
海军的舰载战斗机,就没这么幸运了。
因为飞行甲板长度有限,所以舰载机的着陆速度得足够的低。
对大战期间建造的航母,尤其是几十艘“行省”级大型航母来说,这个问题显得尤其的突出。因为飞行甲板受到舰体长度的限制,没办法延长,所以就算这些航母在战后陆续接受了现代化改进,用上了斜角甲板,着陆区的长度也不够,必须对舰载机的着陆速度做出严格限制。
这样一来,低速性能糟糕的喷气式战斗机根本没法上舰。
结果就是,在帝国空军,乃至全球空军都进入,或者即将进入喷气时代的时候,帝国海军航空兵依然在使用活塞螺旋桨飞机。
帝国海军的影响力,在这几年跌到了谷底。
因为活塞螺旋桨战斗机性能太差,没法确保舰队制空权,还一度出现了“航母无用”的论调。
这个时期,帝国海军唯一能够依靠的,也就是在大战期间累积下来的家底。
舰载战斗机不够好,只不过航母有几十艘!
关键还有,海军同样能够从技术进步当中获益。
随着为了搭载喷气式舰载机,也是帝国海军在战后设计建造的第一种航母,即带有浓烈试验性质的“帝都”级建成服役,在新历112年的年底,帝国海军舰载航空兵也进入了喷气时代。
紧接着就是长期压抑之后的井喷。
在新历112年,第一艘“行省2”级完成代号“契约”的现代化改进,把直通甲板换成向左倾斜11度的斜角甲板。此后发几年,除了因为受损提前退役的3艘,剩下的23艘“行省”级与“行省2”级都接受了类似的现代化改进,换上了斜角甲板,从而具备了搭载与使用喷气式舰载机的条件。
与此同时,空气动力学也在飞速发展,加上性能更先进,可靠性更高的航空发动机,大量性能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陆续问世,之前很多无法克服的技术难题,也在工程师手里逐一得到解决。
到新历119年,最后一艘“行省2”级完成现代化改造,加上新建的大型航母,帝国海军总共拥有36艘攻击航母。
此外,还有27艘反潜航母,17艘能搭载固定翼舰载机的两栖攻击舰。
这个时期,帝国海军简直是如日中天!
当然,主要指的是数量。
比如在36艘攻击航母当中,没有一艘的满载排水量超过7万吨,具有划时代意义,被帝国海军寄予厚望的“陈炳勋”级还在船台上建造,至于更加强大的“薛远征”级,连设计都没完成。
当时的帝国海军其实是大而无当。
针对这个问题,帝国海军发起了战后第一次编成与战术变革。
主要就是针对航母。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航母的战斗力不够强。
拿“帝都”级来说,这种满载排水量超过6万吨的大型航母,只能搭载80架飞机,载机数量反到不如大战期间的大型航母。如果需要舰载机执行打击任务,就无法搭载太多的反潜巡逻机。因为执行攻击任务的舰载机占用了飞行甲板,所以就算装上几架反潜巡逻机,也未必能派出去执行任务。
解决办法也很简单。
1艘航母不够,那就把几艘航母编在一起,根据不同的作战要求,在一支战斗群里面编入数艘不同类型的航母。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变化。
在此之前,为了保持战斗群的一致性,往往把同一个级别的两艘或者三艘航母编在一支战斗群内。
按照新的编制体系,通常情况下,一支航母战斗群里面,将根据作战强度,比如可能遭遇的威胁,编入1艘到3艘攻击航母,以及1艘或2艘反潜航母。如果执行对地打击任务或者支持陆战队发起两栖登陆作战行动,需要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援,还可以编入1艘到3艘两栖攻击舰。
如此一来,一支战斗群最多有8艘“平顶船”,可搭载约400架固定翼舰载机。
像这样一支航母战斗群,在当时能够打垮几乎任何一个对手!
即便是面对西陆集团与北孤集团,也只需要调集3支航母战斗群,就能获得绝对的制海优势。
当然,问题也非常突出。
“满编”状态之下的航母战斗群,需要约30艘护航战舰与保障舰船,得由近3万名海军官兵来驾驭这些舰船。如果把后方基地的人员也算上,维持一支满编航母战斗群,差不多需要10万名官兵。
在大战之后的和平时期,这是不可承受的沉重负担。
按照这个编制体系,如果帝国海军按第一轮军事改革的安排,把兵力缩减到120万,在扣除了非战斗人员之后,最多只能维持7支航母战斗群。当时的帝国海军,需要18支航母战斗群来维持全球部署。
其实,这也是帝国海军在建造航母的时候,一直求“大”的关键所在。
虽然航母造得越大,配置官兵就越多,但是综合看,1艘大而全的航母所需要的官兵肯定比2艘小点的航母少,而且掩护1艘大航母需要的护航战舰也更少,即大航母对人员的需求反到少得多。
关键还有,把航母造得更大一些,也是时代的需求。
这里,就是帝国海军在战后搞的第二次编成与战术变革。
这次变革同样由舰载机开始,即舰载机性能的提升,要求海军必须建造性能更好的搭载平台。
在新历120年之前,超音速时代就已到来。
可惜的是,海军再一次落伍。
到新历121年,也就是“陈炳勋”号建成交付,帝国海军航空兵才进入超音速时代,当时只有“陈炳勋”级能够搭载帝国海军装备的超音速舰载战斗机,其他的航母,都因为飞行甲板尺寸太小,或者是弹射器的功率不够,或者是机库高度太低,都没法搭载与运作这种新式舰载战斗机。
此后随着技术进步,小型舰载机具备了超音速飞行能力,海军的其他航母才具备搭载超音速舰载战斗机的能力。
只是,“陈炳勋”级开创了一个全新时代。
帝国海军在这个时候把“航母战斗群”改为“航母打击群”,着重强调了舰载航空兵的进攻性质。
性能强大的“陈炳勋”级大型航母就是这次改革的物质基础。
因为尺寸更大,而且充分借鉴了前面几级大型航母,特别是“帝都”级的经验教训,所以“陈炳勋”级依靠8万吨的满载排水量,获得了在当时看来无与伦比的性能,比如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
往简单说,“陈炳勋”级其实是化繁为简,让帝国海军重新回到了老路上。
1艘“陈炳勋”级搭载的90多架舰载机,就能应付一场低烈度战争,没有必要编入其他“平顶船”。
如果是执行高强度作战任务,就让2艘或3艘“陈炳勋”级组成特混舰队。
当然,这还跟性能先进的舰载战斗机有关。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战-6”。
“战-6”是帝国海军的第一种双发重型舰载战斗机,第一种多用途舰载机,第一种两倍音速舰载机与第一种双座舰载战斗机,还是第一种多用途战斗机,第一种在性能上全面超越同时代空军战斗机的舰载机!
“战-6”极大的简化了舰载航空兵的编制体系。
在此之前,1个舰载航空兵联队至少需要5种作战飞机,有“战-6”之后,一下就减少到了3种。
如果不是海军强调远程打击能力,而“战-6”在执行攻击任务的时候,作战半径比重型舰载攻击机短了一大截,甚至能够取代“攻-5”,让帝国海军在30年前就把舰载作战飞机减少到2种。
要说的话,帝国海军一直在努力减少舰载机的种类,因为这是提高舰载航空兵作战效率与降低后勤负担的不二之选。
可惜的是,即便过了30年,航母依然要搭载3种作战飞机。
因为性能极为出色,所以“战-6”不止是统治了帝国海军的航母甲板,还夺走了一直属于空军的出口市场。
在停产前,“战-6”总共生产了5000多架,其中约3000架用于出口。
此外,帝国海军退役的“战-6”,也有很多被当成过剩物资,在进行必要改进之后,援助给友好国家。
空军同时代的“战-8”,总产量不到3000架,而且几乎全都是自用。
只是,把航母战斗群改为航母打击群,强调舰载航空兵的进攻性,跟当时的大环境也有很大关系。
在“陈炳勋”级服役后不久,帝国遭受了战后首次惨败,输掉了波伊战争。
虽然这场战争几乎耗光了帝国的国力,大战的红利更是挥霍一空,帝国在此后被迫开始进行战略收缩,但是在新历130之前,负责维护全球利益的帝国海军,仍然需要保持扩张的势头。
这不是在逞能,而是必须站出来撑起场面。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梁夏帝国在波伊战争之后,就立即进行全面收缩,那么在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必然会分崩离析,帝国的声望必然遭受重创,甚至有可能在这个时候爆发第三次全球大战。
如果把超级霸权在全球范围的对抗比喻成战斗,那么在大部队撤退的时候,必须得有部队留下来断后。
显然,负责“断后”的就是帝国海军。
关键还有,帝国海军进行的扩张,得受到严格限制。从总体上看,更像用来欺骗敌人的虚张声势。
对海军的拳头,航母战斗群进行调整,无疑是最理想的选择。
当时,帝国海军大肆鼓吹攻击性,夸大“陈炳勋”级的作战能力,说是引导海军的发展潮流,其实是在搞战略欺骗。
道理也很简单,帝国海军的扩张势头只保持了几年。
在新历137年,帝国当局正式承认纽兰共和国,并且与之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帝国海军的“扩张”正式宣告结束。
严格说来,早在10年之前的新历127年,帝国海军的实力就跌到了谷底。
其实,这也是帝国海军在战后遇到的第二个低谷期。
不管帝国海军把“航母打击群”吹得有多么的神乎其神,仅保留了15艘航母,就足以说明问题。
所幸的是,帝国海军的努力并没白费。
在某种意义上,帝国海军在战后的第二轮变革,其实是在为第三轮变革做准备,更想是高潮到来前的铺垫。
说得直接一点,第二轮改革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增强战斗力,而是要从战后独霸全球所产生的迷失当中走出来,以便应对全新的国际形势,即在纽兰共和国振兴之后,帝国海军独霸全球的时代就已结束。
不管帝国海军的高层怎么想,都必须认真对这个实力相当的对手。
也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帝国海军在周涌涛上任后,也就是新历的144年,开始了重铸辉煌的第三轮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