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中文网 > 大唐第一莽夫 > 第125章 【朕钦点的大将军,是你们能参奏的吗?】

第125章 【朕钦点的大将军,是你们能参奏的吗?】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25中文网 www.25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郭子仪的这份奏疏,厉害之处有好几个。

    首先一点,就是新奇。

    让人耳目一新,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而这个眼前一亮的感觉,最容易让人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原因很简单,好奇能增加人的注意力,而一旦注意力加强, 必然会受到影响。

    此时很多人大臣的心中,都在暗暗的啧啧称奇,感觉这一份奏疏真是开了眼,以前从未听说这种精确叙事的奏疏。

    这份奏疏不但精确叙事,而且通篇没有使用‘之乎者也’,偏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一目了然, 让人一听之下就能明白奏的是什么。

    最主要的是, 这份奏疏的通篇都有证据相左,没有任何一句话采用推测的方式, 也就是皇帝刚刚说过的疑罪从有。

    更重要的是,这份奏疏十分的不要脸。别看全篇奏疏清楚明白,但是说的事情全是谎话。

    不但在说谎话,而且是拿谎话硬吹。

    拿谎话硬吹的同时,郭子仪的好几个意图都被大臣们察觉出来。

    第一,他在邀功,平定所谓的‘五千巨匪’,这绝对是一件大功劳。

    第二,他在补救,这家伙离开长安之后,率领商队一路穿州过府,时时刻刻都在聚拢流民,养着那些流民跟在他的商队后面。

    这种事早就被某些官员盯上,正准备再等一阵子就发力参奏,只要他聚拢的流民超过五千,立马就给他扣上一顶图谋不轨的大帽子。

    哪知郭子仪竟然通过这份奏疏, 提前向皇帝报奏了聚拢流民的事,迁徙牛家村百姓作为借口,真是一个很不错的借口啊。

    ‘人家村子遭遇巨匪袭击,全村之人心慌惊恐,想要跟我走,苦苦哀求我,我总不能见死不救吧,我只能勉为其难带着百姓走。’

    ‘最主要的是,当地还有一股匪患没平定,说不定哪天就会重来,难道留着百姓被杀吗。’

    看看,多么好的借口。

    这份奏疏还有最后一个意图,这个意图同样让某些大臣心中凛然。

    郭子仪到底是抱着什么心思,竟然请求陛下在安阳县驻兵,并且这厮还专门推荐人选,选的还是千牛卫的偏将。

    还要给五千兵力?

    还说这样才能勉强打赢匪患。

    我呸!

    睁着眼睛说瞎话啊。

    ……

    屹立朝堂的没有傻子,谁都听出这份奏疏不是真的,而郭子仪那货是个什么情况,在场百官几乎早就给他定了性。

    一个满腹粗鄙的莽夫,他绝对没有这份本事。

    偏偏一个没本事的人,却写出了这份一石三鸟的奏疏, 这背后若是没有隐藏的高人指点, 恐怕连傻子听了都不会相信。

    但是这位高人是谁呢?

    ……

    高力士念完了奏疏,轮到皇帝开始表演。

    只见皇帝先是懒洋洋打个哈欠,彷佛刚才偷空打了个盹儿,所以这一会儿精气神有所提升,说话的气力明显有了恢复。

    “诸位爱卿,说说看法吧。关于郭子仪的这份奏疏,卿等是不是认为很不错?”

    明明是让大臣们说说看法,然而皇帝自己说个不停,笑呵呵的又道:“朕感觉这份奏疏啊,真是值得所有人效彷。”

    “看看人家郭子仪的用词,通篇没有一句话使用推测,有事说事,没事不猜。任何一个事情说出来,必然是左以证据作为说明。”

    “仅从这一点而论,朕就认为郭子仪的奏疏很不错,所奏之事一目了然,每事都有证据左证,那么也就意味着,他奏的事情都是真的。”

    “朕决定了,采纳他的谏言,朕要……”

    皇帝即将说出决断,这时候某些人憋不住了。

    自古君无戏言,决不能让皇帝把话说完,否则那时候再站出来反驳,那就属于反驳皇帝的决断。

    所以必须现在抢先反驳,抢在皇帝说出决断之前反驳。

    只要抢在皇帝之前,那么就可以理解为没有反驳皇帝,而是,质疑郭子仪。

    果然一个大臣急急的冲了出来。

    “陛下,臣有质疑。”

    这大臣一脸急切,但却不忘恭敬一礼,行礼之后不等皇帝开腔,直接就是一番长篇大论。

    由于急迫,所以看起来有些不合乎礼仪,故而这个大臣满脸摆出严正之色,让人感觉他的质疑乃是义正言辞。

    “陛下,请恕微臣急切。臣实在无法忍受了,臣一定要说出自己的质疑。”

    “臣首先要质疑的是,郭子仪所说的五千巨匪。他这是在说谎,肆意夸大了当地的匪患。”

    “安阳县属于河南道境内,自古以来就是中原腹地,那地方就算偶尔滋生一两个匪寇,但却不可能出现大量的匪寇。”

    “五千匪寇,多么吓人的数字,只要是稍微有点脑筋的人,都知道这种匪寇势力不可能存在。尤其是中原腹地,距离帝都仅仅1200里。”

    “况且那里靠近洛阳,洛阳是大唐的东都,不但常年驻守三万精兵,而且还有一位大将军坐镇。”

    “匪寇们除非是天生痴傻,否则怎么会在那地方出现。如果真的聚集那么多人数,恐怕早就被洛阳的驻兵给横扫了。”

    “所以首先第一点,郭子仪平定五千匪患是在吹嘘。既然是吹嘘,那么就意味着虚假,由此微臣甚至做出推断,说不定他连一两个匪寇都没平定……”

    “他在奏疏上所写的匪寇,甚至是凭空编造的谎言。”

    “其二,微臣要质疑他迁徙百姓的说辞,安阳县官员被屠,此人……”

    这位大臣是个擅长嘴皮的,长篇大论的论据很有说服力,然而可惜的是,皇帝不愿意听。

    只见皇帝突然冷笑两声,直接打断了这个大臣的话:“朕刚刚才说过,以后奏事不允许推断,为何刘爱卿置若罔闻,竟然依旧采用疑罪从有的方式?”

    “莫非,你眼里已经没有了朕这个皇帝?”

    那位大臣的脸色明显巨变。

    他忽然想起来,自己果然犯了忌讳,刚才他质疑郭子仪的长篇大论,通篇都是没有证据的推测之言。

    皇帝明令禁止,他却立刻违犯……

    这不是上杆子找死吗?

    ……

    今日的风向很奇怪,让某些心怀鬼胎的大臣再也不敢站出来。

    一时之间,朝堂安静。

    唯有皇帝的声音响起,苍老之中似乎带着一股子昏庸:“孙爱卿,你奏疏郭子仪是安阳惨桉的凶手,然而口说无凭,全是推断猜测。这让朕很心寒,不敢再留你这样的人。”

    “还有你,刘爱卿,你站出来质疑郭子仪的奏疏,显得那么迫切和急切,至于你为何如此急切,朕没有精力去深究了。朕只用一个罪名定你,那就是你同样使用了推断和猜测的语言。”

    “推断和猜测并不是不能使用,但不能直接用来参奏一位大将军,没有证据的参奏,朕认为属于诬蔑。”

    “诬蔑一位大将军,而且还是朕刚刚钦点的大将军,你们说说,你们该留吗?”

    “朕敢留吗?”

    ……

    自从大唐开国以来,很少有大臣在早朝上直接被抓捕的情况,然而今天不一样了,两个大臣像是拖死狗一般的被值殿武士拖走。

    朝堂中的某几个人曾想站出来求情。

    然而皇帝的话让这几个人心中一惊。

    “前日才发生的事,朕这个皇帝在次日清晨才知晓,那是因为郭子仪亲自发出飞禽传书,故而才能及时把消息报上来。”

    “但是孙爱卿一介文臣,并未担任军中的武职,为什么,他竟然也能收到安阳县的飞禽传书?”

    “他有什么资格收取飞禽传书?”

    “又是何人如此及时的给他传书?”

    “朕的这个大唐啊,似乎出现了结党营私。千里之外发生的事,一个大臣可以在第二天就知道。并且立马写出奏疏,参奏朕钦点的大将军……”

    “汝等好自为之吧”

    “累了,退朝。”

    皇帝起身离去,留下满朝文武心中踹踹不安。

    尤其某几个官员,脸色隐藏着惶恐。

    结党营私?

    但愿陛下只认为这事是因为结党营私。

    如果深究下去,其实是沟通藩镇……

    幸亏已经陛下老了,贪图享乐变的昏聩,如果是十年前的陛下,怕是真的会深查。

    幸好啊。

    “唯一可惜的是,郭子仪又躲过一劫。”

    几个大臣相互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不甘之色。但是不甘也没有用,安阳县的事情已经不足以搞倒郭子仪。

    看来以后还得继续盯着他,重新找机会再进行攻讦。

    ……

    宰相李林甫面无表情,负手走出朝堂大殿,忽然却又转过身来,目光看向武阳郡王方向,微笑问道:“郡王一向袒护郭子仪,为何今日不发一言?”

    武阳郡王嘿嘿两声,懒洋洋的道:“那小子有陛下的赏识,何须本王出言维护?李丞相看来很失望啊,今日你们这一场攻讦又输了。”

    李林甫不承认也不反驳,只是继续保持微笑,突然语气压低下去,语带深意的又问道:“郡王认为安阳县那边真有匪患吗?”

    武阳郡王仰天打个哈哈,转身直接扬长而去,直到走出老远之后,方才有一句话遥遥传来:“不管有没有匪患,也不管是真匪患还是冒充的,总之白孝德肯定会被派去坐镇,本王会给他配备五千精兵……”

    “哈哈哈哈,这是郭子仪专门向陛下奏疏的事,陛下已经答应,本王岂能不听。”

    李林甫看着武阳郡王大笑远去的背影,面上保持波澜不惊的澹然,可是他的心中却升起焦灼,甚至隐隐有一种惊恐。

    安禄山在安阳县隐藏兵力,这件事他早就已经知道。

    那么郭子仪杀了那些兵之后,知不知道那是安禄山的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