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盘她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25中文网 www.25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听阿花说,杨姑娘乃名门之后,不知道为何落到这步田地?能告诉我吗?”朱由榔问道。
杨蕙怡闻言脸色一黯,小声说道:“黄公子,请恕奴家无礼,伤心之事,不提也罢。”
确实,没人愿意提及伤心之事。
只不过,杨蕙怡如此回答却显得有些无礼。
因为她现在的身份是丫环,而不是贵小姐。
当然,她是阿花的丫环,不是朱由榔的奴婢。在不知道朱由榔身份的情况下,她这样回答也不能说不对。
“蕙怡,本小姐没要你的身契,不代表你可以无理。这位黄公子本小姐都要敬着三分,你是哪个牌位上的,敢不答话?还当自己是小姐哪?”
朱由榔没说什么,阿花不干了,瞪起眼训了杨蕙怡几句。
“阿花,别着急。杨姑娘是因为家国遭难,亲人尽殁,不忍直面往事,情有可原。”朱由榔拍拍阿花的手,让她不要发火。
接着对杨蕙怡说道:“杨姑娘,刚才阿花给你介绍,说我是黄公子。你不肯对陌生人吐露心声,可以理解。但如果我是皇帝,我想帮助你,你能说吗?”
“皇帝?”杨蕙怡猛然抬起头,望着面前这位英俊的年轻人,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看向戴忆花。
“没错,这就是当今皇上。蕙怡,你以为谁都可以进本小姐的房间吗?”阿花点点头说道。
“皇上?您真是皇上?”杨蕙怡再次问道。
“如假包换。”朱由榔点了点头。
“故臣之女参见皇上!”杨蕙怡闻言连忙来到朱由榔面前,跪倒行礼。叩了三个头,然后伏地不起。
“杨姑娘,回答朕刚才的问话。”朱由榔道。
“是。回皇上话,蕙怡之父乃故兵部尚书杨嗣昌。崇祯十四年父亲因襄阳被献贼所破,自觉愧对皇上信任,也因重病多年,于是自杀殉国。父亲死后,臣女三位兄长扶灵还乡安葬于老家武陵。崇祯十六年,献贼打到武陵,将我父掘墓焚尸,臣女三位兄长下落不明。”
“臣女父亲过世之后,臣女与母亲在北京府中相依为命。崇祯十七年,北京城破,闯贼、清兵相继肆虐,臣女与母亲遣散家人,一路乞讨欲回武陵寻找兄长。然而未到南直隶,就听说武陵被孔有德占领,于是只好在南直隶隐姓埋名以求苟活。”
“后来,臣女听说皇上在广州大破清兵,又接连取得漳州大捷、虎石山大捷,于是与母亲商量来广州投奔皇上。想必皇上念及先父之功,定会怜念几分。没想到,臣女母亲在途中染病,勉强挨到广州,却是一命归阴。多亏戴小姐心善,资助臣女发送了母亲,又收留了臣女,戴小姐恩德臣女没齿不忘。”
“今日得遇皇上,乃先父在天之灵保佑。唯愿皇上早日驱除鞑虏,复我大明江山,臣女得庇于戴小姐翼下心愿足矣,不想再扰皇上费心。”
杨蕙怡不紧不慢地把自己的遭遇说了一遍。
听得出,杨蕙怡读过书,说起话来有条有理,丝毫不乱。
而且,没有悲伤,没有流泪。只有听说眼前的就是皇帝时的那份惊喜,是真的。
在朱由榔听来,好像不是在说她家的事,倒像是说别人的事。
她说的这些事,仔细想来,其实都无处查考。
那就盘盘她吧。
真与假一问便知。
“你三位兄长叫什么名字?”朱由榔问道。
“长兄杨山松、二兄杨山槂、三兄杨山梓。”
“在武陵有这么一个说法,‘城加三尺,桥修七里,街修半边’,是盛赞你父为家乡做的功德。不知,你听说过这个说法吗?”
“回皇上话,臣女听说过。”
“那朕有一事不明,‘城加三尺’可以理解,‘桥修七里’和‘街修半边’倒底是怎么回事?街为什么只修半边?桥真的修了七里长吗?”
朱由榔这句问话埋着很深的陷阱。
“桥修七里”并不是桥修了七里,而是在离城七里的沅水上面修了座桥而已,而且这座桥也非杨嗣昌修的,早在嘉靖年间就已经修好了。
“街修半边”是因为银两不足,只在半条街上修建了房子而已。
也有说是修了半座城。
朱由榔前世今生都没去过武陵,自然也没见过“半边街”。
所以,他想听一听杨蕙怡的解释,如果她真是杨嗣昌之女,肯定会有比较权威的说法。
当然,如果她是假冒伪劣产品,朱由榔也能听出来。
他相信,无论真假,杨蕙怡一定得回答这个问题。
真的就不必说了,若是假的,她总不能说不知,因为这是她父亲平生得意之作。
果然,朱由榔的话一问出,杨蕙怡身子微微动了一下,显然是有些慌乱。
“回皇上话,先父为了乡人方便,确实修了一座七里长的桥。而‘街修半边’……,想必是因为银两不够,所以只修了一半吧。”杨蕙怡说道。
朱由榔一听,基本就确定了,这人是假冒伪劣。
那么,她究竟是谁?处心积虑接近自己究竟有什么目的?她的背后还有什么人?
这些必须得搞清楚。
朱由榔沉吟了一会儿,决定先不揭破她,等把她身后之人挖出来再说。
只是不知道,她跟钱谦益是不是一伙的。
“杨姑娘,据朕所知,钱爱卿与你父是同年,你来到广州之后,为何不去投奔他?”朱由榔问道。
问完这句话,朱由榔死死盯着杨蕙怡,想看看她的反应。
可惜,她低着头,看不见表情。
“皇上,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可不止钱大人一人,臣女若是肯投奔他们,根本不用出京,也不会一路南下受尽苦楚。先父乃忠臣,臣女虽是女流,但决不会辱没先父名声。”杨蕙怡淡淡地答道。
朱由榔明白她的意思。
她的潜台词是说,钱谦益曾经降过清朝,失了气节,也正因为此,她才不会去投靠于他。
“墙上这幅字是你写的吧?听阿花说你还做的一手好菜?杨姑娘,真是难为你了。”朱由榔道。
“皇上,臣女虽是名门之后,但自从国破家亡之后,就不是大家闺秀了,什么苦都能受得。”
“你希望朕如何帮你呢?”
……
“听阿花说,杨姑娘乃名门之后,不知道为何落到这步田地?能告诉我吗?”朱由榔问道。
杨蕙怡闻言脸色一黯,小声说道:“黄公子,请恕奴家无礼,伤心之事,不提也罢。”
确实,没人愿意提及伤心之事。
只不过,杨蕙怡如此回答却显得有些无礼。
因为她现在的身份是丫环,而不是贵小姐。
当然,她是阿花的丫环,不是朱由榔的奴婢。在不知道朱由榔身份的情况下,她这样回答也不能说不对。
“蕙怡,本小姐没要你的身契,不代表你可以无理。这位黄公子本小姐都要敬着三分,你是哪个牌位上的,敢不答话?还当自己是小姐哪?”
朱由榔没说什么,阿花不干了,瞪起眼训了杨蕙怡几句。
“阿花,别着急。杨姑娘是因为家国遭难,亲人尽殁,不忍直面往事,情有可原。”朱由榔拍拍阿花的手,让她不要发火。
接着对杨蕙怡说道:“杨姑娘,刚才阿花给你介绍,说我是黄公子。你不肯对陌生人吐露心声,可以理解。但如果我是皇帝,我想帮助你,你能说吗?”
“皇帝?”杨蕙怡猛然抬起头,望着面前这位英俊的年轻人,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看向戴忆花。
“没错,这就是当今皇上。蕙怡,你以为谁都可以进本小姐的房间吗?”阿花点点头说道。
“皇上?您真是皇上?”杨蕙怡再次问道。
“如假包换。”朱由榔点了点头。
“故臣之女参见皇上!”杨蕙怡闻言连忙来到朱由榔面前,跪倒行礼。叩了三个头,然后伏地不起。
“杨姑娘,回答朕刚才的问话。”朱由榔道。
“是。回皇上话,蕙怡之父乃故兵部尚书杨嗣昌。崇祯十四年父亲因襄阳被献贼所破,自觉愧对皇上信任,也因重病多年,于是自杀殉国。父亲死后,臣女三位兄长扶灵还乡安葬于老家武陵。崇祯十六年,献贼打到武陵,将我父掘墓焚尸,臣女三位兄长下落不明。”
“臣女父亲过世之后,臣女与母亲在北京府中相依为命。崇祯十七年,北京城破,闯贼、清兵相继肆虐,臣女与母亲遣散家人,一路乞讨欲回武陵寻找兄长。然而未到南直隶,就听说武陵被孔有德占领,于是只好在南直隶隐姓埋名以求苟活。”
“后来,臣女听说皇上在广州大破清兵,又接连取得漳州大捷、虎石山大捷,于是与母亲商量来广州投奔皇上。想必皇上念及先父之功,定会怜念几分。没想到,臣女母亲在途中染病,勉强挨到广州,却是一命归阴。多亏戴小姐心善,资助臣女发送了母亲,又收留了臣女,戴小姐恩德臣女没齿不忘。”
“今日得遇皇上,乃先父在天之灵保佑。唯愿皇上早日驱除鞑虏,复我大明江山,臣女得庇于戴小姐翼下心愿足矣,不想再扰皇上费心。”
杨蕙怡不紧不慢地把自己的遭遇说了一遍。
听得出,杨蕙怡读过书,说起话来有条有理,丝毫不乱。
而且,没有悲伤,没有流泪。只有听说眼前的就是皇帝时的那份惊喜,是真的。
在朱由榔听来,好像不是在说她家的事,倒像是说别人的事。
她说的这些事,仔细想来,其实都无处查考。
那就盘盘她吧。
真与假一问便知。
“你三位兄长叫什么名字?”朱由榔问道。
“长兄杨山松、二兄杨山槂、三兄杨山梓。”
“在武陵有这么一个说法,‘城加三尺,桥修七里,街修半边’,是盛赞你父为家乡做的功德。不知,你听说过这个说法吗?”
“回皇上话,臣女听说过。”
“那朕有一事不明,‘城加三尺’可以理解,‘桥修七里’和‘街修半边’倒底是怎么回事?街为什么只修半边?桥真的修了七里长吗?”
朱由榔这句问话埋着很深的陷阱。
“桥修七里”并不是桥修了七里,而是在离城七里的沅水上面修了座桥而已,而且这座桥也非杨嗣昌修的,早在嘉靖年间就已经修好了。
“街修半边”是因为银两不足,只在半条街上修建了房子而已。
也有说是修了半座城。
朱由榔前世今生都没去过武陵,自然也没见过“半边街”。
所以,他想听一听杨蕙怡的解释,如果她真是杨嗣昌之女,肯定会有比较权威的说法。
当然,如果她是假冒伪劣产品,朱由榔也能听出来。
他相信,无论真假,杨蕙怡一定得回答这个问题。
真的就不必说了,若是假的,她总不能说不知,因为这是她父亲平生得意之作。
果然,朱由榔的话一问出,杨蕙怡身子微微动了一下,显然是有些慌乱。
“回皇上话,先父为了乡人方便,确实修了一座七里长的桥。而‘街修半边’……,想必是因为银两不够,所以只修了一半吧。”杨蕙怡说道。
朱由榔一听,基本就确定了,这人是假冒伪劣。
那么,她究竟是谁?处心积虑接近自己究竟有什么目的?她的背后还有什么人?
这些必须得搞清楚。
朱由榔沉吟了一会儿,决定先不揭破她,等把她身后之人挖出来再说。
只是不知道,她跟钱谦益是不是一伙的。
“杨姑娘,据朕所知,钱爱卿与你父是同年,你来到广州之后,为何不去投奔他?”朱由榔问道。
问完这句话,朱由榔死死盯着杨蕙怡,想看看她的反应。
可惜,她低着头,看不见表情。
“皇上,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可不止钱大人一人,臣女若是肯投奔他们,根本不用出京,也不会一路南下受尽苦楚。先父乃忠臣,臣女虽是女流,但决不会辱没先父名声。”杨蕙怡淡淡地答道。
朱由榔明白她的意思。
她的潜台词是说,钱谦益曾经降过清朝,失了气节,也正因为此,她才不会去投靠于他。
“墙上这幅字是你写的吧?听阿花说你还做的一手好菜?杨姑娘,真是难为你了。”朱由榔道。
“皇上,臣女虽是名门之后,但自从国破家亡之后,就不是大家闺秀了,什么苦都能受得。”
“你希望朕如何帮你呢?”
……